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效附子丸

神效附子丸,中醫方劑名。出自《校注婦人良方》卷七。具有溫脾腎,退陰寒之功效。主治脾腎虛寒,嘔吐,或翻胃噎膈。

基本介紹

  • 名稱:神效附子丸
  • 出處:《校注婦人良方》卷七
  • 組成:黑附子
  • 功用:溫脾腎,退陰寒
  • 主治:脾腎虛寒,嘔吐,或翻胃噎膈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黑附子(重一兩四五錢,端正底平尖園)一枚。

用法用量

上灰火炮皮裂,入生薑自然汁內,浸潤曬乾,再炮,再入汁浸潤,仍曬再炮,用盡薑汁半碗為度,卻去皮臍為末,以人參煎膏為丸,如黍米大。每服數丸,津唾咽下。胃氣稍,復,飲食稍進,投以溫補之劑。

功用

溫脾腎,退陰寒。

主治

脾腎虛寒,嘔吐,或翻胃噎膈。

附方

名稱:附子丸
組成:附子(炮裂,入水少時,去皮臍)、乾薑(炮)、熟艾(微炒,為末)各一兩
用法:上為末,以新汲水調面拌和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二丸,用面一錢匕,以水一盞半化開,煎三五沸,空心服之。服後覺熱,以飯壓之。或患冷病,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主治:一切冷痢。或患冷病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五
名稱:附子丸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烏梅肉(炒乾)各一兩,乾薑(炮)一兩半,黃連(去須,炒)二兩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米飲送下,日晚再服
主治:洞泄寒中,注下水谷,或痢赤白,食入即吐,食物不消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四
名稱:附子丸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高良姜各一兩,甘草(炙,銼)一分
用法:上為末,陳米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主治:濡瀉不止,或冷痢無度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四

重要文獻摘要

《婦人大全良方》:“神效附子丸:治脾管虛寒,嘔吐或翻胃噎噎。用黑附子(重一兩四五錢,端正底平尖園)一枚。灰火炮皮裂,入生薑自然汁內,浸潤曬乾,再炮,再入汁浸潤。仍哂,再炮,用盡薑汁半碗為度,卻去皮臍為術,以人參煎膏,丸黍米大。每服數丸,津唾咽下。胃氣稍復,飲食稍進,投以溫補之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