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結腸

降結腸

結腸在腺曲轉折向下固定在腹後壁左側的一段為降結腸。降結腸下降至右髂嵴處,移行於乙狀結腸。

於左季肋區起自結腸左曲,沿左腎外側緣和腰方肌的前面垂直下降,到髂嵴的水平面移行於乙狀結腸。降結腸位於左腹外側區。較升結腸距離正中線稍遠,管徑也較升結腸小,位置也較深,前面常被小腸袢完全遮蓋。

降結腸也是腹膜間位器官,腹膜覆蓋其前面及兩側,後面則無腹膜,借結締組織連於腹後壁。因此,降結腸的位置比較固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降結腸
  • 外文名:descend colon
  • 類型結腸的一部分
  • 別名:下行結腸
局部解剖,臨床解剖,適應證,術前準備,麻醉及體位,手術步驟,術後處理,

局部解剖

降結腸遠端
1957年Duhamel氏提出結 腸拖出肛門內造口術治療先天性巨結 腸症。此手術嬰兒尚能耐受,克服了 Swenson氏、Denis Browne氏手術 不足之處。手術方法,由左下腹旁中 線切口進腹,充分解離降結腸、乙狀 結腸和直腸上端,在直腸進入小骨盆 之稍高處切斷,用雙層縫線縫閉其遠 切端; 繼將擴大的結腸切除,並將結 腸之近切端用荷包縫合暫時縫閉。再 用手指游離直腸後壁後,通過肛門將 直腸後半面沿齒狀線切開,自此切口 將降結腸末端拖出,並將降結腸切端 之後半面與肛管後壁切口之皮膚緣相 縫合。直腸切開端與結腸前壁作適當 縫合後,用兩把彎Kocher氏鉗夾住 降結腸前壁和直腸後壁,使上述兩層 腸壁逐漸發生粘連並造成壓迫壞死, 二個腸腔就合二為一,完成了該手術。

臨床解剖

適應證

1.橫結腸左側、脾曲、降結腸梗阻性癌。
2.同時性多原發癌。

術前準備

同右半結腸切除術。

麻醉及體位

同右半結腸一期切除吻合術。

手術步驟

1.切口:左側旁正中或正中切口。
2.游離結腸:沿結腸外側自髂窩至結腸肝曲,切開後腹膜,切除部分胃結腸韌帶,剪開左結腸外側後腹膜。銳性將左、右半結腸充分游離。在根部結紮、切斷迴腸、結腸動、靜脈,結腸中動、靜脈,左結腸動、靜脈。切除腸系膜,並按要求清除淋巴脂肪組織。
3.腸減壓:將結腸提出切口外,接於消毒盆內,以鹽水紗布填塞腹膜後創面。在腫瘤近側切開梗阻的結腸,由近向遠擠壓空腸、迴腸,排空腸內容物。
4.結腸切除吻合:在預定切線上各夾一把有齒血管鉗,各距血管鉗約5cm處的健側腸管上夾一把腸鉗,切除迴腸末端、右半結腸及部分左半結腸。採用迴腸乙狀結腸對端吻合或端側吻合。縫合乙狀結腸與迴腸系膜裂隙。

術後處理

同右半結腸一期切除吻合術。
結腸扭轉系指結腸發育異常,如活動性盲腸、橫結腸過長及乙狀結腸冗長所引起的腸袢沿其系膜長軸旋轉而造成的閉袢性腸梗阻。
病因
活動性盲腸是盲腸及升結腸的腹膜外部分被較長的系膜代替,與側腹膜無融合呈游離 狀,可移動至脊柱附近:分3度:盲腸推至脊柱右緣一度,脊柱前為二度,脊柱左為三度;橫結腸或乙狀結腸也可因腸管先天性過長,而系膜相對短,形成易扭轉因素。在結腸內容物急驟增加的情況下,尤其突然體位改變或腹壓增加時,過長的腸管可沿系膜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時,引起機械性腸腔梗阻。一般認為180°為生理性扭轉,多為單純性腸梗阻;如整個腸段扭轉至360°,則多為絞窄性腸梗阻。結腸扭轉以乙狀結腸扭轉多見,並且以老年男性較多。盲腸扭轉較少見,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以20~40歲發病率較高。橫結腸扭轉罕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