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精神

鐵人精神

“鐵人”是五六十年代社會送給石油工人王進喜的雅號,而鐵人精神是王進喜崇高思想、優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體現出我國石油工人精神風貌。鐵人精神內涵豐富,主要包括:“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寧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鬥精神;“乾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為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甘願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埋頭苦幹的奉獻精神等。鐵人精神無論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有著不朽的價值和永恆的生命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鐵人精神
  • 人物:王進喜
  • 別稱:大慶精神
  • 誕生日期:1959年9月26日
演職員,電影視頻,形成,內涵,具體表現,時代性,鐵人影片,片名:創業,片名:鐵人,演員表,劇情簡介,

形成

1959年9月26日,在十年國慶前夕,以松遼盆地第三口基準井——“松基3井”喜獲工業油流為標誌,宣告了大慶油田的誕生。1960年,面對國家建設急需石油的燃眉之急,全國各地的幾萬名職工和3萬名轉業官兵,來到了大慶,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艱苦卓絕的石油大會戰。會戰之初,幾萬人馬一下子涌到薩爾圖草原,生活和生產都遇到了極大的困難。正是在這樣的非常條件下,剛到大慶的王進喜就喊出了為革命“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口號。他帶領1205鑽井隊的幾十名硬漢,人拉肩扛卸運鑽機,盆端桶提運水搶開鑽,只用5天零4小時就打完了大慶會戰的第一口油井,創造了當時的最高紀錄。在打第二口井時,發生了井噴。為了制服井噴,王進喜顧不上腿傷,跳進齊腰深的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井噴制服了,可他的傷腿已血肉模糊,泥漿把他的手腳燒起了大泡。王進喜和1205隊工人們的英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附近的鄉親們。房東趙大娘看到王隊長累不垮、壓不倒,沒白天沒黑夜地乾,就對住在他家的工人說:“大娘活了大半輩子,沒見過這么拚命的人,你們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啊!”從此,“王鐵人”的名號就叫開了。當時的會戰工委敏銳地抓住這個典型,決定樹立王進喜為大慶會戰的第一個標兵,發出了“學習鐵人王進喜,人人做鐵人,為大會戰立功”的號召,一時間,一個學鐵人做鐵人的熱潮在油田蓬蓬勃勃地開展起來。
王進喜王進喜
油田開發建設過程中,鐵人精神一直是鼓舞石油職工戰勝困難,勇往直前,不斷取得新勝利的巨大精神力量。20世紀60年代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面對“頭上青天一頂,腳下荒原一片”的惡劣環境,在生產生活條件異常艱難的情況下,大慶人正是依靠鐵人精神,取得了會戰的偉大勝利,當年6月份就實現首車原油外運,到年底生產原油97萬噸,有力地支援了國家的經濟建設。經過3年半時間,高速度高水平拿下了大油田,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貧油的面貌。多年來,油田各級黨組織始終堅持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並根據不同時期的形勢特點和職工隊伍的思想狀況,採取多種多樣、靈活有效的方式、方法,把教育形象化、具體化、規範化、系統化,努力建設鐵人式的職工隊伍。特別是在20世紀的八九十年代,以“新時期鐵人”王啟民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為保持5000萬噸的原油產量,在油井含水上升較快,油田地下情況嚴重惡化的形勢下,迎難而上,刻苦攻關,取得了重大科技突破,不僅5000萬噸的原油穩產10年作出了突出貢獻,而且為鐵人精神注入了新的內涵。歷史雄辯地證明:鐵人精神是大慶油田的傳家寶。每一次學鐵人、做鐵人,就意味著大慶油田的大發展,油田建設的新突破。
鐵人精神是“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其主要方面包括:“為祖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為“早日把中國石油落後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寧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幹事業“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鬥精神;“要為油田負責一輩子”,“乾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對工作精益求精,為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不計名利,不計報酬,埋頭苦幹的“老黃牛”精神,等等。40多年來,鐵人精神早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成為大慶人的共同理想信念和行為準則。
鐵人精神是對王進喜崇高思想、優秀品德的高度概括,體現了我國工人階級精神風貌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完美結合。

內涵

鐵人精神 - “愛國創業我最認真,求實奉獻我最根本!”是鐵人精神的核心價值。大慶精神概括為愛國,創業,求實,奉獻。大慶精神誕生於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噴油大慶油田發現紀念日。而鐵人王進喜是大慶精神的實踐者,鐵人王進喜1960年回響當時石油部的號召,從甘肅玉門帶領1205鑽井隊來到大慶油田參加石油開發大會戰,鐵人王進喜是大慶精神的發揚者。是大慶油田工人階級的傑出代表。“愛國創業我最認真,求實奉獻我最根本!“是鐵人王進喜精神面貌的真實寫照,是鐵人精神的核心價值。
鐵人精神

具體表現

鐵人王進喜,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光輝形象,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是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今天,我們向鐵人王進喜學習,對於我們更好地繼承和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積極地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始終如一,真誠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的精神信仰。信仰是指人們對某種思想、理論、學說、主義的信服和尊崇,並以此作為自己的精神寄託和行動指南,它是一個人做什麼不做什麼的根本準則和態度。馬克思主義的精神信仰是鐵人精神思想內涵的核心部分,它是鐵人王進喜的“靈魂”和“根脈”,它決定了鐵人的襟懷、視野、氣概和眼界。大慶詩人龐壯國在《鐵人與中國》這首詩中形象而生動地闡述了鐵人精神和中華民族精神的血肉關係。他寫道:“鐵人即鐵的中國/用血肉之驅撞裂冰層”,“那個漢子摔開拐杖/其實是古長城摔開漫長的蹣跚與疼痛/”,“他脫掉羊皮厚襖/其實是黃河脫掉冬天的渾濁和沉重”。因為有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人民才在精神上獲得了解放,所以“鐵的中國”是指有了“鐵的信仰”的中國。同樣,有了“鐵的信仰”的人,才會成為“鐵人”,才會有“鐵的精神”。
矢志不渝,壯懷激烈的愛國主義情懷。鐵人精神為什麼永遠給我們無盡的力量,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總是用火熱的愛國主義精神激勵著我們。對於鐵人王進喜的愛國主義精神的豐富內容,韓福魁同志曾做過細緻的研究。他說王鐵人的愛國,既是轟轟烈烈的,更是扎紮實實的;既是刻骨銘心的,更是披肝瀝膽的。他在《學習鐵人的愛國主義精神》一文中十分清楚地從三個方面說明了鐵人王進喜愛國主義精神的主要內容:一是王鐵人的愛國是傾心愛國,傾其全部身心熱愛自己的偉大祖國。在大慶會戰初期,面對生活、生產中那么多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鐵人說“這困難,那困難,國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難”。二是王鐵人的愛國是敬業愛國,通過自己的事業的大成表達對祖國的大愛。鐵人愛國非常講究實際,反對空談,他斥之為“不乾,半點馬列也沒有!”三是王鐵人的愛國,是求全愛國。他不但自己全身心愛國,而且苛求家眷、親人全方位愛國,明確要求“公家的錢一分不能占”。
積極向上,樂觀負責的人生態度。這種良好的人生態度源於鐵人豁達樂觀的人格。大慶會戰初期,晴天一頂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紅。條件十分艱苦,生活十分艱苦,而鐵人卻充滿了樂觀主義的精神,他在石油會戰中創作了許多充滿樂觀主義精神的詩句,“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幹勁大/天大困難也不怕”。艱苦而有價值的勞動,是鐵人的最大的享受和快樂。
堅忍不拔,無難不克的意志品格。堅忍不拔,無難不克是鐵人王進喜的鮮明品格。這種良好的意志品格在玉門油田“爭上白楊河”這件事中就充分地表現出來。1958年初,玉門礦務局為貫徹“努力發揮老油田潛力,積極勘探開發新油田,發揮基地作用”的戰略部署,組織一批先進隊“大戰白楊河”。當時幾個著名的標桿隊參加了這場鑽井“大戰”。力圖在解決“鑽井速度低”這個老問題上有個大突破。而像王進喜的貝烏五隊這樣“一般的”先進隊則被安排在“大戰”之外。過了“七一”,在一次調度會上王進喜提出要搬家上白楊河大幹一場。他找大隊長和局長都沒有同意,最後,在市委書記劉長亮的支持下才闖進了白楊河。正是在白楊河的“大戰”中開始磨鍊出一支“鐵”的隊伍。
積極刻苦,不怕犧牲的工作精神。最能表現鐵人王進喜積極刻苦的工作精神的是鐵人留給我們的三個經典故事:“人拉肩扛”、“端水打井”、“帶傷跳泥漿池壓井噴”。這三個經典故事是我們整個民族積極刻苦,不怕犧牲的工作精神最光彩的縮影,是永遠不朽的樣板。只有崇尚勞動、崇尚生產型人格的民族才可能成為一個永遠進取、永遠朝氣蓬勃的民族。鐵人王進喜良好的工作精神是我們永遠前進的旗幟。
嚴細認真,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鐵人王進喜是一個最講認真工作的人,是一個極端負責任的人。他說“對油田要負責一輩子”,“乾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的檢查”。他在工作中“猛如老虎,細如繡花”。他不管做什麼事情總是事先認真謀劃,注意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在鑽井中,他曾多次根據井下聲音判斷鑽頭使用情況,杜絕事故發生。工人們都說他是“鑽機的醫生”、“井下的壓力表”、“泥漿的體溫計”。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鐵人王進喜從小家裡窮,沒有讀過書,但他卻是一個認真學習,不斷從實踐中培養自己實事求是思想方法的人。鐵人帶領他的戰友們為什麼能夠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落後的設備在60年代打出那樣多、那樣高水平的鑽井,雙倍地實現了他的“月上千,年上萬,祁連山上立標桿”的宏偉目標,就是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實事求是。他用大量的點滴時間和精力,及時地、充分地收集、比較和研究了眾多鑽井隊生產實踐的豐富材料,總結出經驗和規律,創造性地用於自己鑽井隊的生產實踐。特別是以後到大慶參加石油會戰,又非常注意學習了毛主席的《實踐論》和《矛盾論》,進一步提升哲學思想素養。他把自己實事求是的思想作了最樸實的表述:“白饃饃是蒸出來的”,“天上掉餡餅也要用手去接”。
奉獻人民,自強不息的價值追求。在鐵人的一生中,總是把能為人民做事,看作人生的快樂和幸福。對於這一點,詩人趙守亞站在時代的高度,在《鐵人二十年》這首詩中作了熱情的讚美:“二十年啊,你走了/卻又日日夜夜/把大家的冷暖記在心窩/二十年啊,不老的是你的精神/那隻鋁盔/還在井架上閃閃發光/那盞馬燈/還在夜空中光芒四射/那隻剎把/還在荒原上扶風劈雨/那件老羊皮襖/還在風雪裡溫暖著北國/二十年啊,這寶貴的二十年/是缺油、缺血的中國/讓你把人生慷慨地壓縮/二十年啊,生命無法再生的二十年/是需要擺脫貧窮落後的華夏神州/教你把血肉與力量提前支付給祖國”。
感恩社會,摯愛大眾的道德人格。熱愛人民是鐵人最真摯的道德情感。他出身於一個貧苦的勞動人民家庭,和勞動人民有著天然的聯繫。他從6歲跟著父親要飯開始就飽嘗人世間的冷暖。當他用一隻6歲幼童的手,把一個乾裂的討飯要來的饅頭,在家鄉的河裡泡軟後,送給父親吃的時候,他就開始朦朧地思索著貧窮是多么可怕。“恨不得一拳頭砸出一口油井來”,“我就不相信石油都埋在洋人腳下”。他把熱愛人民和熱愛國家的情感,化作不竭的力量,不斷去為人民創造輝煌的業績。
艱苦奮鬥,不知疲倦的生命活力。鐵人王進喜是最富有生命活力的人。正如王獻力創作的《鐵人賦》描寫得那樣:“巨塑如磐兮/兀立高天厚土/雲鏤風雕兮/嗟乎神工鬼斧/銜石精衛兮/碧海填/鍊石女媧兮/蒼天補/英雄鐵人兮/神采威武/創業千秋兮/浩歌萬古……”最讓我們感動的是鐵人要離開我們的時候還在渴望自己“等把病養好了,要為祖國的石油事業繼續再好好乾20年”。從少活20年到再乾20年,鐵人精神飽含著不知疲倦的生命活力。

時代性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民族是如此,企業也是這樣。回顧大慶油田走過的歷程,可以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鐵人精神是推進企業發展的不竭精神動力。在鐵人王進喜誕辰80周年,大慶人思鐵人、學鐵人、做鐵人,決心把鐵人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社會學家艾君在文章認為,鐵人精神的時代性表現在“旗幟性、樸素性、堅韌堅強性、民族精神性”幾方面,也就是說,“鐵人”不僅僅是一個先進人物的代表,體現著一種精神。這種“鐵人精神”是一面旗幟,凝聚著工人階級的樸素情感。“鐵人精神”是一種力量,凸顯了一種堅忍不拔創業的勇氣。“鐵人精神”是一種標誌,凝縮著一個民族不畏困難的民族氣概。 這些精神能夠激發新時期發揮好工人階級的先鋒作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業中建功立業。
媒體評論:時代需要“鐵人精神”
以工人楷模王進喜為原型而拍攝的電影《鐵人》的放映,再次激起了人們對那個火熱年代的回憶。以王進喜為代表的工人階級那種艱苦創業的精神、忘我拼搏的精神、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感染和叩動著人們的心弦。談“鐵人”、唱“鐵人”、學“鐵人”的風氣在機關、在工廠、在基層已蔚然成風。
“鐵人”不僅僅是一個先進人物的代表,更體現著一種精神。
“鐵人精神”是一面旗幟,凝聚著工人階級的樸素情感。多年來,我國工人階級始終站在時代發展的前列,各行各業湧現出了一大批品德高尚、貢獻突出的先進模範,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崇高品格和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時代風貌,用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偉大勞模精神激勵著廣大職工的工作熱情。
“鐵人精神”是一種力量,凸顯了一種堅忍不拔創業的勇氣。“鐵人”曾經是一個時代的符號,但之所以能激勵和鼓舞了幾代人,在祖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敢為天下先、敢為攻克難關的勇氣和偉大志向,是因為它給予人們的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來自於對事業的執著追求、來自於對祖國的深切熱愛。正如中鐵電氣化一公司黨委書記劉月森看完電影《鐵人》所言:經濟建設突飛猛進,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鐵人”無堅不摧、“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成為我們投身全國鐵路電氣化建設的不竭動力。
“鐵人精神”是一種標誌,凝縮著一個民族不畏困難的民族氣概。幾十年來,無數中華兒女以“鐵人”為榜樣,在祖國的建設大業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創造了許多令世人震驚的奇蹟,為祖國爭得了榮譽。所以,“鐵人精神”,它不僅僅是一個時代的影子,它凝縮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風貌,它凸顯了中華民族不懈拼搏、創造未來的民族氣概。
北京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韓子榮在電影《鐵人》勞模專場座談會上談起“鐵人精神”時指出,正是有以勞動模範為代表的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民眾的頑強拼搏和無私奉獻,才有今天首都經濟建設又好又快的發展,才有首都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他們高度的主人翁意識、強烈的創新進取精神、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是我們推進首都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巨大精神力量,也是我們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堅強保障。
我們重溫“鐵人精神”,就是要弘揚“鐵人精神”,以“鐵人”為榜樣,發揮工人階級的先鋒作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業中建功立業。
時代需要“鐵人精神”,“鐵人精神”永放光芒!

鐵人影片

片名:創業

1975年2月,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的以大慶油田為題材的電影《創業》在全國公開放映,引起轟動,深受讚揚,被稱為“是一部難得的好片”。
該片以老一輩石油工人牽著駱駝隨地質學家到祁連山下尋找油田為開端,以大慶石油會戰為主要背景,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廣大石油職工和家屬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方針,靠“兩論”起家,破除迷信,勇於實踐的為“油”獻身精神。塑造了周挺杉、華程等為國分憂、為民爭氣的英雄形象,突出地歌頌了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該片氣勢宏大、撼人心魄,具有史詩般的韻律和風格,是一部優秀的愛國主義教育影片。
影片《創業》影片《創業》
但在當時,該片受到了“四人幫”的圍剿,他們先向各新聞單位和電影公司發出了“三停”(停印拷貝、停止宣傳、停止向國外發行)的通知,隨後羅織了“十大罪狀”,在中國電影史和政治史上演出了驚心動魄的一幕。
1975年7月27日,中共中央發出第181號檔案,全文傳達了毛澤東對該片的批示:“此片無大錯,建議通過發行。不要求全責備……”。
誕生之初就遭受磨難的《創業》,時至今日仍能讓人從中感受到大慶石油工人不怕苦、不怕死、一心為會戰的動人力量。

片名:鐵人

導演:尹力
編劇:劉恆
攝影指導:趙非
主演: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
王進喜吳剛----
劉思成劉燁----
趙一林黃渤----
郭小米白靜----
吳夢夏馬蘇----
陳永來李夢男----
劉文瑞張鐸----
鄭萬堂胡明----
金寶奎劉永生----
小豹子謝孟偉----
穆國良徐亮----
首 映 式:2009年4月23日 北京
上映日期:2009年5月22日

劇情簡介

年輕的石油工人劉思成(劉燁 飾)是單位的業務標兵,喜歡收藏王鐵人的所有物品。劉思成的父親劉文瑞(張鐸 飾)是和王鐵人並肩戰鬥過的戰友。鐵人後輩的身份帶給劉思成無上榮譽的同時 也日益成為他的困擾。 在美麗的心理醫師吳夢夏(馬蘇 飾)的幫助下,劉思成開始嘗試打開心結。
影片《鐵人》影片《鐵人》
與此同時,趙一林(黃渤 飾)因和女友的不檢行為被揭發而雙雙被迫離隊。惱羞成怒的趙一林當眾怒斥此事的惟一知情人劉思成,認為劉和他的父親劉文瑞一樣都是只知道沽名釣譽的騙子。父親到底是和鐵人戰鬥到底的英雄,還是如趙一林所言半路當了逃兵?伴隨著劉思成的追問,時光退回到半個世紀前……
一列破舊的火車把王進喜(吳剛 飾)和他的1205鑽井隊從甘肅玉門油田拉到了大慶。作為石油大會戰的主力軍,王進喜和他的隊伍肩負著讓新中國甩掉貧油帽子的希望。這隻除卻血肉之軀和鋼鐵意志幾乎一無所有的隊伍在隊長王進喜的帶領下,苦幹5天5夜,大慶第一口油井終於開鑽。房東老大娘見王進喜連續數晝夜奮戰在井架,感慨“王隊長真是個鐵人!”,“王鐵人”的名字從此傳開。
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後,王進喜的腿被滾落的鑽桿砸傷,他卻顧不上住院。拄著拐杖纏著繃帶連夜回到井隊。突遇第二口油井即將發生井噴,在沒有重晶石粉堵塞井噴的危急時刻,他當機立斷用水泥代替,水泥沉在泥漿池底必須攪拌,現場卻沒有攪拌機,王進喜便扔掉雙拐,縱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在他的帶動下,工友們也紛紛跳進入,經過三個多小時奮戰,井噴終於被制服,油井和鑽機保住了。
三年自然災害來臨,王進喜和他的隊伍面遇到前所未有的考驗。在嚴重的飢餓和高強度的作業下,隊友們意志紛紛崩潰。王進喜省出自己的口糧,甚至不惜犯政治錯誤,想方設法給大家填肚子。看似粗枝大葉的王進喜對愛徒“小知識份子” 劉文瑞更呵護備至,還讓妻子為其縫補護膝。劉文瑞最終還是偷偷踏上了返程的火車,師傅王進喜留下的那袋口糧和孤獨的背影卻成了劉文瑞一生的心債。
伴隨著對這段回憶的追惜,劉思成陪父親度過了他最後的時光。此時傳來離隊的趙一林和女友在沙漠遇險的訊息,劉思成毫不猶豫地隻身開始他的搜救行動。恍惚間,劉思成的眼前出現了王鐵人父親一樣的笑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