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國

蔣國

蔣國(前1116年-前617年),是西周時期由華夏族在今河南省淮濱縣一帶建立的姬姓諸侯國,始祖是周公姬旦的第三子姬伯齡。蔣伯齡的後代以國名為姓。

公元前617年,蔣國被楚國所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蔣國
  • 簡稱:蔣
  • 所屬洲:亞洲
  • 官方語言:上古漢語
  • 政治體制:君主制
  • 國家領袖:姬伯齡
  • 主要民族華夏族(漢族)
  • 故地:今河南省淮濱縣期思鎮
  • 始祖:姬伯齡
  • 國姓姬姓蔣氏
  • 滅亡時間:公元前617年
  • 亡於:楚國
簡介,古城遺址,相關信息,

簡介

西周時期,周公姬旦的第三子姬伯齡被封在蔣地(今河南省固始縣東北蔣集),建立蔣國。
據考證,蔣國故都位於今河南省淮濱縣期思鎮境內。
蔣國是西周時期的封國之一,最早見諸文獻記載的是《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富辰的一段話:“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唐書·宰相世系表》認為:“周公第三子伯齡封於蔣,子孫因以為氏。”
周滅商後,為鞏固其新政權,一方面對殘餘的商王朝反抗勢力進行鎮壓,另一方面又採取大分封的辦法實行“分封”統治。據文獻記載,西周初年較為集中的分封大致有三次:一在武王伐之後,二在周公攝政與成王親政之時,三在康王在位之世。故《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曰:“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並建母弟,以藩屏周。”便是周初三次大分封的重要記載。
蔣國存在了400餘年。公元前632年,著名的城濮之戰爆發,晉文公退避三舍之後,擊敗強大的楚軍,一戰確立新一代霸主地位,而戰敗的楚國大傷元氣,長時期不敢北上,轉而掉頭向東,向淮上小國撒氣,不管東夷方國還是姬姓諸侯國,一概掃蕩。
始封在內地還是邊疆?
蔣國始祖是周公之子。據《左傳》記載,周公東征平定“三監”(武王滅商後,派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三人留在殷地監視紂王的兒子武庚,歷史上稱之為“三監”)叛亂後,為鞏固統治,周王朝大量“封建親戚”,而“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也就是說,在這次大規模的分封中,周公的六個兒子成為諸侯國國君,他的第三個兒子伯齡被封在蔣國,成為蔣國的開國君主,如今全國蔣氏,都認伯齡為始祖。
一般認為,伯齡被封一個叫“蔣”的地方,因此其國號為蔣國。有專家考證認為,這個蔣地,並不在今天的淮濱,而在獲嘉、修武一帶,準確地說,是獲嘉張巨鄉蔣村(也有人認為是焦作市馬村區蔣村)。不知什麼原因,在周昭王、穆王時期,蔣國南遷到今尉氏縣蔣城;周宣王中興之時,周王朝征服了南淮夷,為了加強對這一帶的統治,把蔣國再次南遷至今淮濱期思鎮。
持這種說法的人認為,周代初期,蔣國始封之時,今天淮濱一帶是東夷(也稱淮夷)的地盤,蔣國不可能在這裡建立。只有到了周宣王征服淮夷之後,蔣國才可能在此立足。這種觀點頗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周王朝與東夷之間的戰爭錯綜複雜,不能簡單地做出論斷。
東夷是周王朝的勁敵,從周初到春秋時,華夏諸侯與東夷之間的戰爭不絕史冊。其實不僅是周代,華夏與東夷之間的戰爭和融合延續了2000多年。
“夷”的原意為“一人負弓”,是遠古東方部落集團的名稱,與“華”對應,起初並沒有任何貶義。學術界有人認為,華、夷是遠古黃河流域東西兩大部落集團,東方夷族最為著名的部落首領有羲和、帝俊、太昊、蚩尤、少昊、大舜、伯益等。大約5000年前,在與黃帝的大戰中,蚩尤落敗,導致東方部落分化瓦解,一部分與華族相融合,另一部分仍保留自己的文化傳統。
夏代是以黃河流域西系部落為主,融合東方少昊集團諸多部落建立的國家。從現在掌握的史料看,夏代西方發生的戰爭很少,而與東方的爭鬥很激烈,有人認為,推翻夏王太康、“代夏政”的后羿就是東夷的首領。
商人也是東西兩大系融合的複合型共同體,他們與東夷關係更為密切。有人研究甲骨文認為,商代人殉、人祭之風淵源於東夷,從甲骨卜辭的記錄看,用作人殉、
人牲的主要是西邊的羌人。不過,商代與東夷之間,也時常兵戎相見,尤其到了商代後期,甲骨卜辭中,常見征伐人方、屍方(學者認為“人”、“屍”均為夷的變體字)的記錄,對東夷作戰時間很長、規模很大,遠涉淮河流域。所謂“商人服象,為虐東夷”,即是文獻對這段歷史的記載。商代末年,紂王對東夷發動大規模戰爭,以致周人驟然攻打,紂王竟然無兵可用,只好用奴隸拼湊成一支部隊,所以史書說“紂克東夷而殞其身”。
到了周代,東夷仍然是周王朝的勁敵。周武王去世後,周公輔佐年幼的成王,武庚乘機會同心懷不滿的“三監”,聯合東夷奄、薄姑等眾方國聯合起兵反周。
於是周公大舉東征,用三年時間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殺了武庚,放逐叛亂的“三監”,並且占領了奄,放逐其君,“滅國者五十”。有學者認為,被滅掉的這50個方國,大部分在今山東境內,也有一些位於淮水流域。《史記·魯周公世家》說:“管、蔡、武庚等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興師東伐……寧淮夷東土。”可見,周公的東征,是涉及淮河流域的。
隨後,姜太公被封於齊,周公被封於魯(其長子伯禽代為國君)。齊建國於營丘,正是東夷薄姑的中心地區,而魯建國於曲阜,正是奄的中心地區。立國之初,齊、魯都面臨夷人的激烈反抗,姜太公立國之初,“(東夷)萊侯來伐,與之爭營丘。”經過激烈的戰鬥,齊才得以立國,甚至直到春秋,齊國與萊夷也發生過戰爭。周公之子伯禽於魯之時,“淮夷,徐戎並興”,使得魯國一度不敢開東門。
成王親政以後,“淮夷、徐夷及奄又叛”,成王大規模徵集軍隊,展開徵伐,經過幾次反覆,今山東境內的東夷勢力才被壓制下去。即便如此,齊魯的夷人文化仍很強大。姜太公的齊國採取了文化上兼容並包、經濟上充分發揮地利的方略,“大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而伯禽在魯國則採取以周文化變革當地民風民俗的政策。據《史記》記載,姜太公就國後5個月就向周公報告施政奏效,伯禽三年後才作出相同報告。周公得知兩人採取的不同文化政策,“乃嘆曰:‘嗚呼,魯後世其北面事齊矣!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後來,齊國果然成為大國,而堅持周禮的魯國,則在後世孕育了影響深遠的孔孟儒家學說。
既然齊魯都立國於東夷文化的核心地區,蔣國為什麼不能立國於淮河中游靠近中原的淮濱期思呢?
不過,山東的東夷遭齊魯的強力壓制勢力不張,其勢力中心逐漸南移到淮河中下游,史書中淮夷的名頭逐漸取代了東夷。如果蔣國最初就立國在期思一帶,他們必當面對強大的夷人勢力,國力的發展受到極大的制約。
宣王中興決戰淮夷
周朝建立100多年後,淮夷再次強大,對周構成嚴重威脅。周穆王時,位於洪澤湖一帶的徐國國君一度稱王,公開與周王朝抗衡,率領眾多方國攻打到了黃河流域。穆王“畏其方熾”,“乃分東方諸侯命徐偃王主之。”後來,周穆王與楚國夾擊徐國,殺掉徐偃王,才抑制了淮夷勢力。
周夷王時,淮夷勢力再度膨脹。噩(鄂)侯馭方叛周,“率南淮屍(夷)、東屍,廣伐南或(國),東或”,不僅攻伐紂王朝南疆和東邊的諸侯,還打到了洛陽附近,威脅周的東都。周夷王動員了西六師、殷八師兩支主力夾擊,才把淮夷入侵打退。
到周厲王時,淮夷再次打到洛陽附近,並曾擊敗周王朝主力部隊,直到厲王之子宣王即位後,才徹底消除了淮夷的威脅。
周厲王是周代有名的暴君,他的橫徵暴斂曾引發國人暴動。大約因為經歷了那場災難,他的兒子宣王即位後勵精圖治,整頓朝政,使已走下坡路的周王朝一度強盛,史稱“宣王中興”。宣王的主要功業是討伐侵擾周朝的戎、狄和淮夷。
在打敗北方的戎、狄後,周宣王命召穆公及卿士南仲、大師皇父、大司馬程伯休父等率軍討伐淮夷,周王朝的部隊沿淮水東行,打敗諸多淮夷方國,令最強大的徐國被迫屈服,向周王朝進貢。各方國也都接受王命,敬獻貢物。自此一戰,淮夷一蹶不振,從此再也沒有強大起來。有學者研究認為,此後淮夷與華夏的融合逐漸加快,春秋時期各淮夷方國“即事諸夏”,與諸夏通婚,參與會盟。這個時期出土器物淮夷,所有銘文都是周代通行的文字。
在春秋爭霸與戰國大兼併的過程中,這些方國先後被楚、吳、魯、越兼併,與此同時,華夏與東夷完成交匯融合,夷夏間的差別逐漸消失。秦朝統一六國的時候,“其淮泗夷皆散為民戶”,都已經成為華夏的一部分。
根據史書記載,周宣王振興國威後,又進行了一次分封,其中封他的弟弟姬友於鄭(今陝西華縣東,後遷徙到新鄭)。為了加強對南方的控制,他還將其舅舅申伯徙封於謝(今河南南陽)。主張蔣國始封於獲嘉一帶的研究者認為,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宣王令蔣國遷徙到今天淮濱一帶。
並不是從北方遷徙而來,它最初就立國於期思。淮濱縣文化局辦公室主任尤新峰先生就認為,如果蔣國曾多次遷徙,史書上不可能沒有任何信息;而姬姓的蔡、沈、息等國都在淮河流域,與期思相距不遠。期思雖在淮河之南,但距離淮河只有10多公里,是重要的農耕區。周公東征,“滅國五十”之後,周王朝將伯齡封於此地,作為控制東夷的前哨陣地,並非沒有可能。
這種推論聽起來有道理,蔣國不在內地,而在邊疆,承擔對抗東夷重任,也是合乎情理的。
尤新峰先生還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史料——唐天寶十五年的《蔣氏大宗碑記》。此碑記有如下內容:“昔者周公正天地之紀,立君臣之度,朝諸侯於明堂,復寶命元子,於是旌之車服,錫之山川,雖名上公之位號,實用王者禮樂。然猶大錄豐功優命諸子。宅魯侯於曲阜,城蔣國於期思……”大意是說周公功勞巨大,成王待他極為優厚,並且對他的兒子也給予優厚待遇。這個史料年代較早,因此有較高可信度,其中“城蔣國於期思”之句,分明是說蔣國始封地就在期思,跟魯國一樣,承擔重任,立國於當時的前線,成為與淮夷作戰的前哨。
由於缺少充分的原始史料,關於蔣國的很多爭論難以產生定論。但這次“尋根聚會”上,各地蔣姓代表至少形成一個共識:期思為蔣國故城,也是蔣氏得姓的地方。古代史書和如今考古發掘,都證實了這一點,班固的《漢書》,司馬彪的《續漢書郡國志》都明確記載,“汝南郡期思縣有蔣鄉,古蔣國。”《左傳》杜預注認為,“蔣在弋陽期思縣”。而《水經注》也說:“淮水又東北,過期思縣北,縣故蔣國”。

古城遺址

期思古城位於淮濱縣城南15公里,居於大別山北麓,淮水之陰。地勢綿延起伏,域內河湖密布。淮河、白露河、期思河三川爭流,澆鑄出期思古老的文化;草湖、方家湖、兔子湖三湖相映,沉澱著期思厚重的歷史。
期思古城是西周蔣國故址,歷史有明確記載,《左傳》杜預注指出 “蔣在弋陽期思縣”,《水經注·淮水篇》載“(淮水),又東北,過期思縣北,縣故蔣國,周公之後”,進一步指出蔣國是周公後裔。周公是指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成王年幼時輔政,時武庚串通管叔、蔡叔、霍叔以及淮夷諸國叛亂,周公旦攻滅東方16國,並對東方的領地重新進行了分封,自封於魯,長子代之。
《史記索隱》載“周公元子就封於魯,次子留相王室,其餘食小國者六人 : 凡、蔣、邢、茅、胙、祭也”,《春秋左傳注·僖公二十四年》記周召穆公糾合宗族於成周作詩時明載:“管、蔡、 ……郇文之昭也”即文王子。“邗、晉、應、韓武之穆也”, 即武王子“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即周公旦之嗣。並在注中說:據《通志氏族略·二》蔣為周公第三子伯齡所封國,傳世器物有'將兌殷'、'將子爵'" 。從周公旦子封於蔣,至公元前617年楚大夫復遂攻滅蔣,蔣國已有600年左右的發展史。滄海桑田,遺蹟未泯,蔣城故址仍然在向人們展示它當年的文明和輝煌。現存的古城牆東西長約1700 米,南北長約500米,牆基寬 32 米,東南有烽火台一處,殘高約7―8米,其它牆段殘高1— 3米。
在古城遺址範圍內,遍布灰色土層,繩紋陶片到處可見。在古城西牆南端發現大量紅燒土和漢代筒瓦, 因此處地勢較高,當地稱之為 " 炮台"可能為漢代遺蹟。在古城外西北隅有一台地,當地稱為“北城埂”, 經調查為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與古城牆址並無聯繫。近些年來,古城內外不斷出土有 春秋戰國時期的銅戈、銅矛、銅劍、銅鼎和銅壺,在古城南郊發現有春秋墓群。第一次發現楚國金幣“郢愛”, 而發現最多的是楚幣蟻鼻錢。這些文化遺物,具有典型的楚文化特徵,它反映期思古城在滅蔣入楚之後的歷史背景。

相關信息

蔣國
國號
國姓
爵位
不詳
國都
始封此國者
周公旦
始祖
姬伯齡
興亡年代
前11世紀 至 前617年
滅亡原因
被楚國所滅
史書記載
春秋(始見於隱公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