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道村

雅道村

雅道村——廣東省名村,位於中國橘紅之鄉化州市的西南部,良光鎮木塘公路側,距鎮中心4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10°33′北緯21°32′。村中戶籍約932戶,總人口5323多人,轄區總人口6863多人。總耕地面積約3400多畝。地處南亞熱帶,屬丘陵地帶,境內河流少,但池塘水庫多,土壤多為黃質土。該村交通方便,人勤物豐,綠蔭成林,環境優美。村民主要從事種植業,畜牧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等,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以從事建築業、商貿流通業和文化教育事業為主。蔣姓是雅道村的唯一姓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雅道村
  • 外文名稱:Yadao village
  • 行政區類別:廣東省
  • 所屬地區:廣東省茂名市化州市良光鎮
  • 下轄地區:化州市
  • 電話區號:0668
  • 郵政區碼:525131
  • 人口:6863人(2010年)
  • 著名景點:深沉嶺,橫江水庫
  • 耕地面積:約3400多畝
  • 轄區總人數:6863多人
廣東省茂名市化州市良光鎮下轄村,基本信息,行政管轄,交通概況,地方語言,地區特產,歷史概況,古今名人,蔣氏源流,地方大事,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蓮華鎮下轄村,

廣東省茂名市化州市良光鎮下轄村

基本信息

所在區縣(County) :化州市良光鎮( Hua Zhou Shi Liang Guang Zhen )
郵政編碼(Postal Code):525131
區劃代碼(Area Code) :440982

行政管轄

雅道村委會管理區轄區包括雅道 . 雅道古桑尾 雅道旺科山 雅道西埇 雅道馬嶺 橫江 洪埇 九比 新屋 師頭埇 家達埇 等自然村。

交通概況

雅道村交通便利,位於良光鎮木塘公路兩側,離化州火車站19公里,離廣湛高速楊梅出口和塘綴出口約10公里,物流運送方便。

地方語言

方言以化州話為主。化州話也稱化州白話或化州土話,是全國七大方言區中粵語的次方言,亦是在化州本土行程的方言。化州話,為現今全國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之一,使用人口約140萬(今南盛街局部地域的民眾的日常用語與茂名白話及高州白話同,當不屬化州白話之列)。化州話古樸典雅,辭彙豐富,語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詞古義多,語言生動又富幽默感。對化州人來說,化州話是維繫感情的紐帶,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異域他鄉。鄉音相同,勝似“自己人”。

地區特產

物產豐富,農產品盛產水稻,黃瓜、糖蔗、花生、紅薯、鹹菜;水果以荔枝、龍眼、芒果、楊桃、番石榴、木瓜為主;水產養殖以淡水養殖為主,盛產羅非魚、花星魚和塘虱魚,是化州市花星魚生產基地之一;畜牧業以家豬、山地養雞為主。

歷史概況

雅道村,始祖蔣桂山,原籍廣西興安【此資料出自‘化州文史’(第11輯)<化州姓氏考>,考自1996年版的《化州縣誌》,由化州政協寫,[200]粵印準字第0093號,茂名輝煌印刷廠排印】為南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恩科舉人,是來叟公四世孫光祖之子。曾任石龍縣〔今化州〕知縣,任滿落籍化州,初居化州楊梅,後遷至化州良光鎮創基雅道村。取雅道源於“雅言執語,道德傳家”之意。

古今名人

蔣桂山:宋朝政治人物,原籍廣西興安,為雅道村始祖,南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恩科舉人,是來叟公四世孫光祖之子。曾任石龍縣〔今化州〕知縣。
蔣天麟:字君瑞,為桂山公三世孫。政治人物,授廣南東路高要縣(今為高要市由廣東省直轄,委託肇慶市代管)主簿(縣一級的官吏,主要有知縣、縣丞、主簿和縣尉)。《化州縣誌》
蔣惠瓊:蔣天麟之子,字善寶,政治人物。任石城(今位於江西省贛州市)縣尉(縣一級的官吏,主要有知縣、縣丞、主簿和縣尉)。《化州縣誌》
蔣京玉:號典史,蔣惠瓊長子,政治人物,任遂溪縣(位於廣東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島上。 歷史上,雷州府遂溪縣還包含今湛江市區的赤坎區霞山區麻章區東海島等)典史(官名,掌管緝捕、監獄的屬官。如無縣丞、主簿,則典史兼領其職)。《化州縣誌》
蔣捷玉:號主簿,蔣惠瓊次子,字諱璧,幼名崔仕仕。政治人物,初任湖廣德慶府孝感縣(湖北省下轄的一個地級縣)主簿(縣一級的官吏,主要有知縣、縣丞、主簿和縣尉),後授戶部郎中左參議。《化州縣誌》
蔣 資:字遂良,號源深。化州縣(古稱石龍)良光鎮雅道村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三品。為桂山公六世孫。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癸酉科舉人,1394年,洪武二十七年中甲戌科,張信榜,二甲進士一名,是年授湖廣會同縣知縣(正七品)。1399年, 建文元年(已卯年)授戶部(財政部)山西司主事官職(正六品。戶部:有十三個司,掌管土地、賦稅、戶籍、軍需、俸祿、糧餉、財政收支的)。未期禮部尚薦至署員外郎事(“員外”是定額以外添派的人,為從五品。禮部(禮儀部):主管國家凶吉大典,典章制度、祭禮、學校、科舉和外事活動等)。1402 建文四年(壬午年)授南京司郎中([郎中]在六部中僅次於侍郎的官,是部內各司的主官,正五品)。1405 年永樂三年(乙酉年)調刑部(法務部)戶曹郎(刑部:掌管國家的法律、刑獄等事物。戶曹郎:古代州郡所置的屬官,負責掌管戶籍,賦稅徵收)1409年永樂七年(已丑年)復為戶部主事(正六品)。 永樂年間,因上書進諫,朱棣大怒並捉拿蔣資,其絕食三日不死。後被貶至長城以外的邊陲任職,其仍然上疏進諫,朱棣讚賞其忠誠,召還擔任濟寧知州(從五品),州祀鄉賢,有傳。後升為山東布政使司參議(山東承宣布政使司衙門駐濟南府。 下轄六府、十五州、八十九縣,明朝的“承宣布政使”,不是中央官,而是最高的地方官。每一個承宣布政使的轄區,稱為“承宣布政使司”,簡稱為“布政司”,而不稱為‘行省”。在正式的檔案中,為了避免“行省”兩個字,地名下面加上“等處”。例如,山東“行省”,被稱為“山東等處布政使司”。所有的布政使,不分左右,官階概為“從二品”其下設有:布政使司左右參政(員額不定),從三品 )。其品行廉潔,深得百姓愛戴。有政績,深得民心,卒後配享聖宮,事跡載府志,省志。【《明清進士錄》. 中華書局.】
敏:字勉,明永樂,庚子科舉人(1420年),任教諭(教諭是學官名,掌文廟祭祀,教育所屬生員)。《化州縣誌》
衍:明宣德,壬子科舉人(公元1433年),任教諭(教諭是學官名,掌文廟祭祀,教育所屬生員)。《化州縣誌》
滉:明景泰,癸酉科舉人(1453年),由儒士中,任廣西雒容縣訓導(訓導為中國古代文官官職名,訓導職能通常為輔佐地方知府,主要功能為負責教育方面的事務)。《化州縣誌》
渾:明景泰,癸酉科舉人(1453年),任訓導。《化州縣誌》
蔣修齡:(14761550字仁卿,號梁山治易經,為蔣資公三世孫。任江西信豐縣知縣(位於江西省贛州市)。生於成化十二年丙申年(1476)六月初三日,終於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年(1550)六月二十日。《化州縣誌》
蔣 譽:字君鋒,號雅道逸仙。中國國學研究會研究員,中國詩書畫研究會研究員。現代藝術家、玄學家、詩人。其名字收藏於中國文藝界名人庫。同時被中國國學研究會評為“當今中國藝術界最具影響力人物”,被中國文藝界名人庫組委會授予“新中國文藝界突出貢獻藝術家”稱號。(錄於華夏國學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相關書籍)
烈士英名錄
蔣田太:1944年參加抗日戰爭,獨立大隊戰士,1945年1月犧牲於廉江燈草村。
蔣亞秀:1946年參加解放戰爭,新四團二連戰士,共產黨員,1947年3月犧牲於良光泥塘。
蔣振志:1944年參加解放戰爭,化北獨立大隊中隊指導員,共產黨員,1947年4月犧牲於廣西北流。
蔣華子:1947年參加解放戰爭,化南武工隊戰士,共產黨員,1947年8月犧牲於良光瓊錫坡。
蔣有榮:1947年參加解放戰爭,化南武工隊戰士,共產黨員,1947年犧牲於笪橋良坡。
蔣崇余:1946年參加解放戰爭,雅道村村長,共產黨員,1948年2月犧牲於良光樂底。

蔣氏源流

蔣氏是黃帝的嫡系後裔,世系如下:
黃帝軒轅氏——少昊金天氏——蟜極——帝嚳高辛氏——后稷(周始祖,西伯)——不窋——鞠——公劉——慶節——皇仆——差弗——毀隃(毀渝)——公非(公卯)——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周太王古公亶父——季歷——周文王姬昌——周公姬旦-蔣伯齡(蔣氏始祖)
蔣姓出自姬姓,始祖是蔣伯齡,為周文王姬昌之孫(《周易》為周文王姬昌所著),周公姬旦之子(周公姬旦是儒學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聖人之一)。據《左傳》、《唐書·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等所載,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個兒子叫伯齡,被封在蔣,建立蔣國(據考證河南省淮濱縣期思鎮是中華蔣氏的起源地),蔣國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春秋時(公元前617年)楚國侵略蔣國後,伯齡的後代子孫就以原國命名姓,稱蔣姓。蔣姓除部分留居河南外,大部外遷。秦漢之際,在山東廣饒的樂安蔣姓繁衍的最為旺盛,故蔣姓世代有以“樂安”為堂號的習俗。蔣姓南遷較一般姓氏都早,始於漢代,東漢建武年間,逡道侯蔣橫有九子,皆封侯,即:公華侯蔣潁、會稽侯蔣鄭、臨蘇侯蔣浙、臨湖侯蔣曜、浦亭侯蔣巡、臨江(今重慶忠縣)侯蔣川、九江(今屬江西省)侯蔣稔、雲陽(今陝西省淳化)侯蔣默、函亭(今江蘇省宜興)侯蔣澄。可見,自蔣橫以後,其子孫多數散居於中國南方的江蘇、江西、浙江四川湖北湖南貴州等地,並且成為當地的開基始祖。據考證,天下無二蔣,蔣姓來源比較純正,蔣姓中國人本出自於一家。漢代以後的南方蔣姓,大都出自江蘇的宜興,其始祖為函亭侯蔣澄。如今,蔣姓已廣布天下,尤以浙江、四川、江蘇、湖南、廣東、廣西等省多此姓,可見蔣姓源於北,而盛於南,是比較典型的南方姓氏。是中國百家姓排行第十三位的大姓。(摘自中文百科)

地方大事

1 9 1 6年蔣氏合修通譜,尊蔣伯齡公為一世。蔣詡為44世,蔣橫為四十七世,其九子皆封侯,第八子默、第九子澄,居滆湖東西,凡湘桂蔣氏及轉徙者,皆二侯苗裔。
民國36年(1947)4月,中共化吳中心縣委成立,唐彪任書記兼四團政委,率領隊伍轉戰化吳廉邊地區,摧毀國民黨不少區、鄉政權,建立了化縣、吳川兩縣人民解放政府及屬下18個區、48個鄉的人民政權。而然在唐彪率領部隊在化州縣良光雅道村家宅埇一帶截擊國民黨軍隊的撤退途中被流彈擊中犧牲。是年1947年6月5日。唐彪烈士墓位於雅道國小後面。
1982年2月化州縣良光雅道村出土宋代陶罐2件。

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蓮華鎮下轄村

雅道村位於鎮域中部,東與本鎮南塘村相鄰,西與本鎮林畔村相鄰。明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600年),福建莆田古溪鄉之陳氏兄弟來此地域定居。兄弟倆商定 “創鄉各立,鄉稱歸一”,以表手足之情,故兄創現潮州市鐵鋪鎮溪頭村,稱“溪頭”。弟創今蓮華鎮的雅道村,也稱“雅道”,後改稱 “雅道梓”,取“雅道”源於“雅言執語,道德傳家”和梓為“桑梓,故鄉”之意。
雅道全村土地面積0.45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75畝。2002年,全村總戶數209戶,總人口818人,其中農業人口200戶809人。村經濟年總收入286萬元,人均收入2338元。該以陳姓為主。
1979年以後,雅道村大力發展本村經濟。至2002年,全村農作物總播種面積900畝,農作物總產量865噸,禽畜飼養量為7106隻,其中豬205頭,雞3200隻,鴨1600隻,鵝2100隻。淡水魚養殖總量15噸。
村莊面貌有較大的改觀,1986年,村集體分配宅基地給村民,讓村民建設新房。1998年,新建二層的雅道國小教學樓,改善教學條件。1993年,投入1.5萬元,建設1座12個蹲位的無害化公廁。1996年,鋪設村道水泥路面,改善村民的行路條件。1999年,鋪設了供水管道並接通東里自來水廠,改善村民的飲水條件。
村中心有一座四方古寨,建於明末清初。前低後高,占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古寨外圍由33間並排屋圍成一個四方城,寨中央有大廳及左右兩間大房,大房前面各有三間廂房,兩邊還有左六右五兩排廂房;寨內設四直二橫共六條通巷,四通八達,宛如一座迷宮。寨前有一個面積1500平方米的半圓型水池,水池後面是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間寨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