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洞古建築群

青龍洞古建築群

青龍洞古建築群位於鎮遠古鎮城東中河山,占地21000平方米,有青龍洞、紫陽書院、中禪院、萬壽宮、祝聖橋和香爐岩6部分共36座單體建築組成,集儒、道、佛、會館、橋樑及繹道建築文化於一身;分別採用了“吊”、“借”、“附”、“嵌”、“築”等多種工藝,硬是在一段懸崖上築出中元洞、紫陽洞、青龍洞、萬壽宮等一片閣樓洞天。它氣勢雄偉、構思大膽、布局精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青龍洞古建築群
  • 外文名稱:Ancient architecture group of Tsing Lung hole
  • 地理位置:鎮遠古鎮城東中河山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21000平方米
  • 開放時間:8:00-16:00
  • 門票價格:60元
簡介,歷史沿革,歷史地位,相關榮譽,門票,

簡介

青龍洞共有單體建築36座,共6個部分組成,依次為祝聖橋、中元禪院、紫陽書院、玉皇閣、萬壽宮、香爐岩。青龍洞由中元洞、萬壽宮、玉皇閣等組成。洞在懸岩峭壁間,石門傍水敞開,門上石匾橫刻篆書“入黔第一洞天”。
青龍洞古建築群是鎮遠極具旅遊觀賞價值的名勝古蹟,是貴州古建築規模最大、構造最精巧、融佛教經殿、道教廟堂、儒家書院、會館為一體的佛、道、儒、俗古建築群落。它位於鎮遠城東的中和山,距縣城中心僅0.5公里,占地面積21200平方米,建築面積6600平方米。它建築在高80米、長300米的中河山懸崖地帶和溶岩奇石之中,由祝聖橋、中元禪院、紫陽書院、青龍洞、萬壽宮、香爐岩等6個古建築群、35個單體建築組成,它既有園林韻味,又具有寺院風格。

歷史沿革

明嘉靖九年(1530年)知府黃希英曾於此建紫陽書院,後改建增建而為中元禪院,以大佛堂為主體建築,並有藏經樓、望星樓、六角亭、蓮花亭、玉皇閣、呂祖殿等,成為一處規模頗大的建築群。石門內為天然洞,俗名觀音堂,又稱“丹台玉室”。洞內有石床靠壁,上空垂吊石傘、石包袱,相傳明初道士張三豐曾在此修練,石床故稱仙人床。
青龍洞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占地面積(包括跨水面)兩萬一千兩百平方米。建築面積六千六百平方米。它背靠青山,面臨綠水,依洞傍崖,貼壁臨空,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翹翼飛檐,畫棟雕梁,青瓦紅牆,錯落有致,曲徑迴廊,庭院幽靜,。既有園林韻味,又具寺院風格。這些古建築,依山因地分別採用了“下吊”、“借用”、“附岩”、“嵌入”、“築台”等多種工藝,使其呈現出嘲中建樓”、“樓中藏洞”、“欲露先藏”、“欲揚先抑”,底層吊腳,閣樓懸空的獨特風格。有一位建築學家說:積麥山洞窟群舉世聞名,青龍洞在依山而建直上山頂這一點上可與之比高;山西懸空寺蜚聲中外,青龍洞在建築藝術的精湛上較之更勝一籌。

歷史地位

青龍洞還把儒、釋(佛)、道三教融匯在一起,既有道教道觀、廟堂、佛教的佛殿經樓,也有儒家的書院、考祠。各教建築之間也十分合諧協調。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欽揚封號的雲遊道人張三豐(又稱邋遢仙人)曾修煉於中元洞內。至今還留有他下榻的仙人床、包袱、雨傘和練丹爐(均系鐘乳石凝聚而成的形狀)。
張三豐認為,儒、釋、道三教,創始人雖然不同,然學說都稱之為道,目的都是為了克己利人,是相同的。北宋道士張紫陽和清代道士王重陽都說儒、釋、道“教雖分三,道乃歸一”。看到青龍洞老君(即,道教的創始人老子李聃)殿和聖人(即儒教創始人孔子)殿以及佛教的觀音殿、玉皇閣等修在一起也就不覺得驚奇了。
整個建築群重重疊疊參差不齊,縱橫有致,遠觀青龍洞,如臨海市蜃樓,蓬萊仙島。為江南漢地建築與西南少數民族山地建築文化相結合的絕妙典範。有“西南懸空寺”之稱,是貴州省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榮譽

1981年9月16日,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2月23日,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青龍洞古建築群確定為“世界貼崖古建築園林”。

門票

票價:60元
優惠政策:
1、身高1.1米—1.4米半票,1.1米以下免票;
2、老年人和軍官憑藉證件享受優惠政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