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白三大方言

電白三大方言

電白宋朝之前人煙稀少,只有部分少數民族居住;據《電白縣志》等官方檔案記載,宋朝至明朝漢族人入遷電白的高峰期。由於入遷時間、遷出地點的不同,導致電白境內的方言異常複雜。從大的方面來看,電白三大方言為閩語系客語系及粵語系。但電白人認為電白三大方言黎話海話涯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白三大方言
  • 出處:《電白縣志》
  • 地區:電白
  • 類型:語言
方言淵源,方言簡述,

方言淵源

遷入電白縣漢族人有資料可考的時間是宋徽宗年間到明末。比較多的是從福建莆田晉江閩縣福州來的,這是海語系方言使用者的祖先;亦有從福建汀州(如上杭縣)等地遷來的,這是客語系方言使用者的祖先。
由於電白縣長期以來,民族交替、雜居、同化,外來人口異源多流,電白縣的漢方言顯得異常複雜。
光緒電白縣志·卷三》:唐宋以前,壯瑤雜處,語多難辨。前明軍衛留居電城,今城中人語曰“舊時正”,海旁聲音近雷瓊,曰“海話”,山中聲音近潮嘉,曰“山話”。共三大系。
民國電白語言,比諸他縣,較為複雜,確而論之,亦可分為三系,一曰閩語系,二曰客語系,三曰粵語系。亦三大系,但與清朝又有所變動( 古代以廣信作為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使嶺南文化和粵語的最早發揚地。今粵語是屬漢藏語系的漢語族,粵語源自於中國古“雅言”,並進一步確認廣信(封開)是粵語的發祥地,粵語是我國古代國語的活化石,對我國古代文化和語言研究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如今電白是茂名市內惟一一個閩方言占強勢的縣,閩方言使用人口占全縣65%,連同下述的海話人口約80萬,分布於沙琅江中下游和南部沿海平原地帶,電白閩語通稱黎話,又稱雷話;另有一種海話亦屬閩語系統,分布於東部沿海地區,使用人口30餘萬。客家話電白第二大方言,又稱“偃話”或“山話”,分布於北部山區以及霞洞、大衙、馬踏等鎮,使用人口30餘萬(占全縣人口23%)。現在普遍認為客家人是古代中原後裔,而客家話則是源於南宋的官話。客家人移民到粵東地區時,便與原來的南越族和畲族土著混居起來,客家話也受到了古越語和畲語的影響。電白粵語分布於羊角、七逕、沙院、小良(上述四鎮現歸茂港區管轄)、博賀、那霍等鎮,使用人口10餘萬(占全縣人口9.2%),另大衙鎮的龍記、棉花地等村使用屬四邑片的粵方言舊時正話是一種較獨特的官話性質的方言。西漢元鼎六年滅南越國,這些土著原住民的語言本來千差萬別,互相無法通話,又沒有文字,因此除了跟漢人交往時使用“雅言”之外,部落之間交往也不約而同地藉助“雅言”。“雅言”便成為各土著部落的共同語。同時,古百越語、南越語言中一些元素,也就為漢族移民的語言所吸收,從而逐步形成為粵語。其實廣州方言或稱廣府話口音是約定俗成的、國際承認的粵語的標準音,大多粵語字典以廣州音為準。

方言簡述

電白人認為三大方言黎話海話涯話。事實上,黎話海話差別並不大,外人不易區分,同屬閩南語分支,即語系涯話即為客語;另外,白話電白分布較為廣泛,總的人口也不少,是為廣府民系”。除三大方言外,電白還有不少使用人數很少的語言,如舊時正話、山瑤話等。
語系:沿海之語言,屬閩語閩南語分支。閩語電白分為“黎話”和“海話”。還包括在馬踏的“福建話”、“饒平話”。閩語是現電白縣的第一大方言,講閩語者達八十多萬。電白縣海話主要分布在東部及南部沿海的爵山、馬踏、電城、大榜(嶺門)、麻崗、龍山、旦場等鎮,另外,陳村、林頭、觀珠、望夫等鎮也有少量分布。黎話主要分布在西部及西南部的水東、陳村、南海、沙院、小良、七逕、坡心、羊角、林頭、霞洞等鎮,另外,大衙、觀珠、黃嶺、旦場、麻崗、龍山有少量分布。海話以電城為代表,黎話以霞洞為代表。
客語系:客語,電白等地稱“涯話”,有種看法是:因其“我”曰“涯”,故名。涯話有“大涯”和“小涯”之別。大涯指那些受其他方言影響較少的客家話,小涯指那些地處分散、受其他方言影響較多的客家話。涯話分布在東北部山區的那霍、羅坑、望夫、黃嶺、沙瑯、觀珠等鎮,西部霞洞,中部大衙、馬踏、林頭也有較多分布,嶺門、麻崗、旦場、曙光場有少量分布。全縣講涯話的有三十萬左右。涯人因多住在山區,故涯話在清光緒《電白縣誌·卷三》中被稱為“山話”,是相對於“海話”說的。涯話以沙瑯話為代表。
廣府民系,又稱粵海民系,舊稱番禺舊裔,即粵語廣府人,即為廣府民系,廣東人中狹義的廣府民系是指口語中的“廣府人”,以廣州為中心分布於兩廣(兩粵,即廣東和廣西)及香港、澳門地區,以粵語(廣州話,或稱廣府話,俗稱廣東話)為母語,以珠璣巷同遷的漢人為民系認同,有著自己獨特文化(嶺南文化)、語言、風俗和建築風格的漢族民系。廣義的廣府民系則包括全廣東甚至世界所有地區,世代以粵語為母語的族群,粵語是屬漢藏語系的漢語族。在中國廣東、廣西及香港等社區中使用。它的名稱來源於古代嶺南地區的“南越國”(《漢書》寫作“南粵國”),"越"和"粵"是通假字指,百越。以廣信作為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使嶺南文化和粵語的最早發揚地。“粵”長期作為嶺南地區的統稱,明清近古以來兩個字的含義開始有所區別,前者多用於江浙的吳語地區,後者多用於嶺南地方。明清時代,“粵”仍泛指嶺南,“兩廣”別稱“兩粵”(即廣東、廣西、還有海南),兩粵的廣東為“粵東”,兩粵的廣西為“粵西”。直至民國時期,“粵”才逐漸收窄範圍被用作廣東省的簡稱。因此,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粵”有廣義(嶺南)和狹義(僅指廣東省)之分,現電白人把粵語叫“白話”。粵語有羊角白和鹹水白等不同名稱,還包括分布在曙光場的四邑話,分布在馬踏鎮的淡水陽江話。粵語主要分布分布於羊角、七逕、沙院、小良(上述四鎮現歸茂港區管轄)、博賀、那霍等鎮,使用人口10餘萬,另大衙鎮的龍記、棉花地等村使用屬四邑片的粵方言舊時正話是一種較獨特的官話性質的方言 。全縣講粵語白話)的人有十六萬。清光緒《電白縣誌·卷三》沒有提到粵語,概因粵語進入電白縣比較晚,在當時可能還沒有進入或影響不大。因白話分散,電白沒有白話的代表。
另外,電白縣城,原為明代之電衛,由中原調來歸都指揮所統領之兵,稱曰衛兵,其子孫繁殖於城內,其語言因其地而言“城語”,因其時(為明代)而言曰“舊時正話”,即明代之正音,因其語言與今之國語相近,故稱“舊時正”。清光緒《電白縣誌》把“舊時正”放在第一位置,而民國電白縣志稿》把“舊時正”放在“三大語系”之外“附述之”。說明“舊時正”已從優勢方言變成弱勢方言,已不屬電白的大方言之列了。
(註:現南海、沙院、小良、七逕、坡心、羊角等六個鎮以劃出為茂港區,但仍與電白緊密聯繫,於是有了大電白的說法。故電白三大方言涉及茂港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