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山集中營

鉛山集中營位於上饒市鉛山縣永平和石塘,為民國時期在上饒建立的三個集中營中永平集中營、石塘集中營的合稱,目的是為了囚禁“皖南事變”後被俘的新四軍戰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鉛山集中營
  • 位於上饒市鉛山縣
  • 囚禁:“皖南事變”後被俘的新四軍戰士
  • 建立時間:民國時期
皖南事變”後,國民黨反動派在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的石塘和永平建立的集中營。包括石塘、永平集中營兩個部分。上饒集中營茅家嶺和周田村舊址,已聞名遐邇,而當年設在上饒市鉛山縣永平和石塘的集中營卻鮮為人知。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司令部駐在鉛山五都,顧祝同公館設在五都的黃蜂窩村。1941年3月,“皖南事變”被俘新四軍將士共4031人,編成2個步兵大隊、1個軍官大隊、1個軍士大隊。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司令部訓練總隊(訓導被俘新四軍將士)、第一大隊(1487人)和軍士大隊(357人)駐在當時的鉛山縣永平鎮,第二大隊(1504人)駐在鉛山縣的石塘鎮,軍官大隊(683人)駐上饒周田一帶。這就是國民黨反動派建立的包括上饒周田和鉛山永平、石塘在內的上饒集中營,是當年國民黨反動派在上饒建立的三個集中營(三個集中營即:上饒城南郊周田村為中心的上饒集中營、鉛山境內永平集中營和鉛山境內的石塘集中營)中的兩個。
當年,第一、第二大隊和軍大士隊初到永平、石塘時,第三戰區只派了一個特務連和一個憲兵排分別警戒。因為不斷有人越獄 ,第三戰區又增加了一個警衛營;並派出“偵察小組”在由永平、石塘通往福建的各條道路上設暗崗專事堵截“逃兵”。抓獲的“逃兵”,被押回槍殺示眾。僅管如此,越獄新四軍人員卻是越來越多。據當時訓練總隊調查股的統計,前3個月,第一大隊有205人、第二大隊有257人越獄。據永平鎮和石塘鎮一些上了年紀的人說,因為越獄的人很多,遇到上級長官來視察監獄,看守人員就臨時拉一些當地居民來“應卯”。當時,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司令部致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一份電報嘆道:“命令不能貫徹到底,一切計畫未能完全實施,管訓亦未臻嚴密,仍不免時有逃亡。”
永平、石塘南部的武夷山區,是當年黃道等建立的閩北革命根據地。1937年冬,黃道率紅軍下山到石塘改編為新四軍第三支隊第五團後,留下的一支紅軍游擊武裝仍然活躍在武夷山崇山峻岭中。設在武夷山市澗源的中共福建省委,設立聯繫點,派出交通員秘密與永平和石塘獄中黨組織聯繫,並派出紅軍游擊隊下山接應越獄的新四軍人員。
據任椿年(84歲)、占新茂(86歲)等當地老人介紹,當時的永平和石塘很多地點都囚禁了被俘的新四軍戰士,有的遺址還在。如位於永平鎮和平路114和126號的兩幢占家老宅,就是當年“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司令部訓練總隊”隊本部機關舊址。114號占家老宅的廳堂壁上,至今還有6幅訓練總隊當年的標語。永平鎮的勝利路是當年被俘的新四軍戰士用鵝卵石鋪成的,當時被命名為“更新路”(意為“改造更新”)。鉛山河北岸的幾處田地是當年坑埋在獄中被折磨致死或病死或越獄的新四軍人員的地方。過去搞農田基本建設,經常在那裡挖出成堆的屍骨。
2005年3月,上饒集中營舊址名勝區管委會收到一位新四軍老戰士親歷當年集中營生活的回憶資料。這位新四軍老戰士名叫王震之,今年已94歲,是溫浙江省州市離休老幹部。他在這份回憶當年囚禁在永平監獄的詳細情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