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塔石

寶塔石

寶塔石是形似小寶塔的一種動物化石,學名為震旦角石。屬軟體動物門,頭足綱,鸚鵡螺亞綱;為海生食肉動物,其殼為長圓錐形,殼面有顯著的橫向紋。因其形似寶塔或竹筍,民間俗稱寶塔石、竹筍石或鎮邪石。個體大小懸殊,小的長不足20厘米,大的可達1米以上。震旦角石在中國南方分布較廣,賦存於奧陶紀的寶塔組石灰岩中,其生存年代早在4 4億年以前。湖北省三峽地區的震旦角石保存完好,結構清晰、產量頗豐又獨具特色,故成為集觀賞、收藏、研究價值於一身的觀賞石佳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寶塔石
  • 外文名:pagoda pictographic stone
  • 學科:其他實用礦物與岩石
  • 學名 :震旦角石
學科:其他實用礦物與岩石
詞目:寶塔石
英文:pagoda pictographic stone
釋文:
震旦角石,又稱寶塔石、直角石、竹筍石、太極石、塔影石。產於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荷花店山中及長陽縣、興山縣等地。該石為古生物化石,外形呈圓錐形,一頭尖,一頭寬,表面發育有節、豎紋等,將它倒置有如一座寶塔,其石面有二三十節環狀圈紋突起,亦猶似竹筍,如果剖面是橫向,則似一幅太極圖。角石經過鑿磨,倩影外露,景致高貴典雅,光彩照人,極具觀賞性。宜昌一帶對震旦角石的開發利用早至宋代,其琢磨為石屏等則盛行於清末明初。 震旦角石是古無脊椎動物化石,這種動物為軟體頭足綱的一屬,生活在大約五億年前的大海中,有一個堅硬的圓錐形外殼,或直或盤卷,殼體表面有波狀橫紋,殼內有很多橫板,殼長可達二米以上,多數在幾十公分至一米之間。震旦角石分布在奧陶紀地層的岩石中,除了宜昌,鹹寧市鹹安區的劉家橋、通山縣等地震旦角石的蘊藏量也很豐富。作為觀賞用的震旦角石一般不宜從岩石中全部剝離出來,應依其形態精工細鑿,使它呈半浮雕狀,顯得質樸有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