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武古城牆

靈武古城牆

靈武,古稱靈州,早在2200多年前的西漢惠帝四年,就有先人在這塊土地上築城而居,建立靈州縣城,成為古代西北地區重要的政治樞紐、軍事重鎮和文化中心。隨著歷史的變遷,古靈州在歷史的塵埃中,唯一留下的標記就是靈武市市區內古城巷遺留下的一段古城牆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靈武古城牆
  • 地址:寧夏銀川市靈武市城區
  • 文保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靈州歷史,靈武古城牆,保護工作,大事記,出土文物,

靈州歷史

靈州建縣城,始於西漢,《漢書·地理志·北地郡》記載,“靈州,惠帝四年(前191年)置”,“水中可居曰州,此地在河之州,隨水上下,未嘗淪沒,故號靈州。”甚而《太平廣記》載,靈州是神仙出入的地方:“西王母紫蘭宮玉女,常傳使命,往來扶桑,出入靈州。”東漢後期靈州縣隨北地郡內遷陝西。北魏太延二年(公元436年)在漢靈州縣故址赫連夏果園城置薄骨律鎮城(州郡級)。
孝昌(525年-528年)中,改置靈州(州郡級)。北魏以後靈州,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基本上(除曾改靈武郡、西平府)都繼續沿用靈州,直到民國。
靈州自惠帝四年(前191年)始建縣城至今2207年的歷史,全國罕見,寧夏再無任何一個城市地名建城歷史可以與之相比。
西漢置故址在今吳忠市的靈州古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被河水淹沒,“城凡三徙”,宣德三年(1428年)包括官府、百姓、歷史文化遷至靈州“新城”,500多年直到民國,即今寧夏靈武市。
民國2年(1913年)“州改縣”,“靈州改為靈武縣”。1

靈武古城牆

作家張碧遷曾對靈武古城牆進行了探究:寧夏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靈武古城牆遺址,位於靈武市老城區內西北側,距今已有586年歷史,是寧夏境內唯一保存下來的明代州城城牆。據《嘉靖寧夏新志》記載,靈州古城牆修建於1428年。1452年,擴建,當時城牆周長七里八分,高三丈,城牆四周護城河深一丈,寬五丈。1577年,巡撫羅鳳翔甃以磚石,東西南北四道城門分別叫澄清、孕秀、洪化、定朔。城牆上有角樓、敵樓、門台、炮台各四座,城門處有瓮城。當年,靈州城城池堅固,氣勢宏偉,是寧夏重要的州城之一,直屬寧夏衛管轄。
“牆高10.3米、牆底厚9.8米,牆體外包70公分厚三層城磚。城牆磚長47厘米、寬23厘米、厚10厘米,自然原因很難破會它。”據靈武市文管所所長劉宏安介紹,根據有關記載,靈武城牆最早遭到人為破壞的是1947年,馬鴻逵為配合蔣介石全面發動內戰,在城牆頂挖1米寬、2米深戰壕。解放後,隨著國家的統一,城牆的防禦功能也開始慢慢退化。1958年,靈武縣建築隊成立,大規模拆除城牆磚,建成靈武縣城最早的二層建築物——人民影院和秦腔劇院。1969年,政府發動居民拆除城牆,在縣城修建地下人防工程,砌成總長7283米的地下防空洞。此後,城牆附近的人們紛紛拆城磚建房、蓋牛羊圈。1970年,城內高廟、南鼓樓被拆除,城內古建築遭到嚴重破壞。在拆除高廟牆基時,發現《磚瓮城碑記》石碑一塊,碑中除“萬曆年敕郡縣建置磚城”字樣隱約可見外,其餘均漫漶不清。
1997年,靈武修建西苑小區,在北城牆處開門洞通道一處。2007年10月,連續陰雨天,雨水沖刷致使西南城牆十多平方米倒塌。2008年6月,在舊城改造拆遷工作中,文物人員發現許多搬遷戶院內都散存有老城磚。文物管理所幹部職工走街入戶,經過3個多月時間徵集,從民間收回城磚1萬餘塊。2
靈武古城牆修建於明朝宣德三年,距今已經有586年。靈州古城牆原周長3900米,高10.3米。上世紀70年代初城牆牆體開始被人為拆毀,目前現存下來的這段城牆西北角全長有301米。被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點的我市古城牆遺址,經過歲月的沖刷,加上城牆年久失修,目前牆體出現裂縫,牆體存在多處坍塌隱患。為了保護歷史文物遺址,體現古城風貌,市委、政府將靈州古城牆維修工程列入2014年全市20件實事之一。3

保護工作

近年來,由於年久失修,城牆牆體出現裂縫,牆體存在嚴重坍塌隱患。為了保護歷史文物遺址,體現古城風貌,靈武市委、政府將靈州古城牆維修工程列入2014年全市20件實事之一。由“海口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靈州城牆維修方案》,計畫回收老城牆磚對城牆西北垛頂部女兒牆、西側牆體缺失城磚、石材牆基、停車場等進行全面維修,總維修費用約100萬元。
據劉宏安介紹,古城牆維修工程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方針,依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注重恢復古城牆原來風貌,突顯歷史文化名城個性。據了解,靈武市在今後城市建設中,注重開發與保護兼顧,嚴格控制古城牆周邊建築高度,新建建築物風格要與歷史古蹟建築風格協調一致,為打造歷史文化名城奠定基礎。2

大事記

據《嘉慶靈州志跡》記載,明時靈州“地勢廖廓,輪廣千里,三十六堡環拱千里之內”。當時靈州轄有棗園堡、吳忠堡、惠安堡、金積堡、石溝驛等三十六座堡寨。城內學校、書院、詞壇、寺廟林立。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寧夏發生8級大地震,靈州城角樓、敵樓、垛口震塌,民房倒塌數百間。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靈州知府朱佐湯、千總索雲飛等監修靈州城,花費帑銀6.71萬餘兩。
清時,靈州城內街道縱橫,公署、學堂、壇廟、坊表等建築物眾多。那時靈州八大景觀有寧河勝覽、晏湖遠眺、牛首飛霞、龍泉噴玉、高橋春柳、滴水秋梧、青峽曉映、黃沙夕照,是塞外一道亮麗的風景。
1913年,靈州改為靈武縣。據《靈武縣長余公修城垣碑記》載,1917年,靈武知事余鼎銘修葺城堞時,從城牆下火神廟中發現兩大箱西夏文佛經,他把經卷分贈給寧夏鎮總兵馬福祥,多年後經卷輾轉失散。
1929年,國立北平圖書館收得一批,經專家認定“皆屬宋元舊槧,蔚然成為大觀”。解放後,部分經卷被寧夏博物館、甘肅博物館收藏,另有十多卷流失到日本、美國、法國等地。據學者考證,這批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的西夏佛卷為元代刊本活字版,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印本。它對研究元代印刷技術水平、西夏文字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實物價值。
1920年12月16日,海原發生8.5級特大地震,靈武城地下湧出黑水,城4牆西南角倒塌24丈,欲倒未塌98丈。城內房屋倒塌20%,壓死居民300多人,牲畜700多頭。65天后,靈武再次發生大地震,城堞均被搖落,城內房屋倒塌過半,死亡700多人。
1940年,靈武縣人郭創業出資倡議修建高廟,駐靈武暫九師師長盧忠良率兵依北城牆正中夯築11米高台基,木工巧匠陳永寬被聘為木工總師,歷經3年時間建成高廟。高廟建築物雄偉壯觀,重檐飛脊,立體雕鏤栩栩如生。
1947年,馬鴻逵為配合蔣介石全面發動內戰,在城牆頂挖1米寬2米深戰壕,這是人為破壞靈州城牆之始。
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九兵團進駐靈武時,發布保護文物通令,要求保護好靈州古城。
1955年,縣城東鼓樓被拆除。
1958年,縣建築隊大規模拆除城牆磚,建成靈武最早的兩層建築物——人民影院和秦腔劇院。
1969年,居民拆除城牆,砌成總長7283米的地下防空洞。此後,老百姓紛紛拆下城磚在家裡修建雜房、雞窩、牛羊圈等。
1970年,城內高廟、南鼓樓被拆除。如今靈州城牆僅存西北角,東西長230米、南北長155米、高10.3米,牆體外包城磚。
1997年,靈武市修建西苑小區,在西北城牆處開門洞通道一處。
2011年,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靈州城牆為寧夏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10月,靈武市人民政府依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利用回收的舊城磚,對遺留城牆西北兩側進行維修,維修工程注重恢復城牆原來風貌。5

出土文物

修整城牆,發現的西夏文佛經
清末爆發反清戰爭,靈州城牆被炸毀缺口兩處,又給城垣增加“傷痕”。1913年,靈州改為靈武縣。據《靈武縣長余公修城垣碑記》載,1917年9月,靈武知事余鼎銘在修葺因地震和戰爭損毀的城堞時,從城牆下的火神廟中發現兩大箱西夏文佛經,他把經卷分贈給時任寧夏鎮總兵的馬福祥,馬又將其中一部分贈給下屬張質生。恰巧張質生的弟弟張思溫對西夏文史有所研究,見後如獲珍寶,愛不釋手,這部分經卷一直保存在張思溫處,多年以後經卷輾轉失散。
1929年,國立北平圖書館收得一批,經專家認定,“皆屬宋元舊槧,蔚然成為大觀”。解放後,部分經卷被寧夏區博物館收回,還有部分收藏在甘肅博物館,另有十多卷流失到日本、美國、法國等地。據日本學者考證研究,這批西夏文經卷《大方廣佛華嚴經》為元代刊本活字版,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印本。它對研究元代印刷技術水平和西夏時期文字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實物價值。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