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固酮

醛固酮

醛固酮(Aldosterone)是一種增進腎臟對於離子及水分子再吸收作用的類固醇類激素(鹽皮質激素家族),主要作用於腎臟,進行鈉離子及水分子的再吸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醛固酮
  • 英文名:Aldosterone
  • 化學式:C21H28O5
  • 套用:是人體內調節血容量的激素
  • 分泌位置:腎上腺皮質細胞
  • 作用:維持血壓的穩定
簡介,體內分泌機理,原理,相關疾病,增多症,螺內酯,

簡介

醛固酮(aldosterone),C21H28O5。11β,21-二羥-3.20-二氧-4-孕烯-18-醛(11→18)乳醛(Ⅰ)。是?>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一種。 具有代表性的強電解質代謝作用的鹽皮質類固醇。其作用是促進Na+在體內貯留,同時排出K+。是由腎上腺皮質球狀帶生成,並受腎臟分泌的血管緊張肽原酶,即血管緊張肽(renin即angiotensin)的調節。另也有11β-羥-18-醛型(Ⅱ)。
醛固酮

體內分泌機理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假性醛固酮增多症(雙側腎上腺球狀帶增生),利尿劑、心衰、肝硬變、腎衰、腎病綜合徵等所致的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原發性周期性水腫,Bartter氏綜合徵,腎球旁器增生,手術後,低血容量,各種原因所致的低鉀血症,部分惡性高血壓及緩進型高血壓等。
見於腎上腺皮質功能減低(如Addison病)、原發性單一醛固酮減少症、高鈉飲食、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妊娠高血壓綜合徵、宮內死胎、惡性葡萄胎等。
醛固酮是人體內調節血容量的激素,通過調節腎臟對鈉離子的重吸收,維持水鹽平衡。醛固酮是調節細胞外液容量和電解質的激素,醛固酮的分泌,是通過腎素一血管緊張素系統實現的。當細胞外液容量下降時,刺激腎小球旁細胞分泌腎素,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醛固酮分泌增加,使腎臟重吸收鈉離子增加,進而引起水重吸收增加,細胞外液容量增多;相反細胞外液容量增多時,通過上述相反的機制,使醛固酮分泌減少,腎重吸收鈉離子和水減少,細胞外液容量下降。血鈉降低,血鉀升高同樣刺激腎上腺皮質,使醛固酮分泌增加。
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腎素—血管緊張素調節,即腎的球旁細胞感受血壓下降和鈉量減少的刺激,分泌腎素增多,腎素作用於血管緊張素原,生成血管緊張素。血管緊張素可刺激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合成和分泌醛固酮。當循環血量減少時,醛固酮的分泌量會增加,使鈉和水的重吸收增強,以此維持水鹽代謝的平衡,在對醛固酮
分泌的刺激效應上,K十與ANG2有協同作用,此協同效應有重要生理意義。

原理

醛固酮進入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後,與胞漿內受體結合,形成激素-受體複合體,後者通過核膜,與核中DNA特異性結合位點相互作用,調節特異性mRNA轉錄,最終合成多種醛固酮誘導蛋白,進而使管腔膜對Na+的通透性增大,線粒體內ATP合成和管周膜上鈉泵的活動性增加。從而導致對Na+的重吸收增強,對水的重吸收增加,K+的排出量增加。

相關疾病

增多症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是由於腎上腺的皮質腫瘤或增生,醛固酮分泌增多所致。原醛症是一種繼發性高血壓症,約占高血壓症中0.4~2%。發病年齡高峰為30~50歲,女性較男性多見。引起本病最常見的原因為醛固酮瘤,約占原醛症的60%~80%,大多數為單個腺瘤,左側多見,腎上腺皮質腺瘤和腎上腺皮質增生的臨床特點。

螺內酯

其受體拮抗劑是螺內酯,又稱安體舒通,與醛固酮競爭結合人體內相應的受體,為保鉀利尿劑,螺內酯的降壓作用也是源於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