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塵

揚塵

揚塵是由於地面上的塵土在風力、人為帶動及其他帶動飛揚而進入大氣的開放性污染源,是環境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降雨後利用雨水資源立即清掃洗刷道路積存的泥水,是避免道路泥土風乾後反覆形成揚塵最有效手段,同時能夠避免晴天時清掃形成揚塵,也能極大地節約清潔用水,是目前中國廣大城鎮應當立即採取的措施。

在硬化道路的設計和施工時,注意嚴格採用合理的路面橫向坡度和道路邊緣排水設計,利用自然降水徑流沖刷清潔路面塵土,對於降低揚塵污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治理揚塵污染的重要長效措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塵
  • 拼音:yáng chén
  • 釋義:地面塵土風人帶動飛進大氣污染源
  • 組成:環境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重要組成
揚塵,揚塵過程,一次揚塵,二次揚塵,揚塵危害,揚塵治理技術,防治揚塵,

揚塵

粉粒體在輸送及加工過程中受到誘導空氣流、室內通風造成的流動空氣及設備運動部件轉動生成的氣流,都會將粉粒體中的微細粉塵首先由粉粒體中分離而飛揚,然後由於室內空氣流動而引起粉塵的擴散,從而完成了從粉塵產生到擴散的過程。

揚塵過程

一次揚塵

在處理散狀物料時,由於誘導空氣的流動,將粉塵從處理物料中帶出,污染局部地帶。

二次揚塵

由於室內空氣流、室內通風造成的流動空氣及設備運動部件轉動生成的氣流,氣流帶動浮塵運動,把沉落在設備、地坪、及建築構築上的粉塵再次揚起,稱為二次揚塵。
揚塵污染,是指泥地裸露,以及在房屋建設施工、道路與管線施工、房屋拆除、物料運輸、物料堆放、道路保潔、植物栽種和養護等人為活動中產生粉塵顆粒物,對大氣造成的污染。
易產生揚塵污染的物料,是指煤炭、道路浮土、耕地土壤、城市裸露地面、綠化超高土、砂石、灰土、灰漿、灰膏、建築垃圾、工程渣土等易產生粉塵顆粒物的物料。

揚塵危害

使空氣污濁,影響環境。對人體也有危害,如支氣管炎、肺癌。

揚塵治理技術

綜合抑塵技術主要包括生物納膜抑塵技術雲霧抑塵技術濕式收塵技術等關鍵技術。
生物納膜抑塵技術,生物納膜是層間距達到納米級的雙電離層膜,能最大限度增加水分子的延展性,並具有強電荷吸附性;將生物納膜噴附在物料表面, 能吸引和團聚小顆粒粉塵,使其聚合成大顆粒狀塵粒,自重增加而沉降;該技術的除塵率最高可達99%以上,平均運行成本為0.05~0.5元/噸。
雲霧抑塵技術是通過高壓離子霧化和超音波霧化,可產生1μm~100μm的超細乾霧;超細乾霧顆粒細密,充分增加與粉塵顆粒的接觸面積,水霧顆粒與粉塵顆粒碰撞並凝聚,形成團聚物,團聚物不斷變大變重,直至最後自然沉降,達到消除粉塵的目的;所產生的乾霧顆粒,30%~40%粒徑在2.5μm以下,對大氣細微顆粒污染的防治效果明顯。
濕式收塵技術通過壓降來吸收附著粉塵的空氣,在離心力以及水與粉塵氣體混合的雙重作用下除塵;獨特的葉輪等關鍵設計可提供更高的除塵效率。
適用於散料生產、加工、運輸、裝卸等環節,如礦山、建築、採石場、堆場、港口、火電廠、鋼鐵廠、垃圾回收處理等場所。

防治揚塵

1. 在建築工地多灑水,道路兩旁多植樹,都對防止揚塵危害有一定成效。
目前國內市場上的一種吸塵車是國內首創的“無二次揚塵污染、功能上優於傳統掃路車”的全新高科技產品!
該“吸塵車”採用負壓純吸的原理,由吸塵系統、一次集塵箱、二次集塵箱、粉塵回收系統、液壓系統、電控系統及行走系統等組成,具有吸塵範圍廣、吸淨率高、吸口無二次揚塵、出風口無粉塵排放、工作效率高等優點,是環衛清潔及物料回收的優選產品。非常適用於於易產生揚塵污染的多粉塵、高濃度和大密度的工礦企業;
該車為企業實施揚塵污染防治管理增添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2.治理各類超高土:花壇、綠地、樹池中接近邊緣的的土壤如果高度超過路面、路肩、條石,就會形成綠化超高土,不易蓄水和生長植被,泥土雨天就會被衝上路面,到處是泥濘,天晴乾燥後又形成揚塵,全國很多城鎮鄉村都有這種情況,是本地揚塵的主要來源。園林施工規範中沒有明確規定,只有《城市容貌標準》規定綠地土壤要低於邊沿10厘米,另外黑龍江省曾經專門治理過綠化超高土,效果非常好,美化了城市,淨化了道路和空氣。
如果綠化土壤低於路面、路肩,下雨的時候雨水只會把路上的塵土衝到綠地里,越下雨道路會越乾淨,天晴也不會揚塵;如果相反,越下雨道路就會越髒,天晴後必然形成揚塵。同時,治理好綠化超高土對解決城市內澇也很有作用,目前大部分城市建設中綠地都高於道路,雨水只有流過道路之後排入下水道一種途徑排出城市,許多城市被淹必然是逃脫不了的。改變城市內澇、美化環境要有大量低於路面的綠地、濕地,雨水應當由綠地濕地存滿後再排入排水管道,而不是存於道路後進入排水道。理想狀態是道路、甬路直接銜接低洼綠地、花壇、濕地。
降雨後利用雨水資源立即清掃洗刷道路積存的泥水,是避免道路泥土風乾後反覆形成揚塵最有效手段,同時能夠避免晴天時清掃形成揚塵,也能極大地節約清潔用水,是目前中國廣大城鎮應當立即採取的措施。
在硬化道路的設計和施工時,注意嚴格採用合理的路面橫向坡度和道路邊緣排水設計,利用自然降水徑流沖刷清潔路面塵土,對於降低揚塵污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治理揚塵污染的重要長效措施。
3. 注意增加牆面的粗糙性: 新建的立體路段的牆面都以光滑的水泥面為主,其實立交橋牆面最好是粗糙的,才會幫助減少揚塵。這是因為,光滑的水泥牆面會產生很強的熱反射,而且光滑的牆面無法吸附住塵粒,因此這樣的道路上熱島效應重,塵粒飛揚,空氣品質差。相反,在牆面粗糙的立交橋地帶,牆面能夠滯留塵粒、利於植物的攀延,地面的熱氣流明顯減弱,對降低揚塵很有幫助,而且還有減少噪音的作用。用立體綠化來改造光滑的水泥牆面不失一個好措施,但最重要的應當是立交橋牆面的設計者要了解牆面構造與城市空氣品質的關係。
4. 注意減少城市屋頂的揚塵: 城市樓房的平屋頂多有積塵甚至廢物堆積的問題。清理乾淨屋頂並在屋頂上鋪一層碎石會有很好的吸塵作用。鋪了碎石的屋頂還有明顯的降溫效果,夏季可使頂樓降溫十多度,這能使頂樓住戶少開空調,因而能節約能源,減少熱空氣的排放。環境中的熱氣流少了,有利於空氣中懸浮顆粒物的沉降。屋頂上鋪碎石層是歐洲、北美和日本等國城市減少屋頂揚塵的常用方法。
5. 注意對馬路邊樹坑露土的遮蓋: 城市馬路邊的樹坑多是露土狀態,由於車來人往,路邊樹坑成了馬路塵土的來源之一。許多已開發國家城市高度重視對路邊樹坑的遮蓋問題,使用最普遍的簡單方法是:把為城市樹木修枝時剪下的枝條切碎成為指頭大小的塊,然後將這些樹枝屑放到馬路邊的樹坑中,露土就被樹枝屑覆蓋住了。由於由樹枝屑組成的覆蓋層孔隙多,它還能對周邊馬路上來往車輛釋放的部分顆粒物起吸附作用,因此能夠幫助減少揚塵。此外由於樹枝屑是有機質,覆蓋樹坑後有助於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昆蟲的生存,促進土壤形成團粒結構,增加樹坑土壤的透氣性和透水性,使路邊的樹木能健康生長。多而茂盛的樹木對城市的空氣品質大有益處。有人擔心,用樹枝屑覆蓋可能不利於防火。其實由於樹枝屑覆蓋層的保濕能力好,失火的可能性很小。與其僅僅因為擔心而不採用這樣的好方法,還不如在北京的開展一些試點街來觀察方法的可行性。畢竟,火是可防的,而空氣品質影響的卻是整個城市的健康。
6. 工地地面要避免硬化而應當使用碎石進行軟覆蓋:治理工地揚塵的最好方法不是硬化地面,而是將碎石鋪在工地的露土地面上。碎石形成的多孔隙地面吸塵好,能透水,消噪音,易回收,而且在碎石地面上卸貨時不起塵土。相反,如果工地地面被水泥硬化,工地的熱島效應會很高,而且由於硬化地面不吸塵而需要不斷撒水,太浪費水資源,加上硬化地面不透水,工地撒的水或降下的雨水就會帶著工地上的泥土流向周邊環境,泥漿乾後成為揚塵源。另外在地面硬化的工地上,由於卸貨時建築材料與地面硬碰硬,會產生揚塵和嚴重的噪音擾民問題。
7. 注意城市植綠不要篩土:近年來城市的綠化方式出現了大面積篩土的現象,原因是鋪植人工草皮需要細篩後的土壤。然而從保護城市環境和城市土壤生態的角度來看,篩土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因為篩土後,自然存在於土壤中的石塊和有機質被大量清除掉了,留下的只有細顆粒的土壤,這樣再造出的綠地會很快出現土壤板結問題。板結的土地不吸水、團粒結構差,下雨時澇、無雨時乾。板結土壤的透氣性不好,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昆蟲生存條件差,這樣的土質表現出明顯的沙化現象,種植其上的草、灌難以健康生長,樹木的根部因透不了氣而壞死,引起樹木倒伏。所以篩土後建成的綠地經常返工,使綠化地區也成為城市中的揚塵源之一。其實如果順應自然規律去為城市建綠地,會方法簡單、花錢少、效果好、可持續,主要方法是:利用城市本來存在的土地資源,在石頭多的土地上栽種樹木和灌木,在石頭較少的土地上撒上本土、自然、混生的草種,以建成城市中的擬自然植被區。這些地方綠化後的管理簡單,可供人們休閒,而且形成的自然草地耐旱、耐踏、不需養護、色彩隨季節發生自然變化,其美感和給人的親切感都將大大勝過人工鋪植的外國草皮,而且建造過程簡單,不會產生任何增加城市揚塵的問題。
8. 注意利用社區居民自助綠化力量來為城市減塵:目前城市社區中仍普遍存在大面積無植被地帶問題,露土區隨出可見。這些區域是社區的揚塵源並增加著社區的熱島效應。在社區中實行居民自助綠化是一個能讓社區中的裸露土地變成長滿植物的綠地的好辦法。近兩年自助綠化在北京的幾個社區試行後,得到了居民的積極參與,居民自建的綠地對社區環境的降塵、降溫效果明顯。居民們還反映:有了自助綠化,業餘生活的文明內容提升了,而且樂趣也大大增加了,還懂得了改善自己社區小環境才能改善北京大環境的道理,實在是一舉多得。這些試點的結果說明:在北京的居民社區中推廣自助綠化是一條花錢少、見效快、可持續並能得到民眾廣泛參與的好事情,可以在城市的各個社區中推廣開來。當千百個城市社區都變成綠色滿園的時候,城市的空氣品質一定會有明顯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