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餅(台灣地區小吃)

太陽餅(台灣地區小吃)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太陽餅是台灣地區的小吃之一。屬於甜餡薄餅,內餡是麥芽糖,源起於台灣中部台中市的點心,為台中的名產之一。太陽餅名稱並未註冊商標,以致後來同業的店家皆可使用此名。太陽餅的形狀近似圓形,餅皮酥而易碎,食用時容易掉落;多半為直接食用配濃茶之茶點,也有置放餅在碗內,沖泡熱開水呈現粥樣吃喝。早期製作的比較大,一般食用前多會均分成四塊,近年來則有較小的太陽餅出現,以方便拿取食用。其包裝外盒也頗具特色,最早是由台灣畫家顏水龍所設計的向日葵圖案構成。據說台灣人吃這太陽餅非常講究,因為是甜食,他們都要先喝口茶,保持口腔清爽,然後再吃餅。也經常會用太陽餅配合杏仁茶,麵茶等食用。曾有報導稱在台灣各條街上雖有許多家賣太陽餅的店鋪,但各家門口都會排著長隊,生意興隆的很,不光當地人很買帳,大陸去的遊客也是絡繹不絕。一方面這個餅在台灣足具代表性,另一方面是味道和口感真是一級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陽餅
  • 主要食材:麥芽糖,麵粉
  • 分類:小吃
  • 產地:台灣
菜品特色,命名由來,做法,營養價值,

菜品特色

以高筋與低筋麵粉按比例摻合成為麵團,加豬油揉勻,形成松爽的外皮;另將麥芽糖調好作餡,包成餅,烘烤而成。外皮酥鬆,餡不粘牙,香甜可口,不膩不粘。
太陽餅是一種源起於台灣台中市的點心,又被稱做酥餅,是一種甜餡薄餅,為台中的名產之一,通常是盒裝作為特產禮物,消費者在知名的店家購買往往須先事先預訂,並在現場大排長龍領取。但除了在這些知名店家購買外,在台中地區車站的特產店也可以買到太陽餅。
太陽餅
太陽餅的形狀近似圓形,沒有固定的大小,早期製作的比較大,人們食用前多會均分成四塊,而近年來則有較小的太陽餅出現,以方便拿取食用。太陽餅的餅皮易碎,食用時容易掉落。其包裝外盒也頗具特色,最早是由顏水龍先生所設計的向日葵圖案構成。

命名由來

太陽餅的發明人是魏清海,原本這是台灣人在喝茶時搭配吃的小點心,經過多次改良後才變成現在的樣子。最初被稱做麥芽餅,後來因某製作店家之名而改稱太陽餅,但也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形似日本國旗才被如此稱呼。
太陽餅太陽餅
太陽餅這個名稱並未被申請註冊專利和商標,以致後來同業的店家皆可使用此名,在台中,較著名的老店有:
太陽堂:單指林紹嵩先生創立的太陽堂,是餅名的起源,也是打響“太陽餅”這個名號的源頭,創立時是由魏清海先生擔任制餅師父。其店內有顏水龍先生的著名作品“向日葵”。
阿明師老店:魏清海先生的義子林祺海先生和三子魏建三先生開的店,標榜的是“發明改良者”人的傳承。
元明商店:魏清海先生最早服務的店家再重開,標榜的是最早開始販賣這種“酥餅”店家的傳承。
此外,許多台中的糕餅店亦宣稱他們是太陽餅的起源。不過,真正的老店位於台中市自由路卻是無疑。

做法

做法一
太陽餅的製作材料:
油皮材料:高筋麵粉 50公克 低筋麵粉 150公克 豬油 36公克 奶油 16公克 色拉油 26公克 水 80公克 糖粉 26公克 油酥材料:低筋麵粉 125公克 豬油 60公克 餡料:糖粉 75公克 麥芽糖 20公克 奶油 20公克 水 5公克 低筋麵粉 30公克
太陽餅的做法:
(1)將油皮、油酥材料各自揉成團狀,並分為15等份。
(2)每一份油皮揉圓後壓平,包入一個油酥,收口捏緊,用桿面棍將包好的油酥皮桿成牛舌餅狀,捲起放平,再桿一次,成長條狀,捲起後放正(螺旋的兩面,一面向前,一面朝向自己),最後再桿一次,即可桿壓成一張圓皮。
(3)內餡部份先將麥芽糖與糖粉搓勻,再加水及奶油拌勻,最後和入麵粉揉勻,並均分為15等份。
(4)將餡料搓成一個個小圓球後,包進上述已桿好的麵皮中,包好後以手稍壓扁,再桿成圓薄餅狀,放入烤箱以190℃烤12分鐘。
做法二
原料:
水皮:低筋麵粉110克、麥芽糖1/4茶匙、細糖15克、豬油43克、水50克。
油皮:低筋麵粉75克、豬油45克。
餡料:糖粉80克、麥芽糖20克、低筋麵粉25克、黃油15克、鹽1/8茶匙、水7.5ML。
份量:10個。
做法:
1、水皮材料混合在一起,活成光滑麵團;
2、油皮材料混合在一起,活成光滑麵團;
3、餡料所有材料混合攪拌,揉成團;
4、將水皮,油皮和餡料分別分成10等份;
5、把油皮包入水皮里做成麵團;
6、麵團收口處朝下;
7、擀成長片;
8、像卷瑞士卷一樣捲起;
9、捲起的面卷豎過來;
10、繼續擀成長片;
11、重複卷瑞士卷般再次捲起;
12、擀成所需的片狀;
13、將餡料包在面片中間;
14、收口朝下按扁即可
15、烤箱190度上下火中層烘烤12——15分鐘即可。
小貼士:
1、烘烤時間不宜過長,時間過長餡料容易流出。
2、和老婆餅做法類似,但表面不用開口,也不用刷蛋液。

營養價值

營養豐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