銃眼

銃眼

銃眼或稱射擊孔、射孔為中國傳統建築之牛馬牆(城牆與城壕之間的牆)、敵台(城牆上的防禦塔)、隘門或民居門樓牆上常見的小孔,外小內大,當門扇關閉時,可用火銃等火器向外射擊以防範入侵。清代民間富戶多自備大銃,以防萬一,而銃眼則正是因應此防禦武器所設定的建築方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銃眼
  • 外文名:Blink
  • 屬性:建築學術語
  • 分類:孔
  • 相關:射擊孔
雙眼銃,三眼銃,十眼銃,

雙眼銃

長605毫米,重2521克,銃口、銃身均有鐵箍,銃身後部各有一個引火孔,尾部疊加式重合,中間部位縫隙較大,為原先打造時專門製作,便於插入木柄後打釘、綁繩,設計嚴謹、鑄造精良。
這支鐵制雙眼銃長605毫米,重2521克,銃口、銃身均有鐵箍,銃身後部各有一個引火孔,尾部疊加式重合,中間部位縫隙較大,為原先打造時專門製作,便於插入木柄後打釘、綁繩,設計嚴謹、鑄造精良。
明代時為抵禦北方遊牧民族侵擾,平息東南倭患,將火器視為克敵長技,永樂年間即設立專門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隊———“神機營”,軍隊制式火器裝備水平達到古代巔峰,也是火銃技術發展的黃金時期。戚繼光發明的“五雷神機”,有三眼、五眼、七眼等制式,能提供密集火力,射程180米,是壓制蒙古騎兵的利器。明末騎兵成建制配備的單兵火器三眼銃,能輕鬆擊穿50米內的重甲目標,突入敵陣後又能當狼牙棒用,在援朝抗倭、抗擊滿清中屢建奇功。火器專家趙士楨1598年研製的多管火繩轉膛槍“迅雷銃”,綜合了鳥銃和三眼銃的優勢,各槍管都裝有準星和照門,不僅增長了槍管,縮小了口徑,提高了射程,射速和射擊精準度都有巨大突破,1602年他的改進型“迅雷銃”,可連續發射18彈,初具近代機關槍的某些功能。綜合《武備志》等資料上的蛛絲馬跡推測,這種輕便靈巧的雙眼銃應是明代內衛部隊巡邏警戒所用,可有效彌補冷兵器缺陷,發揮協同威力。
1867年左宗棠從炮台遺址中了解到明代火器技術後仰天長嘆:“利器之入中國三百年矣,使當時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島族縱橫海上,數十年挾此傲我!”

三眼銃

是中國古代一種短火器,使用鐵或粗鋼澆注而成。外形為三根竹節狀單銃聯裝,每個銃管外側都有個小孔。使用時在銃管內添加火藥,最後裝填鋼球或者鑄鐵塊、碎鐵砂等,在小孔處添加引火藥,使用時將火繩朝發射孔點燃引火藥,引爆裝填火藥將彈丸發射出去,三個銃管可輪番射擊。在三眼銃的尾部留有柄座,安裝有長度不等的木桿用以握持,保障射手安全。
三眼銃在明代常見,但是射程近,比不了弓弩;再次裝填速度太慢。由於上述原因,三眼銃並沒有多大的發展前景被遺忘,到清代以後被更先進鳥銃徹底替代。
在明代因北方地區天氣嚴寒、風沙大不適合使用鳥銃,因此大量裝備三眼銃,而南方地區則適合大量裝備鳥銃。
但是三眼銃在民間卻留存,百姓使用只裝火藥不裝鑄鐵球的三眼銃當做驅魔嚇邪物的工具,類似鞭炮的作用。在中國南方一些客家地區,依然可以看到三眼銃和這類活動。
擊發三眼銃,是歐洲朋友的複製品,在網路廣為流傳,以至於很多人認為三眼銃是擊發槍,但那其實是謠言.
雖然三眼槍銃管短,不能三點一線瞄準,但它在三四十步還是有相當的威力和足夠的射擊精度!明朝一步五尺1.635米,營造尺:32厘米,量地尺:32.7厘米,裁衣尺:34厘米。三眼銃的最佳射程為三十步,也就是49.05米,破重鎧,五十步(81.75米)之外能重創不披甲目標,百步(163.5米)之外就沒有殺傷力了。
明代兵書的火器射程是不可信的,因為作者為了保密往往會誇大射程。《火攻摯要》自序中云:“惟趙氏(成書於1603年,詳述鳥銃製造和用法的《神器譜》的作者趙士楨)藏書海外,祝融佐理,其中法則規制,悉皆西洋正傳;然以事關軍機,多有慎密,不詳載,不明言者,以致不獲茲器之大觀,甚為折中者之所歉也。” 我估算過,《神器譜》的火器實際射程只有書上所說的一半。翼虎銃的火藥鉛彈重量與銃管長度與三眼槍相同,《神器譜》說他“用之於百步之內為宜。步下:五六十步方能透甲。馬上:二三十步方能命中。”射程折半計算就是三十步之內方能破甲。
非軍事著作《天工開物》的火器射程卻比較可信:
鳥銃。凡鳥銃長約三尺,鐵管載藥,嵌盛木棍之中,以便手握。凡錘鳥銃,先以鐵梃一條大如箸為冷骨,裹紅鐵錘成。先為三接,接口熾紅,竭力撞合。合後以四棱鋼錐如箸大者,透轉其中,使極光淨,則發藥無阻滯。其本近身處,管亦大於末,所以容受火藥。每銃約載配硝一錢二分,鉛鐵彈子二錢。發藥不用信引,(嶺南制度,有用引者。)孔口通內處露硝分厘,捶熟苧麻點火。左手握銃對敵,右手發鐵機逼薴火於消上,則一發而去。鳥雀遇於三十步內者,羽肉皆粉碎,五十步外方有完形,若百步則銃力竭矣。鳥槍行遠過二百步,制方仿佛。
鳥銃,而身長藥多,亦皆倍此也。鳥銃射程的其他參考資料:鑒於日軍的鳥銃威力強大,為此,很多明軍在戰前準備了高七尺、闊一丈二尺的大綿被,以遮擋彈丸。然而,根據宋應昌做的試驗,日軍鳥銃在八十步之外,能擊破二層濕毯被子,在五十步之外能擊破三至四層濕毯被子,可見綿被遮擋彈丸的效果有限,故此,宋應昌建議入朝將士臨陣作戰時,要在敵營四百步之外施放大將軍炮,等到日軍鳥銃射完彈丸之後,再向前進軍。(這裡的鳥銃銃管長達三尺,用三錢鉛彈、三錢火藥)也就是說用配硝一錢二分的火藥、鉛鐵彈子二錢、長約三尺的鳥銃能在三十步內破甲,五十步能殺死不披甲目標,百步則沒有殺傷力了。而三眼槍每筒長一尺三寸,使用火藥二錢及一錢五分的鉛彈,威力與鳥銃應該相差不大,應該也能在二三十步內殺傷披甲目標!在三十步之外,三眼槍的三發子彈就算打不穿騎兵的重鎧,也能在五十步之內重傷不披甲的戰馬。(有些資料提到三眼槍打靶距離為八十步。銃管僅長一尺的‘熟鐵’三眼槍:平發則力僅及五十步。)
日本人覺得三眼銃的近距離威力十分驚人,《德川家康·乾坤夢.1》這樣描述三眼銃(子母炮):明軍在近身戰中使用的是一種擁有著驚人威力的被稱作子母槍的火槍。對於子母炮,參加碧蹄館戰役的武士們是如此描述的:“共有三個槍口。三個槍筒相連。可自由選擇發射一次或三次。”騎馬的武士手拿長柄火槍。柄長六尺有餘,帶有長約一尺的槍身,,其上插有刀刃,故槍身分為兩部分,一旦靠近武士就會開槍。(即上文的快槍)他們的衣服外層是紅色的毛氈,裡層用鐵鏈連著一塊被切割成大約三寸四平方米大的鋼片,有著像道服一樣長長的下擺。盔甲是用磨白的鋼製成,護臂也是鋼製,刀槍不入。

十眼銃

是一種將一根長銃管由前至後裝了十份推進藥與彈丸的火銃,火門也有十個,發射時由最前方的開始點火,如此可連續射擊十次。不過前面的彈丸因經過的銃管太短而命中率都不佳。十眼銃大概在十六世紀的明朝出現。
這種火器的優點是一開始就裝填好十發分裝的彈藥,因此可以一段段連續發射。不過這種設計在實戰中並沒辦法發揮很好的效果。因為前面的子彈經過的槍管長度太短,所以射程與命中率都不佳。所以這類火器並沒有大量裝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