顯微持針鉗

顯微持針鉗

顯微持針鉗是供顯微手術時夾持縫針或剪線用的一種顯微外科用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顯微持針鉗
  • 外文名:Micro-Needle Holders
  • 管理類別:Ⅰ類醫療器械
  • 分類名稱:顯微外科用鉗
分類,基本構造及工作原理,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項,日常維護保養,參考文獻,

分類

1. 顯微持針鉗根據鉗頭不同分為直頭和彎頭。
2. 顯微持針鉗根據外觀不同可分為帶鎖扣持針鉗和彈簧式持針鉗。

基本構造及工作原理

1. 帶鎖扣持針鉗
帶鎖顯微持針鉗包括通過軸接件可轉動連線在一起的第一鉗體和第二鉗體,鉗體靠近軸接件的一端構成持針鉗口(鉗頭),另一端均連線有配合的使得持針鉗口保持張開狀態的彈性件。如圖1所示。由於第一鉗體和第二鉗體端部的彈性件的相互彈力作用,使得其在不受外力作用時保持最大張開角度,此時持針鉗口處於張開狀態,調節彈性件的參數,可改變持針鉗口張開的角度,所述彈性件可採用弧形彈片或彈簧等。當第一鉗體和第二鉗體受到外力作用時,其夾角不斷減小,此時持針鉗口不斷閉合,當第一鉗體和第二鉗體足夠接近時,持針鉗口完全閉合,而位於第一鉗體和第二鉗體上的鎖扣組件扣鎖到一起,使得第一鉗體和第二鉗體之間具有一個克服彈性件彈力的拉力,此時持針鉗口就會一直維持閉合狀態,所述鎖扣組件可採用卡扣與卡槽以及鉤扣與鉤槽的結構。鎖扣組件均包括固定在鉗體上的鎖扣主體以及位於鎖扣主體端部的扣合片,當扣合片接近到合適位置時,就會扣合到一起,從而實現對持針鉗口夾持狀態的固定,當進一步增加行程,扣合片就會脫離,直至最大距離。鉗體上設有防滑紋,通過防滑紋的設計來解決摩擦力不足的問題。

圖1 帶鎖扣持針鉗結構圖1 帶鎖扣持針鉗結構
圖1 帶鎖扣持針鉗結構
2. 彈簧式持針鉗
鉗身由鉗頭、軸接件、防滑紋、鉗體以及鉗柄組成,鉗體的前端交叉分布在一起通過軸接件進行緊固,鉗體上設定有防滑紋,鉗體的前端為鉗頭,鉗體的後端為鉗柄,鉗柄的其中一處後端橫截面積變小,另一鉗柄的後端開設有一小孔,橫截面積變小的一端穿過小孔形成鎖扣,鉗柄通過鎖扣將鉗柄的兩端連線到一起。如圖2所示。顯微持針鉗將縫合針夾在鉗間,醫療人員通過手掌的按壓控制力度的大小,進而控制鉗臂的開口程度,鉗體通過軸接件改變轉向對鉗頭的張合進行控制進而控制縫合針,經過一次次的縫合完成整個的縫合過程。
圖2 彈簧式持針鉗結構
圖2  彈簧式持針鉗結構圖2 彈簧式持針鉗結構

用途

持針、拔針、縫合、打結縫線等。

使用方法

使用時以握筆式持鉗,拇指置於彈簧片上,將持針器鉗口的前端夾住縫針鉗線端到針尖距離約縫針1/3到1/2的區域內。

注意事項

1、持針器的夾持度:不要夾得過緊,以免縫針損壞或彎曲。
2、存放在架子上或者盛放在合適的裝置里處理。
3、需要仔細清洗器械上殘留血跡及污物,切忌用銳器及鐵絲刷清洗器械;清洗後用軟布擦乾,關節及活動處上油。
4、每次使用後,須立即儘快地沖洗乾淨。
5、不要用鹽水沖洗器械(可用蒸餾水)。
6、清洗過程中要注意不能使用過大的力或壓力,防止損壞器械。
7、不要用羊毛、棉花或紗布等有纖維物擦器械。
8、器械使用之後要與其它器械分開放置且分別消毒清洗。
9、器械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輕拿輕放,不能受到任何碰撞衝擊,更不能跌落。
10、術後清洗器械時,也應與普通器械分開清洗,器械上的血跡套用較軟的毛刷刷淨,對齒縫中的血跡更應小心刷洗,用軟布擦乾。

日常維護保養

1、器械洗淨擦乾後上油,尖細的器械尖端套上膠管,要求鬆緊適宜,過緊會使器械失去彈性,過松器械尖端外露容易碰壞。各種器械依次排列整齊放入專用的器械盒 內。
2、顯微器械要有專人保管,經常檢查器械的性能,發現損壞的器械應及時修理。
3、器械長期不用時,每半月定期上油,活動軸節部位,以防生鏽,延長器械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陳中偉,徐林.顯微外科血管吻合術式[J].實用外科雜誌,1987(11):607-610..
[2]李秋萍.顯微外科器械的特點及保養[J].中國實用護理雜誌,1988(06):6-7.
[3]陸建智.顯微外科手術室配合工作的體會[J].護士進修雜誌,1989(02):24-2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