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行動計畫(2022—2025年)

《重慶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行動計畫(2022—2025年)》由重慶市印發,涵蓋五個方面,共18條舉措。力爭到2025年,全市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萬家以上,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達到9500家以上,科創板上市企業達到10家以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行動計畫(2022—2025年)
  • 頒布時間:2022年5月6日
發展歷史,計畫全文,內容解讀,

發展歷史

2022年5月6日,《重慶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行動計畫(2022—2025年)》(渝府辦發〔2022〕56號,以下簡稱《計畫》)正式印發。

計畫全文

為進一步提升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制定本行動計畫。
一、發展目標
聚焦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強化服務供給和制度供給,集成人才、平台、資本、項目等創新要素,力爭到2025年,全市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1萬家以上,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達到9500家以上,科創板上市企業達到10家以上。
二、主要任務
(一)加強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培育。
1.打造孵化載體。建設一批大型科技企業孵化載體,圍繞服務能力提升、孵化人才培育、雙創氛圍營造等持續用力,提升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水平;示範建設一批布局科學、特色鮮明、整體協同的環大學創新生態圈,支持高校師生創辦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
2.拓寬成長路徑。支持各區縣(自治縣)和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以下統稱區縣)推薦有發展潛力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納入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進行培育。對培育成效較好的區縣,在市級引導區縣科技發展專項資金中給予獎補支持;對首次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市級技術創新與套用發展專項中擇優給予支持。加大資金、人才、平台等方面支持力度,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朝著“專精特新”方向發展。
3.支持掛牌上市。遴選優質科技型中小企業進入重慶市企業科創板上市儲備庫,大力支持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到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北京證券交易所等多層次資本市場掛牌上市。支持重慶股份轉讓中心搭建全市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平台,探索設立基金孵化板,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資本市場服務和上市輔導。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經濟信息委、市金融監管局、市財政局、重慶證監局,各區縣政府)
(二)提升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4.支持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智慧型網聯汽車、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碳達峰碳中和等重點領域,運用專利導航確定技術研發路徑,以“揭榜掛帥”“賽馬”等方式參與“卡脖子”技術攻關科研項目。
5.推動數位化創新賦能。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5G、工業網際網路、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套用,引導更多企業“上雲用雲”,加速技術疊代升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利用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開展服務模型構建與數據分析,運用個性化定製、全生命周期柔性生產線等新技術、新模式。
6.鼓勵加大研發投入。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對關鍵核心技術高價值發明專利的培育產出。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備案額達到一定額度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適當上調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授信額度。
7.支持建設研發平台。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制定企業科技創新戰略,完善內部研發管理制度,建立內部研發平台、技術中心。支持有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申報市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台。
8.鼓勵開展協同創新。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深化產學研合作,與龍頭企業共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打造產業協作配套、技術協同創新、要素資源共享的融通創新發展模式,聚焦關鍵核心技術開展聯合攻關。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經濟信息委、市知識產權局、重慶市稅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國資委、市教委,各區縣政府)
(三)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9.完善成果轉化平台體系。培育一批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的技術轉移機構,並根據年度科技成果轉化績效,按有關規定給予獎補。支持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的分散式中試熟化平台,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成果提供中試熟化服務。
10.最佳化成果轉化激勵機制。改革國有智慧財產權歸屬和權益分配機制,擴大科研機構和高校科技成果處置自主權,積極探索職務科技成果國有資產管理新模式,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向科技型中小企業轉移轉化。
11.加強創新產品推廣套用。加大首台(套)裝備等創新產品政府採購力度,帶動科技型中小企業新技術研發及產品疊代升級。發揮國有企業作用,建立健全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示範套用過失寬容機制,鼓勵國有企業採購、使用及推廣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新產品。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教委、市經濟信息委、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各區縣政府)
(四)強化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資源要素保障。
12.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促進鼓勵企業研發的政策應享盡享,進一步落實好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技術開發及技術轉讓增值稅免稅、技術轉讓企業所得稅減免、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征等政策。
13.加強創業投資引導。發揮重慶科創投集團作用,推動科創股權投資引導基金投早、投小,向科技型中小企業傾斜。舉辦重慶國際創投大會、中國(西部)科技金融峰會等投融資對接活動及項目路演,吸引國內外知名創投機構來渝投資,助力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對投資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投基金公司,按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14.創新科技金融產品。深化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改革,創新“智慧財產權+”專屬信貸產品和服務,探索開展智慧財產權證券化試點和科技保險改革試點,提供更多符合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特點的科技金融產品。
15.加強創新人才引育。落實“塔尖”“塔基”政策,深入實施“重慶英才計畫”、博士後“倍增計畫”,開展“博匯巴渝·智創未來”專項行動,培育引進科技型中小企業急需緊缺人才。實施“科技專員興企業行動”,遴選一批科技專員深入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開展技術經紀人職稱評定,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一批成果轉化專業人才。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重慶市稅務局、市金融監管局、市財政局、市知識產權局、人行重慶營管部、重慶銀保監局、市人力社保局,各區縣政府)
(五)最佳化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服務。
16.加強科技服務機構建設。拓展重慶生產力促進中心服務功能,搭建重慶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市場研究、戰略諮詢等一站式服務。鼓勵服務優、口碑好的各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服務。
17.健全信息化服務體系。完善重慶市科技型企業系統,建立大數據甄別分析機制,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精準服務。發布企業技術需求清單、人才需求清單、政務服務清單和創新政策清單,促進政企信息雙向共享。
18.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推動建設中國(重慶)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布局一批智慧財產權糾紛調解分中心、維權援助工作站,實施重點產業領域智慧財產權風險預警項目、智慧財產權保護示範創建項目,強化科技型中小企業智慧財產權全鏈條保護。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知識產權局,各區縣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協調機制,形成上下聯動、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共同推動各項目標任務落細落實。各區縣政府要結合實際細化工作措施,加大力度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級有關部門,各區縣政府)
(二)強化監測評估。加強科技型中小企業結構化分析,提高統計監測分析水平。適時開展政策落實情況評估,動態掌握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工作進展,及時調整完善相關政策措施。(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三)營造良好氛圍。加強政策解讀、宣傳展示和輿論引導,總結推廣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經驗,廣泛宣傳先進典型,推動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內容解讀

2021年重慶累計培育入庫科技型企業已超過3.6萬家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近年來,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工作,並在2022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啟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行動計畫。
2021年,重慶市累計培育入庫科技型企業36939家、同比增長40.1%,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108家、同比增長21%,建立重慶市企業科創板上市儲備庫,大力推進企業科創板上市工作,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培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計畫》提出,將聚焦重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強化服務供給和制度供給,集成人才、平台、資本、項目等創新要素,力爭到2025年,全市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1萬家以上,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達到9500家以上,科創板上市企業達到10家以上。
五方面入手 18條舉措引導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計畫》針對加強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提升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強化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資源要素保障、最佳化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服務5個方面,出台18條舉措引導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在加強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方面,將加強孵化載體建設,打造一批大型科技企業孵化載體,示範建設一批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孵化催生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拓寬創新發展路徑,引導科技型中小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方向發展;同時,支持有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掛牌上市、獲取融資。
在提升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方面,將支持企業運用專利導航確立技術研發路徑,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支持企業利用數位化、信息化平台為企業創新賦能;同時加強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支持,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強化高價值發明專利培育產出;支持企業完善研發制度,建設研發平台,積極申報市級以上科技創新平台;鼓勵企業深化產學研合作、參與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開展協同創新。
在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將完善成果轉化平台體系,培育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中試熟化平台;最佳化成果轉化激勵機制,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向科技型中小企業轉移轉化;加強創新產品推廣套用,協助科技型中小企業提高其產品市場套用率。
在強化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資源要素保障方面,將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做好稅收政策培訓宣傳;加強創業投資引導,推動資本向科技型中小企業傾斜;深化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改革,提供更多符合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特點的科技金融產品;加強創新人才引育,培育引進科技型中小企業急需緊缺人才,遴選一批科技專員深入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
在最佳化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服務方面,將加強科技服務機構建設,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市場研究、戰略諮詢等服務;完善重慶市科技型企業系統,健全信息化服務體系,為出台科技型中小企業相關政策提供決策支撐;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為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創新保駕護航。
重慶市科學技術局企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計畫》的出台將推動重慶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進一步提升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