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貸款

重組貸款

重組貸款(全稱為重組後的貸款)是指銀行由於借款人財務狀況惡化,或無力還款而對借款契約還款條款做出調整的貸款。 銀行通常對問題貸款採取的重組措施包括以下內容:貸款展期借新還舊還舊借新、減免或全減利息罰息、減免部分本金債轉股、以物抵貸、追加擔保品、重新規定還款方式及每次還款金額等。據中國人民銀行2001年12月正式頒布的《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第七條規定:需要重組的貸款應至少歸為次級類;重組後的貸款假如仍然逾期,或借款人仍然無力歸還貸款,應至少歸為可疑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組貸款
  • 全稱:重組後的貸款
  • 依據: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
  • 分類:次級類,可疑類
成因,特點,方式,風險控制,區別,

成因

概述
在國有企業改革、經濟結構調整、金融風險化解的進程中,重組貸款越來越成為熱門的話題。重組貸款實際是貸款銀行與借款人之間債權債務重組的一種非凡形式,指由於借款人財務狀況發生惡化,無力償還到期貸款本息,貸款銀行按照與借款人達成的協定或法院的裁決,做出部分權益讓步,同意修改還款條件的行為。
借款人無力償還到期貸款本息
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一些企業因自身經營治理不善或受外部經濟、金融、社會、法律環境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盈利能力下降,甚至發生經營虧損,資金周轉困難,難以按時償還到期貸款本息。若按我國現行法律規定,貸款銀行有權向法院起訴, 申請以借款人抵押物或破產清償債務,這是產生重組貸款的前提條件。
貸款銀行出於保全資產的動機
在大多數情況下,貸款銀行深知申請執行借款人抵押物或破產對己並非有利,首先是抵押物變現存在困難,各項變現費用支出、價值損耗折扣難以估計。即使借款人進入破產程式,也會因為訴訟費用高、清算時間長、過程複雜、執行難度大等等,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不可能如數收回貸款本息。出於保全資產的目的,貸款銀行往往同意做出部分讓步,以最大限度地維護債權、控制風險、減少損失。
政府對經濟結構調整、干預的保護行為
一定時期內,政府為了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減輕企業負擔、促進經濟成長,同時為了維護社會的穩定、避免激化矛盾,非凡是地方政府從保護地方經濟利益的角度出發,經常牽頭組織企業的債務重組,對銀行做工作。借款人上級主管單位通常也會申請外部整頓,促成借款人和貸款銀行達成和解協定。由於政策導向的影響和經營環境的限制,銀行不得不犧牲局部利益,引發了重組貸款的大量產生,這種情況最為典型的就是前一階段許多地方實行的“僨轉股”。
部分金融監管行為導致貸款重組
由於某些特定時期的非凡原因,金融監管當局做出的監管決策可能導致貸款重組。如人民銀行進行企業JI∈戶清理、多頭貸款清理、銀行資產證券化試點等過程中,由於期限要求、借款人一時難以籌措到足額資金還貸,或者由於發行證券對銀行資產進行組合包裝的需要等,都引發了部分重組貸款的產生。

特點

重組貸款主要有四個特點:
一是重組貸款的主體必須一方是貸款銀行債權人),另一方是借款人(債務人);二是必須在原貸款契約的基礎上修改還款條件;三是必須以增強借款人的還款意願,承諾清償全部或部分債務,同時貸款銀行做出權益讓步,以減免部分債務、推遲實現債權或變更債權實現方式為代價;四是必須有利於增強借款人的經營能力和發展後勁,有利於維護貸款銀行的債權、降低金融風險,同時有利於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保持社會穩定。

方式

豁免部分本息
借款人以低於貸款本息的現金清償債務(豁免部分本息),指貸款銀行與借款人修改原還款條件,同意借款人以低於貸款本息的現金清償到期債務,即貸款銀行豁免借款人部分本息,其餘部分一次性或分期以現金方式償付,豁免的債務部分成為貸款銀行的損失。
產生此種重組方式的背景,一般是貸款銀行與借款人有著長期的銀企合作關係,由於受到經濟景氣、借款人經營狀況變化、政府干預等因素的影響,從維護雙方的長遠利益出發,貸款銀行主動做出讓步。
貸款經重組後,一旦借款人按修改後的還款條件清償了到期債務,此筆銀行債權即告消失。
抵債資產
借款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償貸款本息(抵債資產),指貸款銀行與借款人修改原還款條件,同意借款人以原材料、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等非現金資產抵償到期貸款本息。
產生此種重組方式的背景,大多數情況是借款人經營、財務狀況惡化,還款意願差,置信用資質於不顧,對貸款銀行的催討、起訴等手段無動於衷,甚至要挾銀行接受現金與非現金搭配的債務償付方式,而貸款銀行為了盤活資產,壓縮不良,在現金回收無望的情況下,只有接受以物受償。近年來,隨著商業銀行普遍加大對存量呆滯貸款的清收力度,非現金回收大幅增加,直接表現為待處置抵債資產的餘額激增,抵債資產的規範治理已成為加強銀行資產保全、控制金融風險的重要內容。
債轉股
借款人將所欠貸款本息轉為資本(債轉股),指貸款銀行與借款人修改原還款條件,同意借款人將所欠貸款本息轉為資本,銀行以股權人的形式參與企業的部分經營決策,按期從企業取得股權分紅收益。或由金融資產治理公司購買貸款銀行的債權,按照一定價格轉換為企業股權,再利用上市、協定轉讓和企業回購等方式出讓股權,回收資金。
產生此種重組方式的背景,一般是政府為了進行經濟結構調整,減輕企業債務負擔,最佳化企業資本結構,同時為了創建金融安全區, 防範金融風險的暴露,牽頭在貸款銀行、金融治理公司和借款人之間協調、操作而形成的。
其他修改還款條件的形式
其他修改還款條件的形式,指貸款銀行與借款人修改原還款條件,以其他形式進行債務償付,如同意借款人延長貸款償還期限、先償還全部利息再延長貸款償還期限、延長貸款償還期限但要加收利息等。或是在修改原還款條件時,附有或有條件(或有收益或有支出),即依據未來某種事項的出現,決定雙方的收益或支出,未來事項具有不確定性。
此種重組方式,在目前情況下是比較多見的,如貸款展期轉貸、“借新還舊”等,以不嚴重損害貸款銀行的債權利益為前提。既給予借款人一定的籌措資金緩衝空間,又適當化解了銀行的貸款風險,是銀行降低不良額和l不良率的重要手段。
混合形式的重組貸款
混合形式的重組貸款,指以現金、非現金資產、債務轉為資本和修改其他條件等方式組合清償貸款本息,如銀行同意延長貸款償還期限並蕊免部分貸款本息,借款人以部分現金方式、部分非現金方式償還債務等。

風險控制

非現金資產的風險控制
重組貸款治理是銀行信貸治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做到統一、集中、規範、有序,才能將銀行的經營風險和資產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實際工作中,重組貸款的風險環節和要害控制點,主要集中在非現金資產債轉股等償債形式方面。
1、非現金資產收取及債轉股受讓階段的風險控制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角度看,收取、受讓階段的要害控制點主要在於簽訂的重組協定是否符合國務院、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是否經法律部門審查和有關政府部門鑑證,有無不適當的條款; 收取的非現金資產是否在規定的範圍內,手續是否齊全,財產權證是否有效;非現金資產的價值和債轉股的價格評估是否合理,有無高估冒算或低估壓價現象,資產評估機構是否具有合法資質;收取、受讓是否經集體決策和上級行審批,程式是否合規,有無存在超越授權和擅自收取、受讓現象等。
目前主要的風險表現為,一是基層行缺乏法律、政策意識和紀律觀念,對收取、受讓行為盲目決策、草率許諾,無方案實施、超審批許可權等,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企業的逃廢債心理和權錢交易歪風。二是由於收取、受讓的過程倉促,導致手續、權證等欠缺,為資產的賬務處理、處置和回收增加了難度,甚至造成實際損失。三是忽視價值評估和價格確認,收取、受讓時往往與資產的實際價值有較大偏差,在處置、回收過程中損失暴露。
2、非現金資產保管及債轉股治理階段的風險控制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角度看,資產保管、股權治理階段的要害控制點主要在於經營治理責任是否落實,有無專職的保管責任人和參與企業經營決策的人員;對抵債資產,是否建立了規範的台賬制度及領用、退回、變更保管登記制度,權利憑證和實物是否分開保管,是否建立了定期檢查、賬實核對制度;對債轉股股權,是否進行了有效地確認和監督,對其變更、增(貶)值、分配等有無完善的跟蹤和賬務處理制度等。
目前主要的風險表現為,一是基層行違反抵債資產治理規定和財務制度,未經批准擅自使用,不及時人賬,造成資產損耗和貶值,尤其是領導幹部占用抵債車輛、房產等,使規範治理形同虛設。二是治理人員不足,對實物保管不善,分散保管、長期擱置、缺乏維護,毀損、滅失現象嚴重。三是對企業生產經營關注不夠,難以行使參與決策權,貸款風險有轉變為投資風險的可能,甚至已形成實質性的資產損失
3、非現金資產處置債轉股回收階段的風險控制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角度看,處置、回收階段的要害控制點主要在於抵債資產是否按規定期限及時進行處置,是否按規定的形式和許可權進行處置審批,各種處置方式是否合理、手續是否完備,是否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處置過程中有無“暗箱”操作、變相腐敗等行為;是否利用股權組合、金融工具組合、企業回購等方式及時回收銀行資金,有無擅自降低轉讓價格、造成銀行資產流失等現象。
目前主要的風險表現為,一是少數基層行超越授權處置抵債資產,或未經審批進行處置。二是處置方式違規,個別單位將抵債資產私自以低價轉讓給領導、親屬或關係戶,沒有經過正常的價值評估、委託轉讓、競價拍賣等程式,縱容了以權謀私等不正之風。三是在尋求債轉股股權退出的過程中,片面遷就企業利益,低價變現或進行股權折扣,使銀行利益受到侵害。
根據不同風險表現就解決好的問題
針對上述重組貸款治理不同環節、不同階段、不同形式的風險表現,我們認為應採取措施,解決好以下幾個層面的問題:
1、制度層面。貸款銀行要正確把握國家政策,處理好貸款重組與維護債權的關係,防止企業藉以物受償、債轉股之機,行逃廢債之實。要建立健全收取(受讓)、保管(治理)、處置(回收)等環節的規章制度,明確授權許可權、職責分離、違規處罰、領導責任追究等制約機制,提高內部控制能力和綜合治理水平。
2、方法層面。貸款重組的目的是為了“雙提雙降”、保全資產,需要運用一切合法合規的手段,實現銀行價值和效益的最大化。爭取外部政策支持、協調各方利益關係、利用多種金融工具和市場、制定內部盤活獎勵措施等,都是值得探索和選擇的途徑。
3、監督層面。重組貸款治理是信貸治理工作的延伸和難點,由於重組方式的複雜性、重組時間的長期性和重組結果的多變性,輕易產生違規違紀和道德風險等現象,必須加強檢查監督和內外部審計,堵塞漏洞,切實防範和化解各類風險。

區別

1、概念混淆。
關於重組貸款,《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解釋, “是指銀行由於借款人財務狀況惡化, 或無力還款而對借款契約還款條款作出讓步的貸款”。後來將“讓步” 改為“調整”。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內含了對貸款重組的解釋。不過現在看來, 將調整內容限定在借款契約的還款條款, 顯然過於狹窄。實踐中, 重組可以調整主契約一借款契約, 也可能更改其從契約一擔保契約; 不僅修改還款條款, 還可能調整償債主體、利率等。
貸款重組是指在借款人發生及預見其可能發生財務困難或借款人、保證人發生資產重組,致使其不能按時償還我行貸款的情況下,我行為維護債權和減少損失,在切實加強風險防範的前提下,與借款人達成修改貸款償還條件的協定,對借款人、保證人、擔保方式、還款期限、適用利率、還款方式等要素進行調整。
2、貸款重組是操作過程, 重組貸款是操作結果。
3、重組前的貸款可稱為被重組貸款,重組後的貸款就是重組貸款。被重組貸款經過貸款重組, 就變為重組貸款。
重組貸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