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陵

明陵在昌平縣天壽山南麓的山谷中,位於北京市區西北約50公里處。明代共16個皇帝就有13個埋在這裡,因此它又叫明十三陵。陵區四面環山,當中是個小盆地,有自然形成的封閉形勢。十三座陵墓分布在盆地的東、北、西三面,各以一座山峰為背景。其中,長陵的建築規模最大,最宏偉,同時也是最早建成的陵墓。

陵墓歷史,陵墓現貌,

陵墓歷史

陵墓每年大祭三次(清明、中元、冬至),小祭四次(正旦、孟冬、生辰、逝日)。每次謁陵耗費巨大。十三陵地面上建築曾幾度遭到破壞,最嚴重的一次是清兵入關。明末清太祖崛起於東北,威脅明朝安全。有人說清兵之所以強盛與他的祖墳風水有關。他們(金人)的祖墳在房山,如搗毀,清兵即滅。天啟皇帝於天啟二年(1622)派人毀房山金陵,並建關帝廟鎮之。清兵入關後,採取同樣的取復手段,破壞了明陵。清乾隆五十年,為了攏絡漢人,曾下令修繕明陵。民國時期,1914年左右,當地豪紳爭奪產權,明陵又遭破壞。
明陵

陵墓現貌

墓區原有一道40公里長的圍牆。紅色圍牆自南邊的大宮門起,依山而築,設有中山口、東山口、老君堂口、賢莊口、灰嶺口、錐子口、雁子口、德勝口、西山口、榨子口等十個關口,各口兵把守。現在紅牆已無,但從地名上看還能了解到當年的墓區範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