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古道

關山古道

關山古道是古人跨越關山(即隴山),溝通中原和西域的通道。分三條線:秦家源古道、鹹宜關道和關隴大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山古道
  • 古道北線:秦家源古道
  • 古道中線:鹹宜關道
  • 古道南線:關隴大道
  • 記敘詩句:《隴頭歌辭》、《四愁詩》
古道形成,古道脈絡,古道關隘,古道史跡,

古道形成

在陝甘寧交界處,有一座高聳的山嶺,莽莽蒼蒼,如同一條蜿蜒長龍,首伏寧夏,尾落甘陝,自北向東南逶迤而下,它就是隴山隴山有南北之分,北隴山即六盤山;南隴山關山。隴山是一條長約240公里,寬約40至60公里的山嶺。正是在這條山嶺上,由北向南依次分布著涇源隆德、靜寧、平涼莊浪秦安等一些歷史悠久的重鎮,並且,它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長安過漢中之後巍然屹立的第一道屏障。  只有翻越了隴山,才會到達更加遙遠的河西走廓。
東望漢中、西控隴右隴山南段——關山,因其特珠的地理位置,而成為中國史冊里常常提及的一道山脈。
關山草原關山草原
關山,又名隴山隴坻、隴坂、隴首。《太平御覽·地部十五·隴山條》載:“天水有大坂,名隴山……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呈南北走向橫亘於陝甘邊界、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關山,作為關中平原與甘肅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以嶺高谷深、難以行走而著名。
而遍布於關山深處、令人扼腕嘆息的古道,早在先秦時代就已初步形成,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傳說伏羲氏族曾在關山一帶生活,從而有了古道最初的雛形。如果說這只是關山地區民間為古道提供了一份遠古的神秘的話,那么,發源於甘肅隴南禮縣一帶的秦人的崛起,則為隴山古道的形成,提供了真實的基礎。因為當時秦人東遷,正是經過關山而到達關中的。這個過程,也恰好是關山古道的形成過程。歷史上著名的汧渭之會,就是有力的佐證之一。歷史上著名的秦始皇西巡的大致路線,就是出鹹陽,出隴縣,到達今天的甘肅平涼一帶,這也在很大程度上為關山古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而且,這條路線恰恰就是後來所形成的關山古道中段。
漢代以及其後的魏晉南北朝,是關山古道真正成形的時代。在這個時期,關山古道成為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至隋唐兩代,從隋煬帝於609年大獵於隴山一帶,到852年隴山著名的關隘大震關告廢,是關山古道的最繁榮時期。隋唐兩代作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經濟最為繁盛的時代,清明的政治,發達的經濟,都對交通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關山古道由此而成為交通重地。
繼隋唐之後的宋元明清,是關山古道從繁盛走向衰落的時期。其間,既有全國經濟重心相對南移的原因,也和關山長期戰爭頻仍不無關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對古道造成了破壞。

古道脈絡

因為這條橫陳於甘肅與陝西之間的山脈,自漢唐以來,就以其東接漢中西控隴右的地理位置,和絲綢之路的形成基本同步。而且,它的大致走向,也和絲綢之路一樣,有南北中線之分。
鹹宜河邊即鹹宜古道鹹宜河邊即鹹宜古道
關山古道的北線,即秦家源古道,是關山古道最早的一條幹道。這條幹道的大致走向是從張家川縣恭門鎮經馬鹿、羊肚子灘、秦家源至隴縣固關。其特點是谷長坡緩,土層較厚,易於修築。
在這條幹道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秦家源和恭門。
從分水嶺下山,沿清河下行,便是隴山的林區,秦家源就像是一塊深藏於林區裡的玉石,灘地平緩,雜草叢生,置身其間,仿佛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而恭門是關山以西的一個重鎮,最早名為弓門,後易為恭門。宋哲宗紹聖四年,清水兵馬都監魏成於其北山興建白起祠。祠記憶體有清水主薄劉果撰文的《重修白起祠》石碑。為了加強關隴防衛,還建有白起堡。至今,在白起堡周圍還存有20餘座分別建於明、清以及民國時期的古堡。
恭門鎮恭門鎮
南線即鹹宜關道。從隴縣西行經鹹宜村,在崖付溝口分途進溝,一路上行經馬鞍子、駱駝巷、鬼門關至蔡子河,再經驛程溝至長寧驛,一路經碑誌梁,出黑溝接南寨鋪。鹹宜關道始修於元朝,是三條幹道中修建最晚的一條。據天水學者趙建平考證,這條道路雖然“便捷”,但河谷及越嶺路段十分艱險,道路只起到溝通區域經濟的有限作用。
路況最好、作用最大的應該屬中線,也就是隴關道(關隴大道)。這條幹道開闢於西漢初期,由固關大震關、安戎關、付汗坪分岔上老爺嶺,下山直通馬鹿,再經恭門直指隴城,或由馬鹿向南經長寧驛至清水、天水,從而形成了絲綢之路過境天水的南北兩線。
涇源大震關涇源大震關
關山古道中,作為官道使用時間最長的也就是這條隴關道,而且,它和古絲綢之路的關係最為密切,因此,流傳至今的故事和古代詩文也就最多。從“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流星”等古詩詞可知,這條古道,自秦漢以來,不同膚色不同身份的人從這裡一程又一程地走過,絲綢、陶瓷、茶葉也從這裡一一運轉,文明的燈盞從此長亮而不熄。

古道關隘

提到關隘,人們經常會聯想到河西走廊一帶的陽關玉門關,加之古代詩詞里那“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以及“春風不度玉門關”等詩句的極力渲染,似乎只有它們才可以和人們想像中的關隘相提並論。其實,在關山古道也有不少關隘,不但在古代的軍事地理上頗為重要,而且很有名氣——如固關,如大震關
出陝西隴縣30里,就是有名的固關固關也是隴縣西行翻越隴坂的第一站,早在《永樂大典》里就有“固關站,有馬200匹”的記載。固關在陝西省隴縣固關鎮,鎮名因關而起。由於交通上的便利,固關鎮成了關山腳下的重鎮之一。
大震關大震關
固關出發,不遠即到大震關,原名隴關,後改名為大震關大震關設在汧水之南的重崗之上,關前兩道峽谷,一條通秦家源,一條通老爺嶺。關於大震關之名的來歷,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元鼎五年10月,漢武帝劉徹鳳翔祭祀五帝,之後在大臣的提議下翻越隴坂視察民情。漢武帝乘著華貴的馬車西巡,當到達隴坂地界,天氣突變,霎時電閃雷鳴,風雨交加,因此,隴坂被稱為“大震關”。
而與大震關息息相關的,就是安戎關。趙建平撰文介紹,安戎關原名定戎關,是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由隴州防亂御使薛逵移築,該關建成後,大震關即廢。而安戎關已於1980年被陝西省隴縣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且立碑示人。
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在翻越關山時就給宇文判官寫過一首詩。他在這首題為《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的詩里如下寫到:“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鹹陽,暮及隴山頭。隴水不可聽,嗚咽令人愁。沙塵撲馬汗,霧露凝貂裘……”從這首詩里可以看出,唐代關山古道,不但關隘遍野,而且還設有不少驛站。
據史書載,唐代驛站三十里一置,若地勢力險要難行,可不必三十里。據陝西隴縣地方志載,唐代從長安西行,關山一帶由東向西依次設有大震關驛、分水驛和馬鹿驛等。至今,在關山一帶,即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亦有幾處有名的驛站,遺址尚存,而且,村鎮的名字里,也均有驛站之字。它就是張棉驛長寧驛
長寧古驛站 ...長寧古驛站 ...
張棉驛在張家川縣北部,至今,還是一個村子的名字。關於這個名字的來歷,據史料載,西漢時期外交家張騫於建元三年(前138年)經匈奴被俘後,匈奴王單于見其一表人才、有膽有識,便將公主許配為妻,但張騫始終秉持漢節。後來匈奴發生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返回中原途中,恐帶妻兒回長安漢武帝以叛逆罪殺掉他,便在途經張家川時,將匈奴公主和孩子安置在張家川。張騫回長安面君復旨,漢武帝見其一片丹心,不但赦免其罪,封張騫為“博望侯”,並欽定張騫長子張綿為亭驛官職,建立驛站在今甘肅省平涼莊浪縣石橋村,轄行政、軍事為一體。後因羌人不斷騷擾,張綿便將驛站遷移到今張家川張棉鄉所在地。因驛官名叫張綿,後人稱此為張棉驛(棉是綿的同音),名傳至今。
長寧驛其實離張棉驛不遠,在張家川的馬鹿鎮。據《明史》記載,長寧驛道是明英宗正統年間鑿山開通的。其實,明清時期,長寧驛是隴右一帶直通陝西鳳翔的通道之一。現在,一條不甚規整的山路,在山坡與森林間時隱時現,延伸向連綿不斷的大山深處。而如今的長寧驛村,分上店和下店兩個村落,不足100戶的人家,在這裡清貧地生活著,他們也許知道,這裡曾經是商賈走卒歇腳的繁華之地。

古道史跡

關山古道,作為一條控制隴右一帶的重要要道,常常在古代的史書里出現,同時,也常常出現於古代詩詞當中。甚至說,它在古代詩詞里的出現,比絲綢之路出現的頻率還要高。為什麼會形成這樣一個局面呢?關鍵的一點在於,分東、中、西三段的絲綢之路是一條漫長的古道,它是由一段又一段具體的古道連線而成的,因此,每一個文人雅士的感知,只能來自於這些具體的物象。而關山月、隴頭流水、隴頭辭的出現,就是明證。
其實,早在《詩經》時代,那十五首《秦風》,記敘的正是關山一帶。在陝西寶雞陳倉出土的石鼓文,作為一組敘事詩,同樣,也是對《詩經·秦風》的補充,更對秦文公時期關山一帶的交通情況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本。
如果說《秦風》與《石鼓文》是對關山一帶沒有具體邊緣的大範圍的一種抒寫的話,那么,漢代樂府里出現的《隴頭歌辭》,則是古代詩歌里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對關山一帶出現的記述。儘管在此之前,張衡的《四愁詩》里已經出現過“欲往從之隴坂長”的感嘆。
而此後,幾乎每一位有過西行之經歷的詩人,都為關山留下了詩句,或詠或嘆,或歌或泣,無不充溢著濃濃的情懷。像王維的“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杜甫“遲回渡隴怯,浩蕩及關愁”的感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