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以場景驅動人工智慧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畫

《重慶市以場景驅動人工智慧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畫(徵求意見稿)》是為認真貫徹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紮實落實重慶市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滿天星”行動計畫,加快利用場景驅動人工智慧產業高質量發展,以場景帶動算力算法、以算力算法帶動軟硬協同、以軟硬協同帶動產業革新,全面提升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能級,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特制定的行動計畫。

2023年3月9日,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重慶市以場景驅動人工智慧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畫(徵求意見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以場景驅動人工智慧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畫
  • 發布單位: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修訂信息,內容全文,內容解讀,

修訂信息

為認真貫徹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紮實落實重慶市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滿天星”行動計畫,加快利用場景驅動人工智慧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委起草了《重慶市以場景驅動人工智慧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畫(徵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公開徵求意見的時間為2023年3月10日至3月16日,如有意見或建議,請於2023年3月16日18時前實名反饋至信箱,修改意見需說明理由。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2023年3月9日 

內容全文

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是推動我國科技跨越發展、產業最佳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為認真貫徹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紮實落實重慶市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滿天星”行動計畫,加快利用場景驅動人工智慧產業高質量發展,以場景帶動算力算法、以算力算法帶動軟硬協同、以軟硬協同帶動產業革新,全面提升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能級,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特制定本行動計畫。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建成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範例為統領,以促進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動場景資源開放、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方向,夯實要素支撐,加強主體培育,擴大產品供給,構建場景體系,最佳化生態建設,探索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新模式新路徑,賦能現代化新重慶建設。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基本形成多維度、多層次、多元化的人工智慧場景創新體系,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速發展,人工智慧發展整體邁上新台階,成功創建國家人工智慧創新套用先導區。
人工智慧場景套用加速湧現。累計向社會發布300個人工智慧場景清單,推薦推廣100個典型套用場景,支持建設30個標桿場景項目。
人工智慧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成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新增一批人工智慧領域的國家級重點項目,在重點領域、典型場景形成100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人工智慧產品。
人工智慧產業能級快速躍升。培育10家億級以上人工智慧龍頭企業,集聚100家人工智慧規模以上企業、1000家人工智慧相關企業,建成3—5個人工智慧產業集聚區。
二、重點場景布局
(一)圍繞製造業智慧型化升級布局重大場景。
加快人工智慧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在離散型製造業領域打造機器視覺工業檢測、智慧型決策、供應鏈協同管理等套用場景,在流程型製造業領域布局能耗監測與最佳化、智慧型低碳環保、設備健康管理等套用場景。持續推進重慶(兩江新區)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建設,開展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慧型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推動智慧型網聯汽車在智慧交通管理、無人駕駛特種作業、無人配送物流、智慧停車等場景套用。發展智慧型家居、服務機器人、增強現實/虛擬現實(AR/VR)設備等智慧型終端產品,提升智慧型終端產業發展能級。拓展人工智慧在輸電線智慧型巡檢、智慧型用電監測、智慧型門市等智慧能源場景中的套用創新,積極探索虛擬電廠、智慧型微電網等場景,推動電力多能互補互濟。(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大數據發展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交通局、市城市管理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能源局,有關區縣政府)
(二)圍繞重點行業智慧型化套用布局重大場景。
鼓勵在建造、文化旅遊、現代服務業、農業農村、口岸物流等重點行業深入挖掘人工智慧技術套用場景,促進經濟高端高效發展。建造領域開展工程項目數位化建造試點,打造智慧工地、數字孿生工地等套用場景。文旅領域加快“智慧廣電”大數據平台、區塊鏈可信計算與存儲等項目建設,推動成渝地區合作創建國家級“智慧廣電”試驗區,探索數字場館、精準數字導遊、虛擬排隊等套用場景。金融領域探索大數據金融風控、企業智慧型徵信、智慧型投資顧問等場景。智慧商圈領域積極探索無人超市、智慧導購等場景。物流領域探索機器人分流分揀、智慧型立體倉儲、追溯終端等智慧型場景。農業農村領域打造數字果園、智慧畜禽養殖場、鄉村智慧治理、數字農房等場景。口岸物流領域加快建設智慧長江物流工程,拓展人工智慧技術在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等口岸物流場景中的套用。(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委、市文化旅遊委、市金融監管局、市商務委、市農業農村委、市政府口岸物流辦、重慶海關,有關區縣政府)
(三)圍繞智慧社會建設布局重大場景。
支持在交通、政務、社會治理、醫療、教育、養老等領域持續挖掘人工智慧套用場景機會,開展智慧社會場景套用示範。交通領域探索智慧收費、智慧路網管控、智慧型聯程導航等場景,圍繞西部(重慶)科學城、永川區和兩江新區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打造智慧交通樣板區。政務領域加快身份驗證、需求預測、智慧型客服、智慧型審批等場景套用推廣。社會治理領域加強智安社區、智安鐵路、智慧校警等智慧型場景建設。醫療領域持續推進“智慧醫院”建設,布局智慧型預約、智慧型導航、智慧型陪護等場景。智慧社區領域建設“城市生活網”便民服務平台,探索智慧型樓宇、智慧型安防、智慧物業等場景。教育領域布局智慧教室、虛擬仿真實訓、沉浸式線上教學等場景。養老領域布局智慧養老院、“網際網路+養老服務”等場景,打造智慧健康養老套用試點示範。(責任單位:市交通局、市政府口岸物流辦、民航重慶監管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公安局、市政府電子政務中心、市應急局、市大數據發展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教委,有關區縣政府)
(四)圍繞重大項目重大活動重大工程布局重大場景。
支持兩江新區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禮嘉悅來智慧園等項目建設,拓展“住業遊樂購”智慧套用場景。支持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慧型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區。支持廣陽灣智創生態城打造智慧生態、智慧建造等場景。持續推進智慧園區建設,拓展園區運行監測、數字地圖、產業鏈協作等場景。依託中國國際智慧型產業博覽會等重大活動,打造嘉賓無感通行、智慧安保、沉浸式虛擬展館等場景。推動人工智慧技術與體育賽事的融合套用,加強雲轉播、沉浸式觀賽、智慧型教練等場景套用。推進人工智慧在重慶東站、重慶新機場、中航油西南戰略儲運基地(長壽)、國家物流樞紐等重大建設工程中的套用,布局數字設計、智慧型生產、智慧型施工等場景,提升重大工程建設效率。(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大數據發展局、市體育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交通局、市政府口岸物流辦,有關區縣政府)
(五)圍繞未來新賽道發展布局重大場景。
加快布局元宇宙,培育數字孿生工廠、虛擬人、元旅遊、非同質化代幣(NFT)與數字藏品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腦與智慧型科學中心等平台建設,推動類腦智慧型同汽車、可穿戴設備、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產業融合發展,探索自動駕駛、類腦智慧型機器人、智慧型零售等場景。推動衛星網際網路在精準農業、自動駕駛、地下管網等領域的場景套用。支持“零信任”、雲網融合等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發展,推動未來網路在AR/VR、遠程醫療、智慧型電網等套用場景布局。推進量子可信雲、量子通信器件聯合實驗室等平台建設,參與量子保密通信幹線建設,推動量子信息技術在電子政務、金融科技、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開展套用試點。(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大數據發展局、市文化旅遊委、市科技局、市通信管理局,有關區縣政府)
三、重點任務
(一)強化人工智慧核心要素支撐。
1.加快場景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路成渝國家樞紐節點建設,鼓勵算力服務企業建立專業的運營團隊,按需提供模型訓練、套用推理、算法調優等服務,促進算力資源套用推廣。推動雲邊一體布局、算力自由調配的新型雲計算和邊緣計算平台發展,構建雲網融合的新型算力設施。引導企業優先使用本地算力資源,推動本地算力設施演進升級。(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發展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有關區縣政府)
2.推進人工智慧算法創新研究。加快大數據智慧型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項目建設,充分發揮重慶國家套用數學中心等平台優勢,加強圖像認知計算、視聽覺感知計算、腦機協同等關鍵技術攻關。鼓勵算法企業開展跨行業跨領域創新合作,推進算法在各行業領域的融合創新,打造一批算法轉化示範項目。(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經濟信息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大數據發展局,有關區縣政府)
3.集聚人工智慧場景數據資源。深入推進公共數據開放,按需為人工智慧典型套用場景提供數據開放服務。依託西部數據交易中心,圍繞智慧型製造、智慧型網聯汽車等場景,加快推動數據資源交易流通,促進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圍繞促進數據要素合規高效、安全有序流通和交易需要,培育一批數據商和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加快發展數據開放和開發利用服務,培育壯大數據服務產業。(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發展局、市經濟信息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委網信辦,有關區縣政府)
(二)培育壯大人工智慧創新主體。
1.加快人工智慧優質企業招引。依託本地場景資源優勢,積極引進國內外人工智慧領軍企業、知名企業。重點瞄準開發框架、機器學習等關鍵技術領域,引進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科技型企業。鼓勵龍頭企業在渝建設人工智慧開放平台,開放人工智慧算法框架等創新資源,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大數據發展局、市招商投資局,有關區縣政府)
2.強化人工智慧重點企業培育。推動重慶優勢企業整合資源,轉型升級為製造業數位化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參與製造企業人工智慧套用部署,帶動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發展。支持人工智慧企業參與城市場景與產業場景建設,開展產品研發與集成驗證,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支持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聚焦重點行業領域的典型套用場景,加快推進人工智慧關鍵技術攻關和落地套用。支持有條件的中小企業通過併購重組、資本運作等方式做大做強,培育一批上市企業。支持人工智慧孵化器、加速器等創新創業平台建設,加強創新企業和創新團隊孵化培育。(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大數據發展局、市科技局、市教委、市金融監管局,有關區縣政府)
3.支持人工智慧專業機構發展。推動深度學習計算服務平台、測試認證平台、行業解決方案孵化平台等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最佳化人工智慧發展支撐環境。引進開源基金會等開源組織,建設人工智慧開源社區,圍繞智慧型製造、智慧型網聯汽車等典型場景布局開源項目,構建人工智慧開源開放生態。加快建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等行業組織,加強人工智慧交流合作。(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大數據發展局,有關區縣政府)
(三)最佳化擴大人工智慧產品供給。
1.著力突破人工智慧軟體。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加強人工智慧協同認知智慧型基礎理論、人工智慧核心算法等研究。實施“揭榜掛帥”,推進自主的人工智慧框架、運算元等根技術和AIGC等關鍵技術研發。瞄準智慧型網聯汽車領域,加快培育智慧型座艙、自動駕駛等人工智慧軟體。圍繞智慧政務、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領域,著力研發一批人工智慧軟體產品。定期發布人工智慧重點產品目錄,培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拳頭”產品。(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大數據發展局,有關區縣政府)
2.加快培育人工智慧硬體。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加強神經網路處理器晶片、圖像處理晶片、語音處理晶片等研發和場景套用,促進高端智慧型晶片發展。聚焦智慧型製造、智慧型網聯汽車、智慧交通等套用場景,推進圖像感測器、慣性感測器、超音波雷達、導航定位雷達等智慧型感測器研發,提升本地智慧型感測器供給能力。(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大數據發展局,有關區縣政府)
3.推動軟硬體一體化發展。圍繞重點行業領域的典型套用場景,建設人工智慧軟硬體適配中心,提升產品研發、集成驗證等公共服務能力,開展軟體、硬體、套用和服務一體化適配。圍繞人工智慧晶片、計算框架、運算元庫等信息技術套用創新產業(以下簡稱信創)核心領域,加快重慶信創適配測試中心、適配攻關聯合實驗室建設,推動信創環境下人工智慧軟硬體產品一體化發展。(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大數據發展局、市委網信辦,有關區縣政府)
(四)加快推動人工智慧場景開放。
1.推進人工智慧場景全面開放。推動政府部門、國有企事業單位、重點行業、科研機構等開放人工智慧場景。定期開展場景調研與場景徵集,深入挖掘人工智慧場景,按照定期發布與重大活動集中發布相結合的方式,項目化、清單化、節點化開放人工智慧場景,推動人工智慧培育從“給政策”“給項目”到“給機會”轉變。(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大數據發展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國資委,市級有關部門,有關區縣政府)
2.打造人工智慧場景試點示範。加強跨部門、跨行業、跨層級合作,共同挖掘和遴選一批優質人工智慧場景,給予大力宣傳推介,培育一批具有示範推廣性的行業解決方案。聚焦智慧型製造、智慧型網聯汽車、智慧城市等領域,推進數字孿生工廠、自動駕駛、數字孿生城市等人工智慧場景先行先試,深度挖掘一批標桿場景,給予重點支持和培育,打造國家級場景套用示範。(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大數據發展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級有關部門,有關區縣政府)
3.強化人工智慧場景供需對接。支持企業“揭榜”人工智慧套用場景項目建設,鼓勵各類創新主體開展聯合創新。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搭建供需對接服務平台,推動場景供需雙方按照市場原則自由對接合作,實現套用場景與產品創新的雙向促進。制定本地人工智慧供給能力目錄,定期對外發布,加強優秀場景推介。(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大數據發展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級有關部門,有關區縣政府)
(五)持續最佳化人工智慧產業生態。
1.完善人才支撐體系。用好用足現有人才政策,積極引進人工智慧高層次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鼓勵企業通過長短期聘用、場景套用項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進人工智慧緊缺人才。依託新型軟體工程師學院、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和示範性現代產業學院建設,促進高校與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培養高層次人工智慧人才。支持高校、企業、科研院所、培訓機構等建立人工智慧實訓培訓基地,大力培養套用型人工智慧人才。(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有關區縣政府)
2.推進標準體系建設。加強人工智慧標準化頂層設計,推進創新技術和套用向標準轉化,加速人工智慧創新成果產業化套用。鼓勵行業組織和龍頭企業圍繞智慧型製造、智慧型網聯汽車、智慧城市等重點領域,牽頭制定相關地方標準,積極參與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修訂。探索建設人工智慧標準試驗驗證平台,加快推進人工智慧相關標準宣貫和套用落地。(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大數據發展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有關區縣政府)
3.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全面落實《重慶市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滿天星”行動計畫(2022—2025年)》,支持中心城區積極開放人工智慧場景機會,加快產業集聚發展,打造特色化、專業化、集約化的人工智慧產業園區,爭創國家人工智慧創新套用先導區。鼓勵中心城區利用存量樓宇加速集聚人工智慧企業及人才,打造重慶市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滿天星”示範樓宇。(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大數據發展局、市招商投資局,有關區縣政府)
4.營造發展良好氛圍。充分用好中國國際智慧型產業博覽會等平台,組織開展國際國內人工智慧峰會、論壇、賽事等活動,提升重慶人工智慧發展知名度。圍繞重大創新場景開展大型展覽展示活動,加強人工智慧場景技術和產品宣傳推廣,打造城市級場景發展戰略品牌,營造良好的人工智慧生態環境。(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大數據發展局、市發展改革委,有關區縣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以市政府領導為召集人的人工智慧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工作專班,統籌協調人工智慧場景開放與產業發展相關工作。工作專班辦公室設在市經濟信息委,負責統籌推進日常工作。市級相關部門要統籌做好行業內人工智慧場景開發建設,全力推動人工智慧場景開放和供需對接。區(縣)政府要建立工作專班,切實推進人工智慧場景開放與產業發展工作落實,釋放場景發展潛力。(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大數據發展局,市級有關部門,有關區縣政府)
(二)加強統籌部署。分年度制定人工智慧發展計畫,圍繞場景開放、企業引育等發展目標,明確責任,推進各項工作落實落地。建立場景發現與質量評估機制,按照“邊界清晰、業主明確、資金落實”的要求,明確每個場景方案,推進場景落地建設。做好場景建設進度跟蹤和成效評估,強化場景建設全生命周期管理,確保場景套用成效。(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大數據發展局,市級有關部門,有關區縣政府)
(三)加強政策支持。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要用好現有扶持政策,將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納入重點支持範圍。推動各級有關部門開放人工智慧場景,對示範性強、顯示度高、帶動性廣的場景標桿項目給予重點支持。鼓勵結合採購需求、產業發展、市場供給等情況,在政府採購活動中購買人工智慧創新產品。鼓勵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研發麵向人工智慧中小企業的金融產品,加大知識價值和商業價值信用貸款力度。(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大數據發展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金融監管局,有關區縣政府)
(四)加強監測評價。建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監測指標體系,對重點企業開展運行監測、階段評估和動態分析,推動人工智慧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市經濟信息委結合《重慶市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滿天星”行動計畫(2022—2025年)》相關評價獎勵機制,定期開展區(縣)人工智慧發展評價工作,對場景開放、套用落地、企業引育等成效較好的區(縣)加大支持力度。(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大數據發展局、市統計局,有關區縣政府)

內容解讀

《行動計畫》提出,到2025年,重慶將基本形成多維度、多層次、多元化的人工智慧場景創新體系,成功創建國家人工智慧創新套用先導區。《行動計畫》還提出,將推動人工智慧產業能級快速躍升,培育10家億級以上人工智慧龍頭企業,集聚100家人工智慧規模以上企業、1000家人工智慧相關企業,建成3—5個人工智慧產業集聚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