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宅

鐘宅

鐘宅上世源流於河南許州潁川宋朝晚期南遷安徽鐘離縣,後發脈江西,再後發脈福建汀州府。相傳明萬曆十年(1500年)左右,鐘姓有勇猛漢子下山至閩海邊的鐘宅,至今延綿六百餘年,總計五房、二十二代子嗣、約四千多人。鐘宅宮委會是負責管理鐘宅村內五座宮廟的社區組織,而廈門鐘宅畲族村,是廈門島內惟一的少數民族聚集區,保留著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在鐘宅,你隨處可見用閩南話在進行溝通的畲族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鐘宅
  • 地理位置:廈門島東北部
概述,歷史,五房由來,長房鐘維清,二房鐘維明,三房鐘維節,四房鐘維月,五房鐘維亮,淵源,交通,地圖,

概述

五緣大橋五緣大橋
鐘宅社區位於廈門島東北部,東北兩面臨海,西距廈門高崎國際機場3.5公里,南傍湖邊水庫,北與翔安區劉五店碼頭隔海相望,總面積約3.6平方公里,下設9個居民小組。其中現有常住居民1500戶,戶籍人口6098人,非戶籍人口約3萬多人,其中鐘姓畲族居民4120人,占85%以上,其它姓氏王、林、郭、劉、黃、彭、杜、葉、陳、楊等19姓僅占13%左右。1988年經廈門市民族委員會批准恢復為鐘宅畲族村民委員會,2003年改為鐘宅畲族社區。

歷史

廈門古稱鷺島,乃緣於先人第一次登上該島,看見白鷺成群浮游在水面,於是冠之以“鷺島”之名。上世紀二十年代以前,廈門山野枝頭,到處有白鷺棲息,三五成群翔于田頭埂上,或七八一夥結隊嬉於灘涂浪尖。後來因城市擴大,戰爭等原因,使得生態發生變化,白鷺也日益減少,瀕於絕跡。由於白鷺是廈門的象徵,因此廈門的許多地名多含有“鷺”字,許多招牌,店面也都喜歡用“鷺”字命名,就連廈門人也常常取“鷺”為名。
近代以來,廈門大學教授多次在蜂巢山發現長方形薄邊石錛,其中一件的耳柄上還可以看到指紋痕跡。經鑑定,此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物,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由此為證,廈門島及其周圍是我國南方族群祖先—閩越族人活動的地方。閩越族人身材矮小,面短,鬚髮少,鼻形闊,眼圓大,有雙重眼瞼,且“斷髮紋岙”,習慣於水上生活。閩越人用勤勞的雙手,為開發廈門立下第一功。不過,有文獻可考的廈門歷史,卻是從唐朝開始,南普陀的一副對聯為此佐證:經始溯唐朝,與開元而並古,普光被廈島,對太武以增輝。
廈門有史記載則是宋以後的事,元、明時期為防倭寇侵擾,在此設立防哨;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始在島上築城,名為廈門城,意取“大廈之門”意,至清代設廈門廳,再至1933年國民政府設廈門市。
探訪鐘宅畲族從清明開始,鐘宅的清明很有些特別,它不叫“掃墓”,而叫“吃祖墓”。這一“吃”,就吃出了一團熱熱鬧鬧,掃去了一地的慘慘淒淒切切。
鐘宅祖厝其實就是“鐘氏宗祠”的意思,在閩南方言里,“祖厝”和“宗祠”的發音非常相近,鐘宅人說著、念著,日子久了,連自己也分不清讀的是哪兩個字了。不過,在這裡,只要一說起“祖厝”,那大家都知道就是宗祠了—鐘宅人安放祖先牌位的地方。
鐘宅祖厝是個兩落三開間的紅磚大厝,基調是紅與黑,高翹著的燕尾狀的屋脊有很漂亮的飾物,門口有鬥神護衛,門上的對聯是:先代貽謀由德澤,後人繼述在書香。進來祖厝即是圍合的庭院,庭院下凹有三十公分的天井,可承接屋脊的雨露。拾階而上就是永思堂,堂有六根黑漆的大柱,柱上對聯為:喬木發千枝豈非一本,長江令萬派總是同源。
畲族是個山地民族,古稱蠻獠、峒蠻,自稱山哈,“哈”乃客人之意,即外來之人。畲字的象形意義有火種之意,表明畲族在農耕方面仍處於刀耕火種的年代。由於生產水平落後,畲族長期過著艱難的生活。史書載:明清兩代畲族大量出現在閩浙山區,各地畲族都以廣東潮州鳳凰山為其祖先的發祥地。以 “山洞為房、結繩為裳”的畲族,生性驃勇、強悍,通用漢語,歷史上多次與漢族聯合起來抗擊壓迫,第二次國內戰爭期間及解放戰爭期間,共產黨的許多根據地都建立在閩浙的畲族地區,畲族的忠信勇敢也曾獲得眾多中國將領的好評。
據《惠安鐘厝源流世系圖》載:吾祖乃湯王微子之後裔,微子周武王封於宋,公元前二百八十五年間。鐘氏源流,河南許州,發脈江南江西、福建汀州府,鐘氏一族,潁川郡之地,乃鐘氏一族之發源地。繁衍至龍海縣海澄大始祖道器公,生六子:仙秀、仁峰、燕貽、福壽、隱逸、化成。
第六子化成—耿坊公,生四子:長永玉(此房原住海澄開基)、次得玉(此房往北溪金巷社開基松州、州尾、後房、黃道坑)、三泮儒(此房往廈門鐘宅)後,子孫遷清溪鹽壇(後改為安溪善壇)。善壇村第三房分支惠安海頭鄉—鐘厝。四節玉(此房往詔安開基)。
在鐘氏畲族的族譜中有“人無祖宗身從何生”的說法,因此族譜中規定族人要“寶藏譜牒”,然而“文化大革命”之禍始料未及,等鐘宅人再回到祖厝,拾拾掇掇,也只能憶起上面的這些了。
現在祖厝里,排在最中間的是鐘宅的老祖先:泮儒。老祖先在鐘宅傳下五子:鐘維清、鐘維明、鐘維節、鐘維月、鐘維亮,稱做“五房”,以右為長,位列老祖先之下。今天的鐘宅就是從這五房發展而來的,每一房的後代繁衍又不盡相同,其中以三房為最,至今傳下308戶1246人,四房為次,有279戶1038人,餘下長房、二房、五房各91戶、70戶和40戶,總計3702人(截至2005年6月30日)。
族譜中另有一細載:“迨公元一四二三年,顏德公由鐘宅入清溪定居鹽壇(後改名為安溪善壇),迄今五百六十四年。”知情的阿伯說:大概在五百多年前,鐘宅有一戶人家的小兒子好吃懶做,母親百般勸說仍勿從,無奈之下,狠心將其驅出家門。從此,小兒子背負一尊佛像,流浪異鄉。漸漸地,感受到生存之苦,亦開始擺脫先前之惡習。數年後,行至安溪一處,背上的佛像突然墜地,小兒子頓悟:或者神靈有意留他於此?於是,他將佛像就地擺正,以聖杯為意,得到佛祖三次首肯。從此,在這裡開山墾地、娶妻生子。這就是安溪善壇鐘氏畲族村落的前身,如今已有五千之眾,算起來,乃是鐘宅之分支。
與別地家族相似,鐘氏祖先尚在時,立下四名二十字以作輩分之分,一字代表一個輩分,見名即知曉長幼。這二十字為“旭永興原宗,弦注化逞開,積善常佑慶,文武奕英才”。如今,鐘宅所傳已至二十三代,這二十個字也早已不夠用了。於是,鐘氏的後裔們又聚到了一起,重新再立了二十個字:“忠孝智仁昌,詩書德義揚。俊賢綿世澤,龍鳳騰翔長。”

五房由來

根據鐘宅祖厝的記載,鐘宅鐘氏先祖源於河南潁川郡朱昌縣安邑鄉,後移居江西吉安府豐縣樂仁里,其中鐘道器一脈又輾轉從江西遷來福建海澄縣嶼上村,六房鐘化成居月邊社,其裔鐘泮儒於明洪武九年,移居嘉禾里鐘宅村,生五子:鐘維清、鐘維明、鐘維節、鐘維月、鐘維亮,人稱鐘宅五房;今天的鐘宅就是從這五房繁衍而來的,每一房的後代其繁衍又不盡相同。

長房鐘維清

後裔由於找不到先人墓地,清明就在祖厝里祭拜,現長房共有九十一戶。

二房鐘維明

二房的祖墓現在鐘明輝家後房的地下。“文化大革命”時“破四舊”祖墓沒人敢祭拜,荒廢后被整為平地,連骨頭也沒揀起來。後來政府把地批給鐘明輝家建房子。房子建好後,明輝的幾個兒子都沒法住下,說會經常夢到鬼怪。因為明輝當過大官,死人怕當官的,所以現在只有明輝夫婦還住在那裡。每年的清明節,明輝都會備一桌酒菜祭拜。墓沒了,二房的族人就把祭品擺放在明輝家房子後面的小巷裡祭拜。現二房共有七十戶。
1423年,鐘宅二房後代,顏德公由鐘宅入清溪定居鹽壇(後改名為安溪善壇),迄今五百六十四年。

三房鐘維節

祖墓在鐘宅村口巴士站的旁邊,墓碑上刻著:明皇—祖鐘公偕孺人龔氏墓—明皇萬曆庚申年(1620年)吉日—五世孫鐘崇端立。祖墓是明朝萬曆申年間,由五世孫鐘榮端建立的,墓里埋的是一對夫妻,夫人姓龔。
三房繁衍最盛,至今傳下三百零八戶、一千二百四十六人,分為五個角落(房下面的分支的稱呼):頂公仔、歲公仔、魚池乾、塗節盎、磚仔場。

四房鐘維月

祖墓在鐘宅畲族國小旁,規模和三房差不多,外觀裝修得比三房漂亮,還建了一座涼亭叫“敏俊亭”,主要記載重修的緣由和各個角落(房下面的分支的稱呼)的戶數、人數和修墓的捐資等情況。
墓碑上刻著“明皇祖妣鐘門孔氏儒人墓”,“妣”是稱死去的母親的,而且墓上刻著“鐘門孔氏”顯然這個墓祭奠的是四房的女先祖。
墓礅的石板上從裡到外還分別刻有三副對聯:“潁水千秋旺,川原萬世興”、“靈山財丁旺,吉地富貴金”、“家規彪日月,良訓有子孫”。潁川是鐘姓原祖的發祥之地,後來抗戰時鐘宅有個國小也就叫了潁川國小。
四房有兩百七十九戶、一千零三十八人。四房下面有六個角落:前后角柱、大指甲花柱、頂菜池柱、小社柱、油車柱、小指甲花柱。

五房鐘維亮

由於後裔找不到先人的墓地,清明就在祖厝里祭拜,現五房共有四十戶。
鐘氏先祖在鐘宅總計共傳衍了二十二代、七百八十八戶、三千七百零二人,至今約為六百一十二年。

淵源

龍海(原來叫海澄)的嶼上村,有兩座祖墳,一座墓牌上寫著“明太祖冠山耿坊鐘公、莊一楊氏墓”;另一座墓牌上寫著“冠山祖考妣伶秀鐘公、鳳珠林氏墓”。而鐘宅正是耿坊的後代去開闢的。碑中的耿坊是明太祖時期死的,鐘宅的開基祖叫泮儒,是耿坊的三兒子,他(泮儒)到鐘宅開基應在成年後。明太祖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如假定1393年為泮儒的成年期(是年泮儒二十五歲),若以此為基準,那么鐘宅的歷史應該有六百一十二年。嶼上這兩座墓都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後重修過的,1984年以來,大陸以及海外的鐘氏後裔,幾乎都派代表來嶼上修繕祖祠和祖墳。
嶼上綠油油的稻田地里,還有一座墳塋,墓碑上面寫著:冠山始祖考卿進士道器鐘先生暨妣太安人慈懿林氏佳城。墓碑上沒有記載鐘道器的生辰年代,而此墓重修於雍正甲寅年,即1734年是有明確記載的。
離嶼上不遠的是月邊社的祖厝,月邊是鐘道器傳下來的另一支後裔,即第六房。月邊祖厝柱子上的詩句清楚地記載著嶼上與月邊的關係:“傳道器基開嶼上,德紹化成派衍月邊”,“接嶼上舊宗世胄派衍頤粵,啟月邊新宇本支分張南北”。可以看出化成是道器的第六子,這個祖厝就是六房的祖厝。鐘宅人是從六房傳下來的,從鐘化成到鐘耿坊再到鐘泮儒,先人一代一代地繁衍,方有今日之興旺。
廈門的曾用名很多,“青門”、“新城”、“嘉禾嶼”等等一大籮筐,而真正以“廈門”之名列入史冊乃是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的事。至於這個名字的來歷,最主流的說法就有三種:一說為“國家大廈之門”;二說為“大夏之門”,意為扼守中華民族的南門;三說為“下門”的雅稱,當地漁民口中的“下門”指的是南邊海潮進出之地。當年廈門城是圓形的,共設有四個城門。清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福建水師提督衙門移駐廈門廈門小城後以抗敵荷蘭、收復台灣的前線和海外貿易揚名於世,168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貨船就是在廈門首次將中國的茶葉帶回了英國

交通

鐘宅周邊交通便利,現在已經開通或者設定為站點的公交路線有:7路,49路,78路,105路,118路,132路,134路,325路,433路,435路,439路,513路,641路,708路,848路,940路,948路,949路,L18路

地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