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文獻

雕版印刷文獻

中國歷代主要雕版印刷文獻 唐代雕版印刷文獻傳世極少,今存年代較早的有武后時代(7世紀末8世紀初)刻《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咒》,至德二年(757)四川成都卞家刻梵文《陀羅尼經咒》,鹹通九年(868) 刻《金剛經》,乾符四年(877)和中和二年(882)四川成都樊賞家刻的兩本曆書等。五代後唐長興間,由馮道等奏請在國子監雕印儒家經典《九經》,是官府刻書的開始。繼而有後蜀毋昭裔刻《文選》、 《初學記》、 《白氏六貼》,南唐刻《史通》、《玉台新詠》以及和凝的自刻文集等。現存五代雕版印刷文獻僅有敦煌出土的《唐韻》、《切韻》等幾種殘本。 中國採用雕版印書約始於唐朝初年,唐朝後期逐漸普及,長安、四川、淮南、江浙等地民間盛行雕印出售日曆、佛經、字書、詩文、陰陽和占卜等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雕版印刷文獻
  • 國家:中國
發展歷程,宋代,遼代,元代,明代,清代,雕版印刷的方法,版式,

發展歷程

唐代雕版印刷術是中國的發明,雕版印刷文獻在現存中國古典文獻中占居主要地位,直到清末雕版印刷才逐漸被西方傳入的鉛印、石印替代而退居次要地位。雕版印刷術發明後,逐漸傳到東方和西歐各國。9世紀末朝鮮已有雕版印書,11 世紀初刻成著名的《高麗藏》。日本有確鑿年代的最早雕版印刷文獻是寬治二年(1088)刻《成唯識論》。13世紀在中亞、西亞地區出現了古維吾爾文、梵文雕版印書和波斯印紙幣。14世紀,德國紐倫堡出現雕版印刷的宗教版畫。

宋代

宋代雕版印書日趨發達,官府、私家與書坊競起刊刻,刻書業幾乎遍及全國,尤以浙江、四川、福建最為繁榮,雕版印刷逐漸取代手寫而成為文獻製作(生產)的主要形式。兩宋官府刻書以國子監為主,曾刻印《十二經正義》、《十七史》,以及《資治通鑑》、《唐律疏義》、《說文解字》、《黃帝內經·素問》、《武經七書》、《算經十書》、《文選》、《文苑英華》、《冊府元龜》等重要典籍。其他如崇文院、秘書監及各省官府、儒學、書院皆有刊刻,僅地方志就有數百種,今傳20餘種。北宋年間,官府還首次雕版印刷佛教全藏《開寶藏》和道教全藏《政和道藏》。宋代私家刻書亦已流行,現存著名的有南宋時廖瑩中世彩堂刻韓愈、柳宗元文集和黃善夫家塾刻《史記》。坊刻多為經史百家、唐宋名家詩文,如南宋時建陽余仁仲萬卷堂刻《春秋公羊經傳解詁》、臨安陳道人書籍鋪刻《周賀詩集》等,還刻印了不少民間日常所需的實用書和人民喜聞樂見的文藝書。由於宋版傳世不多,北宋刻本尤其稀少,是世人公認的珍貴文獻。
雕版印刷工具雕版印刷工具

遼代

遼代刻書不多,傳世極少,據文獻記載有《契丹藏》和《龍龕手鏡》、《大蘇小集》,今只存《契丹藏》十二卷和《蒙求》。西夏國曾刻印《西夏詩集》等。現存西夏文雕版印刷文獻30餘種,人慶二年(1145)印漢文日曆、《三才雜字》殘頁。金代除國子監翻印北宋監本外,更多私刻、坊刻,山西平陽府平水一帶是刻書業集中之地,今存平水刻本如《蕭閒老人明秀集注》、《道德寶章》、《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劉知遠諸宮調》等。最著名的金代雕版印刷文獻是在山西解州(今運城)刻印的佛藏《趙城藏》,有孤本傳世。

元代

元代官私所刻可考者僅 300餘種,其中有鄧州析城鄭氏家塾刻《重校三禮圖集注》、平水張存惠晦明軒刻《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北京趙衍刻李賀《歌詩編》等。元中央政府機關如興文署、藝文監、國子監、太醫院等皆曾刻書,至元二十七年(1290)興文署刻《資治通鑑》一向被稱為元官刻之最。但元官刻的重點在地方各路儒學和書院,如大德間九路儒學刻《九史》、杭州路儒學刻《大元一統志》、杭州西湖書院刻《文獻通考》、鉛山廣信書院刻《稼軒長短句》等,皆素稱精善。元私家刻書不多,今存若岳氏荊溪家塾刻《春秋經傳集解》、平水曹氏進德齋刻《中州集》、吉安王常刻《王荊公詩箋注》等。書坊刻書以福建最多,今存者如余氏勤有堂刻《國朝名臣事略》、劉氏日新堂刻虞集《伯生續詩集》、宗文堂刻劉因《靜修先生文集》。又如杭州書坊刻雜劇戲文《關大王單刀赴會》、 《尉遲恭三奪槊》、《李太白貶夜郎》等。

明代

明代雕版印書在數量上和品種上都超過了宋元兩代。官刻如南、北兩京圖子監刻《十三經》、《二十一史》,禮部刻《五經四書大全》,欽天監刻《大統曆日》。內府刻書由司禮監經廠統管,內容多為經史讀本、性理之書。正統、萬曆間刻成的《道藏》、《續道藏》是道教全藏的唯一傳本。地方各省官司所刻不下數千種,僅方誌即有1500餘種,今存800餘種。明藩府刻書,或翻刻宋元舊版古籍,或輯刻藝術、科技書籍,有較高的文獻價值。如秦藩刻《史記》、唐藩刻《文選》、寧藩刻《太和正音譜》、鄭藩刻《樂律全書》、徽藩刻《金丹正理大全》等,都是官刻中的佳作。嘉靖、萬曆時期,北京、南京、蘇州、徽州、杭州、湖州等地刻書業盛極一時,傳本繁富,校刻精善的名家私刻本比比皆是,如袁?嘉趣堂刻《世說新語》、王延喆刻《史記》、吳勉學刻《古今醫統正脈》、汪廷訥刻《翠環堂精訂五種曲》、葉盛刻《雲仙雜記》、洪楩刻《清平山堂話本》等,吳興閔氏、凌氏則以套色印本著稱於世。私家刻書以明末常熟毛晉汲古閣最多,如《十三經註疏》、 《十七史》、《津逮秘書》、《六十種曲》等為其大者。明書坊刻書前期多經史讀本,後期更多戲曲、小說、醫書、類書等通俗讀物。較出名的有劉洪慎獨齋刻《山堂考索》、唐對溪富春堂刻《繡刻演劇十本》、容與堂刻《李卓吾先生評忠義水滸傳》、種德堂刻《八十一難經》等。
雕版印刷文獻雕版印刷文獻

清代

清代雕版印刷文獻存世最多。清前期官刻多在宮廷內府,武英殿掌刻實錄、聖訓、御製、欽定、典則、方略及經史、志乘、字學、類纂諸書。如《聖祖御製詩文集》、《御纂性理精義》、《數理精蘊》、《佩文韻府》、《駢字類編》、《十三經註疏》、《二十四史》、《欽定蘭州紀略》、《高宗聖訓》等。康熙時內府外設揚州詩局,所刻《全唐詩 》、《歷代詩餘》、《淵鑒類函》等,刻印俱極精妙。清後期官刻多在地方。同治時各省陸續設官書局,刻書甚多,較著名的有金陵書局刻《前四史》、《文選》,浙江書局刻《二十二子》、《九通》,廣雅書局刻《廣雅叢書 》 等。清代名家私刻既多且精,向為後世推重。以寫刻精緻、紙墨考究著稱的“精刻本”,有徐乾學刻《通志堂經解》、朱彝尊刻《暴書亭集》、王士禎刻《漁洋精華錄》、張士俊刻《澤存堂五種》。以校勘精審、摹影追古著稱的“精校本”,有阮元刻《皇清經解》、盧文紹刻《抱經堂叢書》、鮑廷博刻《知不足齋叢書》、黃丕烈刻《士禮居叢書》、黎庶昌刻《古逸叢書》、繆荃孫刻《雲自在龕叢書》等。清書坊遍布各地,尤以南、北兩京和蘇、揚兩州最繁盛,如蘇州席氏掃葉山房刻書數百種;乾隆版《大藏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雕印典籍。太平天國曾刻印《太平詔書》、《天朝田畝制度》、《資政新編》等文獻。
雕版印刷文獻

雕版印刷的方法

雕版印刷文獻是將文字反刻在木板上,塗上墨以後再印在紙上的。由於一版可反覆印刷多次,大大提高了文獻的製作能力和生產速度。普通雕版印書印出的文字一般都是單一的顏色 (黑色或紅色),稱為單印。為了能在一張紙上印出幾種不同的色彩,人們又發明了套版印刷的方法,即在幾塊規格完全一樣的雕版版面的不同部位塗上不同顏色的油墨,分幾次疊印在同一張紙上,稱為套版或套印,有用紅、黑兩種顏色套印的“朱墨本”以及用 3種以上顏色套印的“三色本”、“四色本”、“五色本”等。現存最早的套印繪畫是1974年在山西應縣發現的遼代《南無釋迦牟尼佛像》,印刷時間為遼統和年間(983~1011),現存最早的套色印本書是1941年在湖北江陵發現的元順帝至元六年(1340)中興路(今湖北江陵)資福寺刻的《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註解》(無聞和尚注釋),其卷首的《靈芝園》和經注都是用朱黑兩色套印的(現藏於中國台灣省)。到明末 (16世紀)套印法已經廣泛流行,如吳興閔氏和凌氏曾套印刊刻了 140多種圖書,如閔刻三色本《孟子》、《戰國策》,四色本《國語》、《文心雕龍》;凌刻套印本《琵琶記》、《古詩歸》、《唐詩歸》等。
雕版印刷文獻
在套版的基礎上,還出現了餖版和拱花的印刷方法。餖版是指用大小不同的雕版分色逐次套印拼成一整版,因若干小版形似餖飣,故稱餖版。拱花是指用凹凸兩版嵌合壓印,使紙面拱起而產生立體感,多用於印製素白花紋或行雲流水等圖像。明崇禎間(1627~1644)徽州人胡正言用餖版法印成《十竹齋畫譜》 (見彩圖)、用餖版、 拱花兩法印成《十竹齋箋譜》。

版式

唐代後期用雕版印刷圖書仍通行“捲軸”形式,和寫本一樣,版面只有“欄”(闌),即上下框。分隔每行文字的叫“邊準”或“界行”、“解行”。發展到“旋風葉”仍是如此。由旋風葉改進為“蝴蝶裝”,每頁單獨雕版,才出現特有的雕版版式,以後雖又出現“包背裝”、“線裝”,但版式已無多大變化(見中國古籍形制)。雕版版式有許多術語(圖1)。紙面上印版所占的地方叫“版面”。版面以外空白的地方,上邊叫“天頭”,下邊叫“地腳”,左右都叫“邊”。版面的四周叫“版框”。拼成版框的粗線叫“邊欄”,上方叫“上欄”,下方叫“下欄”,左右叫“左右欄”。邊欄只有一條線的叫“單邊”或“單欄”,在粗線內側再加一條細線的叫“雙邊”或叫“雙欄”。一般圖書的印刷頁有四周單邊、左右雙邊、四周雙邊 3種形式。版面用直線界成若干“行”。一頁書有幾行,每行有幾字,叫“×行×字”。通常多以半頁計算,叫“半頁×行×字”或把“半頁”省略,直接叫“×行×字”。有些書在正文中夾有雙行小注,如小注每行字數與正文相同,就不需另加說明,否則應寫成“×行大字×字小字×字”。這種“×行×字”通稱為“行格”。版面中間一行不刻正文,叫“版心”,也可叫“中縫”。版心常用花紋或橫線分隔成 3段。花紋按其形狀稱“魚尾” (圖2)。只有上面一個魚尾而下面用橫線的,叫“單魚尾”。上下都有的叫“雙魚尾”,分別稱“上魚尾”、“下魚尾”。魚尾本身的花式也很多,有“黑魚尾”、“白魚尾”、“花魚尾”之分,“黑魚尾”最常見。魚尾分叉之點正當版面中心,可據以對摺書頁不使歪斜。上魚尾之上、下魚尾或橫線之下有時加一條黑線,也是為了便於對摺書頁之用。由於包背裝、線裝的對摺處正當書冊左邊開合處即“書口”處,因而魚尾上下加黑線的就稱為“黑口”,線特別粗的叫“大黑口”,特別細的叫“小黑口”、“細黑口”或“線口”,不加線的叫“白口”。把黑口連上魚尾看起來有點象大象的長鼻,因而也有人稱之為“象鼻”。
雕版印刷文獻
蝴蝶裝有時在版框左欄外邊上端刻一小小的長方格,裡面刻印篇名,以便翻檢,叫“書耳”。坊刻本以及某些家刻本在序目後面或卷末空白處刻印一個“牌記”,也叫“書牌”或“木記”,說明此書是何時何地哪一家所刻,有時還加幾句以表白此書內容如何好,刻印如何精。有些坊刻的小說戲曲還用橫線把整個版面分成兩截或三截,叫“兩截版”或“三截版”,下截占地位較多,刻正文,上截、中截刻評語、插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