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邏街

陽邏街

陽邏街:位於長江中游北岸、新洲區西南部,南與青山區隔江相望,西與黃陂區接壤,版土面積238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6平方公里,轄68個村、14個社區,人口:156514人,是武漢市重點發展的新型城區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陽邏街
  • 人口:156514人
  • 城區面積:16平方公里
  • 位於:長江中游北岸
簡介,地區特徵,歷史概況,氣候特徵,交通概況,經濟概況,教育概況,文化概況,醫療衛生,近代發展,

簡介

陽邏街道辦事處歷史沿革:1951年屬新洲縣,1953年改為新洲縣直轄鎮,轄6個居民委員會。1983年,陽邏屬新洲縣隸屬武漢市。1999年12月,撤銷陽邏鎮,設立陽邏街道辦事處。2001年5月,撤銷金台鎮,合到陽邏街道辦事處。駐地:陽邏街肖家榜社區。面積:(平方公里)154.22,人口:161885,社區居委會:14個,建制村委會:68個。

地區特徵

陽邏街道 辦事處駐關上街,人口156514人,面積238平方千米。轄14個居委會、68個村委會:香崗、關上、潘家墩、肖家榜、汽發、商東、江北、市場、棉紡、化工、媧石、天力、武生院、吳家田、武湖、軍民、春風、楊柳、橋頭、江堤、新堤、山河、界埠、新光、中份、高潮、長山、新坳、潘廟、萬山、黃土、柴泊、余崗、紅崗、施崗、紅嶺、老屋、青松、馬山、邱粟、童院、長江、花園、曹鋪、金山、棋架山、宋崗、袁榨、牮樓、佘集、杏花、奶牛、林場、水產、竹咀、邵咀、海棠、月明、毛集、蘆山、南山、團山、朱店、牌樓、七湖、陳咀、湖咀、新村、新建、東湖、周榨、徐咀、楊咀、金龍、淘金山、王田、六房、金台、錦屏、韓弄、和平、向陽。陽邏,濱臨長江,古名邏汭,又名若城,舊稱陽邏堡,歷為兵家必爭之地,至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考古證明,早在殷商時期,即有人群“依山結茅”、“逐水而居”,周期,已成著名“水埠”,今有香爐山文化遺址。公元前537年,“楚子伐吳,濟於邏汭”,陽邏開始成為軍事要塞。三國時期,因其地在長江之北,《水經注》謂“水之北為陽”,又因孫、劉聯軍,北拒曹操,劉備士卒在此“旦大邏吳兵之至”,遂取一“陽“一“邏”名之,“陽邏”自此得名。 公元1274年,忽必烈率軍兵臨陽邏,在此駐軍指揮渡江。陽邏是省級經濟開發區,陽邏港是長江中下游唯一天然深水良港,目前正以現代化港口工業新城規劃加以建設,已形成一定規模。香爐山,現為華中地區最大的火力發電廠、武漢陽邏電廠所在地。陽邏城將是未來的武漢衛星城.

歷史概況

陽邏歷史悠久。早在殷商時代,陽邏即有人群聚居,距今已有3 700年的歷史。陽邏首興於殷商,建制於東漢,始名羅汭,又名若城。公元前537年,陽邏就是春秋時期楚國邾城邑的一閭。秦漢以後,迄今2 600餘年,陽邏一直是歷朝歷代縣轄之亭、里、都堡、社、鄉、鎮等基層所在地。
陽邏是古代著名的城堡。因其地處“淮甸上游”,扼長江、控武湖、屏香爐、踞武磯,“鎖大江以為武漢東門,控天塹以聯半壁河山”,素有“守陽邏而得武漢”之說,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從春秋“楚子伐吳,濟於羅衲”,到東漢黃祖屯兵武磯山四戰江東孫氏兄弟;從三國蜀吳聯以拒魏,“使人於此江旦夕以邏”,到東晉劉毅桓玄大戰陽邏崢嶸洲;從元忽必烈駐軍陽邏堡渡江滅宋,到元末朱元璋陳友諒攻戰武昌激戰於陽邏;從明末張獻忠陽邏渡江出兵武昌,到清末太平軍擇陽邏西進占領漢口;從魏文伯創建陽邏革命根據地,到賀龍從陽邏領兵東下參加南昌起義,無不有證於此。歷朝歷代,這裡都不乏你征我討,烽火連天,戰爭給陽邏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陽邏位於長江中游北岸、武漢市東郊、新洲區西南邊陲,地處東經114º32′,北緯30º37′ 。全境南北長19.73公里,東西寬20.75公里,境內有武湖平原、東湖平原兩大平原,三嶺崗、倉陽崗、錦屏山、十里長山、毛集崗5大丘陵,武湖、柴泊湖、朱家湖、陶家大湖、七仙湖、陶樹湖、桃花湖、漲渡湖、鄢家湖、官汊湖10大湖泊,長江流經南境,界埠河、倒水河穿境注江。長江陽邏江段長9.8公里,是上起宜昌下至湖口2 000多公里江段中唯一的一段深水良港,江水長年不凍不塞,不淤不滯,可停靠萬噸級輪船,沿江一帶布有不同規模不同類別的水碼頭37個,客貨運輸極為方便。

氣候特徵

陽邏因水而秀,因水而活,更因水而獨具魅力。界埠河自北向南,從倉埠至水口,境內曲折流程l0.7公里,澤潤武湖平原133平方公里的土地,倒水河自大別山南麓流經紅安、新洲,至陽邏龍口人長江,境內流程14.5公里,流域29平方公里,沿河一帶的金台、毛集、高潮成為名副其實的棉庫糧倉。長江挾河攜湖而走,境內大小湖泊10餘個,其中萬畝以上的大湖兩個,湖水甜美,水下植被豐富,是養魚植蓮培蚌的好去所。
陽邏水美,山也秀。陽邏的山,山山藏金,處處見寶。淘金山、錦屏山是著名的金礦山;遍布毛集、余集、施崗諸山,矽石、礫石儲量豐富,探測的石英砂儲量為2 764萬噸。
陽邏屬中國東部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地區,氣候濕潤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物產豐富,曬雨山綠茶聞名遐邇,將軍山峰巒疊翠,被林業部命名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施崗林場、毛集林場、青松林場早具規模,武湖的金墨尾銀魚肥嫩鮮美,享譽中外。

交通概況

陽邏北枕大別山,南依長江,“東接蘄黃,西抵漢沔,南渡鄂州,北拒五關”,形勢險要,水陸交通便利,自古以來,向為新洲、紅安、麻城三地物資轉運中心,亦是鄂、豫、皖三省物資集散要地,史有“小漢口”之譽。陽邏西,距武漢中心城區21公里,是武漢的東大門,地處武漢市承東接西,貫南通北的重要節點位置,是武漢通江達海的重要港口,也是武漢城市圈對外聯繫的“黃金水上門戶”。
陽邏交通極為便利。水路依長江通道“上連漢沔”,“遞乎黃浦”,“連吳接楚”,“通巴達滬”,航運極為活躍。陸路四通八達,陽邏長江大橋、武漢外環繞城公路貫通京珠、滬蓉兩條高速公路,漢施、新陽、陽大3條高等級公路與106、318國道縱橫相連,可直達鄂、皖、豫三省腹地。鐵路運輸便捷,京廣鐵路專用線已延伸到陽邏貨櫃港區內。航空航班稱便,武漢天河國際機場距陽邏僅31公里,漢口機場在陽邏毛集已建成啟用。

經濟概況

悠久的歷史提升了陽邏的品位,獨特的區位決定了陽邏在大武漢開放開發經濟建設中的特殊地位。
與時俱進 百業興旺:
陽邏是新洲的工業經濟中心。舊時的陽邏工業多以手工業為主。主要行業有紡織業、竹木業、修理業、食品加工、金屬加工、工藝加工等228戶,皆為個體私人作坊,規模不大。明清時代,陽邏地區家家織布,戶戶紡紗,生產的印花布和白棉布(人稱土布)在國內外市場極負盛名,遠銷安徽、雲南、廣東、廣西、河南、貴州、四川、江西等地和日本、新加坡等國,為新洲後來的紡織業奠定了發展的基礎。1950年4月,陽邏元通村(今新坳村)成立織布生產合作社,開新洲集體工業之先河,在它的帶動下,陽邏個體手工業者紛紛成立手工業行業工會。1957年,陽邏漂染廠成立,又為新洲第一家合作企業。
1966—1985年是陽邏工業發展的高潮期。70年代初,為適應新洲“五小工業”發展的需要,陽邏先後建有湖北高中壓閥門廠、新洲縣化肥廠、新洲縣磷肥廠、新洲縣水泥廠、新洲縣印染廠、新洲棉紡廠、新洲汽車發動機廠、新洲造紙廠等大小工廠134家,全縣八大企業陽邏占了7個。1985年,全縣工業總產值22 698.1萬元,陽邏就有12 136.4萬元,占全縣53.5%,全縣工業稅收2 420.3萬元。陽邏就有l 625.3萬元,占全縣57.2%。
改革開放20多年間,國有企業有序退出了市場,民營企業、股份企業應時而生,招商引資更讓一批外資企業人駐陽邏,現在境內有大中小型企業(含私營)3 200多家,已形成港口工業、建材工業、能源工業、冶金工業、化工工業、紡織工業、食品生物工業七大工業體系,工業門類漸趨完善。
陽邏的農業生產歷史悠久,自從有人群聚居,就開始了原始的農業生產。農業生產以傳統的種植農業為主,迄今已有3 000多年。1950年以後,打破舊時生產關係,堅持社會主義道路,陽邏農業歷經了個體農業、集體農業、土地承包3個階段,農業種植也由單一種植到合理種植和生態農業、特色農業的轉換,極大地提高了土地的綜合利用價值和農民的生活水平。
1950—1954年,解放後的陽邏農民分得了田地,實現了耕者有其田。1954一1958年,陽邏農村從互助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土地收歸集體所有。70年代,農村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平山填湖,人造平原,提高了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但同時也給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1963—1980年,陽邏推廣套用農業機械,合理布局農業種植,推廣使用農藥化肥,農業經濟效益得到了極大的提高。1983年,陽邏全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關係,變傳統農業為科技農業、生態農業、都市農業,農民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2004年陽邏實行農村土地二輪承包,對農民實行“一免兩補”政策,農民從交費種田變成了種田有獎,農民種地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改革開放20多年來,農民的收入較70年代提高15-20倍。
陽邏商業依靠水陸商埠優勢,自古以來貨暢其流,不同時代,各有特色。
1921年前後,陽邏市場較為發達。最為繁盛的行業當推棉紗、土布和雜貨,是新洲、紅安、麻城三地棉紗土布的集散地和轉運點。有布商35家,布產品轉銷國內外市場,聲譽頗高;雜貨店40家,經營煙、酒、糖、鹽、醬製品、糕點等商品,醬製品、糕點極負盛名,團風、黃陂、英山的客戶常常預訂求貨;水產品十分豐富,河南、安徽一帶的魚販子常年駐此販魚;屠宰業6戶;飯店、酒館、客棧38家。1938年後,日軍占領陽邏,強占店鋪,搶購棉花,店主紛紛逃離,市場漸趨蕭條。
1956年2月基本完成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陽邏有私營商業主327戶,其中公私合營113戶,合作商店88戶,經銷店、代銷店76戶。
1960年後,由國家投資在陽邏建立了百貨、紡織、石油、五金、副食、醫藥三級批發商業,在公私合營的基礎上建立了餐館、旅社、印染、浴池、照相等國營服務商業,業務覆蓋西半縣,年銷售額占全縣的l/3以上。政府引導私營業主走社會主義道路,完成公私合營改造,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社商業按計畫經濟模式逐漸發展,成為市場主導。至1985年,陽邏商業門市部發展到94個,職工435人,陽邏商場、泰豐商場、江城商場紅極一時,年銷售額達600萬元。1994年以後,計畫經濟的模式被打破,個體商業逐漸取代了國營集體商業地位。至2005年,陽邏個體商業戶發展到2 867戶,商品種類近4萬種,酒店163家,大型集貿市場6家,旅館42家,美容美髮134家,為人民生活提供了廣泛快捷的服務。

教育概況

陽邏向來文風昌盛。1950年以前,陽邏僅有3所公辦國小,6所私立國小,兩所私立中學,在校學生總計不足千人。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教育後,大力興辦學校,適齡兒童都得入學讀書,60年代普及國小教育,70年代又基本普及國中教育。1956—1982年,在廣大職工和農民中基本掃除文盲之後,又開展多種形式的業餘教育。到2005年,陽邏地區已形成幼兒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主體教育體系,有幼稚園189所,國小18所,國中9所,高中5所,其中省市級示範高中各l所,中專(技校)3所,大學院校2所,各類學校在校學生近5萬人,占全街總人口的30%,是1950年的50倍。
陽邏街教育陽邏街教育

文化概況

陽邏的文化體育活動較為盛行。舊時,陽邏地區的民間文化活動一般是演戲、舞龍燈、唱皮影和說鼓書,多為藝人走街串巷的賣藝行為。民國時期,陽邏藝人陶古鵬在多年演出生涯中創造了楚劇,使之成為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劇種。1950年以後,陽邏地區文化事業得到繁榮發展,至2005年,有文化站、文化館各1個,電影院、影劇院各1座,廣播站、電視台各1家,圖書室18個,歌舞廳43家,專業民間樂隊2個,詩詞、書畫、攝影、收藏隊伍十分活躍,為陽邏的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1950年以後,黨和政府關心人民民眾,開展民眾體育活動,除了保留練拳習武、翻石磙、賽龍舟等舊時傳統民間體育項目外,還普及開展球類、田徑等項目,各類學校都設立體育課,陽邏高中是有名的體育特色校,老年體育協會亦應時而生。2005年,全街有體育運動場地12處,足球場6處,桌球館2處,網球場3處,體育活動已從傳統性向民眾性轉移。

醫療衛生

陽邏衛生事業健康發展。解放前天花、霍亂、鼠疫、血吸蟲等烈性傳染病猖獗,缺醫少藥現象嚴重,人民生命難得保證。1950年後,政府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建立衛生防疫制度,關注婦幼和民眾衛生的保健,加強醫療衛生機構的建設和醫務人員的培訓。2005年,陽邏有4家大型醫院,6家分院,個體診所遍及大街小巷,從根本上解決人民民眾看病難的問題,人民民眾的健康狀況和身體素質得以增強。

近代發展

民風淳厚 人文薈萃:
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陽邏的民風有著濃厚的地方特色。陽邏濱江臨漢,交通發達,這裡的人既有淳厚民勤的鄉村民風,又有開化風華的城市特點。陽邏人民淳樸節儉,安貧樂土,世代融融,具有中華民族固有的優良傳統。黃岡縣誌載:元代“西山”隱士吳應澍,惜苦憐貧,樂善好施,平生捐資建橋19座,鑿井19眼,修築通衢130餘里,施捨行人茶飯40多年。並對貧不能殮的死者給以棺木安葬,事聞於朝,皇帝親書“西山”二字賜之。正如蘇東坡跋韓魏公的辭所云:“其地山水清遠,土風厚善,其民寡求而不爭,其士文朴而不陋,尊德樂道,異於他邦。”
陽邏人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在歷代農民起義軍同封建王朝的鬥爭和抗擊外族入侵的保衛戰中,都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在中國革命鬥爭的光輝歲月里,陽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革命的勝利,人民的解放,前仆後繼,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戰歌。1926年中共岡西特支在魏家淌成立,革命火種及時傳播到陽邏,胡亮寅、周繼廉、魏文伯、王子俊、段興國等建立了陽邏地方黨組織——中共黃岡縣陽邏區委。一時間,總工會、共青團、農協會、讀書會、兒童團等群團應時而生。“七一五”事變後,區委委員魏文伯即率領陽邏革命青年萬浪滄、袁秉中、袁光銀等40餘名黨團骨幹,隨賀龍順江東下,參加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抗日戰爭時期,陽邏人民踴躍捐獻,積極參加抗日救亡工作,協力搶修過江軍用浮橋,構築華山炮台,收容流亡的過境難民。在日軍占領陽邏的數年時間裡,陽邏人民不屈不撓,一批革命知識分子如陳良、陳衡、陳佩樂(女)、王子堅(女)、林達、王群等投筆從戎,發動民眾,組織農救會、婦救會、青救會和抗日民主先鋒隊,採取多種鬥爭形式,不斷打擊敵人,為鞏固漲渡湖地區抗日民主政權並發展沿江一帶革命根據地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抗日戰爭勝利後,陽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繼續堅持戰鬥,積極參加和支援人民解放戰爭,配合解放軍四野先遣隊,趕走了國民黨56軍盤踞陽邏的一個營,策動陽邏鎮公所和毛集鄉公所的地方武裝攜械投誠,使解放大軍得以順利地橫渡長江,迎來了全國的解放。1950年以後,陽邏人民積極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僅犧牲在朝鮮戰場上的烈士就有42人。
陽邏人才輩出。據宗譜統計,僅明清時代,陽邏就有進士、舉人121名,知縣以上官員121人,四品以上達官5人。明末清初,毛集人陳肇昌父子七人加一婿均有功名,人稱“八口印”,尤以次子陳大章、六子陳大輦更負盛名。陳大章能詩會文,尤善畫菊,更工行草,官至太僕寺少卿,生平著作32卷;陳大輦誥授奉直大夫,兩次御賜蟒服,為官清廉,政績頗豐。清雍正二年(1724年)病逝於台灣遠官邸,送葬時“台灣民眾遠近皆至,每人持香一束,啼哭階下,呼聲雷動”。新中國成立後,陽邏英才更是燦若繁星。據初步調查統計,僅2005年,陽邏地區在海外創業的博士以上人員23人,在外地工作的正處級以上幹部504人,其中部隊正師職以上9人,在各大學任教授的87人。氣象學家涂長望是新中國第一位氣象局長,中國科學院的學部委員,為中國的氣象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張樹才將軍生前擔任湖北省軍區政委。原中共中央委員王群曾擔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文人將軍陶季賢之子陶德麟是全國著名的哲學家,曾任武漢大學校長。11歲少年許多珍捨己救人的英雄事跡曾在中央、省、市電台廣播,黃岡地委作出決定,全地區開展向優秀少先隊員許多珍學習的活動。
陽邏街獲得榮譽陽邏街獲得榮譽
發展無限 前程似錦
改革開放20多年來,陽邏依靠黨的各項富民政策,依託大武漢城郊結合的區位優勢,經過不斷拼搏,改變投資環境,改善生活質量,取得了昨天經濟建設的高度繁榮,也迎來了今天城市發展的無限商機。
陽邏的城市建設時代特徵十分鮮明。明清時期,陽邏城區總面積不過1.5平方公里,總人口僅3 000人。沿江“一”字形的街面茅檐低下,蓬舍比鄰,為避水淹,多屬泥竹結構,住的多半是搬運苦工;與“一”字形街垂直的街面是商貿區,多磚瓦結構房子,飛檐畫棟,庭院深深,店鋪林立,居住的多是資本家和店主。沿江“一”字形街道土路天成,晴天是灰,雨天是泥;與“一”字形街垂直的街道由各店主共同集資修有一條長不足300米的麻石路,由一塊塊長約2米,寬約O.5米的麻石連線而成,數百年人來車往,留下車輒、腳窩無數,印記著昔日的繁華與辛酸。
1980年前的城鄉建設沒有任何規劃,居民建房隨意,1980年以後開始實施城市配套設施。1985年陽邏成立城建辦公室,城鄉建設規劃開始納入正常軌道。1987年以後,陽邏大興土木,私房、公房、集資房,樓樓相接,樓群拔地,街道縱橫,十幾年的發展,城區面積擴展到15平方公里,城區人口發展到12萬人,城區人均住房面積達到40平方米。
1984年,陽邏始有瀝青路。1985年新建道路,路面開始鋪設水泥。90年代後,隨著開放開發和城市建設的發展,道路縱橫交錯,街道逐漸拓寬,新陽大道、陽大公路、平江大道路寬均為56米,城區裡有主要幹道23條,路寬約在24米以上,道路全部硬化。2005年,農村全部實現村村通水泥路,大部分自然村之間也通了水泥路。
舊時排水無序,污水、雨水隨地勢流淌。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排水設施配套完善,城區先後建有地下水排水主幹道58 100米。1973年建自來水廠,1998年建水上自來水廠。2004年建陸上水廠,總日供水8萬噸,供水鋼管86.8公里。
城區綠化建設取得非凡成果。主幹道綠化帶已形成,中心轉盤呈現靚點,柴泊湖千畝綠化工程已現綠。2005年,城區綠地面積達到l 164.99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7.1平方米。
2003年8月,武漢市人民政府順時在陽邏成立了陽邏經濟開發區。開發區面積達35平方公里,已初步形成物流業、紡織服裝業、鋼鐵機械加工業、新材料工業、農副產品加工業五大工業板塊。市政府將陽邏開發區作為培植全市新的經濟成長點和全市“一帶一區一港”的發展戰略重點來抓。陽邏人抓住機遇,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大量引進外企外資,2003—2004年7月,共引進大中型企業28個,中小型企業86個,外資300億元,為明天陽邏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空軍武漢陽邏機場於2005年12月投人運營,陽邏長江大橋正在緊鑼密鼓搶建,凌雲集團(飛機修造)、一冶鋼構中心、新世紀建材(香港)、陽邏電廠三期工程(含脫硫)、偉程皮革(台灣)、三興紡織、新物業蔬菜加工(日本)、昇陽屠宰(台灣)、中百生鮮加工、省油科院油料加工、亞東水泥(台灣)、陽邏彩印(台灣)、貨櫃轉運二期(香港)、武漢國棉一廠、江南集團、協卓公司、愛帝集團、武船重工、帝元農莊、柴盛科技、金安板業、翰文電源、歐亞達家具、武鋼江北鋼材深加工八大廠整體搬遷等大中型企業,將為陽邏明天的城區和地方經濟建設帶來無窮的活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