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山

雲陽山

雲陽山位於湖南省茶陵縣縣城城西2.5千米處,海拔九百餘米,為湘東名山,是茶陵縣主要風景區。它的雄姿秀色,僅次於南嶽衡山,並且每年7月去南嶽進香的香客有先到雲陽山朝拜的習慣,所以雲陽山又有“小南嶽”之稱。

雲陽山山體起伏連綿,主要有7座高峰,植被完整。雲陽山的南麓,呈現出明顯的峰叢窪地型岩溶地貌,峰叢間有具典型性的溶蝕漏斗,窪地中有豎井,地下有集中滲透通道,暗河發育龐大。有景色奇好的溶洞群。雲陽山的人文景觀主要為寺院廟觀,山腳、山腰、山頂都有分布。雲陽山的植被主要由人工栽植的松林構成,覆蓋率高,保存完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雲陽山
  • 外文名稱:yun yang shan
  • 地理位置:茶陵縣城西2.5km
  • 開放時間:8:00-17:30
  • 門票價格:80元
  • 著名景點:雲陽仙
  • 海拔:1130米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湖南省株洲市
  • 建議遊玩時長:1天
  • 適宜遊玩季節:全年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地理環境,旅遊特色,歷史淵源,主要景點,雲陽仙,張良試劍,五雷池,觀音岩,雲陽諸洞,雲陽山道觀,白雲寺,紫微峰與祈豐臺,相關詩詞,

地理環境

雲陽山地處湘贛交界的羅霄山脈武功山系,由雲陽山、天堂山、楊柳山、岩鷹嘴等幾大山頭組成,最高峰天堂山海拔1130米,最低海拔仙人灣110米,相對高差1000餘米。雲陽山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地形多樣,差異明顯。海拔500多米的雲陽仙一帶,在炎熱的夏季氣溫保持25℃。宜人的森林氣候,是遊人避暑消夏休閒度假的理想之地。雲陽山山高谷深,溪河縱橫,有大小溪流10餘條。湘江一級支流米水流經公園15千米,年平均流量每秒134.57立方米,終年通航。

旅遊特色

雲陽山
雲陽山文化底蘊深厚,山水秀美,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於一山。在這裡可覽七十二峰,可觀十大靈岩,可拜岳聖始祖,可沐道佛祥光。
雲陽山是神農故封。據《漢學堂絲書》和《皇甫記》等古籍所載,雲陽山是因黃帝之子少昊雲陽氏始封於此而得名,又是第八代神農炎帝的封地。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在雲陽山興農事,種五穀,嘗百草,採茶茗,至今在雲陽山留下了祈豐臺、洗藥池、曬藥坪、碾藥槽、煉丹灶、神農殿等靈跡。1986年,在雲陽山南麓發現的獨嶺坳大溪文化遺址中出土的6000多年前的碳化稻粒,有力佐證了炎帝神農在雲陽山教人“刀耕火種”的歷史。
雲陽山是道佛聖地。早在南北朝時期,雲陽山就有宗教活動。梁天監二年(503),佛教的傳教者在雲陽山東麓興建了崇福寺;梁大同年間(535~545),一位叫饒道亨的人拜紫微真人為師,在雲陽山興建雲陽仙道觀。從此,來雲陽山修道、悟禪、建宮觀寺庵的道徒、僧侶絡繹不絕。唐初,雲陽山曾封為南嶽,素有“古南嶽”之稱。1500多年來,雲陽山一直被道、佛兩教視為“可以隱居,可以長生”的洞天福地,至今在雲陽山東門入口處存有全國唯一以赤松子命名的道觀赤松仙;在雲陽山北門入口處建有佛教的紫雲寺;在紫微峰東麓的古南嶽宮(雲陽仙)和白雲寺,時為佛寺、時為道觀,甚至佛、道共處一室。優越的地理環境和興盛的道、佛文化,使得雲陽山常年祥雲繞繞,鐘聲悠悠,香火綿綿。
雲陽山是儒家靈山。雲陽山鐘靈毓秀,是士子讀書悟道的最佳之地,歷代學子喜歡寄食雲陽山的寺觀讀書。 古代還在雲陽山上興辦了紫微書院,在山麓興辦了西崖、尋樂、西疇、范樂、幼學、龍湖等書院。正因為如此,茶陵歷史上127名進士中的2名狀元、1名榜眼均出自雲陽山下。歷代文人墨客在雲陽山留下了大量詩文詞翰,使得雲陽山飄盈著濃濃的書卷氣。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明代“茶陵詩派”領袖李東陽,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任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等先後到此探幽攬勝,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
雲陽山
雲陽山是人間仙境。雲陽山峰連七十二,方圓七十里,群峰聳立,丹崖流霞,飛瀑垂練,深谷籠幽,古洞藏奇。紫微峰峰巒疊翠,秀潤雄渾,也是最佳觀景點,素有“一峰觀三縣”之說;南嶽宮、赤松仙、白雲寺竹樹掩映,幽深靈異,仿佛一幅“深山藏古寺”的寫意國畫,一遇雨天,舒展出“煙雨青山煙雨樓”的畫面;神龜谷曲經通幽,峻峭奇險,泉水潺潺;羅漢洞峽谷飛瀑鳴泉,綠樹蔥鬱,丹崖翠壁隨處可見;老君岩澗谷藏幽,山石蘊奇;觀音岩大石飛壘,駕空透隙;五雷池一弘清泉,澄碧迥異;麻葉洞溶岩景觀千姿百態,鐘乳石筍“光瑩玉滴,垂柱倒蓮,紋同鏤雕,形若飛舞”……秀美的自然景觀吸引了歷史上不少文人墨客探幽攬勝,吟詩作賦。宋代詩人黃庭堅、明代“茶陵詩派”領袖李東陽、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任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等都留下了許多有關雲陽山的名篇佳作。
雲陽山是天然氧吧。雲陽山生態環境優美,風光秀麗,空氣清新,大氣、地表水等環境質量均達一級標準。 動植物種類繁多,各類珍貴動物常出沒在溪澗、深谷中,棲息於陵谷間,各類林木構成一道道青翠蔥蘢的森林景觀,是負氧離子含量極高的天然氧吧,是頤養天年、修身養性的理想之地。
雲陽山
2008年12月,雲陽山景區順利通過國家旅遊局專家組評定驗收,獲得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品牌,2009年雲陽山預申報省級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等品牌。

歷史淵源

茶陵縣城西5公里處的洣水河畔有一森林公園---雲陽山。雲陽山丹崖翠壁如屏,飛瀑流泉迭見,秀峰幽洞紛呈,集秀、幽、險、奇於一身,素有“小南嶽”,“亞衡山”之謂。
株洲·雲陽山風景區株洲·雲陽山風景區
雲陽山因黃帝之子少昊雲陽氏始封於此而得名,是炎帝神龍氏的封地。神龍在雲陽一帶“教民種五穀”“嘗百草”、嘗茶種茶,留下了祈豐臺、茶主茶林的大量遺蹟。
《湖南通志·封建志》記載“遠溯上世,則王者亦常都之。”
《史略循蜚》“榆罔名參廬,居空桑蚩尤逐之。黃帝殺蚩尤,乃封參廬於路。註:今茶陵露水鄉有露嶺初蓋封於此。”
《帝王世記》記載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於長沙。”
雲陽山
路史》“崩藏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所謂天子墓者。”

主要景點

雲陽仙

雲陽仙系佛、道合一的宗教場所。位於紫峰東腋的峰峽環抱之中,古人稱之為“可以避世,可以隱居”的神仙福地。宋代著名文學家黃庭堅、元代茶陵藉狀元李祁、明代史部主事劉應峰、清代狀元肖錦忠、晚清兩廣總督譚鐘麟等歷代名人所留題詠甚多。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也慕名前來控幽攬勝。

張良試劍

雲陽仙左後側,有一斷裂的巨石,高3米,長4米,似被人揮劍居中劈開。刻有“張良試劍”4個正楷大字。據傳張良曾隨赤松子隱此讀書鑄劍。劉邦特上山請張良出山,共圖大業,張以劍未鑄劍劈石,岩石被劈成兩半,遂隨劉出山。

五雷池

相傳古時,雲陽山下常遭旱災,神農雨師赤松子求雨,屢次求雨,卻未下一點雨。後來,發現掌管這一帶布雨的龍躲進岩縫睡懶覺。赤松子大怒,使五雷法,將神龍鎖在岩縫中,命其向外吐水。這股水匯入山溪,灌溉山下的土地。

觀音岩

雲陽仙后的五雷池西側有一高13米,寬7米的自然石窟。窟門上窄下闊,似向側拉開的幃幕,內置觀音石像,故名觀音岩。窟頂,石岩倒懸;右側崖壁斷層形成一個寬約1.5米的平台上,上枕一約3-4噸重的巨石,巨石的三分之一懸空,使人感到有隨時滾下來的危險,但千百年來穩如磐石。

雲陽諸洞

雲陽山麓溶洞很多。已見諸史志的有秦人、玉華、真仙、麻葉諸洞。南麓有秦人三洞,今下洞可入。洞中鐘乳石遍布,堪稱奇觀。入洞猶入大廳,“廳”高3至4米,闊10餘米,左有溪流潺潺而過,離洞13米處,石乳倒縣,狀若蓮花倒垂,又似牛肝馬肺,當地人稱之為“牛肝馬肺”,下有鐘乳上突,列為廊、柱。西麓的平水鄉水源村溶猶多。當地人稱“水源仙洞九十九。”其中麻葉洞自徐霞客考查,揭開其神秘的面紗後,名播遐邇。

雲陽山道觀

始建於南北朝。宋淳熙十年(1183),改建為雲陽仙道觀,開山道祖是陳善宗。南宋末,改建為紫微書院。明代先後改為雲陽寺、旌忠書院、雲陽仙道觀。此後一直是雲陽仙道觀。“文化大革命”期間,在“破四舊”運動中,神像被搗毀殆盡。1989年,修復了古南嶽宮、慈航殿、三官殿和山門牌坊等部分建築。2006年,按照明、清時的形制,重建原有的宮、殿。
雲陽仙歷經千多年滄桑,時為佛寺、時為道觀、時為書院。儘管如此,都設南嶽宮,主祀南嶽聖帝。讓南嶽聖帝與佛祖、道祖同受一爐香,甚至與孔聖人同受人們朝拜,相安無事,和諧共處。形成雲陽山一個奇物的文化現象。其所以佛教、道教、儒家都看中了這塊地盤,將此視為“風水寶地”是因為他們認為,這塊地盤是雲陽山靈脈鬱結之處。民間則認為,南嶽聖帝因為看中了這塊地盤,所以在這裡建造南嶽宮,人們認為聖帝看中的地方肯定有“靈氣”。這塊地盤三面環山,背面的山較高,左右兩山較低,像一張朝東擺放的“靠背椅”。民間傳說把這“靠背椅”渲染得神乎其神。說這裡原來沒有後面的山和左、右的山環抱。後來,偷偷下凡到雲陽山天鵝湖洗澡的仙女,見南嶽宮建在峰下,洗澡不便,於是扔下三坨濕泥巴,變成了山,遮擋視線。
於是,雲陽仙道觀又有了幾分“仙氣”。
雲陽仙古南嶽宮後左側有五雷池、試劍岩、觀音岩、一線天等4個岩泉景點。這4個景點連為一體,各逞風采。

白雲寺

白雲寺原名白雲庵,民間稱之為白雲仙。元代及元代以前原是個默默無聞的山野小庵,到明代洪武年間(1368~1398),聲名鵲起,香火興旺。原因是曾任雲南鎮守使的段文看中了這塊地盤。段文,字思豐,朱元璋定鼎天下後,時任茶陵衛千戶的段文被徵調雲南戍守,屢建戰功,授明德將軍,洪武十九年(1586)晉升武德將軍。據說段文年青時,有一次登微峰途經白雲庵時,忽然聽到一聲巨響,只見紫微峰山腰崩裂,露出一個巨石,象威武的將軍屹立山腰。茶陵民間流傳一句話:“雲陽山笑,將軍出。”茶陵方言把山崩裂說成“笑”。
段文受到驚嚇,不知是禍是福,便進白雲庵抽了一簽。和尚見他抽的是上上籤,連連祝賀:“恭喜恭喜:‘雲陽山笑將軍出’這句話要在你身上應驗了。”他聽了和尚講的這番話,還是不太相信。和尚說,紫微峰是雲陽山的靈峰,白雲庵坐落在紫微峰下,是靈峰的基座。在這裡遇見“雲陽山笑”,是會應驗的。段文從此有個想法,若有出頭之日,一定要重建白雲寺。
洪武二十年(1387),段文解甲歸田後,捐銀三千兩,重建白雲寺,勸捐廟產田400多畝。白雲寺從此紅火起來,僧侶最多時有兩百多人。2012的白雲寺是1992年、2008年按原有形制分期修復的。
白雲寺前的野生茶古代很有名,稱為“白雲茶”,是寺僧飲用和招待香客用的茶茗。

紫微峰與祈豐臺

紫微峰海拔864.7米,是雲陽山第二高峰。峰巔崖壁險峻,奇岩怪石嶙峋,如蹲如立、若躍若騰,峰側岩柱林立。徐客霞在《楚游日記》一文描述紫微峰:“石崖高穹,峰筍離立。”
紫微峰是最佳的觀景點,素有“一峰觀三縣”之說。東觀茶陵縣城,南眺安仁熊耳山,北望攸縣。登峰遠眺,層峰疊嶂,聳碧擁翠,勢若綠潮奔涌,盡呈眼底。如遇雨過初晴,群峰如洗,格外秀潤,半露雲海之上的秀峰,如座座蓬萊仙島。清代詩人譚兆鴻《紫微峰》(集唐句)把“紫微翠”景觀描寫得十分壯觀:“俯視但一氣,諸峰盡覺低。陰陽割昏曉,殘雨隔虹霓。石磴平黃陸,層浪枕碧溪。更起天路近,客到與雲齊。”
遠望東方,茶陵“八景”之首的“洣水環流”景觀歷歷在目。——洣水好似從藍天飄逸而下的銀綢,匯文江、茶水,半抱茶陵城,流經雲陽山洪山廟峽谷,悠悠北去。因文江、茶水兩條支流有時略帶渾黃,因此形成“金線吊葫蘆”的奇觀。夜幕降臨,山城華燈競放,與環城的米水、與燦爛星空交相輝映,多姿多彩,令人神往。有的詩人把此時此景中的茶陵比作“水晶宮”:“嵑嵑雲陽第一峰,翠微滿眼玉玲瓏。洣水南來西復東,北流宛轉與環同,鄂王城在水晶宮。”(岳飛曾駐兵茶陵城,所以稱茶陵城為“鄂王城”)。
紫微峰又是一處觀日出的好地方。清晨,雲海茫茫,勢若涌潮,紅日噴落而出,雲蒸霞染,似乎舉手可掬。使人走進“日照紫微雲拂檻,潮奔石磴霞染衣”的意境。明代詩人羅懋讚美“紫微曉日”;“日上扶桑海氣紅,紫微朝爽出鴻濛。王矞瑤飛瀑泉聲脆,翡翠凝寒樹影重。鴉帶曙煙來曠野,雁拖秋色過晴空。八弦洞徹清虛處,仿佛蓬萊第一峰。”不少遊客為了在紫微看日出,先一天便登峰野餐、夜宿,一睹紫微日出為快。
紫微峰是雲陽山第二高峰,第一高峰是正陽峰(海拔963.2米)。紫微峰雖不是雲陽山的第一高峰,但是因為它雄奇挺拔,風光秀美,所以名氣很大,稱之為“嵑嵑雲陽第一峰”。除此之外,就是它的文化底蘊深厚,豐富多彩。每塊岩石、每處石窟,甚至山形山貌都融合了濃厚的文化元素,都附載著神奇的故事。

相關詩詞

游雲陽山寺
宋·黃庭堅
空餘叔子兩青碑,無復山翁白接籬。
臥對江流思往事,行串雲嶺扣柴扉。
松風半入烹茶鼎,月鳥常啼掛月枝。
見說北歸應有日,道人先做鹿門期。
雲陽山
明·林廷玉①
野寺黃花滿徑妍,一尊清對夕陽前。
偶然遇景消閒性,忽漫逢僧話夙緣。
雲陽釀起山背雨,風來吹散樹頭煙。
修靈望遠清都隔,不覺秋風兩鬢邊。
①林廷玉:明弘治十五年至正德元年任茶陵知州。
介紹
登雲陽山遠望,整個縣城如在青山環抱之中,晴天時在藍天白雲輝映下,青出如黛,風光明麗;陰雨有霧時,山影飄渺迷離,有如霧中浮島。雲陽山從山腳起有一條人工開鑿的山路盤旋而上,路面寬約3m,可達山頂。雲陽山地貌多樣,林木繁茂。方圓七十餘里,層峰蟠巒、丹崖翠壁、奇岩異石、深澗奇洞、飛瀑鳴泉,隨處可見,構成一道道千姿百態的景觀。
雲陽山雲陽山
雲陽山集秀、幽、雄、奇、險之美於一山,多姿多彩,引人入勝。
這裡,有紫微疊翠之秀潤雄渾,有雲陽仙之幽深靈異,有老君岩之神奇,有靈龜谷之峻險,還有羅漢洞峽谷之“世外桃源”仙境,彩虹瀑布之浪漫……一道道蓊鬱蔥蘢的森林景觀,向人們呈現出“草木滋繁、鳥獸相呼、自然馴狎”的生態和諧樂園。
雲陽山文化源遠流長。古籍的記載,文人的詠嘆和民間傳說,使雲陽山的峰、岩、洞、泉、瀑都飄盈著濃濃的文化氣息。自然與人文相融,使雲陽山水更加靈動,更具魅力
雲陽山有雲陽仙、紫雲寺赤松山(神農故封)、天鵝 湖等四大景區 處景點,有樟木沖,汲秀園、半山亭、旺水溝等三個遊樂、休閒景區,有雲陽廣場綜合景區一個。已初步開發、開放雲陽仙、紫雲寺赤松山(神農故封)等三大景區個景點。
雲陽山
雲陽山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時換景變,豐富多彩。春賞杜鵑、夏觀雲海、秋看日出、冬賞雪景,賞心悅目。
株洲·雲陽山風景區霧凇株洲·雲陽山風景區霧凇
雲陽山聳立在一望平疇之中,顯得格外巍峨挺拔。山上林木蓊鬱蔥蘢,“ 草木滋繁,鳥獸相呼,自然相狎”①。它的東麓卻是地勢乎緩的河谷平原和丘岡地,洣水沔水、歐水、文水、茶水,穿過雲陽洪山廟峽谷,北去攸縣、衡東,匯入湘江。古代貫穿茶陵東西、南北的兩條驛道分別從東麓、北麓近山而過。自古以來,這塊丘盆地經濟比較發達,人口比較稠密。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南宋紹定四年(1231),先後在這裡的洣水北岸、南岸築金州城、茶陵城為縣(州)城池,其中茶陵城至今仍是縣城所在地。
由於雲陽山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的特殊性,因此自古引人注目。
史前的先民首先看中了這塊土地。這裡為先民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間,山下可以“種五穀”、圈養牲畜,山中可以狩獵,還可以嘗百草、採藥。無疑是首選的棲息地,位於東麓的獨嶺坳大溪文化遺址就是一個例證。在這處遺址,經考古發現了距今6000多年的人類文明遺存。遺存有陶罐盛裝的稻粒和魚、獸骨及石器等生產工具,留下了人類社會從狩獵文化向農耕文化過渡時期的痕跡。
雲陽山雲陽山
佛道兩家看中了雲陽山的幽深、清靜。山下田疇相連、村舍相望。 世外清境與“人間”近在尺咫,有山下“人間” 為依託生活有保障。因為佛徒道眾雖然看破紅塵,但還得食人間煙火,雲陽山正是他們既“可以避世,可以隱居”的福地,又是有生活來源的“寶地”。文人墨客、達官貴人欣賞雲陽山的峰岩之美、林泉之幽。這裡,近鄰縣城,卻遠離塵囂,“世外桃源”與“人間煙火”相通。這正是他們排遣奔競中的鬱悶、發思古之幽情的理想遊憩地。
雲陽山雲陽山
雲陽山與人類文明活動密切相關,源遠流長,積蘊了深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成為湘東文化名山。北宋官修地理總志《元豐九域志·古蹟》即有雲陽山的記載。此外,《史略循蜚》、《水經注》、《漢學堂叢書》、《漢唐地理類鈔》、《皇甫記》、明《一統志》、《湖南通志》等古籍關於雲陽山的記載更為詳細。這些記載主要是關於雲陽山為“雲陽氏故封”、“神農故封”、“古南嶽”等三個方面的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