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擁工作

雙擁工作

“雙擁”工作是“地方擁軍優屬,軍隊擁政愛民”工作的簡稱,是在黨的領導下,以鞏固和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為主旨,組織發動全國軍民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團結奮鬥的一項社會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擁工作
  • 全稱:地方擁軍優屬,軍隊擁政愛民
  • 主旨:鞏固和加強軍政軍民團結
  • 領導:中國共產黨
含義,實質,基本精神,歷史,內容,目的,要求,特徵,對象的廣泛性,活動的社會性,作用的多樣性,效益的綜合性,工作宣傳標語,

含義

雙擁工作以正確處理和調節政府與軍隊、軍隊與人民之間關係為主要內容,以密切軍政軍民關係、增進軍政軍民團結為根本目的,是人民共和國和人民軍隊性質、宗旨的重要體現,是黨的民眾路線的具體運用。它包括三層含義。

實質

是遵循軍民一致的原則,正確處理軍政軍民關係。我國軍民有著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奮鬥目標,有著完全一致的根本利益。通過開展雙擁工作,鞏固和加強軍政軍民團結,使人民與軍隊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為實現黨的總任務、總目標而共同奮鬥。

基本精神

體現運用 
民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民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做好雙擁工作,加強軍地之間在各個領域的密切合作,維護和保障廣大官兵和優撫對象的合法權益,直接關係到黨和軍隊的形象,關係到人民民眾與軍隊的血肉聯繫,雙擁工作是實現黨的民眾路線的重要途徑。它深刻反映了我國軍民血肉相連的本質特徵,生動體現了黨的宗旨、國家的性質和人民軍隊的本色,是我們黨、國家和軍隊的優良傳統和特有的政治優勢。

歷史

抗日戰爭時期
在中共中央的正確領導下,“雙擁”運動在延安和整個陝甘寧邊區廣泛開展,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革命史上一項嶄新的創造,譜寫了一曲軍政民團結一心、戰勝困難、奪取勝利的恢弘交響曲。
早在邊區政府成立之初的1937年12月,邊區政府就頒布了《陝甘寧邊區抗日軍人優待條例》,規定對抗日軍人及家屬實行優待:免納邊區一切捐稅;住公房免繳租金;公家商店購貨享受1%的減價優待;子弟讀書免繳一切費用;因傷病修養,費用由公家供給,缺乏勞動力,由邊區人民代耕等。1939年4月,《陝甘寧邊區抗戰時期施政綱領》第二十五條莊嚴地將“優待抗日軍人與工作人員之家屬”寫入邊區的這部大法之中。同年12月10日,中共陝甘寧邊區第二次代表大會通過《關於擁護和擴大八路軍的決議》。《決議》要求地方黨政工作人員和民眾增強對八路軍的愛護,充分保障八路軍糧食和被褥的供給,堅決正確執行優待抗屬條例;同時還要求邊區部隊加強紀律性,不拿民眾一針一線,並積極幫助地方進行生產勞動和文化、衛生運動,建立軍民聯繫制度等。1941年5月,《陝甘寧邊區施政綱領》進一步提出“增進軍隊與人民的親密團結”(第三條),“加強優待抗日軍人家屬的工作,徹底實施優抗條例,務使八路軍及一切友軍在邊區的家屬得到物質上的保障與精神上的安慰”(第四條),並於翌年1月由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銘聯名簽署施行。
20世紀40年代初
由於邊區較長時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環境和國民黨當局對邊區實行經濟封鎖,擁軍觀念在不少幹部和民眾中逐漸淡薄,片面考慮自身困難,對軍隊的支持援助相對減少,優抗工作也有所鬆懈,甚至被動應付和埋怨軍隊。軍隊方面也出現不尊重地方,侵犯民眾利益的現象,個別同志的軍閥主義傾向、本位主義觀念依然存在。
為了增進軍政民之間的團結,在延安整風運動期間,召開了西北局高幹會議和軍政幹部會議。軍政民各方以整風的精神,進行公開的自我批評,互相尊重,互相體諒。總結了經驗教訓,提出了改進措施。1942年9月1日,中共中央做出《關於統一抗日根據地黨的領導及調整各組織間關係的決定》,指出:“要在全黨中說明,假如軍隊削弱,假如戰爭失敗,則根據地無法存在,黨政軍民都會塌台,因此,黨委、政府、民眾團體以及全體人民,都有鞏固軍隊,加強其戰鬥力的任務。”“在軍隊本身、則應深深了解,沒有黨、政府、民眾團體的配合,光靠軍隊是一天也不能支持抗戰的。因此,必須加強部隊中的教育,做到能愛惜根據地,愛惜人力物力,尊重黨政,加強軍紀,給黨政民以必要的幫助。”深刻闡述了軍民、軍政之間的密切關係,為加強彼此間的團結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嚴格要求。中共中央決定在邊區開展一個軍隊“擁護政府、愛護人民”(簡稱擁政愛民),黨政機關、民眾團體“擁護軍隊、優待抗日軍人家屬”(簡稱擁軍優抗)的運動。
1943年,新年伊始,邊區政府便頒布《關於擁護軍隊的決定》。《決定》指出:“擁護軍隊是各級政府與全體人民應有的責任和義務”,要求各級政府充分認識擁軍的深遠意義和重要性,積極改善和加強擁軍工作,並定期進行檢查,成績優良者予以獎勵,對此工作漠不關心毫無成績者給予批評、指責和懲罰。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在元月15日《解放日報》上撰文《造成擁軍熱潮,增強擁軍工作》,強調“軍隊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血肉相聯而不可分開的”,“擁護軍隊的利益實際上也是擁護人民自己的利益。”同時宣布邊區政府把每年的1月25日至2月25日定為百年區的擁軍運動月,隨後邊區政府還發布了《擁軍月具體辦法》,掀起了新的擁軍高潮。
陝甘寧邊區八路軍留守兵團司令部和政治部,也於1943年1月25日發布了《關於擁護政府愛護人民的決定》、《關於擁政愛民運動月的工作指示》。2月1日,八路軍留守兵團公布《擁政愛民公約》十條,並決定2月5日至3月4日為“擁政愛民運動月”,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員賀龍同志在《解放日報》發表評論文章《開展擁政愛民運動》,揭開擁政愛民運動新的一頁。這些檔案和專論的發表,確定了擁軍優屬和擁政愛民運動的方針、政策和具體做法,成為“雙擁”運動成熟完善的正式標誌。邊區政府又相繼頒布了一些法規,如《新訂陝甘寧邊區優待抗日軍人家屬條例》、《優待抗日工作人員家屬暫行辦法》、《邊區動員潛逃及逾期不歸戰士歸隊暫行辦法》、《陝甘寧邊區抗屬離婚處理辦法》、《陝甘寧邊區調整軍政民關係,維護革命秩序辦法》、《邊區優恤優待條例》等,邊區政府委員會還在通過的《簡政實施綱要》中具體規定了擁軍工作的5條方針,並通過了《加強榮譽工作案》,使這項運動更加制度化、法制化。“雙擁”運動日趨深化。
雙擁工作
1943年10月1日,毛澤東親筆起草了題為《開展根據地的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的黨內的指示。他指出“各根據地黨委和軍政領導機關,應準備於明年陰曆正月普遍地、無例外地舉行一次擁政愛民和擁軍優抗的廣大規模的民眾運動。軍隊方面,重新宣布擁政愛民公約,自己開檢討會,召集居民開聯歡會(當地黨政參加),有損民眾利益者,實行賠償、道歉。民眾方面,由當地黨政和民眾團體領導,重新宣布擁軍優抗公約,軍性熱烈的勞軍運動。”同日,《解放日報》全文發表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減租生產擁政愛民及宣傳十大政策的指示》。“雙擁”運動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1943年春節前後,邊區各級政府領導人民普遍開展了擁軍優屬活動。從分區到縣、區、鄉政府,都分別舉行了擴大的政務會議,邀請駐軍代表參加,開展自我批評。1月,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銘將62300餘元(邊幣)慰勞金,送給延安駐軍、幹部醫院、休養所、抗日軍人家屬和退伍軍人。2月,林伯渠主席率慰問團來到八路軍一二0師三五九旅駐地南泥灣勞軍,受到王震旅長和全體指戰員的熱烈歡迎,該旅特地舉行了閱兵式和軍事表演。在慰問部隊的同時,各地、各單位還通過各種方式慰問抗屬。如送賀年錢、賀年物,舉行抗屬、退伍軍人聯歡會,邀請抗屬會餐等,據延安等9縣統計,1943年慰問抗屬的現金、物品折價達103000餘元(邊幣)。邊區各部隊認真開展了擁政愛民教育,採用各種會議主動進行了自我思想檢討與反省。普遍進行登記舊案工作,清理過去軍政民關係上的案件,發現有損害政府和民眾利益的行為,即堅決予以賠償、退還、道歉。舉行多種聯歡活動,增進與人民民眾的感情。軍隊努力增加生產,減輕政府和人民負擔,並熱情幫助人民民眾發展經濟,解決日常生活困難,訓練民兵,自覺維護和執行政府法令,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軍民關係日益密切。
1944年,隨著全國抗戰形勢的好轉和邊區各項工作長足進步,“雙擁”運動也如火如荼。元旦,西北局發出《關於擁軍愛民及擁軍工作的決定》要求更加深入地開展“雙擁”運動,使之“更加成為部隊中和廣大人民中真正的自覺民眾運動,成為廣大民眾的思想教育運動”;在楊家嶺大禮堂舉行的新年幹部晚會上,朱德總司令員發表“開展擁軍愛民運動”的講話。6日,《解放日報》發表陝甘寧邊區擁軍公約。 抗戰勝利後,隨著新的歷史時期的到來,邊區的“雙擁”運動也轉入新的歷史階段。
20世紀40年代末
1946年1月8日,西北局發出《關於擁政愛民和擁軍優抗的指示》,強調軍民更加團結,同心協力,消滅敵人,爭取自衛戰爭的勝利。此次擁軍月活動成了當年區政府進行自衛戰爭動員的重要環節。11月11日,中共中央召開保衛邊區、保衛延安幹部動員大會。朱德彭德懷號召全邊區60多萬名青壯年以“搶我一粒糧,還我一滴血”的精神參軍參戰,徹底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進攻。陝甘寧邊區人民由此掀起參軍參戰熱潮。
據統計,從1946年7月至1948年1月,陝甘寧邊區共有50705人參加人民解放軍,另有1.4萬餘人加入我地方幹部隊伍。邊區人民還竭盡所能,支援前線。據不完全統計,1948年至1949年,邊區人民動員支前單擔21708副,支前民工總工數11772432個,支前畜力總工數1746326個,運輸車輛工數487751個,各界婦女共做軍鞋929000多雙。“雙擁”運動在保衛延安、保衛邊區轉戰陝北的烽火里,經受了血與火的洗禮,軍民關係進一步加強,魚水之情更濃。
1949年後伴隨著人民軍隊向全國的勝利進軍,“雙擁”運動也以日益豐富的內容與形式,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在全國各地蓬蓬勃勃地發揚光大起來。

內容

雙擁工作的內容十分廣泛,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工作重點。革命戰爭年代,主要是幫助人民軍隊擴充兵員,籌集糧款和軍用物資;搶運和掩護傷員,運送軍糧和武器彈藥,傳遞情報,搞好戰時勤務;優待軍人家屬、撫恤烈士遺屬和慰問部隊官兵;尊重地方黨委政府,嚴格執行黨的政策和軍隊民眾紀律,熱愛和尊重人民民眾,幫助人民民眾排憂解難等。隨著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雙擁工作的內容不斷豐富,領域不斷拓寬。
在新的歷史時期,雙擁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廣泛進行全民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擁軍觀念;為軍隊選送優質兵員,協助人民解放軍建設強大的國防;支持軍隊的改革和建設,幫助軍隊完成作戰和訓練任務;保護軍事設施,尊重和愛護軍隊;接收並妥善安置軍隊轉業和離退休幹部、復員退伍軍人和傷殘軍人、隨軍家屬;做好現役軍人、革命傷殘軍人、復員退伍軍人和革命烈士家屬、因公犧牲軍人家屬、病故軍人家屬的撫恤優待工作;維護軍人及其家屬合法權益,妥善處理軍民矛盾和糾紛;開展創建雙擁模範城(縣)和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活動;部隊模範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守國家的憲法、法律、法規;尊重地方政府,支持地方工作,維護社會秩序;遵守民眾紀律,嚴格執行民族、宗教政策,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積極支援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與公益事業建設,奮勇參加搶險救災,積極開展扶貧幫困活動等。

目的

1、發展地方生產力;
2、提高部隊戰鬥力;
3、增強軍民凝聚力。

要求

(一)一個地區的雙擁工作要求:
1、有一個重視雙擁工作的領導班子;
2、有一個優良的雙擁光榮傳統;
3、有一套完善的雙擁政策法規;
4、有一批過硬的雙擁先進典型;
5、有一個濃厚的雙擁環境氛圍;
6、有一批能幹的雙擁工作幹部。
(二)新世紀的雙擁工作要求:
1、站在新的起點,瞄準新的目標;
2、開拓新的領域,賦予新的內涵;
3、探討新的路子,實現新的突破;
4、譜寫新的篇章,創造新的輝煌;
5、在“高”字上定目標,
在“深”字上做文章,
在“實”字上下功夫,
在“新”字上求發展,
在“創”字上爭一流,
在繼承中有發展,
在發展中有提高,
在提高中有創新。

特徵

雙擁工作與其它社會工作相比,具有自身的特徵,其主要表現是:

對象的廣泛性

雙擁工作的對象十分廣泛,涉及到軍隊和地方各個領域、各條戰線、各個階層、各種團體。這種廣泛性,決定了雙擁工作需要廣大軍民共同參與,決定了雙擁工作的各項活動必須符合廣大軍民的意願。

活動的社會性

雙擁工作是處理軍政軍民關係的工作,它的活動內容帶有明顯的社會性。支持部隊建設、安置轉業退伍軍人、開展雙擁創建活動、參加搶險救災、處理軍民矛盾都需要軍地密切配合,這一特點決定了雙擁工作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

作用的多樣性

雙擁工作對國家改革發展穩定和軍隊建設起著服務保證作用。這種服務保證作用表現為多樣性,既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既有現實的,也有長遠的。有些工作,如幫助部隊解決實際問題、開展多種形式的擁軍優屬活動、妥善處理軍民矛盾、支持地方經濟建設、參加搶險救災,直接顯示出雙擁工作的作用。而通過長期的、經常性的雙擁工作,密切軍政軍民關係,增強軍政軍民團結,為國家改革發展穩定和軍隊建設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其影響和作用將是長遠的。

效益的綜合性

雙擁工作的效益是多方面的,它既能產生政治效益、經濟效益,也能產生軍事效益。從政治上看,雙擁工作能夠增強軍政軍民之間的凝聚力,促進社會政治穩定;從經濟上看,廣大軍民在經濟建設中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就能極大地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從軍事上看,雙擁工作有利於激發人民民眾愛國擁軍的積極性,保證部隊建設的順利進行,提高部隊的戰鬥力。

工作宣傳標語

1、與時俱進,軍地攜手,推動雙擁工作再上新台階。
2、民擁軍意比泰山重,軍愛民情似東海深。
3、積極開展軍民共建,鞏固軍政軍民團結。
4、增強民族憂患意識,維護祖國和平統一。
5、共築中華民族偉大的物質長城和精神長城。
6、保衛祖國,建設祖國,是每一個公民的神聖職責。
7、加強人民防空建設,提高城市保障能力。
8、加強民族團結,繁榮祖國經濟。
9、牢記歷史責任,激發愛國熱情。
10、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人。
11、軍政軍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12、堅持黨的絕對領導,走出中國精兵之路。
13、強國和,壯國威,鑄國魂。
14、擁軍就是築長城,愛軍就是愛國防。
15、國防連著你我他,安寧維繫千萬家。
16、關心國防就是關心自己,建設國防就是建設家園。
17、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
18、人民武裝人民建,建好武裝為人民。
19、與時俱進鑄鋼鐵長城,開拓創新建全面小康。
20、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活動。
21、搞好擁軍優屬,加強軍民團結。
22、軍民情,警民情,處處凝聚愛國情。
23、愛國擁軍固我長城,雙擁共建振興中華。
24、軍民結合,平戰結合,寓兵於民。
25、黨管武裝建設國防,軍民攜手共築長城。
26、戰士守邊關,人民是靠山。
27、擁政愛民,擁軍優屬,爭創雙擁模範縣。
28、與時俱進抓雙擁,軍地攜手促發展。
29、努力提升雙擁層次,融洽軍政軍民關係。
30、積極開展雙擁活動,共同構建和諧社會。
31、黨政軍民同心協力,創建雙擁模範縣城。
32、維護國家安全統一,推動國防協調發展。
33、關心國防、支持軍隊、愛護軍人、優待軍屬,是政府和社會的共同責任。
34、雙擁共建,雙向奉獻,促進經濟社會和國防建設全面發展。
35、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國防實力;保衛國家安全,維護祖國統一。
36、積極參與雙擁共建活動,努力實現雙擁創建目標。
37、繼承擁軍優屬光榮傳統,弘揚擁政愛民優良作風。
38、社會要進步,經濟要發展,國防要加強。
39、雙擁共建根深葉茂,軍政軍民魚水情深。
40、國防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41、老前輩打江山功垂史冊,當代人衛祖國繼往開來。
42、改革開放不忘國防,生活富裕更重擁軍。
43、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共建雙擁模範縣。
44、常懷報國之志為民為中華,常思武備兵事強軍強國家。
45、做好雙擁工作是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政治保證。
46、開展國防教育家家參與,關心國防建設人人有責。
47、開展雙擁共建,構建和諧家園。
48、軍民深入開展創建“雙擁模範縣”活動。
49、學校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
50、少小立志報國,長大踴躍從軍。
51、讓愛國、愛軍、尚武、學習國防軍事知識成為一種風氣與時尚。
52、發揚愛國精神,增強憂患意識。
53、大力普及國防知識,增強全民國防素質。
54、居安思危固國防,富國強兵奔小康。
55、軍人為我保國防,我為軍人作奉獻。
56、開放不忘警鐘長鳴,發展更須強邊固防。
57、繼承擁軍優屬光榮傳統,弘揚擁政愛民優良作風。
58、戰士守邊關,人民是靠山。
59、視部隊如長城,視軍人如親人。
60、雙擁共建根深葉茂,軍政軍民魚水情深。
61、黨政軍民齊努力,爭創雙擁模範縣。
62、弘揚雙擁傳統,促進經濟建設。
63、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64、視軍隊為長城,把軍人當親人。
65、愛民固邊大走訪,擁軍強基送真情。
66、加快軍地融合,共謀軍地發展。
67、愛國擁軍強國防,軍民同心奔小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