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萍之末

青萍之末

青萍之末語出宋玉《風賦》,可用來形容細微之處。原句為“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苹之末,……”,指風從地上產生出來,開始時先在青苹草頭上輕輕飛旋,最後會成為勁猛彪悍的大風,即是說大風是自小風發展而來。後來喻指大影響、大思潮從微細不易察覺之處源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青蘋之末
  • 創作年代:楚國
  • 作品出處:《風賦》
  • 文學體裁:楚辭
  • 作者:宋玉
詞義:,出處:,原文如下:,譯文:,應為“蘋”,而非“萍”,

詞義:

一般用於形容細微之處,也用於形容各種事物不知不覺的發生。
現代人用以喻指大影響、大思潮從微細不易察覺之處源發。

出處:

出自楚國宋玉風賦

原文如下:

楚襄王於蘭台之宮,宋玉、景差侍。有風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邪?”宋玉對曰:“此獨大王之風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風者,天地之氣,溥暢而至,不擇貴賤高下而加焉。今子獨以為寡人之風,豈有說乎?”宋玉對曰:“臣聞於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其所託者然,則風氣殊焉。”
王曰:“夫風,安生始哉?”宋玉對曰:“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於土囊之口,緣太山之阿,舞於松柏之下,飄忽淜滂,激颶熛怒。耾耾雷聲,回穴錯迕,蹶石伐木,梢殺林莽。至其將衰也,被麗披離,沖孔動楗,眴煥粲爛,離散轉移。故其清涼雄風,則飄舉升降,乘凌高城,入於深宮。抵花葉而振氣,徘徊於桂椒之間,翱翔於激水之上。將擊芙蓉之精,獵蕙草,離秦蘅,概新夷,被荑楊,回穴沖陵,蕭條眾芳。然後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躋於羅幢,經於洞房,乃得為大王之風也。故其風中人,狀直憯憯惏栗,清涼增欷。清清冷冷,愈病析酲發明耳目寧體便人。此所謂大王之雄風也。”
論事!夫庶人之風,豈可聞乎?”宋玉對曰:“夫庶人之風,塕然起於窮巷之間,堀堁揚塵,勃鬱煩冤,沖孔襲門。動沙堁,吹死灰,駭渾濁,揚腐餘邪薄入瓮牖,至於室廬。故其風中人,狀直憞溷鬰邑,驅溫致濕,中心慘怛,生病造熱。中唇為胗,得目為篾,啗齰嗽獲,死生不卒。此所謂庶人之雌風也。”
風沒有生命,本無雄雌之分,但王宮空氣清新,貧民窟空氣惡濁,這乃是事實。作者從聽覺、視覺、嗅覺對風的感知不同,生動、形象、逼真地描述了“雄風”與“雌風”的截然不同,反映了帝王與貧民生活的天壤之別。前者驕奢淫逸,後者悽慘悲涼。寓諷刺於描述之中,意在言外。

譯文:

楚襄王說:“風最初從哪裡開始發生呢?”宋玉回答說:“風在大地上生成,從青萍這種水草的末梢飄起。逐漸進入山溪峽谷,在大山洞的洞口怒吼。然後沿著大山彎曲處繼續前進,在松柏之下狂舞亂奔。它輕快移動,撞擊木石,發出乒桌球乓的聲響,其勢昂揚,象恣肆飛揚的烈火,聞之如轟轟雷響,視之則迴旋不定。吹翻大石,折斷樹木,衝擊密林草叢。等到風勢將衰微下來時,風力便四面散開,只能透入小洞,搖動門栓了。大風平息之後,景物鮮明,微風蕩漾。”

應為“蘋”,而非“萍”

當事物尚處於萌芽階段時,人們經常會引用一句話:“風起於青蘋(“頁”簡化為“頁”)之末。”這句話出於宋玉的《風賦》。原文是這樣說的:“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於土囊之口……”它描繪的是風的生成以至強大的過程。  這句貌似耳熟能詳的話,其中的“青蘋(“頁”簡化為“頁”)”二字,在實際使用中卻是五花八門,讓人莫衷一是。至少可以見到三種不同的寫法:不少人寫作“青苹”,更多的人寫作“青萍”,也有人寫作“青蘋(“頁”簡化為“頁”)”。在這三種寫法中,哪一種寫法才是正確的呢?  寫作“青苹”是事出有因的。這是因為,宋玉的原文用的是“青蘋”,這個“蘋”是繁體字,按照《簡化字總表》,“蘋”應簡化為“苹”,於是“青蘋”理所當然地成了“青苹”。“苹”是什麼呢?《說文解字》中是這樣解釋的:“苹,萍也。無根,浮水而生者。”原來,“苹”是“萍”的本字。從造字來說,“苹”是個形聲字:上面的草頭,表明這是一種植物;下面的“平”字,標示讀音為píng,同時,“平”兼有表義作用,形容浮萍貼於水面的平展的形狀。  然而,見到“苹”字,人們想到的只是蘋果。這是“苹”字在現代漢語中的最基本的用法。“青苹”,不就成了“青澀的蘋果”了嗎?“風起於青苹之末”和蘋果有什麼瓜葛?這顯然是說不通的。  萍者,浮萍也。這是一種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凡是到過水鄉的人,總見識過浮萍的真面目,卵形的葉子平鋪在水面上,頗有觀賞價值;葉下雖有鬚根,但並無固定作用,故名為浮萍。在漢語詞語中,“萍”的這種特點有著充分體現。比如四處流浪的人,人稱“萍蹤不定”;不相識的人偶然碰到一起,人稱“萍水相逢”。  那么,《風賦》中的“青蘋(“頁”簡化為“頁”)”是指浮萍嗎?不是。浮萍的葉子緊貼於水,重心很低,一般的小風是吹不動的。再說,“青萍之末”的“末”在哪裡?浮萍是無所謂“末”的。“風起於青萍之末”,不符合人們的生活常識。可見,“青萍”和“青苹”相比,只是貌似合理,其實同樣經不起推敲。  原來,正確的寫法應是“青蘋(“頁”簡化為“頁”)”。這是一種生於淺水中的蕨類草本植物。莖橫生於泥中,長長的葉柄伸出水面。葉柄頂端有四片小葉,形如漢字“田”字,故又稱田字草、四葉菜。只要水面上有風,青蘋(“頁”簡化為“頁”)便會像測風儀一樣輕輕晃動。“風起於青蘋(“頁”簡化為“頁”)之末”,這是多么精細的觀察,多么生動的描繪。元人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中有兩句唱詞:“青蘋(“頁”簡化為“頁”)一點微微發,萬樹千枝和根拔。”你看,風起於青蘋(“頁”簡化為“頁”)之末時,只是微微一點,極盡輕柔,但轉眼之間便狂風大作,樹倒根拔,大自然上演了驚心動魄的一幕。  繁體字“蘋”是一個多音字。讀píng時是“蘋果”的“苹”,對應的簡化字是“苹”。讀pín時則是“青蘋”的“蘋”,可以類推簡化為“蘋(“頁”簡化為“頁”)”。為什麼很長時期人們把“青蘋(“頁”簡化為“頁”)”誤寫為“青苹”或者“青萍”呢?這可能和《簡化字總表》有關。在1986年10月10日重新公布的《簡化字總表》中,“蘋”明確簡化為“苹”,並沒有根據不同的讀音分化為兩個字。正是這種一刀切的處理,導致了語文生活中的張冠李戴。  但我們高興地看到,《現代漢語詞典》《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已經主動地彌補了這一失誤。在這兩部詞典中,都可以查到“蘋(“頁”簡化為“頁”)”字的正確意義。
(來自《咬文嚼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