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坪門宦

韭菜坪門宦

中國伊斯蘭教蘇菲主義戛迪林耶學派所屬支系之一。因以寧夏海原縣韭菜坪為傳教基地,故名。該門宦是青海後子河楊門門宦的支系,創建人安洪維(?~1920)。回族。甘肅平涼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韭菜坪門宦
  • 所屬伊斯蘭教蘇菲主義戛迪林耶學派
  • 傳教基地:寧夏海原縣韭菜坪
  • 創建人:安洪維
  • 分布:寧夏海原、固原和青海大通、蘭州
  • 教民數:萬餘人
韭菜坪門宦,遵行教義,歷史問題,

韭菜坪門宦

該派屬於伊斯蘭教蘇菲學派支系,該支系創建人出身於農民家庭,是戛迪林耶後子河拱北第六代道祖安裕和的族孫。10歲離家,跟隨後子河拱北第七代道祖楊保元學習戛迪林耶派學理。楊保元逝世後先葬於化隆泉,後遷葬於後子河,安洪維為他修建了拱北,並以“老人家”身份主持後子河拱北教務,在青海大通和寧夏海原、固原地區傳教,後定居韭菜坪。1920年在固原傳教時歿於當地大地震中,終年80餘歲。安洪維逝世後,其弟子馬進雲、楊枝榮先後主持韭菜坪教務。楊枝榮是固原鐵家溝人,9歲到韭菜坪拱北修道,50年代病故。韭菜坪門宦的主要教義和儀禮除以《古蘭經》、聖訓為信仰的基本準則外,主要特點是:(1)主張“先道後教”,出家修道,不娶妻室。出家人以漫遊四方、訪師求道為尚。(2)每年要到所屬教坊巡視一次,名曰“串訪”,屆時接受束惰饋贈。(3)道堂於每年農曆正月初一、三月二十五、八月十五和九月初九為前輩老人家做忌日,宰牲念經,教民要拿“乜帖”趕“爾麥里”紀念會。該門宦所屬拱北共有15處,都是修道者的墓地或靜室。其先後主持人為:安洪維、楊枝榮、馬進榮。教民約萬餘人,主要分布於寧夏海原、固原和青海大通、甘肅蘭州等地。

遵行教義

門宦共同遵行的教義和禮儀是遵信《古蘭經》和“聖訓”,並以“念、禮、齋、課、朝”五件天命為基本義務,遵守不逾;崇敬教主、老人家,宣揚他們是引領教眾走上正道的“篩海”(長老),教眾須遵從他的領導;教主、老人家須坐靜修持,常念“迪克爾”;在教主墓地建立亭室,名曰拱北,教眾須經常去拱北禱念;大多數門宦的老人家、教主,由始傳者的子孫世襲或由信賴的高徒門弟繼承,別人不能繼承相傳;教主管轄許多教坊(清真寺),教坊的阿訇由教主委任;教主、老人家一般靠營商貿易和教眾的奉獻開展本門宦的宗教活動。
甘、寧、青的門宦除具有上述共同教義、禮儀和習俗外,還各有一些不同的遵守:屬於虎夫耶派的門宦主張“道、教並重”和“鬧中靜”以及低念“迪克爾”為其主要特徵。這些門宦是:穆夫提門宦
花寺門宦、畢家場門宦胡門門宦北莊門宦洪門門宦丁門門宦等。主要分布在甘肅的臨夏、蘭州、天水,青海的循化、化隆、西寧,寧夏的銀川、同心、西海固以及新疆等地。這些門宦雖都傳授虎夫耶,但他們之間沒有道統傳授的直接聯繫。
屬於嘎德林耶派別的門宦主張“先道而後教”,修道者不娶妻室,出家住拱北,修行中以坐靜參悟、默念“迪克爾”為尚,宣揚“一時的參悟,勝過千年的功修”。這些門宦是,大拱北門宦、香源堂
(又稱海門)門宦、阿門門宦、齊門門宦(又稱七門)、韭菜坪門宦、楊門門宦(又稱後子河)以及撒拉教等,人數約有20萬。主要分布於甘肅的臨夏、東鄉、康樂、蘭州,青海的大通、民和、西寧,以及寧夏的海原,陝西的西鄉,四川的閬中等地。這些門宦有教統聯繫,基本上是華哲·阿布都·董拉希及其再傳弟子所傳授。
屬於庫布忍耶的門宦,主張遵守“五功”,靜修默念“迪克爾”。它雖只有大灣頭一個門宦,但內部傳授的老人家已發展到14支,這14支之間各遵師傳,互不排斥,人數約萬人,主要分布於東鄉和康樂等地。
屬於哲赫忍耶的門宦,主張“先教而後道”,高聲念誦“迪克爾”,宗教儀禮以簡為尚,它傳了“兩姓三家”(階州馬、平涼穆和靈州馬),現有沙溝、板橋、北山和南川四個門宦,由於同出一個道祖
傳授,教義、禮儀和習俗皆同,人數約20萬,分布於甘肅的張家川、平涼、徽縣、成縣,寧夏的西吉、固原、吳忠、靈武,以及新疆、雲南、河北、吉林、山東等地。

歷史問題


歷史上,門宦之間因見解不同,經常發生矛盾,引起鬥爭,發展成為信仰伊斯蘭教各民族內部不團結的因素之一。封建統治階級常利用這一矛盾,挑撥離間,製造、擴大民族內部和民族之間的不團結,以強化其統治。
不少門宦的教主、阿訇,在反對清廷的民族壓迫鬥爭中,雖曾起過發動組織教眾進行鬥爭的作用,但由於教派、門宦之間的見解不同,存在著矛盾,以致各據一方,難以實現統一領導,成為反清失敗的原因之一,但它的消極因素遠不止這一點。
門宦在歷史上的作用有三:①產生“三馬”統治西北(部分地區)82年;②較大門宦建立各自武裝,以自衛;③建立商團或武裝營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