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崑鎮

靈崑鎮

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靈崑街道位於洞頭區西部,位於甌江入海口,屬沖積平原島嶼。全島為一個鎮域,東瀕東海,南與溫州龍灣國際機場隔江相望,北與溫州市樂清市一衣帶水。現有耕地面積1.25萬畝,其中水田7102畝,可利用灘涂面積5.7萬畝,土地後備資源相當豐富全島一片青翠,滿目蔥蘢,身臨其境,心曠神怡。全鎮綠化覆蓋率達70%,1990年被命名為“浙江省綠色小城鎮”稱號。靈崑街道還先後被授予“文蛤之鄉”、“溫州市菜籃子基地”等稱號,是聞名遐邇的農業大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靈崑街道
  • 別名:靈崑島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
  • 政府駐地:靈崑島
  • 電話區號:0577
  • 郵政區碼:325026
  • 地理位置:甌江入海口
  • 面積:55.05平方公里
  • 人口:2.05萬
  • 方言溫州話吳語甌江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機場:溫州(龍灣)國際機場
  • 火車站:溫州南站,溫州火車站
  • 車牌代碼:浙c
  • 榮譽:浙江省綠色小城鎮
  • 行政區劃代碼:330305011000
靈崑概況,行政區劃,經濟概述,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社會建設,旅遊資源,旅遊概況,靈崑島,交通狀況,地域文化,

靈崑概況

靈崑鎮
“東海靈螺”—靈崑街道,位於甌江口內。全鎮總面積55.05平方公里,可利用灘涂面積3800公頃,下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戶籍人口2.07萬人,5533戶,外來流動人口近萬人。全鎮現有耕地面積1.4萬畝,甜瓜、西瓜、冬瓜、草莓甌柑等純生態農產品馳名全市乃至全省,靈崑雞靈崑蝤蠓(青蟹)、文蛤名聲在外,曾榮獲“中國文蛤之鄉”稱號。工業是靈崑鎮的新興產業。截至2015年,全鎮已形成服裝、家具、建材、眼鏡、商品混凝土等五大行業,其中服裝加工是靈崑傳統產業,素有“西裝島”之稱。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鎮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扣“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以“全國環境優美鎮”創建為主抓手,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村容村貌乾淨整潔,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靈崑大橋靈崑大橋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是第一要義。靈崑充分利用區域資源,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走高效富農、產業興農、科技強農之路,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農家樂經濟展現新活力,靈崑“農家樂”、“人家燒”品牌逐步打響,“人家燒”一條街初步形成,餐飲、垂釣、採摘、休閒度假等項目開始走上規模發展的新路子,農民增收途徑不斷拓寬。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科學規劃是第一要求。靈崑在獲得全區唯一一個“省級生態鎮”榮譽稱號的良好基礎上,以創建“全國環境優美鎮”為主載體,實施科學統籌規劃戰略,逐步完善城鎮基礎設施。村莊整治工作取得全面成效,整個海島道路暢通,庭院乾淨,綠樹成蔭,人居環境切實改善。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繁榮是第一信號。近年來,鎮政府堅持送文藝下村,建成靈崑新文化中心,實施廣播村村通工程,成立溫州市圖書館靈崑鎮圖書分館,並加入溫州市“金海岸文化網”。教育事業得到優先發展,先後獲得“市級教育強鎮”和“省級教育強鎮”榮譽稱號,使龍灣成為全市首個“省級教育強鎮”全覆蓋的區。大力推進全民健身運動,體育設施不斷完善,建成多處健身苑點,多層次多渠道滿足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需求,倡導科學健康、積極向上的農村文明新風尚。
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社會和諧穩定是第一標準。投資440萬元建成靈崑衛生院,全面啟動農民免費健康體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建立60周歲以上老人生活補助制度,及時維修敬老院,實施困難民眾危房改造,殘疾人、老年人、婦女兒童和特殊困難群體得到及時救助。計生優質服務不斷強化,農村低生育水平進一步穩定。“平安島”創建成效明顯,全鎮各類案件發案率得到有效控制,處於全區最低,人民民眾安全感不斷增強。成立鎮“三資”監管中心,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強化村務、校務、廠務公開,加強農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依法擴大基層民主,農村組織戰鬥力、凝聚力和創造力大大增強。

行政區劃

1987年9月撤鄉建鎮,時屬甌海縣,1992年以後屬甌海區。2001年由甌海區劃歸龍灣區管轄。全鎮島岸線總長24.69公里,總面積為51.3平方公里,島陸面積相加25平方公里,灘涂面積30.05平方公里,下轄9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2010年戶籍人口2.19萬,戶數5917戶。2011年撤鎮改設街道。2015年劃歸洞頭區管轄。
經濟發展

經濟概述

靈崑鎮是國家計委確定全國百個小城鎮經濟開發試點鎮之一,浙江省綠色小城鎮,浙江省水產品特色鄉鎮--文蛤之鄉。省級甌江旅遊度假區,溫州市"菜籃子"工程重點基地鎮,溫州市首批"小康"鄉鎮,是個聞名遐邇的農業強鎮。2004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44億元,工業產值2.24億元,農業產值7600萬元,第三產業產值9611萬元,財政收入655萬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5358元。

農業經濟

農業總體概述
農業是靈崑鎮的基礎產業,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前期,靈崑鎮形成"水稻、水果、水產"為代表的大農業產業基地,主要有稻穀、棉花、柑桔、西瓜、甜瓜、文旦、對蝦、青蟹、文蛤靈崑雞奶牛等十大名特優新品種。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尤受9417號颱風的嚴重襲擊,水稻的效益低下,水果基地毀於一旦。以後,靈崑鎮積極調整農業發展思路,把水產養殖做為農業經濟新增長點予以培育,至2004年全鎮海水養殖面積11142畝,淡水養殖1400千畝。去年全鎮水產品總量達到4530噸,產值7420萬元,占整個農業產值的60%,其中文蛤產量3200噸。
水產養殖方面
推行"一口池塘、二個層面(水面、塗面)、三種養殖方式(輪養、套養、混養)、四種水產品(蝦、蟹、魚、貝)"的"一二三四"養殖模式,建立全省第一家鄉鎮級民辦科研機構--靈崑鎮水產養殖科學研究所,成立靈崑鎮水產養殖協會。加強對靈崑鎮水產養殖的科技指導和自我引導,使水產養殖走上效益農業的新軌道。現在,全鎮有養殖戶770戶,其中在本島養殖427戶,養殖面積1萬多畝,在島外350戶,養殖面積2.5萬畝(其中永強片8000畝,瑞安3000畝,蒼南2000畝,寧波6000畝,石浦2000畝,江蘇、山東4000畝),是全省養殖面積最大,效益最高的一個鄉鎮級單位。
農業設施建設
全鎮現有大小河流39條,計38公里,平原水庫17座,深機井10口。9417號颱風以後,在甌海區委、甌海區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資8000萬元建成19.6公里沿海二十年一遇的標準海塘,有利於保障全鎮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農業科技
大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做到農科教結合,如水產養殖的蝦、蟹同塘養殖突破了"蝦、蟹不能同養"的理論禁區,實行大面積養殖,這一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國予以推廣,靈崑文蛤的池塘鋪沙養殖取得巨大的成功。青蟹青苗、文蛤育苗的技術正在試驗之中,大田河蟹與刀額新對蝦養殖已取得了初步的效益。水稻生產的輕型栽培、配方施肥,在新技術得到全面推廣,優良品種雜交稻種植達到30%。
農業產品品種
(一)種植業主要品種有水稻、棉花、黃豆、番薯白扁豆、掃帚絲、枳殼。(二)水果:文旦、臍橙、溫州蜜橘、甌柑、白啄瓜(甜瓜)、西瓜、葡萄等。(三)水產品:對蝦青蟹、河蟹、中華烏塘鱧白蝦泥蚶、吻尖鱸魚、蟹苗、鰻苗等。(四)畜牧:靈崑雞奶牛、蛋鴨、毛豬等。

工業經濟

工業是靈崑鎮的主導產業,全鎮形成服裝製造、化工機械、精細化工、工藝美術、閥門儀表、建築材料等六大行業。其中服裝製作是該鎮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全鎮現有大小服裝廠家159餘家,日產西服(褲)8000套(條),產品走銷全國27個省市1000餘個商場,年產值達到2億多元。湧現出夏蒙、伊麗莎、華亨、順發、亨得寶、特迷爾等品牌。其中夏蒙西服榮獲中國十大男裝西服品牌、浙江省名牌產品、浙江省著名商標,是靈崑鎮第一家無區域的企業--中國·夏夢,浙江省鄉鎮企業經濟效益最佳企業、農業部創名牌重點企業,1999年代表中國男裝參加在法國巴黎"中國文化周"中華服飾展覽,受到國際服裝界的高度評價。公司董事長陳孝祥被國家內貿部評為"中國服裝功臣",副總經理陳孝永榮獲"最佳服裝設計師"稱號。伊麗莎西服被評為溫州市名牌產品,溫州市知名商標。

社會建設

文化體育事業發展良好,建設有桃源度假區、靈崑鎮九村魚塘遊樂場、雙崑山主題文化公園等,是廣大民眾休閒活動的良好場所。

旅遊資源

旅遊概況

已建成了靈崑桃源度假村和靈崑九村漁塘遊樂場,省級甌江旅遊度假區的規劃已重新通過省級專家會審,正進入招商引資歷階段。同時,休閒漁業發展迅速,靈崑海鮮特色產業異軍突起,現靈崑大橋口兩側有“樂閣漁寮”、“金海岸”、“寶島”、“三鮮樓”、甌江口農家樂等特色海鮮餐飲竹樓。此外,該鎮還藉區位特點建成了“和諧靈崑生態家園”等特色旅遊項目。

靈崑島

靈崑島位於甌江入海口,為河流及潮流共同作用形成的沖積平原,地勢低平,地表面海拔在2.6--3.5米之間,地表坡度極小,物質組成為粘土、粉質粘土粉土或粉沙薄層,為江口沙洲島,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海島農業物色的水產、水果等。西距溫州市中心的水陸交通距離分別為18.5公里和22.3公里,北距樂清七里港區2公里,南距扶貧經濟開發區5公里,距溫州機場僅6公里,陸地總面積19.56平方公里,岸線長24.69公里。靈崑島地勢低洼,位置險要,島上西部江域有雙昆、單昆、劈牌三座小山,東部的靈崑淺灘向東傾斜延伸到洞頭海域,其面積因泥沙淤積而逐年擴大,氣候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暖濕潤,氣候宜人,年均氣溫17℃,年降水量為1690mm,無霜期310天,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四季,瓜果不斷,魚蝦不絕,自然環境優美,田園風光獨有,確是一個旅遊度假的勝地。

交通狀況

1、投資1億元建設甌江南口靈崑大橋,該工程自2000年3月開工建設,於2002年12月30日竣工通車,全長2500米,設計寬度為24米。第一期工程寬度為12米,由中建公司承建。2、投資1200萬元對島內的十安公路(靈崑東路、靈崑西路、靈崑南路、靈崑北路)的砼路面工程,全長8.9公里的四級公路。3、投資4000萬元溫州半島靈崑連線公路(北環島路)已建成,並於2006年年底將與洞頭霓嶼島全線貫通。4、於2003年12月開通市區灰橋至靈崑66路公車。

地域文化

靈崑島的由來——神話傳說
太陽神炎帝有個女兒叫女娃。一日,她偷偷劃著名一隻小船到東海遊玩。劃呀劃呀,一下颳起了大風 ,翻滾的波浪好比小山恁,把小船打個仰翻天,女娃淹死了。那條小船隨著波浪飄來飄去,飄到了甌江口,船纜被一塊礁石阻擋牢,嵌進了岩縫裡,小船飄不走了。年長日久,慢慢變成了船島。隨著海潮漲漲落落,潮漲船島高,潮落船島低。多少年過去了,島上才有人住。頂傷腦筋的是,這個船島象是只破漏船,蓄不得水,一落大雨河水就滿,三日不落雨,河水就幹了。慢說稻田缺水,就連吃的水也成問題,有時只得吃鹹水,又苦又澀,大家把這個島叫"淋乾島"。
溫州永嘉場有個宰豬出身的丁靈崑,從廬山老祖那裡學法回來,本領蠻大,平日喜歡幫助窮人,大家都親熱地叫他"丁仙伯"。
一日,住在淋乾島的一個打魚人,到永嘉場來看望舅舅,順便講起淋乾島的苦楚,恰巧被丁仙伯聽到,他十分同情,就到淋乾島去看個明白。
淋乾島上的百姓見丁仙伯來了,又敬茶又遞煙筒,都懇求丁仙伯行行好,幫幫忙。丁仙伯捋捋鬍鬚,笑笑說:"要我幫忙不難,只是有一條,還要大家出把力哪。"有個打魚人說:"整日只同海打交道,有力氣也用不上啊!"丁仙伯說:"用得上,用得上,只要大家齊心肯乾,就不怕淋不怕幹嘛。"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大家。
第二日,紅日當空,丁仙伯爬上大羅山頂,施展廬山老祖傳授的移山填海法術,要把山腳一個孤零零的球山鎮在淋乾島上。一轉眼間,只見球山升上半天,向北飛去,不歪不斜,恰恰落在淋乾島上。只因用力太猛,球山被甩做兩半,成了兩個小山頭落地生根,鎮住了船島。從這時候起,這個船島就固定在永嘉場北面的甌江口,"破漏船"也不漏了。
島上百姓依照丁仙伯的吩咐,男女老少一齊動手,冒著熱夏寒冬,開河的開河,掘井的掘井,修堤塘的修堤塘,築陡門的築陡門,還栽了許多樹,兩年工夫,把個淋乾島打扮一新。從此,河滿了,水有了,碰到暴雨,陡門一開,百川歸大海,原來淋淋乾乾的船島變成了魚米之鄉啦!
為了感謝丁靈崑的幫助和指點,島上的老百姓就把"淋乾島"改名為"靈崑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