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角

震旦角

震旦角是軟體動物頭足綱的一個屬,殼呈長圓錐形,殼內由半圓形的隔壁縱向分隔為許多氣室,中央的細管稱體管。震旦原是古代印度人對我國的稱謂,因這類化石的殼形似動物的角,故統稱角石。震旦角石是指產於中國特有的一種角石,殼的縱剖面像塔,故民間有寶塔石之稱。 震旦角石形似“寶塔”、“竹筍”、故民間俗稱“寶塔石”、“竹筍石”、“震邪石”、“發財石”。常作為貴重禮品饋贈親朋,寓意消災驅邪和事業、生意興旺發達。同時,它還具有很好的學術價值,被受學術界的青睞。因此,它是集觀賞、收藏、科普、考石和古生物研究為一體的稀世珍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震旦角
  • 別稱:寶塔石、竹筍石、震邪石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頭足綱
  • 分布區域:中國三峽大壩區域
  • 俗稱:寶塔石、竹筍石、震邪石
  • 英文名:Sinoceras
震旦角簡介,簡介,震旦角石,中華震旦角石,

震旦角簡介

簡介

震旦角石形似“寶塔”、“竹筍”、故民間俗稱“寶塔石”、“竹筍石”、“震邪石”、“發財石”。常作為貴重禮品饋贈親朋,寓意消災驅邪和事業、生意興旺發達。同時,它還具有很好的學術價值,被受學術界的青睞。因此,它是集觀賞、收藏、科普、考石和古生物研究為一體的稀世珍品。
中華震旦角石中華震旦角石
此品主產於三峽起點著名的三峽大壩區域。其主產地位於湖北省遠安縣荷花鎮嫘祖故里,桑蠶創始人嫘祖的故鄉),小鎮苟家埡街面上,一條古人用中華震旦角化石鋪設的石板街,被旅遊專家稱為“中國化石第一街”。

震旦角石

震旦角石是一種海生無脊椎軟體動物化石,屬於足類鸚鵡螺超目。它僅產於中國,是中國的特有化石之一,其名Sino—(震旦)為中國之古稱。它是中國典陶紀的重要化石之一,是四億四千多萬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兇猛食肉動物。由於滄海桑田,大自然地質歷程變遷,今埋藏於堅硬的石灰岩中,故取之不易,得之更難,從而使其更顯珍貴。隸屬於頭足綱塔飛角石目喇叭角石科震旦角石屬,生存於距今4.48-4.68億年前的奧陶紀中期,是當時海洋中最兇猛的動物,全為食肉性。分布於中國華中、華南地區。其主要特徵是:殼中等大小,長椎形,擴大率為1.6-1.9;殼體直徑向口部增大非常迅速,氣室高約為殼頸的1/2;隔壁下凹深達半個氣室,殼表具細而均勻的波狀橫紋;體管較細,位於近殼的中心;隔壁頸較短,小於氣室高度的1/3.從湖北中奧陶世灰岩中,陳列於南京博物館保存完整、結構清晰,長近0.95米的震旦角石,為罕見珍品,於1994年收藏。後又發現了一根長162厘米,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大的古無脊椎動物化石。地質年代古生代的第二個紀。“奧陶”原是英威爾斯的一古代民族名,被地質學家用作地質年代名。約開始於5億年前。結束於4.4億年前。當時氣候溫暖。全世界幾乎都被淺海海水淹沒。震旦角石具有堅硬的外殼,一般是直的,也可以是彎的或盤卷的。許多種類殼的表面發育有不同的紋飾,如結節、瘤、各種橫紋、豎紋等,體內隔壁、體管等構造也很不相同,它們都是重要的鑑定依據。

中華震旦角石

中華震旦角石 - 震旦角石
英文(Sinoceras)
中華震旦角石又稱“中華角石”, 它的外型如同寶塔一樣,所以還有寶塔石直角石、竹筍石、太極石、塔 影石。該石為古生物化石,外形呈圓錐形,一頭尖,一頭寬,表面發育有節、豎紋等,將它倒置有如一座寶塔,其石面有二三十節環狀圈紋突起,亦猶似竹筍,如果剖面是橫向,則似一幅太極圖。角石經過鑿磨,倩影外露,景致高貴典雅,光彩照人,極具觀賞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