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棗縣

酸棗縣

古代地名、縣名,鄭延邑,亦曰酸棗,《春秋傳·襄公三十年》“鄭游吉奔晉,駟帶追之,及於酸棗。”

春秋鄭廩延邑,秦王政五年(前242年)實行郡縣制,以境內多棘,置酸棗縣。治所在今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城西南。

漢置、仍襲酸棗縣,北齊省,故城在今河南延津縣北十五里,隋復置,宋改曰延津,即今延津縣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酸棗縣
  • 別名:鄭延邑、酸棗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陳留郡、濟陽國
  • 政府駐地:延津
發展歷史
周朝春秋時期為鄭國鄭廩延邑,因簡稱鄭延邑。
秦朝,秦王政五年(前242年)實行郡縣制,以境內多棘,置酸棗縣。
西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黃河在酸棗縣決口,東潰金堤。
西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酸棗縣屬陳留郡。
西漢元帝永光三年(前41年),酸棗縣屬濟陽國。
西漢建昭五年(前34年)酸棗縣復屬陳留郡。
東漢末年時期,天下賢人青州刺史部樂安國博昌(山東濱州市博興縣東南)人任旐,任祝阿縣令前,任酸棗縣令。
東漢190年,袁紹、袁術、韓馥、孔伷、劉岱、王匡、張邈、橋瑁、鮑信、曹操等十幾路人馬齊聚酸棗,舉行討董卓大會,最後推舉袁紹為盟主。他歷數了董卓的種種罪行,呼籲各路盟軍戮力同心,誅殺董卓,為國為民除害。大會之後,奮武將軍曹操駐軍酸棗,與其他各路盟軍從北、東、南三面對董卓構成夾擊之勢。以上幾路諸侯亦因此被稱之為酸棗聯軍,但聯軍中的首領除曹操以外,基本上都缺乏實戰經驗,對於對抗董卓影響不大。
晉代移治所至今延津西南。
南北朝後魏時期酸棗縣併入小黃縣。
北齊酸棗縣又併入南燕縣。
隋朝開皇六年(580年)復置酸棗縣,移治今延津。
北宋政和七年 (1117年) 酸棗縣地處以黃河渡口,改稱延津縣,沿襲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