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洛·鄔達克(鄔達克)

拉斯洛·鄔達克

鄔達克一般指本詞條

拉斯洛·鄔達克,匈牙利籍斯洛伐克人,國際著名建築設計師

在鬧市在角落,你都可能與他相逢,如國際飯店大光明電影院、市三女中等。它們構成了今人所津津樂道的“老上海”,“海派文化”“海派精神”也孕育其間。從1918年到1947年,鄔達克在上海接手並建成的項目不下50個(單體建築超過100幢),其中25個項目被列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在上海,第一座以建築師名字命名的紀念館已在番禺路的鄔達克自宅啟幕,《上海鄔達克建築地圖》也正式由同濟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拉斯洛·鄔達克
  • 外文名:Laszlo.Hudec
  • 國籍:奧匈帝國
  • 民族:斯洛伐克、匈牙利
  • 出生地:奧匈帝國班斯卡-比斯特里察(今屬斯洛伐克)
  • 出生日期:1893年1月8日
  • 逝世日期:1958年10月26日
  • 職業:建築師
  • 畢業院校:布達佩斯皇家學院
人物經歷,人物成就,成就背後,後人紀念,

人物經歷

1893年,鄔達克出生在奧匈帝國茲沃倫州(Zolyom)首府拜斯泰采巴尼亞(Besztecebanya)一個建築世家,21歲畢業於匈牙利皇家約瑟夫理工大學(今為布達佩斯理工大學)建築系。1914年作為炮兵軍官加入了奧匈帝國的軍隊,2年後當選為匈牙利皇家建築學會會員,卻不幸被俄羅斯軍隊抓獲,送到西伯利亞的戰俘集中營。1918年,25歲的鄔達克從戰俘營流亡到上海,沒有人認識他,他也不認識任何人,為了謀生,只能在一家美國建築事務所當助手。落魄的鄔達克一定才華四射,才在上海這個“英雄不問出處”的舞台上,為自己贏得了陣陣喝彩。7年後,32歲的鄔達克在上海擁有了自己的建築設計事務所。

人物成就

銅仁路上的“綠房子”、國際飯店大光明電影院沐恩堂,這些從上世紀初就矗立在上海的建築,和張愛玲小說一樣,塑造了“融貫中西”的上海風,成為經典。不論是國際飯店當年的“亞洲高度”,還是光明戲院名噪一時的“巨大落地窗”,都和一個叫鄔達克的匈牙利建築師相關。
鄔達克逝世50年後,匈牙利把2008年稱為“鄔達克年”,並從1月22日起在上海舉辦一系列鄔達克的紀念活動。這其中就包括在建築師曾經設計的國際飯店裡舉辦鄔達克的建築設計展。
流浪建築師
上世紀初的上海,被稱為冒險家的樂園。鄔達克便是被其吸引的冒險家之一,然而,他的冒險卻是“被迫”的因素。
拉斯洛·鄔達克,1893年出生於奧匈帝國時期匈牙利北部高地,1914年畢業於布達佩斯工業大學,1916年就當選為匈牙利皇家建築學會會員。不過,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這位未來的建築學家很快成為奧匈帝國俄羅斯前線的一名士兵。不久,他在戰場上被俘,輾轉被流放到俄羅斯的遠東西伯利亞地區。由於十月革命爆發後俄國內部的混亂,他又很快從戰俘營成功逃脫,乘坐一隻日本載重船抵達上海。那年,他25歲,身無分文,流落異鄉。
這時,他的建築教育背景幫助了他。1918年起,他在美國人開的建築公司克利洋行里做助手,其間學會了漢語。鄔達克的幸運就在於,他在上海的幾十年,恰好趕上了上海的建築黃金時代。當時的上海是一座完完全全的國際大都市,來自各國的建築師和大批的“海歸派”帶來了世界上最先進時髦的建築理論、建築模式和建築材料,上海因此成為展示世界近代建築風格的大舞台。
在克利洋行的7年中,他謹慎細微,設計了一批包括醫院、俱樂部、學校、銀行、教堂、電影院、劇院在內的建築。這段時期的代表作便是沐恩堂,沐恩堂帶有明顯的復古主義的色彩,重細節的裝飾、復興的哥德式塔尖,有著濃厚的歐洲情節。
真正讓他聲名鵲起的是鄔達克1925年在上海建立自己的建築事務所開始,他從原先流浪者、配角身份,轉變為塑造這個城市靈魂的人物。1925年到1938年間他設計了諸如國際飯店大光明電影院等諸多老上海建築。鄔達克逐漸成為上海最有名望最活躍的建築師,幾乎壟斷了當時上海的經典建築設計。
締造“上海風”
鄔達克在今天往往是作為一個現代建築派或芝加哥學派的建築大師被人們認識。他採用現代建築風格中鋼筋水泥的骨架加上實用主義的構造,不過側重零星的古典點綴又讓他與建築的折中主義掛上了鉤。不過,自從他主持自己的建築事務所開始,他的建築明顯偏向當時的先鋒設計。
“鄔達克的建築作品早期有西班牙和東歐的情節,後來受到美國Art Deco(裝飾主義)建築風格的影響,顯示了先鋒性。”同濟大學博士、鄔達克研究學者華霞虹說道。她把鄔達克建築分為三個階段,從原先強調嚴謹、唯美的古典復興風格到迴旋於新舊形式之間,最終在上世紀30年代完全成為一個先鋒派的建築師。
他早期設計的亞細亞大樓怡和洋行大樓採用了對稱嚴謹的仿古典主義匯中飯店模仿文藝復興的樣式,英國總會採用古典的巴洛克風格,這些都是古典主義的代表作。然而1933年,鄔達克出人意料地以大光明電影院的設計在上海這個地域中表現出罕見的先鋒傾向。這是我國西式建築轉向現代主義的標誌。大光明影院設計簡潔新潮,使用大片玻璃窗及玻璃燈柱,室內頂棚及牆面線腳自然流暢,一反覆古樣式的繁瑣。
在這一年之後,鄔達克先生再次“先鋒”,他設計出了後來成為上海標誌性建築的國際飯店。雄渾的體量、美國摩天樓式的造型以及83.3米的高度。國際飯店更是採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鋼框架結構和鋼筋混凝土樓板,造型高聳挺拔,是當時亞洲最高的建築物,也是當時美國摩天大樓的翻版。在國際飯店建成後的半個多世紀,上海乃至全國居然沒有建成過一座像它那樣的摩天大樓。國際飯店也成為鄔達克設計的最著名作品。如今,他曾經設計的大光明影院、國際飯店、沐恩堂和吳同文住宅已被列入上海市優秀近代保護建築名單。
1947年,鄔達克離滬赴瑞士小住,後又去美國定居。在加利福尼亞,他為自己建造了一幢沒用一顆金屬釘子的瑞士風格房子,1958年他因心肌梗死去世。他在上海留下的建築據說有124幢之多,這占據他建築作品的90%多。

成就背後

以優良作品贏得市場
他設計的作品精良,一個設計作品成功了,為另下一個作品打開了市場,羸得了客戶信任。萬國儲蓄會在四川中路蓋聯合大樓請他設計,蓋國際飯店又請他設計。教會系統他的項目一個接一個,息焉堂慕爾堂、真光大樓、新福音堂、中西女中震旦女子文理學院附小等。大光明大戲院設計成功,鄔達克名聲又揚起,電影院業主都慕名請他,浙江大戲院、卡爾登大戲院辣斐大戲院接踵而來。
善於傳播西方先進理論技術
他早期的作品大多為文藝復興風格、中期則變為折衷主義風格,後期成了現代主義風格的急先鋒,他善於將西方先進的建築理論和技術傳播到上海,使上海建築跟上世界潮流,出現了遠東最高建築、遠東最豪華影院、以及號稱50年乃至100年不會落伍的別墅。
善於因地制宜設計建築物
他根據上海地皮昂貴,業主建設用地業狹小和不規則等實際情況,因地制宜設計建築物。武康大樓用地是塊兩條馬路相交的三角形地皮,他將建築主立面放在轉角處;瑞金大樓處在瑞金一路與淮海路轉角處,他將大樓立面設計成三個面;吳同文住宅處在北京西路銅仁路口,他將它用圓孤形立面表現。
鄔達克設計的作品都集中在上海,在其它城市沒有,這是獨特現象。他因流亡到上海,開始買了假護照、後來又變更了護照,後來他取得匈牙利護照還是專做上海項目。上海是個包容性很強城市,許多無家可歸的猶太人在上海避難,鄔達克也是到上海避難,是上海收留了他;上海又是個大舞台,上海成就了他的事業,他感恩上海專做上海項目,創造一個個精品,尤其是國際飯店和大光明大戲院,成為了上海大都會城市標誌性建築,成為了上海城市響亮的名片。上海人民正是從這些建築感受到鄔達克對上海的熱愛,因此,上海人民始終沒有忘記這位老朋友。當他誕辰115周年的時候,上海市規劃局和上海城建檔案編輯出版了《鄔達克建築作品集》、在他設計的原美國花旗總會內舉辦鄔達克圖片展覽。今天,上海以更新的姿態面向世界,更歡迎四面八方傑出人物到上海來,上海是施展才華的大舞台

後人紀念

2013年1月8日是匈牙利籍建築師鄔達克誕辰120周年紀念日。在1月8日這一天,上海第一座以建築師命名的紀念館在鄔達克自宅啟幕、《上海鄔達克建築地圖》新書發布,“鄔達克與城市建築遺產”學術研討會也於2013年1月8日舉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