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四陵

關外四陵

清代陵墓共有六處,即遼寧遼陽的東京陵、新賓縣的永陵、瀋陽的福陵、昭陵,合稱關外四陵,皆為滿族統治者入關前的陵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外四陵
  • 位於:遼寧
  • 坐落遼陽
  • 四陵:東京陵、永陵、福陵、昭陵
介紹,東京陵,永陵,福陵,昭陵,隆恩門,北陵公園,寶城,

介紹

定鼎中原以後,又在河北遵化馬蘭峪修建了清東陵,在易縣永寧山下修建了清西陵。

東京陵

東京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伯父、子、侄的陵墓。永陵是清帝的祖陵,包 括有努爾哈赤的父、祖、曾祖、遠祖等四座陵墓。陵制簡單,無方城明樓、石象生等禮儀性建築,大紅門後橫排四座碑亭是其特點。福陵是努爾哈赤皇后的合葬墓,因在瀋陽之東,又稱東陵。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極皇后的合葬墓,因在城北,又稱北陵。兩座陵墓的形制類似,前門都以石獅華表、石牌坊為前導,大紅門內排列、馬、駝、虎等石象生雕像群及碑亭,亭後為城堡式方城。方城周圍砌以高峻的城牆,南為隆恩門,北為重檐歇山頂的明樓,城牆四角各建有一座十字脊歇山的角樓。方城面積不大,但六座城樓雄踞四方,氣勢非凡,具有後金政權時期據岡修城的民族特點。
東京陵位於遼寧省遼陽市東京陵鄉東京陵村,1988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清太祖努爾哈赤遷都遼陽後,於後金天命九年(1624年)將其祖父、弟、子等十餘人的陵墓由赫圖阿拉遷至東京城東北4華里的陽魯山上,成為後金祖陵,故稱"東京陵"。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復將努爾哈赤祖父輩的陵墓遷回故土赫圖阿拉永陵。東京陵現存努爾哈赤胞弟舒爾哈齊、長子褚英、庶母弟穆爾哈齊及其子達爾差等人的四座陵園。96-97年重修陵道。此陵有繚牆、山門、碑亭等建築。碑亭保存完好,建於舒爾哈齊墓前,是四券單檐歇山式建築,內有彩繪藻井,亭中立有大理石《莊達爾漢把兔魯親王碑》,用漢、滿兩種文字刊刻,字跡清晰,雕刻精美。東京陵曾在清朝先祖建業遼瀋期間一度為王室的祖陵,在清朝政權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永陵

永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先祖陵墓。在遼寧省新賓縣永陵鎮西北1公里的啟運山南麓。包括努爾哈赤遠祖孟特穆、曾祖福滿、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伯父禮敦、叔父塔察篇古的陵墓。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原名興京陵。清順治十一年(1654)覺昌安、塔克世二墓自遼陽東 京陵遷此,清順治十六年(1659)改稱永陵。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設有永陵文物保管所。
關外四陵關外四陵
陵園呈長方形,南北長210米,東西寬約70米。周圍繚牆高2米,頂起脊布瓦。從南向北可分前院、方城、寶城三部分。
前院南牆正中為正紅門,黃琉璃瓦硬山頂,面闊3間。院內自東起橫列景祖、肇祖、興祖、顯祖4座方形碑樓,間距4米。碑樓為黃琉璃瓦歇山頂,前後開券門。樓內各置龜座功德碑1座,通高6.08米。碑文用蒙、滿、漢文書寫。院東西兩側原有茶膳房、齊班房、滌器房和祝版房。現僅存遺址。
方城南北長76.8米,東西寬約70米,牆高3.6米。南面正中為啟運門,黃琉璃瓦歇山頂,面闊3間。門兩側各有青瓦懸山頂照壁1座,壁中心磚雕升龍,四角飾祥雲。方城北面正中為長方形月台,上為啟運殿。黃琉璃瓦歇山頂,面闊3間,前面及兩側有廊。殿東西兩側各有3間配殿,西配殿前有磚砌焚帛亭1座。寶城圍以半圓形磚繚牆,其北為2層土台,陵墓東西環列,其中肇祖孟特穆為衣冠冢
永陵是清初“關外三陵”中建造時間最早的一座,原名興京陵(赫圖阿拉城),位於遼寧新賓縣永陵鎮西北啟運山南麓,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康乾時期曾多次重修,順治十六年(1659年)改稱永陵。陵區占地11880平方米,陵墓面南背北而建,前臨蘇子河,背依啟遠山,與煙囪山隔河而望,靜臥於一片深山碧嶺之中,頗得山川天然之形勝,有“郁蔥王氣鐘煙靄”之勢。陵內葬有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六世祖孟特穆(肇祖原皇帝)、曾祖福滿(興祖直皇帝)、祖父覺昌安(景祖翼皇帝)、父塔克世(顯祖宣皇帝)和伯父禮敦(右穆武功郡王)、叔父塔察篇古(恪恭貝勒)等人及妻後等清皇室祖先。整個建築群既體現了鮮明的滿族民族風格,又受到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影響,將陵區的自然風光和封建城堡式的建築布局相結合,充溢著古樸、肅穆、神秘的氣氛。
永陵整個陵區由前院、方城、寶城三部分組成,四周以紅牆圍繞。在永陵宮門正前方約1000米遠的地方,矗立著一對高大的石碑,分別置立於陵寢大道的東西兩側。碑上用滿、漢、蒙三種文字鐫刻著“諸王以下官員等至此下馬”的字樣,這便是通稱的“下馬碑”。它是進入陵區的標誌,當年諸王以下官員到此地,均須下馬落轎,以示 尊崇之意。“下馬碑”的使用也是由明陵而來。
下馬碑再往前行,便是陵寢的神道。這是一條寬約四丈的黃沙大道,筆直地伸向陵園正門---正紅門。正紅門是一座面闊三間的硬山式琉璃瓦頂建築,正脊有吻,垂脊有獸,彩畫梁枋,內裝六扇朱漆木柵欄對開門,具有滿族建築的獨特風格。正紅門兩邊是紅牆碧瓦的繚牆,東面繚牆之上分列東西紅門。
進正紅門,院內橫排著四座功德碑亭碑亭為單檐歇山式琉璃瓦頂,通體油飾彩繪,圖案嚴整,色調莊嚴肅穆。亭內分別置立肇祖原皇帝、興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顯祖宣皇帝及四皇后神功聖德碑,上刻“承家開國”之類的頌詞。在碑亭和正紅門之間,東西兩側各有硬山式瓦房五間,東側為齊班房、祝版房,西側為茶膳房、滌器房。碑亭後面東西兩側是果房,均為外廊式二層閣樓三間建築,是供祭祀使用的房屋。西紅門之西是省牲所,祭祀時在這裡屠宰牛羊。
碑亭之北按照“前朝後寢”的宮堂制度,前邊是祭祀祖先的方城,後邊是祖先安寢的寶城。方城正南中央為啟運門,歇山式琉璃瓦頂,面闊三間,進深四間,周以外廊相繞,裝
有六扇巨大的朱漆木板門。中門的神路,僅供皇帝出入,東門供其他官員出入,西門供職掌司事人員出入。啟運門左右兩翼繚牆正中各築有一青瓦懸山式袖壁,上嵌五彩琉璃蟠龍,張牙舞爪,擺尾振須,騰於雲水之間,意態生動,呼之欲出。
關外四陵關外四陵
方城北部正中即陵寢的正殿——啟運殿,內設暖閣、寶床供奉四祖神位神牌,是皇帝拜謁行祭的場所,也是陵園的主體建築。啟運殿建在長方形月台上,面闊三間,單檐歇山式黃琉璃瓦頂,飾金繪彩。下額枋上掛滿、漢、蒙三種文字書寫的“啟運殿”立額,東西各有配殿三間,均為歇山式黃琉璃瓦頂,三面環廊,西配殿前有焚帛亭一座,焚燒祭祀用過的祝帛。
啟運殿後即是寶城,平面呈八角馬蹄形,陵墓環列,因地勢建成二層平台,前砌石牆,台前面正中有三段路跺,左右各20級,當中有御路,第一層檯面上,左葬禮敦,右葬塔察篇古;第二層檯面上,正中葬福滿,兩側葬覺昌安、塔克世、孟特穆葬在福滿墓東北側,都是揀骨遷葬,相傳孟特穆為衣冠冢,謂之“招魂葬”。這裡有老榆樹一株,俗稱“神樹”,乾隆四十三年東巡時為之作《神樹賦》,並御筆繕書,豎碑其側,現在移至西配殿內。碑側還有圍繞神樹的琉璃壁,雕刻生動精美。方城上還有城堡式的箭樓角樓馬道,陵寢皆平地起冢,封土下為地宮。
永陵規模雖不大,但它地處群山環抱之中,萬山縱翠,秀水繚繞,風景宜人,加之景深開闊,遠遠望去,掩映在綠樹中的琉璃屋頂和紅色宮牆,恰似萬綠叢中透出的一點嫣紅。

福陵

地理位置
福陵位於瀋陽東郊的東陵公園內,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氏的陵墓,因地處瀋陽東郊,故又稱東陵。福陵後倚天柱山,前臨渾河,萬松聳翠,大殿凌雲,占地19.48萬平方米。福陵中利用地形修築的"一百零八蹬"(108級台階),象徵著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是福陵的重要標誌。
建築群保存較為完整
陵寢建築規制完備,禮制設施齊全,主要建築規模宏偉,陵寢建築群保存較為完整。
2004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准
中國的瀋陽福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關外四陵關外四陵
陵寢規制
清福陵始建於1629年(天聰三年),1636年(崇德元年)四月十二日正式定陵號為“福陵”。清福陵是清朝皇室命名的第一座祖陵。1636年至1820年間多次重建和改建,最後形成陵寢規制。陵寢建築群由下馬碑、石牌坊、正紅門、神道、石像生、一百零八磴台階、神功聖德碑樓、滌器房、果房、茶膳房、朝房、隆恩門、隆恩殿、東配殿、西配殿、焚帛爐、二柱門、石五供、大明樓、寶城等組成,其中依山勢所建的神道上的一百零八磴台階形式匠心獨具。石牌坊雕造精細,反映了清早期滿族建築技術的水平。
修建及重建改建
清福陵的修建以及後來的重建、改建都是在古代勘輿家的指導下進行,從選址到規劃設計,考慮了陵寢建築與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諧統一,追求自然環境與陵寢建築的和諧統一,體現了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在有清一代的二百多年間,清福陵是皇室從事禮制活動的主要場所。因此,無論是建築遺存,還是其所包涵的歷史史實,都是研究清朝陵寢制度、喪葬禮儀乃至清初的殉葬制度、祭祀制度、職官體制、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實物資料,記錄著明末、清朝及民國年間的歷史。
清福陵不僅是中國帝陵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最好見證。

昭陵

氣勢最宏偉
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努爾哈赤以及孝端文皇后博樂濟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是清初“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位於瀋陽(盛京)古城北約十華里,因此也稱“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寢和現代園林合一的遊覽勝地。園內古松參天,草木蔥蘢,湖水蕩漾,樓殿威嚴,金瓦奪目,充分顯示出皇家陵園的雄偉、壯麗和現代園林的清雅、秀美。昭陵除了葬有帝後外,還葬有關睢宮宸妃、麟趾宮貴妃、洐慶宮淑妃等一批后妃佳麗,是清初關外陵寢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築之一。
始建
昭陵始建於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順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後歷經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呈現現在的規模。陵寢建築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後寢”的陵寢原則自南向北由前、 中、後三個部分組成,其主體建築都建在中軸線上,兩側對稱排列,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滿族陵寢的特點。
關外四陵關外四陵
占地
昭陵全陵占地18萬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為:前部,從下馬碑到正紅門,包括華表石獅、石牌坊、更衣廳、宰牲廳;中部,從正紅門到方城,包括華表、石象生、碑樓和祭祀用房;後部,是方城、月牙城和寶城,這是陵寢的主體。
方城正門稱為隆恩門,上有門樓。方城四角有角樓。方城內有隆恩殿、東西配殿、東西晾果房和焚帛亭。隆恩殿後面有二柱門、石五供和券洞門,券洞頂端是大明樓。方城之後是月牙城和寶城,在寶城中心,上為寶頂,下為地宮。寶城後面是隆業山,登山俯視,陵園風光可盡收眼底。
昭陵神功聖德碑
昭陵前部在繚牆外,參道兩側有華表石獅、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樓。牌樓是前部主體建築,系青石建成,四柱三層,雕刻得玲瓏剔透,精美無雙,為罕見的藝術珍品。游罷牌樓,即可至正紅門,這是游中部的開始。正紅門為繚牆的正南門,層樓高聳,十分莊嚴,而其兩翼所裝飾的五色琉璃蟠龍壁,因造形生動,更引人注目。正紅門內的參道兩旁,有華表、石獸和大望柱,它們兩兩相對。既整飭又肅穆。石獸中最值得欣賞的是"大白"和"小"。這兩匹石馬形象逼真,栩栩若生,據說是以墓主生前最愛騎的兩匹駿馬為原型雕琢而成。欣賞罷石馬,即可至碑亭碑亭與正紅門相對,為頌揚墓主而建,裡面所豎碑稱"昭陵神功聖德碑"。

隆恩門

碑亭即至隆恩門。隆恩門是方城的正南門,與碑亭相對。方城為後部,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位於繚牆,仿佛是城中之城。遊方城先要游隆恩殿。隆恩殿居於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門,後有明樓,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樓,猶如眾星拱月一般,故顯得異常雄偉。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崗岩台階為底座,以金光閃閃的黃琉璃瓦為屋頂,再加上畫棟雕梁、金匾紅牆,故又顯得異常華麗。隆恩殿後經過明樓,即可至寶城。寶城在方城北端,為月牙形。寶城又稱寶頂,其下即地宮,安置著墓主夫婦的棺槨和陪葬品。登上寶頂,向四下一望,綠樹環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於城市山林中,一種恬適之感油然而生。

北陵公園

民國十六年五月(1927年),以陵寢為中心闢為“北陵公園”,如今占地面 積332萬平方米。其總體規劃是以陵寢為中心,分陵寢、陵前和陵後三部分。園內的自然景觀千姿百態,五彩繽紛,其中芳秀園是北陵公園的園中園,總面積4萬平方米,種植了近200種植物,四季分呈,各具特色。初春櫻花盛開,滿園飄香;盛夏荷花競放,柳浪聞鶯;深秋滿山紅葉,層林盡染;寒冬銀裝素裹,蒼松挺拔。縱觀整個園林,春有花,夏有陰,秋有果,冬有青,奇花異石,小橋流水,頗有江南之秀。園內建築與景觀巧妙結合,用中國傳統園林建築藝術將自然美和人工美合為一體,構成了一幅天然畫卷,吸引大量的中外遊客來此參觀。北陵公園擁有30萬平方米的人工湖水面,夏天碧波蕩漾,柳岸成蔭,乘坐腳踏船、快艇觀光遊玩,泛舟湖上,別有一番情趣。現在北陵公園已是聞名中外的旅遊景區。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外四陵關外四陵

寶城

參觀罷隆恩殿,經過明樓,即可至寶城。寶城在方城北端,為月牙形。寶城又稱寶頂,其下即地宮,安置著墓主夫婦的棺槨和陪葬品。登上寶頂,向四下一望,綠樹環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於城市山林中,一種恬適之感油然而生。現在昭陵已闢為北陵公園
昭陵的另一特色是漫漫數里的古松群。現存古松二千餘棵,松齡達三百多年,搖曳挺拔,參天敝日。這些蒼翠的陵松在金瓦紅牆中構成昭陵又一壯麗景觀,其中的“神樹”、“鳳凰樹”、“夫妻樹”、“姐妹樹”、“龜樹”等更是別具特色。
瀋陽昭陵古老的歷史、神秘的皇陵、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成為數以萬計的中外遊客為之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的瀏覽勝地,亦成為世界各國人民了解中國、了解瀋陽的視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