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丸

附子丸主治濕痹,陽虛陰盛,一身如從水中出;耳聾,出膿疼痛,耵聹塞耳;下焦吐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大便不通;風冷腰腳痿弱,(疒帬)痹不仁;腳氣,腰膝乏力,行步艱難,或即疼痛,或下注成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附子丸
  • 主治:濕痹,陽虛陰盛
  • 來源:《宣明論方》卷一
  • 組成:附子(炮) 川烏頭等
  • 用法:每服30丸,空腹時用溫酒下
  • 性質:藥品
處方一,處方二,處方三,處方四,處方五,處方六,

處方一

附子丸-《宣明論方》卷一
【來源】《宣明論方》卷一。
【組成】附子(炮) 川烏頭(炮,二味通銼碎,炒,為末入藥) 官桂 川椒 菖蒲 甘草各120克 骨碎補(炒) 天麻 白朮各60克
【用法】上藥研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時用溫酒下,日三服。

處方二

附子丸-《聖濟總錄》卷一一四
【來源】《聖濟總錄》卷一一四。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 菖蒲《米泔浸一宿,銼,焙) 礬石(熬令汁枯) 蓖麻子仁(研) 松脂(研)各30克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60克 染胭脂15克
【用法】上七味,搗研為末,熔黃蠟和拈如棗核大。針穿一孔子令透,塞耳中,日換一次。

處方三

附子丸-《保命集》卷中
【組成】附子(炮)5錢,巴豆霜1錢,半錢(研細)。
【來源】《保命集》卷中。
【用法】上為極細末,熔黃蠟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2丸,冷水送下,利則為度。後更服紫沉丸。常服不令再閉。

處方四

附子丸-《聖濟總錄》卷八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膚)2兩,乾薑(炮)1兩,黃耆(銼)1兩。
【來源】《聖濟總錄》卷八。
【方法】上為末,先以牛乳1升2合,慢火煎至6合,加藥末慢火再煎,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日3次。10日後知痛。

處方五

附子丸-《醫心方》卷六引《深師方》
【組成】人參2兩,桂心2兩,乾薑2兩,蜀附子2兩,巴豆2兩。
【來源】《醫心方》卷六引《深師方》。
【主治】三十年心痛。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大豆大。食前服3丸,每日1次。
附子丸-《聖惠》卷二十六
【組成】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肉蓯蓉2兩(酒浸1宿,颳去皺皮,炙令乾),補骨脂1兩(微炒),鹿茸1兩(去毛,塗酥炙令黃),杜仲1兩(去粗皮,炙令黃,銼),黃耆1兩半(銼),五味子1兩,牛膝1兩(去苗),薯蕷1兩,山茱萸1兩,酸棗仁1兩,芎?3分,柏子仁1兩,肉桂1兩半(去皺皮)。
【來源】《聖惠》卷二十六。
【主治】骨極。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送下。

處方六

附子丸-《普濟方》卷二二○引《朱氏博濟方》。
【藥物組成】大附子10兩(用黑豆1升,水5升,不犯鐵器,慢火煮,候豆熟、附子軟為度,切作片子,焙令乾),川芎6兩,木瓜末、牛膝半斤,羌活4兩。
【處方來源】《普濟方》卷二二○引《朱氏博濟方》。
【製備方法】上為末,蜜三斤和勻,熬如餳膏,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食前以鹽湯、溫酒任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