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中國古代行政區劃)

雷州(中國古代行政區劃)

唐朝初年,廣東省雷州半島的行政區劃屬南合州。貞觀元年,南合州更名為東合州。唐貞觀八年(634年),東合州改名為雷州,州治為海康,上屬嶺南道,這是雷州有名之始。此後,除了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雷州為海康郡。16年後又改了回來之外,雷州作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雷州半島就是就是以雷州而得名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雷州
  • 外文名:leizhou
  • 貞觀元年:更名為東合州
  • 唐貞觀八年:改名為雷州
  • 上屬:嶺南道
  • 語言雷州話
  • 轄區:海康,徐聞縣,遂溪縣(今湛江)
  • 區域文化:雷州文化
歷史沿革,文化,簡介,地位,特色,代表文化藝術,名賢,雷州十賢,生平貢獻,雷州名人,名勝古蹟,簡介,雷祖祠,三元塔,雷州西湖,十賢祠,睿元書院,陳清端公祠,海康學宮,雷陽書院,

歷史沿革

貞觀元年,南合州更名為東合州。
雷州三元塔雷州三元塔
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刺史陳文玉疏請改東合州為雷州。“雷州”之名始於此。
但“海康”之名出現比“雷州”要早。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南合州改為合州,並將由漢置徐聞縣數次更名為齊(隋)康縣,合州分置齊(隋)康縣(今徐聞縣)和海康縣(今雷州市)。海康縣名始於此。
唐宋時期,海康縣也曾叫過海康郡。那時縣郡之稱經常變換。直到元代以後才沒叫郡的。
古時雷州或雷州府為一個大的行政區域,轄徐聞、海康、遂溪(古時遂溪的區域範圍較大,包括現今的遂溪縣、湛江赤坎區霞山區麻章區東海島等,以及吳川、廉江的一部分地域)。
海康縣所轄區域基本上是現今的雷州市(過去稱海康縣)的範圍。
據現存最早的《雷州府志》記載:雷州“郡南有擎雷山,其得名以此。”這證實,是因為州府南面有擎雷山,州才以 “雷”命名。權威的辭書《辭海》、《辭源》、《中國大百科全書》尊重了歷史記載,對雷州或雷州半島都沒有作出“因多雷而得名”的詮釋。
三縣之名溯源
徐聞是廣袤的雷州半島大地上出現的第一個正式地名。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伏波將軍率兵將打敗南越國,收復嶺南,在其地設定了南海、合浦、澹耳等九郡,並且在各郡新置了許多縣城,其中包括隸屬合浦郡的徐聞縣,縣境為整個雷州半島。這個徐聞縣,一般被稱作“漢徐聞”或 “古徐聞”。在歷史的長河中,雷州半島上的行政區劃經歷朝朝代代的變遷分合,徐聞的名字幾次消失又出現,在新的意義上被使用,行政級別與轄地範圍也幾經變化。齊武帝永明中(483-493年),在漢徐聞地域內分出了一個屬於齊康郡的樂康縣,不久又改稱齊康縣。隋文帝開皇八年(588年),齊康縣改名為隋康縣,與海康、鐵耙、扇沙、椹川等五縣,並屬於合州。此後隋煬帝改州為郡,在此五縣基礎上設定了徐聞郡。唐初,徐聞郡先後改名為南合州、東合州。貞觀二年(628年),屬於東合州的隋康縣改回古老的名字“徐聞縣”。這徐聞縣的轄區大約相當於現今徐聞的地域。這個徐聞縣在宋開寶六年(973年) 被併入海康縣,至乾道七年(1171年)恢復,徐聞的名字消失了近200年。在這以後,徐聞的名字就一直沿用至今,可稱為“今徐聞”。無論“漢徐聞”、徐聞郡,或“今徐聞”,其名一也。
徐聞縣登雲塔徐聞縣登雲塔
古人當初為什麼起“徐聞”這個名字?當時並沒有說明。直到萬曆十九年(1591年)出版的郭子章撰《郡縣釋名》中,對徐聞還是說:“兩漢書俱載‘徐聞’,其義未詳。《漢書》合浦郡有‘徐聞’,交趾部有‘稽徐’,‘徐’義俱未解” [見《郡縣釋名· 廣東卷·雷州府》]。23年後,萬曆四十三年(1615)的《雷州府志》出現了對“徐聞”的釋名,其卷一《輿圖志》中說:“徐聞迫海,濤聲震盪,曰是安得其徐徐而聞乎,此徐聞所由名也”。可見,“徐徐而聞”的解釋當屬《萬曆雷州府志》的編纂者歐陽保的原創。從此雷州的的地方志都沿襲了這個說法。但是,這一解釋文縐縐的,很有些望文生義的味道,引起很多懷疑。1987年古地名研究家梁模先生提出了新觀點,認為徐聞鄰近高涼,也是古壯族人聚集地,應以壯語解釋該地地名。他說:“按壯語,‘徐’的音應作漢語的‘村’解,‘聞’即‘汶’字音(今兩廣的廣大地方仍稱泉水為汶水),所以‘徐聞’意‘有汶水的村’,或簡稱‘汶村’”[見《地名工作通訊》總第37期《廣東壯語地名初探》一文]。這一釋名思路得到了廣大地名研究者的認同,如1991年版的《廣東省今古地名辭典》,就根據古越語把“徐聞”解釋為“高亢旱地泉水村”。
湛江的本土文化研究者陳華昌先生,多年對徐聞縣內古地名進行考證研究和實地調查,找到了不少旁證,得出了“‘徐聞’之名作壯語‘泉水村’釋意,是與縣治的地理實況和民族活動史實相符合的” [參見《徐聞文史第8輯》中的《徐聞縣名稱由來考》一文]之結論。這個結論是使人信服的“海康”命名建縣之始在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那一年廢除了齊康郡,從中分置出海康縣,並把以前的模薄(摸落)、羅阿、雷川三縣併入海康(一說大業初並三縣于海康),與此同時,南合州復名為合州,海康為治所。在這之前,曾有“樂康”、“齊康”、“隋康”之縣名或郡名。“康”字有安樂、安寧、富足的意思。“齊”、“隋”為朝代名,“齊康”、“隋康”之名的寓意很明顯。雖然海康縣的行政區劃設定並非從齊康、隋康演變而來,但其名字卻沿襲了“康”字。《郡縣釋名》是這樣解釋“海康“的:“縣東十里有東洋海,海濱康寧。猶海沂之康之義也”[出處同上。“海沂”即海邊]。《萬曆雷州府志》及其以後的雷州方誌的釋意也大同小異:“傍海而祈之康,取安瀾義也”,“安瀾”就是海波不興,沿海太平的意思。對“海康”之名的這一解釋,應該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遂溪縣建邑得名最晚,那是在唐天寶二年(743年),原屬雷州的鐵耙縣改名為遂溪。關於“遂溪”之義,《郡縣釋名》解釋說:“東有東溪,西南有傍塘溪,東南有鐵耙溪,皆溪也。“遂”義未詳[出處同上]。《郡縣釋名》不清楚的,《萬曆雷州府志》似乎搞清楚了:“‘遂溪’則溪水合流,民利遂之”。但是“民利遂之”與“徐徐而聞”類似,都有點像是“望文生義”,所以“遂溪”一名的釋義尚有懷疑的空間。

文化

簡介

雷州文化是以雷州話方言為特徵的區域性文化,其分布範圍包括今雷州(舊稱海康)、遂溪、徐聞、湛江市赤坎區、霞山區、麻章區、東海島以及坡頭區、廉江、吳川一部分等地區人口約500萬人。雷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人文景觀蔚盛,文化積澱厚重,是雷州文化的中心區域。因其地處雷州半島中樞,北控高涼,南扼瓊儋,素稱"天南重地".自漢元鼎六年設郡置縣至清末,歷經二千多年,雷城一直是州、郡、道、路、軍、府之治所,是雷州半島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

地位

雷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人文蔚盛,是馳名古今的文化之鄉。自西漢以來,位於雷州半島腹部的“雷州城”,一直為縣、州、郡、軍、道、路、府治之所在地,是雷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航運的中心,因而被稱為“天南重地,海北名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由於雷州位居祖國大陸緊南端邊陲,優秀的中原文化廣泛吸收融會了古老的南越、俚僚和流入文化,互相碰撞、融合,不斷充實、更新,逐步形成獨放異彩的雷州文化。如雷州方言、雷祖雷神、雷歌雷劇、雷州音樂、雷州儺舞、雷州石狗、雷州珍珠等“雷字號”風物,凸現雷州文化特有風采。它是天南重地區域文化,在南粵歷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雷州文化與廣府、潮州、客家文化並稱為廣東四大文化,在我國眾多的地域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雷州“天南重地”的牌坊雷州“天南重地”的牌坊
2010年8月,廣東省委十屆七次全會通過的《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2011——2020)》,把雷州文化列為廣東四大區域性文化之一,提出要大力弘揚保護雷州文化,著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2011年1月,廣東省委十屆八次全會通過的《中共廣東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再一次強調保護雷州文化,加大研究和建設力度。
2011年8月,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深入雷州調研,對雷州文化給予充分肯定,並作出批示:"雷州文化是我省民系文化中歷史最悠久的文化之一,應予以高度重視。"
從此,雷州文化的地位正式確立,大大地增強了全省上下對雷州文化的自覺和自信,也極大地鼓舞了雷州人民建設雷州文化的決心和信心。

特色

雷州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博大精深,特色明顯,概括起來主要有四大特色:
(一)非遺璀璨,令人嘆絕。
雷歌、雷劇、雷州石狗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雷州音樂、姑娘歌、蜈蚣舞、人龍舞、雷祖文化、石狗崇拜已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雷歌四句一首,每句七個字,講究雷州話發音平仄押韻,似七絕唐詩。雷歌創作手法靈活多樣,思想性和藝術性極高,一首雷歌僅二十八個字,可完整地表達作者對事或對人的描述、評價,言簡意賅,藝術新穎,朗朗上口,雅俗共賞。歷代流傳下來的雷歌幾百萬首,近年編印出版的《雷歌大全》、《雷歌大典》共收集了其中的二十萬首。
雷劇為廣東四大劇種之一,是雷州人喜聞樂見的文化大餐,僅雷州市就有近100個業餘雷劇團常年在城鄉演出,年演出2萬多場次。雷州籍著名雷劇演員林奮,2001年上北京表演榮獲梅花獎。徐聞縣雷劇團表演的雷劇《雨仔落泱泱》,2009年榮獲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雷州石狗為雷州古越人崇拜的圖騰,春秋時已形成石狗崇拜習俗,這一民間習俗從未間斷,一直流傳至今。雷州石狗因歷史悠久,不同時代形態不同,神態各異,有的文質彬彬,有的虎視眈眈,每一尊石狗都融入了當時的文化元素。通過考察石狗造型,可以從側面了解不同朝代的文化特點和民俗風情。雷州音樂、姑娘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樣具有極強的藝術吸引力,讓人陶醉,讓人痴迷。
(二)先賢遺風,令人仰止。
雷州人重視科舉,文風蔚盛,歷史名人不斷湧現。 雷州先賢進士出身者23人,舉人出身者200多人, 最具代表性雷州名人——陳文玉、陳 璸 、陳昌齊、陳喬森、莫玖等。宋代以後的雷州屬荒蠻之地,被貶朝臣多數來這裡,僅宋代貶謫入雷州的名賢有寇準、趙鼎、李綱、蘇軾、蘇轍、秦觀、王岩叟、任伯雨、李光、胡銓等。他們為推動雷州文化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雷州文化發展史上一座座里程碑。
陳文玉為唐代首任刺史,當時雷州多亂,多民族聚居,民族矛盾激化,民眾械鬥嚴重。陳文玉受職父母邦,德政彰明,被歷代誥封。後人建祠堂以紀念,清乾隆皇帝感其為政以民為本,以和為貴,安撫百姓,穩定邊陲,特親書賜匾"茂時育物".陳 璸 為清代康熙年間進士,嶺南三大清官之一,曾兩次赴台灣任知縣、知府,後官至福建巡撫、閩浙總督。他治政有方,為官清廉,備受康熙賞識,稱讚其為"苦行僧式"的封疆大吏。陳 璸 卒後朝廷追授其為禮部尚書,康熙賜諡號"清端",以表其為官清廉卓絕,高風亮節。陳昌齊,號觀樓,為清代乾隆時進士、翰林編修。他治學嚴謹,博學多才,負責湛校《永樂大典》、編校《四庫全書》,成為廣東治漢學、樸學第一人,梁啓超稱其為"粵東第一才子".他的至理名言"有千年祿切,無百年觀樓",在雷州大地廣為傳頌,家喻戶曉,成為古今構建和諧、和睦相處的勸世名言。宋代名相寇準、大學士蘇軾等人被貶入雷州後,傳播中原文化,啟蒙雷州百姓,受雷州人民敬仰,建"十賢祠"以紀念。民族英雄文天祥聞後書寫《雷州十賢祠記》,稱讚雷州人民"敬賢如師,嫉惡如仇".
(三)景觀蔚盛,令人流連。
雷州二千年的文化積澱,形成了一部厚重的歷史畫卷,文物保護單位達157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雷祖祠,始建於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為雷州首任刺史陳文玉的紀念祠。該祠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三殿四進。祠內有千年石人、乾隆賜匾、歷代碑刻等珍貴文物,其中有寇準詩刻、蘇軾賦刻、李綱詞刻等。雷祖祠系古雷陽八景之一,是"天下四絕"之一雷州換鼓的發源地。
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三元塔,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為古雷陽八景之一。塔九層,高57米,初名"啟秀塔",寓肇啟文風,培育俊秀之意。後因挖地基時得蛇蛋三枚,更名"三元塔",以示"三元及第"之兆。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天寧寺,始建於唐大曆五年(公元770年)。千年古寺,鐘聲悠悠,貶官謫吏多寄寓於此,蘇軾寄寓天寧寺,感其佛緣,欣然為古剎題寫"萬山第一"四個大字,刻碑立於寺內。"名山不斷名賢至,古寺曾經古哲題",明代清官海瑞,上京赴考,途徑雷州,寄寓古寺,為天寧寺題"天寧古剎".雷州名勝還有伏波祠、夏江天后宮、高山寺等。雷州是文化旅遊勝地,既有古時聞名遐邇的雷陽八景——雷岡聳異、雁塔題名、西湖翠擁、萬頃連雲、東海波恬、一龍煙繞、雙髻梳妝、七星拱秀,又添今時休閒觀光的文化新景——烏石天成台、調風九龍山、白水溝度假村、赤豆寮愛情島、鷹峰嶺、坡正灣鷺鳥天堂。這裡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23℃,四季如春,風光旖旎,是文化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四)民俗神奇,令人震撼。
雷州人歷來重視民俗文化活動,每逢節日必有活動,其中爬刀山、過火海、翻棘床、穿令、走成倀等民俗活動歷史悠久,長盛不衰。爬刀山,每年農曆正月至二月間,農村中設壇架梯,以刀為梯階,刀刃鋒利,白光閃閃,村中挑選一群青年赤手赤腳,逐一沿刀梯攀登,直至刀山頂峰,而攀登者無一人手足刃血,圍觀人無不譁然驚嘆。過火海,一般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二或正月十五進行。當日下午,堆集樹木約5噸燃燒至半夜,此時柴盡炭明,火光稍微,便挑選一群青年人赤腳列隊先後踩著火炭過火海,反覆多次,而過火海者無任何灼傷,圍觀者無不嘆為神奇。穿令,在農曆正月十五至三月間,逢村中神靈生日,即舉行慶典活動。此時,村中必有一人神情亢奮地爬上神靈轎子,用銀簪或鐵簪從自己左臉穿入右臉穿出,隨遊行隊伍週遊村中大街小巷,游完後自己取出銀簪或鐵簪,而臉無出血亦無留疤,其奇妙之處,無法解釋。翻棘床、走成倀等民俗活動,同樣充滿神奇色彩,令人驚嘆,令人震撼。
文化名人與雷州文化的影響
“文明之光輝耀千秋,偏遠之地鐘靈毓秀”。據史書記載,僅唐宋兩代,被貶謫到湛江或在湛江留下足跡的名人就有22人,包括寇準、李綱、蘇軾、蘇轍、湯顯祖等名臣賢相和文豪。他們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明和清廉剛直的浩然正氣,在雷州半島的發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唐宋之前,居住在雷州半島的主要是百越族,文化生態還是原始的俚僚文化。先賢們逗留雷州半島期間,開辦書院,倡導教化,傳播中原先進的文化、思想及生產技術,並寫下了無數詩詞文賦。他們為官做人的浩然正氣,也給當地帶來了清新的風氣。及至清代,雷州湧現了以陳璸、陳昌齊、陳喬森為代表的一大批本地人才。如今,雷州已成為粵西地區唯一的國家級歷史名城。 史家公認,唐宋以前,雷州半島還是蠻荒之地,當地居民多為古越國人,他們鴻蒙未開,文化生態主要是落後的俚僚文化。
唐宋以降,雷州半島卻人才輩出,群星璀璨。
唐宋以來,一批中原名士被貶謫到此。正是他們,從廟堂之高跌落到江海之遠後,沉潛意念,奮發精神,關心民瘼,用成熟先進的中原文明,用清廉剛直的浩然正氣,行教化,興水利,勤政不息,筆耕不輟,幾百年薪火相傳,才使這片洪荒之地,成了鐘靈毓秀的沃土——蔚藍色的海洋與南下的“北風”混合碰撞,春風化雨,沖刷澆灌著紅土地,洗卻蒙昧,不但最終孕育出了以清朝“陳氏三傑”為代表的大批本地人才,而且至今仍顯示著迷人的魅力,滋養著後人。“十賢祠”里供奉著的寇準、李綱、蘇軾、蘇轍等十賢雕像以及西湖的“蘇堤”碑:“貴生書院”里依然閃爍著睿智目光的湯顯祖塑像以及門口的“夢泉”井;至今為人津津樂道的李綱墨寶和“蘇二村”的故事;雷州人念茲在茲的“寇竹渡”……這些,無不記載著先賢的足跡。他們,或謫居一二年不等,或來去匆匆,“縹緲孤鴻影”;但“雪泥鴻爪”,“驚鴻一瞥”,都為這片乾涸的紅土地灑下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寇準初來,發現當地人操著一口佶屈聱牙的古越方言,不利溝通,便不顧從宰相到司戶參軍的巨大落差,教育本地人學習當時的“國語”中州音;還興修水利,傳授農業技術;解說天文地理,力避邪說;修建真武堂,教書育人。李綱被貶路過雷州,寓居天寧寺,作詩20多首,表達了深沉的愛國心。

蘇軾南貶途經雷州,留下許多文書墨寶,其文風氣節對當地影響至深。蘇轍在雷州讀書著述,留下不少佳作。“二蘇”的流風遺韻,那種“大海浩瀚”的氣度,常為時人念頌,成為人們慰藉心靈的精神家園。
湯顯祖被貶徐聞,發現這裡民風剽悍,輕生好鬥,便創辦貴生書院,教化百姓珍惜生命。
他更大膽拷問:“天地孰為貴,乾坤只此生。海波終日鼓,誰悉貴生情?”這種拷問,已經不同於屈原的《天問》,那是一個沒落王朝的孤臣孽子對效忠於帝王而不得見的委屈的發問;而湯顯祖之問,更多的是對人性的反思,更具備人文主義色彩。
先賢后學,一脈相承,文明之光輝耀千秋,偏遠之地鐘靈毓秀,從此,這裡舉人、進士輩出,並孕育出了以清代雷州“陳氏三傑”為代表的大批人才。其中,有以清廉能幹著稱的政治家陳璸,有學問淵博、剛直不阿的官員陳昌齊,有將書、畫、詩、印融於一體的“嶺南才子”陳喬森……
湯顯祖創辦的貴生書院湯顯祖創辦的貴生書院

代表文化藝術

雷州歌源於雷州諺語民謠,問世於宋代,定型於明末,是湛江市近400萬講雷州話的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瑰寶,甚至流傳到電白縣及海南省的文昌縣等閩南語系地區。雷劇 雷劇源自雷州歌,由雷州歌演變為雷劇已有300多年歷史,其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姑娘歌、勸世歌、大班歌(後稱雷州歌劇)、雷劇。姑娘歌產生於清康熙年間,勸世歌始於清乾隆、嘉慶年間,勸世歌於清道光至清本逐步衍成戲曲劇種——雷州大班歌,大班歌后來改稱雷州歌劇,1964年,定稱雷劇。雷劇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數以百計的傳統劇目,這些劇目情節曲折、故事性強、唱詞通俗易懂,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
儺舞 又稱“走成悵”,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舞蹈,大約在唐宋時期從中原流傳到雷州。在雷州農村,每年農曆正月十二至十五都舉行一次“大攤”活動。是日,灘隊輪流到各家各戶的庭院中跳灘舞,演員6-8人,手足繫上小銀鈴,清脆悅耳,鑼鼓伴奏,鞭炮齊鳴,場面非常熱鬧。整套舞蹈表現出一“耀武揚威”、“移山倒海”、“升天入地”、“驅邪捉鬼”等情節。舞蹈動作簡樸威武、豪放粗擴、富有地方特色,儘管猙獰恐怖,但也深受民眾喜愛。雷州的灘舞在全國有一定的地位,已被審定選人《中國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
散花舞 散花舞是道教的一種禱神儀式,早期流行於江西、浙江等地,宋元時期傳入雷州半島,延續至今。散花舞是道教全套祭掃儀式中的一個節目。表演時間在白天,地點設在廟堂,演員4人均是男性,主齋人在壇前大聲誦唱散花詞,樂隊隨之伴奏,演員以“春、夏、秋、冬”為層次,以“摘花、賞花、獻花、散花”為動作內容,時而獨舞,時而群舞,舞蹈動作柔媚妮娜,飄逸欲仙,給人以美的享受。
此外,雷州的民間舞蹈還有烏石漁港氣勢恢宏、中規中矩的蜈蚣舞,沈塘鎮生龍活虎的人龍舞等。
雷州音樂是指雷州半島的民間器樂曲。雷州音樂產生於清初(個別曲子明代已有人盛行於清末,流行於雷州、徐聞、遂溪、湛江市郊等地。據民間藝人的演奏和口傳,記錄整理出來的樂曲有30多首。雷州音樂藝術有節奏鮮明、旋律樸素、主音突出、調式附顯等特點。近年來。雷州音樂工作者還創作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雷州音樂作品。 雷州佛教音樂 雷州佛教屬“淨土宗”,該宗以開聲念佛為主。因此,它的音樂主要是聲樂,分為贊、嘆、頌、念、白等五類,其中以贊為主。現所蒐集整理的雷州佛教音樂共有50多種,其結構嚴謹,節拍規整,情調莊嚴,旋律流暢。
雷州道教音樂 雷州道教音樂以聲樂為主,也有少量器樂曲,用於道場“齋讖”,共有40多種。聲樂曲是用雷州話演唱,曲目有30多種。其演唱形式別具一格。唱分為領唱、齊唱,伴奏以吹響為主,即興伴奏,演唱者(道士)各持一件抨擊樂器,邊唱邊擊。
雷劇:廣東四大劇種之一雷劇:廣東四大劇種之一

名賢


雷州是廉政人物豐富的地方,有與邱浚、海瑞並稱嶺南三大清官,被康熙帝譽為“清廉中之卓絕者”的陳璸;有為政清廉、所至有政聲、著作等身的陳昌齊及被貶謫雷州或貶瓊過雷、被雷州人民譽為“十賢”的名宦寇準、蘇軾、蘇轍、秦觀、李綱、趙鼎、李邕、王岩叟、胡銓、任伯雨等。他們是非常廉政的典範和教材。

雷州十賢

宋朝自乾興至紹興150年間,有丞相寇準、學士蘇軾、侍郎蘇轍、正字秦觀、樞密王岩叟、正言任伯雨、丞相李綱、趙鼎以及參政李光、編修胡銓等十位名相賢臣先後謫居或路過雷州。他們體恤民情,倡辦教育,對傳播中原文化,促進雷州文化教育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深受人民的愛戴,被雷州人民譽為“雷州十賢”。宋鹹淳十年(1274年)知雷州軍事虞應龍創建“十賢祠”紀念。

生平貢獻

十賢祠內展品記載,寇準在雷州呆的時間較長,約有18個月,且在雷州辭世。
寇準(961-1023年),陝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任北宋真宗宰相時,主張真宗親征抗遼,在“澶淵之役”中戰功卓越。為人剛正不阿,禮賢下士,不趨炎附勢,敢直言進諫,故被排擠陷害,而致兩度罷相,後貶為雷州司戶參軍。在雷州時,指導當地居民學習中州音;傳授農業技術、興修水利,開渠引水灌溉良田;向民眾解說天文地理,力避邪說;同時還修建真武堂,收徒習文學藝,傳播中原文化,對雷州文明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他為人剛直足智、為官清正廉明,深得百姓愛戴。他在雷州的職位雖然只是低級官員,但依然勤政愛民,“寇公祠”內幾幅圖畫記載了他在雷州的業績:修建真武堂,教書傳藝,使鄉民的子孫也能讀書;講授天文地理,破除歪理邪說;傳授先進生產技術,促進經濟發展;傳播中原文化,向當地人傳授中州音,促進了當地人與中原的交流。據說寇準辭世後,寇夫人得朝廷恩準,扶靈柩回洛陽下殮。離去當天,雷州百姓傾城出動護送靈柩。靈車隊伍到一渡口時,風雨大作,鄉民怕水浸了靈柩,紛紛以手中所執竹杖插地護柩。次日,卻見這些竹杖已生根發芽,蔚然成林,渡口遂稱“寇竹渡”。
李綱(1083-1140年),福建邵武人,著名政治家,南宋第一任宰相。任相期間極力主張抗金,反對議和,遭罷免。
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丞相李綱被貶海南,途經廣東雷州,受湖光岩"楞嚴寺"當時的長老釋琮之邀(兩人既是福建同鄉,又是京師同窗)到雷州府遂溪縣的湖光岩一游。與僧月下對飲,世道世情。入夜,月色晴好,月光灑滿湖,湖光映壁,光彩動人,李綱情不自禁即席揮寫“湖光岩”,後刻於白雲岩上。“白雲禪庵”一直香火不斷,到了清代才更名“楞嚴寺”, “楞嚴”取自《楞嚴經》,迄今不變。
李綱被貶路過雷州,寓居天寧寺,在雷州期間,作詩20多首,表達了深沉的愛國心。留下《天寧寺留題》、《祭雷廟文》等若干篇文章,它們是雷州文化的瑰寶。他的一身正氣,更為當地人敬仰……“十賢”雖已作古,但他們留下的墨香正氣卻在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之後更加濃郁,塑造了雷州人“疾惡如仇,敬賢如師”的品格。
蘇軾(1037-1101年),四川眉山縣人。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翰林學士。因統治集團的內部鬥爭,被一貶再貶。南貶經雷州,雖時間短暫,但留下了豐厚璀璨的文書墨寶,文風氣節對啟化雷州文明功不可沒。赦歸經雷州時拜謁伏波廟,寫下《伏波廟記》,為後人經常誦讀。
被貶謫期間,蘇軾曾兩次在雷州逗留,一是被貶途中,一是赦歸途中。他在雷州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佳構,以及寶貴的墨跡。被譽為唐代嶺南三大古剎之一的萬寧寺的牌坊“萬山第一”就是蘇軾所題。在與鄉人的接觸中,蘇公無意中成了中原先進文化的傳播者,為當地的文明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除此之外,他的寬厚剛直的處世態度,更是影響了當地的老百姓,在潛移默化中起到了教化提升民眾思想的作用。
蘇轍(1039-1112年)四川省眉山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嘉年間進士。因上書反對時政,被貶官到雷州。在雷州讀書著述,留下不少佳作。在雷州期間,熱愛雷州山水和人民,雷民感謝蘇軾與蘇轍兄弟之德,遂建一座小樓供二蘇讀書避暑。
湯顯祖(1550-1616年),江西臨川人,明代傑出劇作家、文學家,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官至南京太常寺博士。生性剛直,目睹當時官僚腐敗而上疏觸犯明神宗,被貶為徐聞縣添注典史。任內見徐聞“其地人輕生,不知禮儀”,與知縣熊敏捐資創建貴生書院,著有《貴生書院說》、《明復說》等一批詩文,以“君子學道以愛人”為宗旨,宣揚“天地之性人為貴”、對當時社會教化起了很大作用,尊師重教在徐聞從此蔚然成風。

雷州名人


雷州地靈人傑,人才輩出。如留下“九耳呈祥”動人故事的唐代俊傑陳文玉先後任東合州、雷州刺史,功勳卓著,曾被太宗降詔褒獎:“養晦數十年惡事非君,受職父母邦,德政彰明。”他被後人尊為雷祖,立祠紀念,又如歷官福建古田、台灣知縣、福建巡撫兼署閩浙總督的陳璸,為官清廉,愛民如子,被譽為明、清嶺南三大清官之一,迄今,台灣仍流傳膾炙人口的“陳璸放犯”故事,再如乾隆年間進士、翰林編修、大家者陳昌齊(字觀樓),他書示村民的“有千年祿切,無百年觀樓”的哲言至今仍振聾發聵。明、清之秀,僅雷州府轄下的海康縣就孕育出22名進士。

名勝古蹟

簡介

雷州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文明史源遠流長,故名勝古蹟眾多,人文景觀豐富,園林風光旖旎,是令人神往的地方。
歷代保存下來和發掘出來的文物古蹟有:古遺址50多處、古窯址有61處、古墓葬600多處、古建築120多座、古寺庵108座、碑刻與木匾150塊,革命遺址和紀念建築6處、省、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50多處,此外,80年代中期,還新建起兩處大型公共園林、一間頗具規模的博物館。
距今約有5000年的 新石器時期遺址,已發現7處。英樓嶺山崗遺址、英典山崗遺址、石頭堰山崗遺址、芝園嶺遺址、卜袍山崗遺址等。
已發現60多座唐宋元窯址。其中通明河畔5座,南渡河上游地帶50多座。此外,在泰國、越南等國也發現有雷州的古窯產品。遍布城鄉各地的歷代古墓葬,較多的是西漢的土坑墓和東漲的磚室墓。

雷祖祠

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雷州最古老文化遺存--雷祖祠是紀念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陳文玉,始建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迄今已1371年歷史,經歷代屢次修拓,成為嶺南地區最大的祠堂之一,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雷祖祠山門碑坊兩邊有一付對聯“霹靂開天南一祖,聲名為海北同尊”,順著山門直通後殿的青石板台階,方可踏入正殿。正殿前設有拜亭,整個建築形制呈“凸”字形排列,依次供奉陳文玉、李太尉(漢朝的李廣)及英山石神,俗稱“雷祠三殿”。
據史料記載,陳文玉任職期間,精察束治,巡訪境內,消除民眾疾苦,使大家安居樂業。在施行德政之餘,他深感轄區乃天南重地,四海有事,兵家必爭,為了百姓生活安定,便開始大修城池,公款不足部分,則用自己的薪俸填充,從來沒有動用過百姓的財物。此外,他還上書奏請把古台州改名雷州。後人感其恩德,尊稱為“雷祖”,並立祠祭祀。
雷祖祠為古代“雷陽八景”之一,自唐宋以來,名人學士拜謁如流,留下了不少詩文。寇準的《留題英靈陳司馬宅》:“公餘策馬到英靈,幸有官僚伴使星。人物熙熙風景盛,好將佳會入丹青。”
雷祖祠內文物十分豐富,有千年石人、乾隆御踢匾額、古井、雷鼓、雷車、千年神龜,以及宋、元、明、清碑刻30多通,是研究雷州歷史文化和民俗的重要實物和資料。在雷祖祠,就能弄清雷州文化的脈絡。
古代聞名於世的“雷州換鼓”也是在雷祖祠誕生的,可惜它在明代失傳,讓人無法知道當年作為天下一絕的盛大景象。

三元塔

三元塔原名啟秀塔,為古雷陽八景之一“雁塔題名”。
三元塔位於現在的雷州市區內,是我省著名磚塔之一,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元塔興建於明萬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歷經六年建成。塔磚木結構,八角九級,高五十八米,內樓十七層,樓內架木鋪板,外廊繞以欄桿,底層是石欄桿,每層有拱門,東入西出,南進北升,拾級而上,可至頂層。磚塔工程宏大,造型雄偉,挺拔壯麗。基部鑲嵌浮雕石刻二十三幅。有龍爭虎鬥、白鶴青松、獅子戲球、玉兔靈芝、鵲鳥練梅、鯉魚弄波、雙鹿戲燕、雙鳳朝陽、三陽(羊)開泰、五福(鶴)臨門等飛禽走獸和花鳥草木,線條粗獷,神態生動,是明代石雕藝術的珍貴資料。
三元塔經歷了三百多年的風雨,幾經地震,仍巋然屹立。但畢竟年久失修,風化剝落,塔身損壞日漸嚴重。一九八三年,當地政府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對磚塔進行了維修。如今,古塔英姿煥發,更顯得美麗大方。

雷州西湖


雷州西湖原名羅湖。多有名人至此居游,遂成崐名勝。西湖內古蹟甚多。蘇公亭,有荷池及蘇軾石雕像。十崐賢祠,祠內有文天祥撰、姚文田書<<雷州十賢堂記>>碑,崐並有漢白玉線刻寇準、蘇軾、蘇轍、秦觀、王岩叟、任伯雨、李綱、趙鼎、李光、崐胡銓等“十賢”像。又有萊泉井、龍王廟、“西湖平,狀元生”牌坊等點綴於平湖崐柳岸迴廊曲橋間。

十賢祠

十賢祠位於雷州市雷城鎮雷州西湖公園內。宋鹹淳十年創建。宋朝自乾興至紹興150年間,有丞相寇準、學士蘇軾、侍郎蘇轍、正字秦觀、樞密王岩叟、正言任伯雨、丞相李綱、趙鼎以及參政李光、編修胡銓等十位名相賢臣先後謫居或路過雷州。他們體恤民情,倡辦教育,對傳播中原文化,促進雷州文化教育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深受人民的愛戴。
南宋知雷州軍事虞應龍為示“敬賢如師”、“疾惡如仇”,乃建“十賢祠”。名相文天祥與虞應龍友善,應虞應龍之請,作《雷州十賢堂記》,以志其事。清嘉慶九年(1804)元月,按察使秦瀛來訪,目睹古祠殘破,而委知府宗聖垣重修,並請學使姚文田(浙江歸安人,嘉慶四年狀元)於書文天祥《雷州十賢堂記》碑刻嵌於壁上。大門楹聯:“十里湖山千里月;賢人蹤跡聖人心。”為清睿元書院山長海康李韶繹撰。清鹹豐年間粵中知府錢塘陳坤題《十賢堂》詩云:“同是天涯謫宦人,十賢堂下倍傷神。斜陽何處無芳草,惜不逢時遇早春。”
十賢祠於1984年重修。祠堂坐北朝南,兩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積400平方米。正廳通面寬9米,通進深8米,硬山頂,硬山擱檁式梁架。屋脊和垂脊皆灰塑龍風。前檐描繪壁畫。正廳牆壁嵌有“十賢”線描陰刻大理石像。東廂紀“十賢”事跡,供人瞻仰。
寇公詞·西館·萊泉井
寇公祠又名族忠祠,位於城西雷州西湖公園內,為紀念寇準而始建於北宋天聖元年(1023年),1985年重修,占地面積為80O平方米。史載,北宋乾興元年( 1O22年)四月,丞相寇準為權相丁調所陷,貶至雷州充任司產參軍,初離天寧寺西館,後居桂華坊,第二年閏九月病逝。雷人則以西館立調,紀念他給雷州的功德。又因寇準死後,被封為萊國公,雷人便將他當年滿居時飲用過位於西館東側的水井,稱為萊泉並。近年重時,立一尊高大的寇準石像於詞中央,周圍松翠柏,發人幽思無限。

睿元書院

位於雷州西湖公園內、寇公調之東。原為天寧寺西館(曾建為寇公調),南宋成淳八年(1272年)郡守陳大震更詞為院,即在寇公詞內設萊泉書院,元初取蘇軾“西湖平,狀元生”詩,改名平湖書院。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海康知縣謝邦基與名學者陳昌齊倡議重修,才更為今名。清末罷科舉一興學校,光緒三十年(1904年)元月,改書院為官立高等國小堂。數百年中,該院培養了大量人才。

陳清端公祠

陳清端公祠 座落於廣東省雷州市雷城內大新街,為紀念清康熙年間福建巡撫陳扶的飼堂。1718年建,調為三進院落式布局,由中堂、西側廂房和東西轅門組成;記憶體有康熙賜陳扶的御筆詩木匾等珍貴文物。

海康學宮

縣學宮即海康縣學宮,又稱東聖宮,位於城內鎮中西路,今雷城第一國小所在地。元至順三年(1332年)創建於迎恩訪,明弘治七年(1504年)重建遷至今址。原存碑刻等文物較多,“十年浩劫”時盡毀。現尚有大成殿及東西後廊,殿前有石砌高台,繞以石欄。另有鄉賢碑一塊(現藏市博物館),上刻唐至清初海康名人的姓名、學位和職務。府學富宮即雷州府學宮,又名西聖宮,在今雷城第三國小內。原建築規模宏偉,宮殿高大,氣勢非凡;內有高8米的孔子塑像,大幅“為人師表”匾等等,可惜這些已拆毀。現得以保存、藏於市博物館的有南宋淳熙年間“孔子與弟子石碑刻像”及明萬曆年“魁”宇石碑各一。

雷陽書院

雷陽書院 建於明代,清光緒年間曾為廣東六大書院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