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盞菊(植物名稱)

金盞菊(植物名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盞花 (Calendula off icinalis L. )為菊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 ,別名: 山金菊、水漲菊、金盞菊和大金盞花等。

頭狀花序單生莖枝端,直徑4-5厘米,總苞片1-2層,瘦果全部彎曲,淡黃色或淡褐色,頂端具喙,兩側具翅脊部具規則的橫折皺。花期4-9月,果期6-10月。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簡介,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移栽,養護,主要價值,鮮花,葉,觀賞,食用,

簡介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20-75厘米,通常自莖基部分枝,綠色或多少被腺狀柔毛。基生葉長圓狀倒卵形或匙形,長15-20厘米,全緣或具疏細齒,具柄,莖生葉長圓狀披針形或長圓狀倒卵形,無柄,長5-15厘米,寬1-3厘米,頂端鈍,稀急尖,邊緣波狀具不明顯的細齒,基部多少抱莖。
頭狀花序單生莖枝端,直徑4-5厘米,總苞片1-2層,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外層稍長於內層,頂端漸尖,小花黃或橙黃色,長於總苞的2倍,舌片寬達4-5毫米;管狀花檐部具三角狀披針形裂片,瘦果全部彎曲,淡黃色或淡褐色,外層的瘦果大半內彎,外面常具小針刺,頂端具喙,兩側具翅脊部具規則的橫折皺。花期4-9月,果期6-10月。

生長環境

溫度:金盞菊的生長適溫為7-20℃,幼苗冬季能耐-9℃低溫,成株生長以10℃為宜。溫度過低需加薄膜保護,否則葉片易受凍害。冬季氣溫10℃以上,金盞菊發生徒長。夏季氣溫升高,莖葉生長旺盛,花朵變小,花瓣顯著減少。
濕度:金盞菊幼苗以稍濕條件為好,有利於莖葉生長,冬季提高抗寒能力。金盞菊成株以稍乾為宜,可以控制莖葉生長,以免引起徒長。室內或棚式栽培,空氣濕度不宜過高,否則容易遭受病害。應加強通風采調節室內濕度。
光照:金盞菊喜充足陽光,尤其陽畦育苗或棚室栽培,均需充足日照,這樣對莖葉生長十分有利,幼苗生長矮壯、整齊。如過多雨雪天,光照不足,基部葉片容易發黃,甚至根部腐爛死亡。
土攘:土攘以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沙質攘土或培養土為宜。土攘pH以6-7為最好,植株分校多,開花大而多。

分布範圍

金盞菊原產於南歐、地中海沿岸一帶,中國各地多有栽培。分布於中國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雲南和貴州等地。

繁殖方法

金盞菊以播種繁殖為主,也可扦插繁殖,常進行秋播或早春棚室(或陽畦)播種繁殖。中國南方1年可以多期播種,但以秋播為主。金盞菊適應性強,可以露地越冬,夏季播種應注意遮蔭防暑。中國北方多為春播,一般在4-5月進行,初夏開花,涼爽處能安全越夏,9-10月間再次開花。也可秋播,播後小苗在9月末至10初移入冷床越冬,第二年春移入室外栽培或盆栽培養,霜時移入低溫溫室促成,保持10℃,冬季供花。

移栽

幼苗長3-4片真葉時移栽1次,採用寬窄行種植,大行70厘米,小行50厘米,株距25厘米,每畝留苗4500株,按大小苗分行栽植。採用地膜覆蓋,以提高地溫,促進花提早成熟。移栽後要大水漫灌,促使早緩苗、早生根。待苗5-6片真葉時定植於10-12厘米盆,或根據用途套用於園林景觀中。另外也可在煉苗期過後,直接移植上盆。金盞菊一般採用12-13厘米口徑的營養缽,一次上盆到位,不再換盆。如果是用撒播育苗的,最好在1-2對真葉時,用128或288的穴盤移苗一次,之後再上盆。

養護

中耕培土:移栽後要淺鋤保摘,當苗高25-30厘米時出現少量分枝,從壟溝取土培於植株基部,以促發不定根,防止倒伏,同時抑制膜下雜草的生長。
澆水:培土後根據土攘墒情進行澆水,每次澆水量不宜過大,勿漫壟,保持土壤間乾間濕。
根外迫肥:在花盛開時進行根外迫肥,噴施時間以下午6點以後為好,每畝噴施尿素0.03千克,磷酸二氫鉀0.03千克,或採用20-10-20或14-0-14的可溶性花卉肥交替施用為宜,每7-10天施一次,濃度在200×10-6-250×10-6

主要價值

金盞花的用途很多 ,植株各部分幾乎都可利用 ,其主要的利用部位為鮮花和葉。

鮮花

花是金盞花可利用的最重要的經濟器官 ,主要用於化妝品、醫藥等。 鮮花也用於裝飾和調製色拉 ,賦予湯、麵包、醋以金黃的顏色和獨特的風味。
金盞花的活性物質主要發現於花中 ,主要化學成分包括: 三萜系皂角苷 (皂角苷配基: oleonolic酸 )、類胡蘿蔔素 (維生素 A前體 )、苦的配糖類、黃色樹脂、痕量的揮髮油、甾醇、黃酮類 ( flav onoids)、黏液、類胡蘿蔔素色素以及紅色色素等。
1、具有抗感染能力和殺菌特性 ,對被損傷的組織如燒傷、皮膚軍皮裂、凍瘡等有明顯的作用。
2、現代醫學證明 ,金盞花能抗真菌、原生動物、細菌、濾過性病毒的感染。 抗真菌活性已經通過 10%的甲醇提取物和 70% 的乙醇酊劑的體外試驗得到證明 ,有很高的殺病毒如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性能 ,可抑制單純性皰疹病毒生長。
3、金盞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草藥 ,用於治療各種皮膚疾病、身體損傷如腿部潰瘍、痔疾、靜脈曲張、肛裂、乳腺炎、脂肪囊腫、膿皰病以及其他皮膚炎症 ,可以明確地用於治療淋巴結炎症 ,也用於各種外傷、瘀傷、扭傷 ,對一些癒合很慢的傷口、皮膚潰瘍特別有效 ,對於一些小的燒傷、燙傷也是一種很好的急救藥。
4、金盞花能夠促進血液凝結、減少毛細血管滲出物。
5、金盞花的蒸餾水作為一種眼睛洗液 ,可用於治療結膜炎。其他的局部用途還有可用作洗液、膏狀藥和敷布。
6、金盞花葯膏是一種極好的化妝品組分 ,用於修復較小的皮膚損傷如真皮下的毛細血管傷口或曬斑有特效。
7、金盞花的提取物和藏紅花一樣在民間用於治療天花和麻疹。
8、金盞花內服對消化道炎症有益 ,如胃炎和十二指腸潰瘍 ,尤其是對內臟出血 (如黑糞症 )有明顯的效果。
9、鮮花通過水蒸氣蒸餾可以提取金盞花精油 ,還有皂角苷、金盞花素 (一種類胡蘿蔔素 )、蘋果酸、抗壞血酸和粘膠。
10、鮮花還可以通過沸水提取得到黃色染料 ,用於紡織行業。

金盞花的葉子在晴朗天氣的早晨採集 ,必須在太陽曬乾露水後採收。葉子初咀爵為輕微的甜味 ,隨後為強烈的刺激性辛辣味道 ,類似天然的鹽的味道。壓榨的汁液中含有大量的這種刺激性成分 ,被證明對治療便秘很有效。葉可用作色拉 ,也被用於治療兒童的淋巴結核。這種辛辣的成分還被用於去除疣。冷榨葉子所得的汁液也可用於各種食品如軟飲料、冰制食品、糖果、焙烤食品的加香。
註:
金盞菊根:夏季開花期採挖,割去地上部分,烘乾或通風處乾燥,亦可鮮用。微苦,平。活血散瘀,行氣止痛。主治症瘕,疝氣,胃寒疼痛。
金盞菊全草:春、夏季採收,鮮用或切段曬乾。清熱解毒,活血調經。抗炎,抗菌,加速血凝。主治中耳炎,月經不調。
金盞菊花:春、夏季採收,鮮用或陰乾。涼血止血,清熱瀉火。降血脂,刺激免疫。主治腸風便血,目赤腫痛。

觀賞

金盞菊植株矮生,花朵密集,花色鮮艷奪目,花期長,多用於花壇、花帶、花鏡的配置材料,也可作為草地鑲邊植物,是早春園林和城市中最常見的草本花卉。

食用

金盞菊葉和花瓣可以食用,因此可以用作菜餚的裝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