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蟲

鉤蟲

鉤蟲是鉤口科線蟲的統稱,發達的口囊是其形態學的特徵。在寄生人體消化道的線蟲中,鉤蟲的危害性最嚴重,由於鉤蟲的寄生,可使人體長期慢性失血,從而導致患者出現貧血及與貧血相關的症狀。

鉤蟲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人群感染較為普遍。據估計,全世界鉤蟲感染人數達9億左右。在我國,鉤蟲病仍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蟲病之一。

基本介紹

種類介紹,形態特徵,成蟲,幼蟲,蟲卵,生活史,致病,幼蟲致病作用,成蟲致病作用,實驗診斷,傳染源,種群分布,

種類介紹

寄生人體的鉤蟲,主要有十二指腸鉤口線蟲(Ancylostomaduodenale Dubini,1843),簡稱十二指腸鉤蟲;美洲板口線蟲(Necator americanus Stiles,1902),簡稱美洲鉤蟲。另外,偶爾可寄生人體的錫蘭鉤口線蟲(Ancylostoma ceylanicum Loose,1911),其危害性與前兩種鉤蟲相似。
鉤蟲
犬鉤口線蟲(Ancylostoma caninum Ercolani,1859)和巴西鉤口線蟲(Ancylostoma braziliense Gomezde Faria,1910)的感染期蚴,雖也可侵入人體,引起皮膚幼蟲移行症(cutaneous larva migrans,CLM)。因幼蟲移行蜿蜒彎曲,引起皮疹呈匐行線狀,故稱匐形疹(creeping eruption)。但幼蟲不能發育為成蟲。

形態特徵

鉤蟲是一種常見的腸道寄生蟲,它只有1cm左右長,似繡花針大小,寄生於人的十二指腸及小腸里。每條鉤蟲一天就可產卵上萬個,這些鉤蟲卵隨糞便排出人體外,在適當的條件下就可孵出幼蟲。

成蟲

體長約1厘米左右,半透明,肉紅色,死後呈灰白色。蟲體前端較細,頂端有一發達的口囊,由堅韌的角質
感染鉤蟲的狗腸感染鉤蟲的狗腸
構成。因蟲體前端向背面仰曲,口囊的上緣為腹面、下緣為背面。十二指腸鉤蟲的口囊呈扁卵圓形,其腹側緣有鉤齒2對,外齒一般較內齒略大,背側中央有一半圓形深凹,兩側微呈突起。美洲鉤蟲口囊呈橢圓形。其腹側緣有板齒1對,背側緣則有1個呈圓錐狀的尖齒。鉤蟲的咽管長度約為體長的1/6,其後端略膨大,咽管壁肌肉發達。腸管壁薄,由單層上皮細胞構成,內壁有微細絨毛,利於氧及營養物質的吸收和擴散。
鉤蟲體內有三種單細胞腺體:①頭腺1對,位於蟲體兩側,前端與頭感器相連,開口於口囊兩側的頭感器孔,後端可達蟲體中橫線前後。頭腺主要分泌抗凝素及乙醯膽鹼酯酶,抗凝素是一種耐熱的非酶性多肽,具有抗凝血酶原作用,阻止宿主腸壁傷口的血液凝固,有利於鉤蟲的吸血,頭腺的分泌活動受神經控制;②咽腺3個,位於咽管壁內,其主要分泌物為乙醯膽鹼酯酶、蛋白酶及膠原酶。乙醯膽鹼酯酶可破壞乙醯膽鹼,而影響神經介質的傳遞作用,降低宿主腸壁的蠕動,有利於蟲體的附著。經細胞酶化學定量分析,美洲鉤蟲乙醯膽鹼酯酶含量比十二指腸鉤蟲高;③排泄腺1對,呈囊狀,游離於原體腔的亞腹側,長可達蟲體後1/3處,腺體與排泄橫管相連,分泌物主要為蛋白酶。
美洲鉤蟲口囊美洲鉤蟲口囊
鉤蟲雄性生殖系統單管型,雄蟲末端膨大,即為角皮延伸形成的膜質交合傘。交合傘由2個側葉和1
十二指腸鉤蟲與美洲鉤蟲的交合傘與交合刺十二指腸鉤蟲與美洲鉤蟲的交合傘與交合刺
背葉組成,其內有肌性指狀輻肋,依其部位分別稱為背輻肋、側輻肋和腹輻肋。背輻肋的分支特點是鑑定蟲種的重要依據之一。雄蟲有一對交合刺。雌蟲末端呈圓錐型,有的蟲種具有尾刺,生殖系統為雙管型,陰門位於蟲體腹面中部或其前、後。
根據蟲體外形、口囊特點,雄蟲交合傘外形及其背輻肋分支、交合刺形狀,雌蟲尾刺的有無及陰門的位置等,十二指腸鉤蟲與美洲鉤蟲的形態。

幼蟲

通稱鉤蚴,分為桿狀蚴和絲狀蚴兩個階段。桿狀蚴體壁透明,前端鈍圓,後端尖細。口腔細長,有口孔,咽管前段較粗,中段細,後段則膨大呈球狀。桿狀蚴有兩期,第一期桿狀蚴大小約為0.23~0.4×0.017mm,第二期桿狀蚴大小約為0.4×0.029mm。絲狀蚴大小約為0.5~0.7×0.025mm,口腔封閉,在與咽管連線處的腔壁背面和腹面各有1個角質矛狀結構,稱為口矛或咽管矛。口矛既有助於蟲體的穿刺作用,其形狀也有助於絲狀蚴蟲種的鑑定(圖16-11)。絲狀蚴的咽管細長,約為蟲體長的1/5,整條絲狀蚴體表覆蓋鞘膜,為第2期桿狀蚴蛻皮時殘留的舊角皮,對蟲體有保護作用。絲狀蚴具有感染能力,故又稱為感染期蚴。當絲狀蚴侵入人體皮膚時,鞘膜即被脫掉。
幼蟲幼蟲
由於兩種鉤蟲的分布、致病力及對驅蟲藥物的敏感程度均有差異。因此,鑑別鉤蚴在流行病學、生態學及防治方面都有實際意義。兩種鉤蟲絲狀蚴的鑑別要點見下表。

蟲卵

橢圓形,殼薄,無色透明。大小約為56~76×36~40μm,隨糞便排出時,卵內細胞多為2~4個,卵殼與細胞間有明顯的空隙。若患者便秘或糞便放置過久,卵內細胞可繼續分裂為多細胞期。十二指腸鉤蟲卵與美洲鉤蟲卵極為相似,不易區別。
蟲卵蟲卵

生活史

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在溫度25℃~30。C、濕度30%~50%、氧氣充足、不受陽光直射的環境中,24~48小時第一期桿狀蚴孵出,以土壤中微生物及有機物為食,48小時可發育為第二期桿狀蚴。再經過5~6天,脫皮成為絲狀蚴。絲狀蚴有感染宿主的能力,也稱為感染期蚴。
感染期蚴多生活在土壤表層6cml;訇,必須有水形成水膜包圍感染期蚴的身體,否則幼蟲會死亡。當感染期蚴蟲與人體皮膚接觸時,體表的溫度能使其活動能力增強,通過毛囊、汗腺口或破損處皮膚鑽入人體。鑽入皮膚的幼蟲在皮下移行進入皿管或淋巴管,進而被帶入右心,經過肺動脈進入肺血管,大部分幼蟲可以繼續穿過微血管到達肺泡。沿支氣管、氣管,再隨宿主的吞咽動作經食管、胃到達小腸,一部分幼蟲也可隨痰被吐出。幼蟲到達小腸後,迅速成長,感染3~4天后開始第三次蛻皮,成為第四期幼蟲,1 0天后進行第四次蛻皮,逐漸發育為成蟲。自幼蟲鑽入至成蟲交配產卵,一般需要5~7周時間。

致病

兩種鉤蟲的致病作用相似。十二指腸鉤蚴引起皮炎者較多,成蟲導致的貧血亦較嚴重,同時還是引起嬰兒鉤蟲病的主要蟲種,因此,十二指腸鉤蟲較美洲鉤蟲對人體的危害更大。人體感染鉤蟲後是否出現臨床症狀,除與鉤蚴侵入皮膚的數量及成蟲在小腸寄生的數量有關外,也與人體的健康狀況、營養條件及免疫力有密切關係。有的雖在糞便中檢獲蟲卵,但無任何臨床症象者,稱為鉤蟲感染(hookworm infection)。有的儘管寄生蟲數不多,卻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臨床症狀和體徵者,稱為鉤蟲病(hookworm disease)。

幼蟲致病作用

⑴鉤蚴性皮炎:感染期蚴鑽入皮膚後,數十分鐘內患者局部皮膚即可有針刺、燒灼和奇癢感,進而出現充血斑點或丘疹,1~2日內出現紅腫及水皰,搔破後可有淺黃色液體液出。若有繼發細菌感染則形成膿皰,最後經結痂、脫皮而愈,此過程俗稱為“糞毒”。皮炎部位多見於與泥土接觸的足趾、手指間等皮膚較薄處,也可見於手、足的背部。
鉤蚴性皮炎鉤蚴性皮炎
⑵呼吸道症狀:鉤蚴移行至肺,穿破微血管進入肺泡時,可引起局部出血及炎性病變。患者可出現咳嗽、痰中帶血,並常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症狀。重者可表現持續性乾咳和哮喘。若一次性大量感染鉤蚴,則有引起暴發性鉤蟲性哮喘的可能。

成蟲致病作用

1.消化道病變及症狀
成蟲以鉤齒或板齒咬附於小腸黏膜,致點狀出血及小潰瘍,有時可出現大塊出血性淤斑,病變可累及黏膜下層。初期主要表現為上腹部不適及隱痛,繼而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瀉和便秘等症狀,食慾多明顯增加,但體重逐漸減輕,體力降低。嚴重感染時可出現急性消化道出血,有時被誤診為消化道潰瘍,急性和慢性腸炎等。鉤蟲引起的消化道出血以柏油樣便,血便為主。
2.貧血
鉤蟲對人體的主要危害是由於成蟲的吸血活動,使宿主長期慢性失血,鐵和蛋白質不斷損耗而導致貧血。
貧血貧血
鉤蟲吸血時,咬附部位傷口血液滲出,滲血量與蟲體吸血量大致相等。鉤蟲吸血時經常更換咬附部位,造成新的損傷,而原傷口仍繼續有少量滲血。用放射性同位素5lcr或59Fe標i己法測算,每條十二指腸鉤蟲造成的失血量為0.14~0.26ml/d(平均約為0.15ml/d),每條美洲鉤蟲所致失血量為0.013~0.10ml/d(平均約為0.03ml/d)。宿主長期慢性失血,體內鐵和蛋白質不斷丟失;缺鐵可使血紅蛋白合成發生障礙,合成速度比紅細胞新生速度慢,所以紅細胞體積變小,顏色變淡,呈現缺鐵性低色素小細胞性貧血。
患者主要表現為皮膚蠟黃、黏膜蒼白、頭昏、乏力、反應遲鈍,嚴重者有心慌、氣短、面部及下肢浮腫等貧血性心臟病的表現。兒童患者可表現為生長遲緩、智力減退;嚴重感染的婦女可停經、流產、早產。
3.異嗜
症某些鉤蟲病患者喜食生米、生豆、瓦塊、泥土、破布、煤渣、紙片等,稱為異嗜症。其原因不明,可能與體內鐵損耗有關。多數患者服用鐵劑後,症狀可自失。
4.嬰幼兒鉤蟲病
多由十二指腸鉤蟲引起。患兒表現為急性便血性腹瀉,大便呈黑色或柏油樣,面色蒼白,消化功能紊亂,發熱,精神萎靡,肺偶可聞及噦音,心尖區有明顯收縮期雜音,肝脾大。

實驗診斷

糞便檢查以檢出鉤蟲卵或孵化出鉤蚴是確診的依據,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塗片法:簡便易行,但輕度感染者容易漏診,反覆檢查可提高陽性率;飽和鹽水浮聚法:鉤蟲卵比重約為1.06,在飽和鹽水(比重為1.20)中,容易漂 。檢出率明顯高於直接塗片法,在大規模普查時,可用15%、20%的鹽水,其檢查效果與飽和鹽水相同;鉤蚴培養法:檢出率與鹽水浮聚法相似,此法可鑑定蟲種,但需培養5~6天才能得出結果。此外,飽和鹽水浮聚法、鉤蚴培養法,亦可進行定量檢查。
免疫診斷方法套用於鉤蟲產卵前,並結合病史進行早期診斷。方法有皮內試驗、間接螢光抗體試驗等,但均因特異性低而少於套用。
在流行區出現咳嗽、哮喘等,宜作痰及血液檢查,如痰中有鉤蚴及表現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可確診為鉤蟲病。

傳染源

鉤蟲病患者和帶蟲者是鉤蟲病的傳染源。鉤蟲病的流行與自然環境、種植作物、生產方式及生活條件等諸因素有密切關係。鉤蟲卵及鉤蚴在外界的發育需要適宜的溫度、濕度及土壤條件,因而感染季節各地也有所不同。在廣東省,氣候溫暖、雨量充足,故感染季節較長,幾乎全年均有感染機會。四川省則以每年4~9月為感染季節,5~7月為流行高峰。而山東省每年8月為高峰,至9月感染率下降。一般在雨後初晴、或久晴初雨之後種植紅薯、玉米、桑、煙、棉、甘蔗和咖啡等旱地作物時,如果施用未經處理的人糞做底肥,種植時手、足又有較多的機會直接接觸土壤中的鉤蚴,則極易受到感染。鉤蟲卵在深水中不易發育,因而,鉤蟲病的流行與水田耕作關係不大。但如採用旱地溫床育秧,或移栽後放水曬秧等,則稻田也有可能成為感染鉤蟲的場所。在礦井下的特殊環境,由於溫度高、濕度大,空氣流通不暢、陽光不能射入以及衛生條件差等原因,亦有利於鉤蟲的傳播。據四川省調查不同類型的礦井,煤礦工人的平均感染率仍高達52.0%。
在鉤蟲病流行區,人群的感染率在10歲以前多不高,10~30歲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且保持在穩定水平。此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又有降低的趨向。此現象證明人體感染鉤蟲後是可以產生一定的獲得性免疫力的。用血清學方法測得鉤蟲病患者體內IgE、IgG及α2球蛋白水平較健康無感染者也明顯增高。

種群分布

鉤蟲病是世界上分布極為廣泛的寄生蟲病之一,在歐洲、美洲、非洲、亞洲均有流行。十二指腸鉤蟲屬於溫帶型,美洲鉤蟲屬於亞熱帶及熱帶型。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一般在流行區常以一種鉤蟲流行為主,但亦常有混合感染的現象。我國地處溫帶及亞熱帶地區,在淮河及黃河一線以南,平均海拔高度800m以下的丘陵地和平壩地仍是鉤蟲的主要流行區。其中尤以四川、廣東、廣西、貴州、福建、江蘇、江西、浙江、湖南、安徽、雲南、海南及台灣等省區較為嚴重。人群感染率仍較高,個別地區可高達50%以上,一般認為南方高於北方,農村高於城市,北方以十二指腸鉤蟲為主,南方則以美洲鉤蟲為主,但混合感染極為普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