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

霧霾

霧霾,是組合詞。霧霾常見於城市中國不少地區將併入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高密度人口的經濟及社會活動必然會排放大量細顆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過大氣循環能力和承載度,細顆粒物濃度將持續積聚,此時如果受靜穩天氣等影響,極易出現大範圍的霧霾。

2013年,“霧霾”成為年度關鍵字。這一年的1月,4次霧霾過程籠罩30個省(區、市),在北京,僅有5天不是霧霾天。有報告顯示,中國最大的500個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空氣品質標準,與此同時,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有7個在中國。2014年1月4日,國家減災辦、民政部首次將危害健康的霧霾天氣納入2013年自然災情進行通報。2014年2月,習近平在北京考察時指出:應對霧霾污染、改善空氣品質的首要任務是控制PM2.5,要從壓減燃煤、嚴格控車、調整產業、強化管理、聯防聯控、依法治理等方面採取重大舉措,聚焦重點領域,嚴格指標考核,加強環境執法監管,認真進行責任追究。2016年12月,入冬來最持久霧霾天氣來臨,多個城市已達嚴重污染,預計還將維持4天,直到21日後半夜才會自北向南減弱消散。19日夜間將進入此輪霧霾最嚴重的時段,將影響包括京津冀、山西、陝西、河南等11個省市在內的地區。2017年,李克強總理親自將“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寫入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霧霾
  • 外文名:Fog and haze
  • 作用因子:小粒徑負離子
  • 含義:霧和霾的組合詞
基本含義,組成成分,鑑別方法,統計數據,形成要素,主要來源,人為因素,氣候因素,預防措施,具體危害,研究進展,霧霾防護,霧霾治理,重要事件,公益訴訟,國家監測,對抗霧霾,外媒關注,霧霾元兇,總理談霧霾,社會評價,

基本含義

霧霾,顧名思義是。但是霧和霾的區別很大。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顆粒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視覺障礙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煙霞)。
霧霾霧霾
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多出現於秋冬季節(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國大面積霧霾天氣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水汽凝結(或凝華)的產物。霧的存在會降低空氣透明度,使能見度惡化,如果目標物的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00米以內,就將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或凝華)物的天氣現象稱為霧(Fog)。
霾(mái),也稱灰霾(煙霧) 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氣混濁。將目標物的水平能見度在1000~10000米的這種現象稱為輕霧或靄(Mist)。形成霧時大氣濕度應該是飽和的(如有大量凝結核存在時,相對濕度不一定達到100%就可能出現飽和)。由於液態水或冰晶組成的霧散射的光與波長關係不大,因而霧看起來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霧霾天氣是一種大氣污染狀態,霧霾是對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的籠統表述,尤其是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隨著空氣品質的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危害加重。中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併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

組成成分

霾是由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組成的。它也能使大氣渾濁,視野模糊並導致能見度惡化,如果水平能見度小於10000米時,將這種非水成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的視程障礙稱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稱煙霞(Haze)。
霧霾天氣圖形符號霧霾天氣圖形符號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顆粒物這三項是霧霾主要組成,前兩者為氣態污染物,最後一項顆粒物才是加重霧霾天氣污染的罪魁禍首。它們與霧氣結合在一起,讓天空瞬間變得灰濛濛的。顆粒物的英文縮寫為PM,北京監測的是PM2.5,也就是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污染物顆粒。
霧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顆粒物這三項組成,它們與霧氣結合在一起,讓天空瞬間變得陰沉灰暗。顆粒物的英文縮寫為PM,北京監測的是細顆粒物PM2.5),也就是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污染物顆粒。這種顆粒本身既是一種污染物,又是重金屬多環芳烴等有毒物質的載體。
霾粒子的分布比較均勻,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較小,從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徑大約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飄浮的顆粒物。由於灰塵、硫酸、硝酸等粒子組成的霾,其散射波長較長的光比較多,因而霾看起來呈黃色或橙灰色。

鑑別方法

霧和霾相同之處都是視程障礙物。但霧與霾的形成原因和條件卻有很大的差別。霧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條件要具備較高的水汽飽和因素。
霧霾
一般相對濕度小於80%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霾造成的,相對濕度大於90%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霧造成的,相對濕度介於80~90%之間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霧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較大,可達1~3公里左右。
出現霧時空氣相對濕度常達100%或接近100%。霧有隨著空氣濕度的日變化而出現早晚較常見或加濃,白天相對減輕甚至消失的現象。出現霧時有效水平能見度小於1KM。當有效水平能見度1~10KM時稱為輕霧。霧是指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於1公里時的天氣現象。
霾在發生時相對濕度不大,而霧中的相對濕度是飽和的(如有大量凝結核存在時,相對濕度不一定達到100%就可能出現飽和)。霾是由汽車尾氣等污染物造成的。相對濕度介於80~90%之間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霾和霧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
當水汽凝結加劇、空氣濕度增大時,霾就會轉化為。霾與霧的區別在於發生霾時相對濕度不大,而霧中的相對濕度是飽和的(如有大量凝結核存在時,相對濕度不一定達到100%就可能出現飽和)。
其實霧與霾從某種角度來說是有很大差別的。 比如:出現霧時空氣潮濕;出現霾時空氣則相對乾燥,空氣相對濕度通常在6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於大量極細微的塵粒、煙粒、鹽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見度小於10KM的空氣混濁的現象。符號為“∞”。霾的日變化一般不明顯。當氣團沒有大的變化,空氣團較穩定時,持續出現時間較長,有時可持續10天以上。由於霧霾、輕霧沙塵暴揚沙浮塵等天氣現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極微細的塵粒或煙粒等影響致使有效水平能見度小於10KM。有時使氣象專業人員都難於區分。必須結合天氣背景、天空狀況、空氣濕度、顏色氣味及衛星監測等因素來綜合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結論,而且霧和霾的天氣現象有時可以相互轉換的。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後對人體有害,如長期吸入,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統計數據

從中國氣象局2013年2月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入冬以來,中東部大部地區霧霾頻發,霧霾日數普遍在5天以上。氣象專家表示,造成霧霾天氣偏多、偏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1月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較常年偏弱,風速小,中東部大部地區穩定類大氣條件出現頻率明顯偏多,尤其是華北地區高達64.5%,為近10年最高,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層積聚,從而導致霧霾天氣多發;
二是我國冬季氣溶膠背景濃度高,有利於催生霧霾形成;
三是霧霾天氣會使近地層大氣更加穩定,會加劇霧霾發展、加重大氣污染。霧霾天氣形成既受氣象條件的影響,也與大氣污染物排放增加有關,建議進一步加大大氣環境治理和保護力度,特別是要加強多部門會商聯動,完善靜穩天氣條件下大氣污染物應急減排方案,以防範和控制重污染天氣的出現。
據悉,入冬以來,河北南部、北京、山西東部、山東、河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大部、廣東西部、廣西東部及四川和雲南局部等地有10~20天,其中江蘇大部在20天以上。相比於常年同期,河北南部、北京、天津、山東、河南北部、安徽、江蘇、上海、浙江、廣東、廣西東部等地偏多在1天以上,其中北京、天津、安徽大部、上海等地偏多3~8天,山東北部、安徽東北部、江蘇大部、浙江北部及廣東南部偏多超過8天。華北南部及江蘇中部、四川東部、重慶西南部、貴州西部等地有8~15天能見度不足1000米,河北南部、山東西北部、四川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5~12天能見度不足500米。

形成要素

霧霾的源頭多種多樣,比如汽車尾氣、工業排放、建築揚塵、垃圾焚燒,甚至火山噴發等等,霧霾天氣通常是多種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區的霧霾天氣中,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異。
霧霾天氣自古有之,刀耕火種和火山噴發等人類活動或自然現象都可能導致霧霾天氣。不過在人類進入化石燃料時代後,霧霾天氣才真正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身體健康。急劇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導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態環境破壞,都為霧霾天氣的形成埋下伏筆。
霧霾的形成既有“源頭”,也有“幫凶”,這就是不利於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一旦污染物在長期處於靜態的氣象條件下積聚,就容易形成霧霾天氣。霧霾形成有三個要素:
一是生成顆粒性揚塵的物理基源。我國有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地區,其土壤質地最易生成顆粒性揚塵微粒。
二是運動差造成揚塵。例如,道路中間花圃和街道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潑水後若有泥漿流到路上,一小時乾涸後,被車輪一旋就會造成大量揚塵,即使這些顆粒性物質落回地面,也會因汽車不斷駛過,被再次甩到城市上空。
三是揚塵基源和運動差過程集聚在一定空間範圍內,顆粒最終與水分子結核集聚成霾。目前來看,在我國黃土平高原地區350多座城市中,霧霾構造三要素存量相當豐裕。

主要來源

人為因素

城市有毒顆粒物來源:
第一:是汽車尾氣。使用柴油的大型車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單位的班車,以及大型運輸 卡車等。城市有毒顆粒物來源:首先是汽車尾氣。使用柴油的車子是排放細顆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車雖然排放的是氣態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霧天,也很容易轉化為二次顆粒污染物,加重霧霾。
機動車的尾氣是霧霾顆粒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數據顯示,北京霧霾顆粒中機動車尾氣占22.2%,燃煤占16.7%,揚塵占16.3%,工業占15.7%。但隨著汽車技術進步以及油品質量的上升,環境管理者發現機動車尾氣對霧霾天氣形成並不起決定性作用,但作為一些汽車擁有量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舊需要控制機動車排放標準,避免霧霾天氣的形成。
第二:北方到了冬季燒煤供暖所產生的廢氣。
第三: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氣。比如冶金、窯爐與鍋爐、機電製造業,還有大量汽修噴漆、建材生產窯爐燃燒排放的廢氣。
第四:建築工地和道路交通產生的揚塵。
第五:可生長顆粒,細菌和病毒的粒徑相當於PM0.1~PM2.5,空氣中的濕度和溫度適宜時,微生物會附著在顆粒物上,特別是油煙的顆粒物上,微生物吸收油滴後轉化成更多的微生物,使得霧霾中的生物有毒物質生長增多。
第六、家庭裝修中也會產生粉塵“霧霾”,室內粉塵瀰漫,不僅有害於工人與用戶健康,增添清潔負擔,粉塵嚴重時,還給裝修工程帶來諸多隱患。
除了氣象條件,工業生產、機動車尾氣排放、冬季取暖燒煤等導致的大氣中的顆粒物(包括粗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濃度增加,是霧霾產生的重要因素。如今很多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已處於臨界點,對氣象條件非常敏感,空氣品質在擴散條件較好時能達標,一旦遭遇不利天氣條件,空氣品質和能見度就會立刻下滑。

氣候因素

“‘’和‘’實際上是有區別的。霧是指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於1公里時的天氣現象;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氣中懸浮的大量微粒和氣象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成因有三:
一、在水平方向靜風現象增多。
城市裡大樓越建越高,阻擋和摩擦作用使風流經城區時明顯減弱。靜風現象增多,不利於大氣中懸浮微粒的擴散稀釋,容易在城區和近郊區周邊積累。
二、垂直方向上出現逆溫。
逆溫層好比一個鍋蓋覆蓋在城市上空,這種高空的氣溫比低空氣溫更高的逆溫現象,使得大氣層低空的空氣垂直運動受到限制,空氣中懸浮微粒難以向高空飄散而被阻滯在低空和近地面。
第三,空氣中懸浮顆粒物和有機污染物的增加。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和工業發展、機動車輛猛增,導致污染物排放和懸浮物大量增加。

預防措施

  1. 霧霾天氣少開窗。出門在外一定要戴口罩,平常多飲水,可多泡飲菊杞茶這類中醫茶飲,預防疾病,多食用水果,從外回家後要深度清潔皮膚和頭髮,此外喜愛晨練以及買菜遛彎的老年人要注意減少出門,因為霧霾對老年人的身體危害極大。
  2. 外出戴口罩
  3. 多喝茶
  4. 適量補充維生素D
  5. 飲食清淡多喝水
  6. 多吃蔬菜
  7. 在霧霾天氣儘量減少出門
  8. 開車注意車速
  9. 出門時,做個自我防護,佩戴專門防霾的PM2.5口罩、防霾鼻罩,過濾PM2.5,隨時隨地呼吸新鮮空氣。
  10. 避免霧天鍛鍊。可以改在太陽出來後再晨練。也可以改為室內鍛鍊。
  11. 患者堅持服藥。呼吸病患者和心腦血管病患者在霧天更要堅持按時服藥
  12. 別把窗子關得太嚴。可以選擇中午陽光較充足、污染物較少的時候短時間開窗換氣。
  13. 儘量遠離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車進入市區這些時間段,污染物濃度最高。
  14. 補鈣、補維D,多吃豆腐、雪梨等

具體危害

霧氣看似溫和,裡面卻含有各種對人體有害的細顆粒、有毒物質達20多種,包括了酸、鹼、鹽、胺、酚等,以及塵埃、花粉、蟎蟲、流感病毒、結核桿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氣水滴的幾十倍。與霧相比,霾對人的身體健康的危害更大。由於霾中細小粉粒狀的飄浮顆粒物直徑一般在0.01微米以下,可直接通過呼吸系統進入支氣管,甚至肺部。所以,霾影響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統,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腦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病種上。同時,灰霾天氣時,氣壓降低、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驟增、空氣流動性差,有害細菌和病毒向周圍擴散的速度變慢,導致空氣中病毒濃度增高,疾病傳播的風險很高。
2014年2月20-26日,持續7天的重度霧霾天氣更是北京市數年來持續時間最長、空氣品質最嚴重的一次。部分站點PM2.5小時濃度超過每立方米550微克,達到空氣品質指數AQI評價的濃度上限,即所謂的“爆表”。國外對此空氣的評價是,“有毒!”
美國環保署2009年發布《關於空氣顆粒物綜合科學評估報告》指出,有足夠的科學研究結果證明了大氣細粒子能吸附大量有致癌物質和基因毒性誘變物質,給人體健康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包括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劇、使呼吸系統及心臟系統疾病惡化,改變肺功能及結構、影響生殖能力、改變人體的免疫結構等。
據北京市衛生局統計,每次出現重度霧霾的天氣,來市屬各大醫院的呼吸科就診的患者就增加2-5成。更爆出來北京參加國際電影節的法國演員、以《這個兇手不太冷》聞名的讓·雷諾被爆因為呼吸道疾病入院治療,專訪也被臨時取消。
更為嚴重的是,空氣污染還能影響人類的生育和嬰幼兒的健康。專家稱,在胚胎和嬰幼兒時期暴露在高濃度空氣污染物的動物,相比較成年時期暴露在污染環境裡的群體的生育力有顯著下降。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與氣候變化服務室副主任高榮、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張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PM2.5級別的空氣細粒子包括對嬰兒的致畸率和早產率是有著顯著的影響。”
霧霾的主要危害主要可歸納為兩種:一是對人體產生的危害,二是對交通產生的危害。
1、對人體產生的危害:
(1)對呼吸系統的影響。
霾的組成成分非常複雜,包括數百種大氣化學顆粒物質。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徑小於10微米的氣溶膠粒子,如礦物顆粒物、海鹽、硫酸鹽、硝酸鹽、有機氣溶膠粒子、燃料和汽車廢氣等,它能直接進入並粘附在人體呼吸道和肺泡中。尤其是亞微米粒子會分別沉積於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氣管炎等病症。對於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霧霾天氣可使病情急性發作或急性加重。如果長期處於這種環境還會誘發肺癌。
(2)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霧霾天對人體心腦血管疾病的影響也很嚴重,會阻礙正常的血液循環,導致心血管病、高血壓、冠心病、腦溢血,可能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氣管炎出現肺源性心臟病等。
另外,濃霧天氣壓比較低,人會產生一種煩躁的感覺,血壓自然會有所增高。再一方面霧天往往氣溫較低,一些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從溫暖的室內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熱脹冷縮,也可使血壓升高,導致中風、心肌梗死的發生。所以心腦血病患者一定要按時服藥小心應對。
(3)霧霾天氣還可導致近地層紫外線的減弱,使空氣中的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傳染病增多。
(4)不利於兒童成長。由於霧天日照減少,兒童紫外線照射不足,體內維生素D生成不足,對鈣的吸收大大減少,嚴重的會引起嬰兒佝僂病、兒童生長減慢。
(5)影響心理健康。
專家指出,持續大霧天對人的心理和身體都有影響,從心理上說,大霧天會給人造成沉悶、壓抑的感受,會刺激或者加劇心理抑鬱的狀態。此外,由於霧天光線較弱及導致的低氣壓,有些人在霧天會產生精神懶散、情緒低落的現象。
(6)影響生殖能力。
有研究表明,長期暴露於高濃度污染的空氣中的人群,其精子在體外受精時的成功率可能會降低。研究人員還發現了有毒空氣和男性生育能力下降之間的關聯。
2013年11月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的《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指出,近50年來中國霧霾天氣總體呈增加趨勢。其中,霧日數呈明顯減少,霾日數明顯增加,且持續性霾過程增加顯著。
霧霾天氣現象會給氣候、環境、健康、經濟等方面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例如引起城市大氣酸雨、光化學煙霧現象,導致大氣能見度下降,阻礙空中、水面和陸面交通;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劇、使呼吸系統及心臟系統疾病惡化,改變肺功能及結構、影響生殖能力、改變人體的免疫結構等。
(7)易引發老年痴呆症。
2017年2月6日報導,根據一項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的Maher及其團隊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最新研究發現:“霧霾等空氣污染,損傷的不僅是我們的肺,還有我們的大腦。”
2、對生態環境和交通造成的危害:
(1)影響交通安全。
霧霾天氣時,由於空氣品質差,能見度低,容易引起交通阻塞,發生交通事故。在日常行車行走時更應該多觀察路況,以免發生危險。
(2)陰霾天氣更易致癌。
霧霾天氣時光照嚴重不足,接近底層的紫外線明顯減弱,使得空氣中細菌很難被殺死,從而傳染病的機率大大增加。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曾在某論壇上指出,近30年來,我國公眾吸菸率不斷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卻上升了4倍多。這可能與霧霾天增加有一定的關係。不但濃霧纏繞、能見度非常低的天氣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時而有霧時而多雲的天氣也會有同樣的問題。
(3)影響生態環境。
霧霾天氣對公路、鐵路、航空、航運、供電系統、農作物生長等均產生重要影響。霧、霾會造成空氣品質下降,影響生態環境,給人體健康帶來較大危害。

研究進展

霧霾、揚塵或沙塵天氣頻繁出現,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為人們所關注,而鐘南山院士關於“霧霾致肺癌有根據但尚無數據”的說法,更是讓人們對呼吸道、肺等與呼吸相關器官的健康狀況憂心不已。然而,2012年發表在《美國醫藥》的研究報告表明,面對空氣污染,人類的心臟比肺更脆弱。
城市中的空氣包含有氣體、粉塵等大量污染物,最近幾年,PM2.5,也就是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得到廣泛關注。眾多研究從不同方面解釋,肺癌和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會隨著PM2.5的增加而增長。但隨著監測手段的複雜化,更低濃度的污染物影響被發現,部分研究者逐步認識到空氣污染並不只與呼吸病死亡有關,有意識的將關注點投注在空氣污染和心臟健康之間的聯繫上。
在一個覆蓋五大洲的研究中,研究者做了100多項研究,綜合更多的統計數據和更大的樣品,計算心臟病風險與粉塵、臭氧、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空氣中大多數污染物的關係。他們發現,對於除了臭氧以外的大多數空氣污染物,即便是少於7天時間的暴露也會增加心臟病並發的機率。對於粉塵而言,空氣中每增加1微升的濃度,將增加2.5%的心臟病幾率。這就意味著,如果一個城市中粉塵顆粒的濃度達到10微克/立方米,而臨近城市的濃度達到20微克/立方米,該城市中患心臟病的幾率要比第一個城市增加2.5%。
而這種污染物濃度的變化是很普遍的,即使是在同一城市每天也會變化。例如,加利福尼亞空氣品質數據顯示,美國南加利福尼亞海邊的一個城市,在2010年一月份監測到空氣中含量可達55μg/m3,而三天后降至7μg/m3,但在早期濃度高的時候心臟病患病率更易增加。此外,2013年2月20日《歐洲心臟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結果亦表明,患有急性冠脈綜合徵的病人如果過度暴露在空氣中有2.5微米可吸入顆粒物環境下,死亡率將上升。
2013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空氣污染物是地球上“最危險的環境致癌物質之一”。大量實例與病理表明,空氣污染對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等疾病有一定影響。由於空氣污染會在短期內對心臟產生影響,因此它不僅僅存在於已有的心臟病患者,對於體弱多病的人患病風險更大,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以上病史的人對於空氣污染不會有任何呼吸病的風險。

霧霾防護

特殊人群
應對灰霾天氣,根據年齡、職業性質、特殊生理狀態的不同,分別就老年人兒童、室外作業人員(如交警、建築工人)、孕婦、有慢性疾病人群。
  • 老年人
老人在室內時間較多,要格外注意清潔衛生,習慣用笤帚掃地的老人不妨改用吸塵器,地毯、抹布、沙發套等及時清洗;煎、炒等傳統的烹飪方法易產生大量油煙,污染室內空氣,建議在家做飯多用蒸、煮等方式。
  • 兒童
兒童身體發育不完全,灰霾天氣灰塵、顆粒會通過孩子們的呼吸道直接侵害其健康,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鼻炎、支氣管炎、哮喘等發生。對兒童的防護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通過學校的宣傳和知識普及讓兒童對霧霾天氣以及對健康的影響有直接關係和感官認識。
其次,提高家長自身對孩子的方法意識。
再次,減少室外活動,將戶外活動改為室內活動,從而減少灰霾對兒童的影響。
此外,在平時的生活中,毛絨玩具表面的灰塵、細菌較多,儘量少給孩子玩或常清洗,讓孩子的活動遠離污染嚴重的交通幹道,臨街住的,避免在交通高峰期開窗通風。
  • 室外作業
霧霾天氣持續發生會讓不少人在室外感到不舒服,但一般來說我們在室外的時間較少,多數時間呆在室內。但對於需要長時間在室外工作的作業人員例如建築工人、環衛工人、交警等,他們暴露在霧霾的時間更長,接觸量更大。因此,強調和關注室外作業人員對霧霾天氣的防護十分有必要。
  • 孕婦
孕婦要適當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減少心理壓力。同時,孕婦也不能一味休息,仍應適當活動,保持樂觀的情緒。
1、多吃含鋅食物;2、補充維生素C;3、提高室內空氣的相對濕度。
  • 慢性疾病
霧霾對於患有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會引起氣短、胸悶等不適,可能造成肺部感染,或出現急性加重反應。糖尿病患者因自身抵抗力較弱,更易患感冒。PM2.5對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有較大的破壞力,會增加心臟病患者的心臟負擔,誘發腦梗死等。
灰霾天最好減少外出,外出時建議佩戴防護效果較好的口罩。但是,不是人人都適合戴口罩。
呼吸道疾病患者特別是呼吸困難的人,戴上口罩後反而人為地製造了呼吸障礙,心臟病、肺氣腫、哮喘患者不適合長時間戴口罩。有慢性病的患者,建議避免在清晨霧氣正濃時出門購物、參加各種戶外活動,要多飲水,注意休息。若身體出現不適,要儘快前往醫院就醫。
專業用嗓防護
專業用嗓人士如教師、講師、歌手、主持人、銷售人員等,經常需要用到嗓子,本就是咽喉疾病的高發人群,在霧霾天氣更容易出現咽喉問題。建議霧霾天氣儘量減少用嗓,讓嗓子充分休息,外出要帶口罩,保持室內的溫濕度,多飲水,可以喝一些中藥代茶飲,防治咽喉的不適症狀,常用有保護聲帶的作用。
防護設備的選擇
N95型口罩: N95型口罩,是NIO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認證的9種防顆粒物口罩中的一種。“N”的意思是不適合油性的顆粒(炒菜產生的油煙就是油性顆粒物,而人說話或咳嗽產生的飛沫不是油性的);“95”是指,在NIOSH標準規定的檢測條件下,過濾效率達到95%。N95不是特定的產品名稱。只要符合N95標準,並且通過NIOSH審查的產品就可以稱為“N95型口罩”。
KN90口罩:防塵口罩按性能分為KN和KP兩類,KN類只適用於過濾非油性顆粒物,KP類適用於過濾油性和非油性顆粒物。主要適用於有色金屬加工、冶金、鋼鐵、煉焦、煤氣、有機化工、食品加工、建築、裝飾、石化及瀝青等產生的0.185微米以上的粉塵、煙、霧等油性及非油性顆粒物污染物的行業。對於以0.075微米為基準值的非油性顆粒物過濾率超過90%。
防毒面具:防毒面具作為個人防護器材,用於對人員的呼吸器官,眼睛及面部皮膚提供有效防護,防止毒氣、粉塵、細菌等有毒物質傷害的個人防護器材。防毒面具廣泛套用於石油、化工、礦山、冶金、軍事、消防、搶險救災、衛生防疫和科技環保等領域。
霧霾
空氣淨化器:空氣淨化器又稱“空氣清潔器”、空氣清新機,是指能夠吸附、分解或轉化各種空氣污染物(一般包括粉塵花粉異味甲醛之類的裝修污染、細菌、過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氣清潔度的產品,以清除室內空氣污染的家用和商用空氣淨化器為主。
PM2.5空氣品質檢測儀: 在連續監測粉塵濃度的同時,可收集到顆粒物,以便對其成份進行分析,並求出質量濃度轉換係數K值。可直讀粉塵質量濃度(mg/m),對可吸入塵PM2.5進行監測。

霧霾治理

  • 治理方案
治理霧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也不是毫無辦法,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燃油機動車使用量。
北京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處主任科員連愛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電話採訪時也表示,北京市四分之一的PM2.5是“輸入性”的,四分之三則是北京地區“自產”。其中,汽車尾氣對此的“貢獻率”在22%以上。因此,汽車尾氣是北京PM2.5防治的重點“打擊”對象。
“減少污染源,削減大氣污染物是解決霧霾的根本之道。”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庚辰說。北京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李洪說,據《關於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日應急方案》,在重點排減企業中,北京共有58家企業實現了停產,完全切斷了污染源;41家企業通過降低生產負荷,減少污染供需,實現30%以上的污染減排;強聯水泥、平谷水泥二廠等均實現全部停產,水泥行業也實現了30%以上的減排任務。
為了最大限度降低市區汽車車輪和路面塵埃的接觸頻率和面積,應將花圃和路肩做得比汽車通行的路面低,這樣雨漿水和污染灑水就會從馬路中間流向花圃下的土壤。然而遺憾的是,我們在350座城市很少觀察到這種防範顆粒型揚塵污染的設計。
同樣,為了最大限度隔絕城外車輛和施工車輛帶來揚塵,可以在城外帶塵車輛(運煤車和其他長途車等)入城時在城市關口收費站邊設立噴水清洗輪胎、底盤的環節,在城內施工車輛進入馬路時設立遮蓋和清洗輪胎、底盤的環節,但很多城市往往只有入城後的終端罰款機制而沒有入城時的清理預防機制。可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缺乏揚塵構造治理要求,缺乏預防機制的行為才是構成霧霾形成的第一源頭,施工工地和經濟發展數量及規模僅僅是二階污染。
我國不少城市環境治污目標仍然偏離顆粒性霧霾治理。多年來,我們在環境治污方面向西方標準看齊,如長期把歐2、歐3、歐4甚至歐5標準付諸監管細則,不符合上述排污尾管標準的車輛不能出廠,不達標的煙囪推倒、遷移,但這些管理細則只是對氣體性污染有效。對於顆粒性污染大戶——黃土平高原地區污染構造形成的任何理解,幾乎仍在我們城市管理部門的理解能力之外。
同時,霧霾的出現還在於在深層制度的缺失。長期以來,我國城建基礎設施和園林綠化招投標過程都是“手拉手”式的場外交易,招來招去都是那幾個關係實體,外部先進的管理和競爭技術以及環境保護、污染治理觀念進不到這種半公開式的雙邊交易過程來。霧霾其實是這種深層制度缺失後長期累積的外觀現象。
治理霧霾不能單是環境保護部門的任務,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都應該儘快建立符合中國地理現實的防治顆粒型污染通則和落實細則,督促城市管理部門和建設部門按照標準落實,並儘快將上述細則落實到城市建設、園林綠化招投標過程中,開放相關關聯要素市場,推動施工單位、部門按照環保理念施工建設。最後,為普通老百姓修好的提案、建議也應出現在兩會代表、委員的視野當中,帶動社會從細微處著手治理霧霾。
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說到這個空氣污染對新生兒健康的影響,一項大型的國際研究又有證實,說是接觸過某些較高空氣污染物的孕婦,更容易產下體重不足的嬰兒,而出生體重低的嬰兒很容易增加兒童死亡率和疾病的風險,並且與嬰兒未來一生的發育及健康都有很大關係。
治理霧霾是持久戰而不是運動戰
持續高發、頻發、連片、且越來越嚴重的霧霾,使城市空氣污染問題成為公眾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漫天的霧霾,讓不少人感受到了一種無力的焦慮和無解的迷茫,不知道怎么去消除。這種“霧鎖霾困”之下的無力感使上上下下痛定思痛,高層重視、公眾呼籲和隨時可能再來的霧霾的倒逼下,地方政府開始採取各種措施治理霧霾,有的著力治標,有的著力治本。
中國很多問題的“解”都是這么被現實“逼”出來的,看得見、躲不了、無人能倖免的霧霾迫使政府將“治理”提到了最重要的議事日程。比如遼寧開出了“霧霾罰單”,對霧霾嚴重的城市開出罰單,以罰促改;北京將開展人工消減霧霾試驗,用人工降雨等物理方法消霧;石家莊治霧霾一天拆除18家水泥企業,據稱將減少大約64個火車皮的粉塵排放;霧霾較嚴重的省份河北省明確表示,要削減近三分之一鋼鐵產能來治理大氣污染。同時,專家也建言獻策,提出發展核電可解決霧霾。
各國對待霧霾措施:
英國反思空氣污染造成的苦果,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的出台。
歐盟要求其成員國2012年空氣不達標的天數不能超過35天,不然將面臨4.5億美元的巨額罰款。為了符合標準,早在2003年,倫敦市政府開始對進入市中心的私家車徵收“擁堵費”。
上世紀80年代,政府決定嘗試在街道使用一種鈣基黏合劑治理空氣污染。這種黏合劑類似膠水,可吸附空氣中的塵埃。街道清掃工已將這種新產品用於人口嘈雜、污染嚴重的城區,2013年監測結果稱這些區域的微粒已經下降了14%。
美國環保署在1997年7月率先提出將PM2.5作為全國環境空氣品質標準。
美國公民可以對PM2.5的標準監控程式進行監督,根據公布的全年監測統計和日常監測數據,參與所在州的環保機構舉行的公共聽證會。
如果空氣出現嚴重污染,德國會對某類車輛實施禁行,或者在污染嚴重區域禁止所有車輛行駛。2013年,德國正大力鼓勵機動車安裝尾氣清潔裝置,安裝過濾器的車主可獲得國家補貼。
法國在2012年4月公布的空氣顆粒物污染報告中列出了一系列保護公眾健康的建議,尤其是針對肺病和心臟病患者、幼齡兒童與老年人等敏感人群。
城市綠化是日本治理污染的重要措施。東京規定,新建大樓必須有綠地,必須搞樓頂綠化。
2003年,東京立法要求汽車加裝過濾器,並禁止柴油發動機汽車駛入該市。東京所有計程車使用的都是天然氣。
義大利米蘭市對污染最嚴重的汽車徵稅,工作日7時至19時,污染嚴重的汽車必須繳納2至10歐元稅才能進入市區。羅馬實行“綠色周日”活動,只有電動汽車等環保車才能上街行駛。
韓國環境部2019年2月14日表示,韓國從15日起,將正式開始實施《關於減少和管控可吸入顆粒物排放的特別法》,以應對霧霾,保護民眾健康。
洛杉磯霧霾之戰
洛杉磯環保部門表示有85%的霧霾來自汽車尾氣
最先站出來的是洛杉磯當地最大的媒體《洛杉磯時報》,他們雇用了一個空氣污染專家就霧霾展開調查,專家得出的結論是空氣中的大部分污染物來自汽車尾氣中沒有燃燒完全的汽油,只有一小部分來自工廠的廢氣以及焚燒爐。
加州理工學院的荷蘭科學家阿里·哈根斯米特(Arie Haagen-Smit)通過分析空氣中的成分發現,霧霾的罪魁禍首實際上是汽車尾氣。汽車尾氣中的碳氫化合物和二氧化氮被排放到大氣中後,在陽光紫外線照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含劇毒的光化學煙霧。
“這是洛杉磯人第一次意識到,原來給他們帶來威脅的霧霾就出自自己心愛的汽車裡,他們每個人自己就是污染源。”雅各布說。
20世紀60年代末催化式排氣淨化器(Catalytic Converter)的發明從技術上解決了汽油燃燒不完全的問題。於是監管者依照新的法律,規定所有汽車上必須裝上這種淨化器。政府的新規馬上遭到了汽車製造商的激烈抗議,他們一開始抨擊這種裝置在技術上不可能實現,而後又抱怨成本太高。他們的抗議導致這個法令一度中止,一直到1975年所有的汽車才實現全部安裝淨化器。此舉被認為是治理洛杉磯霧霾的關鍵。
與此同時政府敦促石油公司必須在成品油中減少烯烴的含量,這種物質被認為是造成光化學污染的主要物質;加州的環保機構還提倡和開發了用甲醇和天然氣代替汽油的新技術,因為這些燃料的尾氣排放量只有汽油的一半。儘管甲醇因為價格原因沒有成為汽油的替代品,但這些措施第一次讓石油公司感受到了威脅,促使他們去開發更加清潔的汽油。
通過長達十餘年的努力,洛杉磯的空氣開始慢慢轉好。根據環保部門的統計,洛杉磯一級污染警報(非常不健康)的天數從1977年的121天下降到1989的54天,而到了1999年這個數字已經降為了0。藍天白雲重新出現在洛杉磯的上空,城區的人們大部分時候都可以清楚地看到70公里外的巴迪山(Mt. Baldy),而做客洛杉磯道奇球場(Dodger Stadium)的客隊球員也不再需要氧氣罐完成比賽。
“治理霧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洛杉磯從1943年第一次霧霾的出現到1970年《清潔空氣法案》的出台經歷了整整27年。在這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來自汽車公司,來自石油公司,此外還有政府和立法者的不作為,”雅各布說,“如果你回過頭去看,你會發現真正推動這項事業的是那些普通的民眾,想像一下如果沒有《洛杉磯時報》,沒有哈根斯米特,沒有‘地球日’上的示威民眾,我們今天肯定還會生活在霧霾當中。”
國際數據
這項研究合併了來自美國、韓國和巴西等9個國家和地區的14個研究中心所提供的300萬名新生嬰兒的數據,它側重於兩類有害的空氣污染物,直徑小於2.5微米和小於10微米的可吸入顆粒物,即PM2.5和PM10,這些微粒來自工業和交通運輸燃燒的化石燃料以及木柴的燃燒,但是同時也包括塵埃和海鹽微粒,通過研究人員的計算,PM10每增加10微克每立方米,嬰兒出現體重不足的幾率就會增加3%,並且其體重的總平均值減少3克,PM10的中間值在14箇中心之間發生變化,從加拿大溫哥華的12.5微克每立方米,到韓國首爾的66.5微克每立方米,結合PM2.5暴露的信息,隨著每箇中心暴露在可吸入顆粒物中的水平增加,嬰兒低出生比重的幾率增加10%。
最新研究
聯合國空氣環保領域的眾多專家研究證實,生態級負離子(小粒徑負離子)可以主動出擊捕捉小粒微塵,使其凝聚而沉澱,有效除去空氣2.5微米(PM2.5)及以下的微塵,甚至1微米的微粒,從而減少PM2.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生態級負離子對空氣的淨化作用是源於負離子與空氣中的細菌、灰塵、煙霧等帶正電的微粒相結合,並聚成球降落而消除PM2.5危害,巧合的是負離子在空氣中做布朗運動(“之”字型運動),而布朗運動本身就是消除微小粉塵物的有效方法,負離子結合飄塵後促進飄塵布朗運動而消除飄塵,實驗證明,飄塵直徑越小,越易被負離子沉澱。

重要事件

公益訴訟

2016年7月20日,山東省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中華環保聯合會訴德州晶華集團振華有限公司大氣環境污染責任糾紛公益訴訟一案,依法公開作出一審宣判,判決被告振華公司賠償因超標排放污染物造成的損失2198.36萬元,用於德州市大氣環境質量修復,並在省級以上媒體向社會公開賠禮道歉;駁回原告中華環保聯合會其他訴訟請求。這起案件是新環保法實施後全國首起針對大氣污染行為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原告系環保部主管的環保組織中華環保聯合會。德州中院於2015年3月24日依法立案受理。2016年6月24日,德州中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據德州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站監測,2013年11月,2014年1月、5月、6月、11月,2015年2月,振華公司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煙粉塵存在超標情況。在此期間,德州市環保局和山東省環保廳曾五次對振華公司進行行政處罰。2015年3月23日,德州市環保局責令振華公司全部停產整治、停止超標排放廢氣污染物。2015年3月27日,原告中華環保聯合會起訴之後,振華公司生產線全部放水停產,並另外新選廠址,原廠區準備搬遷。2016年5月,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環境風險與損害鑑定評估研究中心根據經雙方質證的法院調取的證據作出評估意見。被告企業在鑑定期間超標向空氣排放二氧化硫總計255噸、氮氧化物總計589噸、煙粉塵總計19噸。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振華公司所在的環境空氣二類區生態損害數額為虛擬治理成本的3倍-5倍,法院認定按虛擬治理成本的4倍計算生態損害數額,共2198.36萬元。

國家監測

國家衛生計生委28日印發《2013年空氣污染(霧霾)健康影響監測工作方案》,提出將通過3年至5年時間,建立覆蓋全國的空氣污染(霧霾)健康影響監測網路,掌握不同地區PM2.5污染特徵及成分差異,了解不同地區空氣污染健康影響狀況。
衛生計生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空氣污染(霧霾)對人群健康的影響既包括急性效應,也包括慢性長期效應,霧霾的健康影響涉及全年齡段人群,但對於易感人群如老人、兒童及孕婦等的健康影響更為嚴重。由於我國缺乏系統的長期監測,無法揭示霧霾特徵污染物的健康危害,迫切需要開展空氣污染(霧霾)健康影響監測,了解不同地區空氣污染(霧霾)特徵污染物的濃度變化規律及其對人群健康的危害,為進行健康風險評價提供數據支持。
根據監測工作方案,2013年,將在空氣污染(霧霾)高發的16個省(直轄市)選擇部分城市開展空氣污染人群健康影響監測。每個城市在空氣污染相對重的區域和污染相對輕的區域各1個社區設立監測點。另外,選擇6個省(直轄市)的農村地區各1個鄉鎮設立監測點。
通過監測點的設定,將進行空氣PM2.5採樣,監測PM2.5質量濃度,重點對影響人群健康的成分進行分析。同時,通過監測區域內空氣污染監測資料、氣象資料和居民死因個案資料的收集,分析不同程度的空氣污染對居民全死因、不同疾病別死因的影響,從而估算空氣污染所致的居民超額死亡數(率),評估空氣污染的健康風險。通過一定時間資料的積累,分析這種影響的變化趨勢。
此外,監測網路的建設還將有助於分析空氣污染對居民相關疾病發病及對居民產生的急性影響,了解霧霾對小學生健康狀況的影響程度,為制定干預防護措施提供依據。
方案要求,2013年冬季將開展人群的出行模式調查,並通過未來3年至5年多次調查,了解不同地區人群在不同時間、不同季節與空氣污染暴露特徵,為進行健康風險評價提供數據支持。
北京大部分地區能見度在1~4公里。北京仍在霾黃色預警中。霧霾徹底消散,還要等到29日冷空氣主體過境,地面風速將明顯加大,京津冀大部分地區能見度轉好,持續性霾天氣結束。
2014年4月7日,據央廣網報導國家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將長期連續監測霧霾對人群健康帶來的影響,評估霧霾對人群健康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世界約有700萬人死於空氣污染相關疾病,其中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情況最為嚴重,大多數死亡都發生在低、中收入國家。國家衛生計生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張勇說,國家衛生計生委開展的與霧霾有關的監測工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組織開展了空氣污染對人群健康影響的監測;二是開展了相關研究;三是加強與環保、氣象相關部門的協作和配合,促進信息的共享和預警聯動。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數據還表明,全球空氣污染相關死亡中近七成與缺血性心臟病和卒中有關,25%與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有關,6%與肺癌有關。張勇表示,國家衛生計生委對霧霾的監測將長期連續進行。“希望通過長期連續的監測,評估空氣污染對人群健康的風險。希望加強部門之間的協作,能夠應對霧霾對健康的影響。”張勇說。

對抗霧霾

對霧霾的純科學認識仍不系統、完整。它的成因究竟是什麼,對人體的危害究竟有哪些、有多嚴重,都尚無權威結論。科學不強大,人們的認識和信心就少了附著點,今後社會對霧霾反應的不確定性或許要比霧霾本身的不確定性更高。如果霧霾的嚴重性繼續增加,不排除某個時刻在某些人群中出現針對霧霾的恐慌。
一些科學家指出,霧霾的最大成因很可能是燒煤,而煤是中國這些年發展的支柱性能源。每年仍要多燒1億多噸煤,別說減少,即使不再增加燒煤,短時間內在中國可能嗎?大家都要藍天,但如果讓一些人少用電,少取暖少用空調,誰會願意?
讓人們少開汽車,最管用的辦法大概是限號行駛,但立刻就有名人宣稱個人開車的那點污染,就相當於在自家小區里“放個屁”,這種毫無根據的民粹主義說法獲得網際網路上的大量掌聲。
中國前些年顯然低估了工業污染的嚴重性,這種低估,政府的責任是第一位的。大範圍嚴重霧霾給全社會敲響警鐘,也給政府上了一課。怨聲載道沒有用,光空喊要求“政府作為”,如果我們大家不真正行動起來,政府的“作為”就只能是空許諾,因為幾十億噸煤是全中國人一起燒,每年增加的近兩千萬輛車,絕大部分都是私車。

外媒關注

中央氣象台連續第6天發布霾預警。預計遼寧中部、京津地區、河北、山西南部等地會出現中度霾,局地會出現重度霾。環保部日前通報,已啟動應急預案,組織12個督查組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對重污染天氣應對進行專項督查。各國媒體對中國將如何治霾表示關注。
美聯社報導稱,中國將空氣污染視為“有損國家形象”,政府制定多項措施,以求在治污方面取得明顯改善。
彭博新聞社訊息說,中國環境監測部門在網站對大氣污染物發布實時監測,監管機構也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及時、準確地預測和發布空氣品質信息,保證公眾的信息暢通。
《華盛頓郵報》評論稱,一般而言,治理空氣污染將花費數年時間,中國政府採取的措施表明中國加速治霾的決心,新舉措至少可以代表變革的開始。
美國《環球郵報》24日稱,霧霾導致人們紛紛購買口罩和空氣淨化器,北京一家家電商場的空氣淨化器銷量達到平時的3倍。北京橙色預警發布後不僅採取工廠限產等措施,還禁止路邊燒烤。
路透社23日訊息說,灰霾天氣“席捲”中國領土面積的15%,環保部的督察組將走訪建築工地和鋼鐵、水泥、煤炭行業工廠,若發現違反生產標準的行為,將予以公示。
法新社24日稱,危險的霧霾連日來覆蓋包括北京在內的華北地區,中國國家氣象局周一發布華北大部地區霧霾黃色預警,這是該地區連續第5天空氣重污染達到危害健康的危險水平。
德國《明鏡》周刊24日報導說,霧霾籠罩了中國近15%的土地。在中國北方,人們正遭受霧霾之苦。北京首次發出4級預警體系中第二高的警戒級別橙色警報,醫院裡肺病患者人數增加。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的報導中還特地刊發了一張駐北京記者西莉亞·海頓戴著口罩的大頭像。報導稱,空氣污染已成為很多中國城市居民的無奈。民意調查顯示,霧霾的有害影響已經成為城市居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
加拿大電視台23日說,中國的空氣污染問題已經引發公眾憤怒,中國政府針對空氣污染下達了多項緊急措施,如河北石家莊根據車牌號碼進行限行,北京一些拆遷、燒烤和放煙花活動都將被禁止。
新加坡《聯合早報》早前報導稱,中國的空氣污染如果再不引起高度警惕,不真正下大決心、大力度去治理,恐將造成慘痛損失。也有媒體擔心,空氣污染問題或危及中國的社會穩定。
《印度時報》23日報導稱,在國家及時發布預警的同時,中國也對部分城市進行汽車限行和暫停污染源工廠的生產。官方數據顯示,北京已有36家企業已經暫停生產,75家企業減少了產量,河北有數家鋼鐵生產商和相關企業當天上午被關閉。
韓國MBC電視台說,中國東部迎來最嚴重的霧霾,波及143萬平方公里,是朝鮮半島的7倍之大。北京連續多天籠罩在霧霾中,大街上人流稀少,但地下商場和捷運里人流攢動。
韓國先驅經濟網站說,霧霾開始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許多人早晨起來做的第一件事是查看當天的空氣污染指數,以此決定戴不戴口罩,是否開車上班。

霧霾元兇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3日披露,已經初步掌握了北、上、廣等城市污染清單,社會關注的“霧霾元兇”數據有望陸續公布。
社會關注的“霧霾元兇”問題,可能很快將獲得破解。吳曉青說,北上廣等發達區域在PM2.5(可吸入顆粒物)監測方面,已經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吳曉青:有一些階段性的(成果),比如說VOC(揮發性污染物)的排放清單我們已經有了。比如說在上海,北京一些發達地方,他們已經通過源解析已經掌握了影響大氣污染的主要排放源有哪些,已經初步(結果)都有了。
以上海為例,正持續開展常態污染下的顆粒物來源解析工作,同時還根據不同污染情況,對具體的污染物來源清單進行更新。最新監測研究顯示,上海市PM2.5來源,本地污染排放占到8成。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總工程師伏晴艷今天在會上也首度公開了相關數據:
伏晴艷:PM2.5從上海來說,主要污染依舊是工業,因為它包括了15%的工業工藝排放,10%的工業鍋爐和7%的電廠。交通上,機動車加上船舶飛機的污染也占到25%。
而據吳曉青透露,北京的源解析工作也已經完成,並於本周一經過了專家組論證,“霧霾元兇”的數據短期內有望公布。未來這些監測數據將成為各地制定具體治理措施的主要依據。
吳曉青:我們正在抓緊時間,各地都抓緊研究這些問題,應該說要為我們“十三五”科學有效治理大氣污染提供可靠地科學依據。為我們持續監測污染清單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
科技日報北京4月4日電 (記者劉莉)前段時間,一篇署名“馬可安”的博文稱,華北霧霾經久不散是因為飄散的顆粒帶電,帶電原因是來自內蒙古地區的煤礦含有放射性物質鈾。一時間,“核霧染”傳聞甚囂塵上。2014年4月4日,中國科協舉辦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幾位核專家對上述事件作出正面回應,稱華北霧霾與核毫無關係。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森林介紹說,傳聞出現後,環保部委託中國原子能研究院在國內典型的幾大區域進行現場取樣,重點監測兩組數據:一是體現空氣中所謂的放射鈾的氣溶膠含量,二是燃煤電廠附近區域內的伽馬計量率。“測出來的結果,到上星期出來的新數據為止,仍然處於我國上世紀60年代記錄的輻射量本底範圍,數據證明霧霾和核沒有關係。”

總理談霧霾

5次記者會,李克強總理4次談霧霾。
2013年:鐵腕執法 鐵面問責
2013年的總理記者會上,針對記者關於霧霾治理 問題,李克強表示,一段時期以來,北京、實際上中國東部比較大範圍出現霧霾天氣,我和大家一樣,心情都很沉重。對這一長期積累形成的問題,我們要下更大的決心,以更大的作為去進行治理。他表示,政府應當鐵腕執法、鐵面問責。
2014年:對霧霾宣戰
2014年,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霧霾用了“宣戰”一詞。在記者會上回答提問時,他表示,要向霧霾等污染宣戰,是因為這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
2015年:環保法的執行不是棉花棒,是殺手鐧
2015年總理記者會上,針對環境治理問題,李克強再次回應“政府在治理霧霾等環境污染方面,決心是堅定的,也下了很大的氣力,但取得的成效和人們的期待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2017年:親自將“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寫入報告
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寫到,“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一些地區嚴重霧霾頻發,治理措施需要進一步加強。”
在撰寫過程中,李克強總理親自把“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寫進報告。他強調,全面推進污染源治理、強化機動車尾氣治理、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嚴格環境執法和督查問五大舉措,治理霧霾。
在2017年3月9日參加陝西代表團審議時,李克強表示,如果有科研團隊能夠把霧霾的形成機理和危害性真正研究透,提出更有效的應對良策,願意拿出總理預備費給予重獎。1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會見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提問。李克強總理表示,藍天和空氣一樣,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在座各位都希望看到更多的藍天。但中國在發展中確實遇到環保及霧霾問題的挑戰。“我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五條措施,堅定向前推進,真正打一場藍天保衛戰,但坦率告訴各位,這需要有一個過程。”他介紹,我們治理霧霾,重點對燃煤、尾氣排放、揚塵等問題。但今年我參加兩會討論時,有科學家說,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霧霾形成機理我們還沒有完全搞懂。中國北方冬季霧霾在全世界都是特殊的。國家為此設立專項資金,不惜重金,組織最優秀的相關科學家,進行攻關,使我們治理霧霾更加有效。

社會評價

2014年3月3日,科技部向媒體通報霧霾治理科技工作情況時表示,研究結果表明,京津冀霧霾天氣是內外因疊加的結果。科技部社會發展司司長馬燕合稱,國外經驗表明霧霾治理需要30年左右的時間,我國不需要這么長的時間。
據介紹,霧霾形成的內因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增加,大氣污染負荷常年在高位變化。外因則是不利的氣象條件頻繁出現,京津冀地區地形和氣象條件總體不利於污染物擴散,靜穩態天氣的發生頻次遠大於其他區域。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四季地面風速整體呈明顯下降趨勢,一旦遇到靜穩態天氣等氣象條件,污染快速累積,容易發生霧霾天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