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理論

紮根理論

紮根理論研究法是由哥倫比亞大學的AnselmStrauss和BarneyGlaser兩位學者共同發展出來的一種研究方法。是運用系統化的程式,針對某一現象來發展並歸納式地引導出紮根的理論的一種定性研究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紮根理論
  • 外文名:Grounded theory
  • 釋義:一種定性研究的方式
  • 創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
簡介,基本思路,理論產生,首要任務,保持敏感,不斷比較,理論抽樣,靈活運用,理論性評價,操作程式,一級編碼,二級編碼,三級編碼,舉例論證,分析實例,研究問題,初步回答,廣泛的抽樣,研究工具,觸覺的技巧,條件矩陣,行動系統,行動系統性質,條件矩陣的益處,

簡介

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GT)是一種定性研究的方式, 其主要宗旨是從經驗資料的基礎上建立理論(Strauss,1987:5)。研究者在研究開始之前一般沒有理論假設,直接從實際觀察入手,從原始資料中歸納出經驗概括,然後上升到系統的理論。這是一種從下往上建立實質理論的方法,即在系統性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尋找反映事物現象本質的核心概念,然後通過這些概念之間的聯繫建構相關的社會理論。紮根理論一定要有經驗證據的支持,但是它的主要特點不在其經驗性,而在於它從經驗事實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在哲學思想上,紮根理論方法基於的是後實證主義的範式,強調對已經建構的理論進行證偽。
紮根理論的方法起源於格拉斯和史特勞斯兩人(1965,1968)60年代在一所醫院裡對醫務人員處理即將去世的病人的一項實地觀察。這個方面的形成與兩方面的理論思想有關,分別來自哲學和社會學:一是美國的實用主義,特別是杜威、G.米德和皮爾士的思想,他們強調行動的重要性,注重對有問題的情境進行處理,在問題解決中產生方法;另外一個影響來自芝加哥社會學派,該學派廣泛使用實地觀察和深度訪談的方法收集資料 ,強調從行動者的角度理解社會互動、社會過程和社會變化。

基本思路

紮根理論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理論產生

紮根理論特彆強調從資料中提升理論,認為只有通過對資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論框架。這是一 個歸納的過程,從下往上將資料不斷地進行濃縮。與一般的宏大理論不同的是,紮根理論不對研究者自己事先 設定的假設進行邏輯推演,而是從資料入手進行歸納分析。理論一定要可以追溯到其產生的原始資料,一定要 有經驗事實作為依據。這是因為紮根理論者認為,只有從資料中產生的理論才具有生命力。如果理論與資料相 吻合,理論便具有了實際的用途,可以被用來指導人們具體的生活實踐。

首要任務

紮根理論的首要任務是建立介於宏大理論和微觀操作性假設之間的實質理論(即適用於特定時空的理論) ,但也不排除對具有普適性的形式理論的建構。然而,形式理論必須建立在實質理論的基礎之上,只有在資料 的基礎上建立起實質理論以後,形式理論才可能在各類相關實質理論之上建立起來。這是因為,紮根理論認為 知識是積累而成的,是一個不斷地從事實到實質理論,然後到形式理論演進的過程。建構形式理論需要大量的 資料來源,需要實質理論的中介。如果從一個資料來源直接建構形式理論,這其中的跳躍性太大,有可能產生 很多漏洞。此外,形式理論不必只有一個單一的構成形式,可以涵蓋許多不同的實質性理論,將許多不同的概 念和觀點整合、濃縮、生成為一個整體。這種密集型的形式理論比那些單一的形式理論,其內蘊更加豐富,可 以為一個更為廣泛的現象領域提供意義解釋。

保持敏感

由於紮根理論的主要宗旨是建構理論,因此它特彆強調研究者對理論保持高度的敏感。不論是在設計階段 ,還是在收集和分析資料的時候,研究者都應該對自己現有的理論、前人的理論以及資料中呈現的理論保持敏 感,注意捕捉新的建構理論的線索。保持理論敏感性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在收集資料時有一定的焦點和方向,而 且在分析資料時注意尋找那些可以比較集中、濃縮地表達資料內容的概念,特別是當資料內容本身比較鬆散時 。
通常,質的研究者比較擅長對研究的現象進行細密的描述性分析,而對理論建構不是特別敏感,也不是特 別有興趣。紮根理論出於自己的特殊關懷,認為理論比純粹的描述具有更強的解釋力度,因此強調研究者對理 論保持敏感。

不斷比較

紮根理論的主要分析思路是比較,在資料和資料之間、理論和理論之間不斷進行對比,然後根據資料與理 論之間的相關關係提煉出有關的類屬(category)及其屬性。比較通常有四個步驟:1 )根據概念的類別對資 料進行比較:對資料進行編碼並將資料歸到儘可能多的概念類屬下面以後,將編碼過的資料在同樣和不同的概 念類屬中進行對比,為每一個概念類屬找到屬性。2)將有關概念類屬與它們的屬性進行整合,對這些概念類屬 進行比較,考慮它們之間存在的關係,將這些關係用某種方式聯繫起來。3)勾勒出初步呈現的理論, 確定該 理論的內涵和外延,將初步理論返回到原始資料進行驗證,同時不斷地最佳化現有理論,使之變得更加精細。4) 對理論進行陳述,將所掌握的資料、 概念類屬、類屬的特性以及概念類屬之間的關係一層層地描述出來,作為 對研究問題的回答。

理論抽樣

在對資料進行分析時,研究者可以將從資料中初步生成的理論作為下一步資料抽樣的標準。這些理論可以 指導下一步的資料收集和分析工作,如選擇資料、設碼、建立編碼和歸檔系統。當下呈現的每一個理論都對研 究者具有導向作用,都可以限定研究者下一步該往哪裡走、怎么走。因此,資料分析不應該只是停留在機械的 語言編碼上,而是應該進行理論編碼。研究者應該不斷地就資料的內容建立假設,通過資料和假設之間的論證 比較產生理論,然後使用這些理論對資料進行編碼。

靈活運用

使用有關的文獻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為資料分析提供新的概念和理論框架,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注意 不要過多地使用前人的理論。否則,前人的思想可能束縛我們的思路,使我們有意無意地將別人的理論往自己 的資料上套,或者換一句話說,把自己的資料往別人的理論里套,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削足適履”,而不是“ 量體裁衣”。
在適當使用前人理論的同時,紮根理論認為研究者的個人解釋在建構理論時也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研究 者之所以可以“理解”資料是因為研究者帶入了自己的經驗性知識,從資料中生成的理論實際上是資料與研究 者個人解釋之間不斷互動和整合的結果。原始資料、研究者個人的前理解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之間實際上是一 個三角互動關係,研究者在運用文獻時必須結合原始資料和自己個人的判斷。研究者本人應該養成詢問自己和 被詢問的習慣,傾聽文本中的多重聲音,了解自己與原始資料和文獻之間的互動關係。

理論性評價

紮根理論對理論的檢核與評價有自己的標準,總結起來可以歸納為如下四條:1)概念必須來源於原始資料, 理論建立起來以後應該可以隨時回到原始資料,可以找到豐富的資料內容作為論證的依據。2 )理論中的概 念本身應該得到充分的發展,密度應該比較大,即理論內部有很多複雜的概念及其意義關係,這些概念坐落在 密集的理論性情境之中。與格爾茨(Geertz,1973)所說的的“深描”有所不同的是:紮根理論更加重視概念 的密集,而“深描”主要是在描述層面對研究現象進行密集的描繪。3 )理論中的每一個概念應該與其他概念 之間具有系統的聯繫,“理論是在概念以及成套概念之間的合理的聯繫”(Strauss &Corbin,1994:278), 各個概念之間應該緊密地交織在一起, 形成一個統一的、具有內在聯繫的整體。4 )由成套概念聯繫起來的理 論應該具有較強的運用價值,應該適用於比較廣闊的範圍,具有較強的解釋力,對當事人行為中的微妙之處具 有理論敏感性,可以就這些現象提出相關的理論性問題。

操作程式

紮根理論的操作程式一般包括:1)從資料中產生概念, 對資料進行逐級登錄:2)不斷地對資料和概念進 行比較, 系統地詢問與概念有關的生成性理論問題;3)發展理論性概念, 建立概念和概念之間的聯繫;4) 理論性抽樣,系統地對資料進行編碼;5)建構理論,力求獲得理論概念的密度、變異度和高度的整合性。對資 料進行逐級編碼是紮根理論中最重要的一環,其中包括三個級別的編碼。

一級編碼

在一級編碼(開放式登錄,Open Coding)中,研究者要求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儘量“懸置”個人的“偏見”和研究界的 “定見”,將所有的資料按其本身所呈現的狀態進行登錄。這是一個將收集的資料打散,賦予概念,然後再以 新的方式重新組合起來的操作化過程。登錄的目的是從資料中發現概念類屬,對類屬加以命名,確定類屬的屬 性和維度,然後對研究的現象加以命名及類屬化。開放式登錄的過程類似一個漏斗,開始時登錄的範圍比較寬 ,隨後不斷地縮小範圍,直至碼號出現了飽和。在對資料進行登錄時,研究者應該就資料的內容詢問一些具體 的、概念上有一定聯繫的問題。提問的時候要牢記自己的原初研究目的,同時留有餘地讓那些事先沒有預想到 的目標從資料中冒出來。在這個階段研究者應該遵守的一個重要原則是:既什麼都相信, 又什麼都不相信(S trauss ,1987:29)。
為了使自己的分析不斷深入,研究者在對資料進行開放式登錄的同時應該經常停下來寫分析型備忘錄。這 是一種對資料進行分析的有效手段,可以促使研究者對資料中出現的理論性問題進行思考,通過寫作的方式逐 步深化自己已經建構起來的初步理論。這一輪登錄的主要目的是開放對資料的探究,所有的解釋都是初步的、 未定的。研究者主要關心的不是手頭這個文本里有什麼概念,而是它可以如何使探究深入進行。
在進行開放式登錄時,可以考慮以下一些基本的原則:1 )對資料進行仔細的登錄,不要漏掉任何重要的 信息;登錄越細緻越好,直到飽和;如果發現了新的碼號,應該在下一輪進一步收集原始資料。2 )注意尋找 當事人使用的詞語,特別是那些能夠作為碼號的原話。3 )給每一個碼號進行初步的命名,命名可以使用當事 人的原話,也可以是研究者自己的語言,不要擔心這個命名是否合適。4 )在對資料進行逐行分析時,就 有關的詞語、短語、句子、行動、意義和事件等詢問具體的問題,如:這些資料與研究有什麼關係?這個事件 可以產生什麼類屬?這些資料具體提供了什麼情況?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情?5 )迅速地對一些與資料有關的 概念的維度進行分析,這些維度應該可以喚起進行比較的案例;如果沒有產生案例,應該馬上尋找。6 )注意 列出來的登錄範式中的有關條目。

二級編碼

二級編碼(又稱關聯式登錄或軸心登錄,Axial Coding)的主要任務是發現和建立概念類屬之間的各種聯繫,以表現資料 中各個部分之間的有機關聯。這些聯繫可以是因果關係、時間先後關係、語義關係、情境關係、相似關係、差 異關係、對等關係、類型關係、結構關係、功能關係、過程關係、策略關係等。在軸心登錄中,研究者每一次 只對一個類屬進行深度分析,圍繞著這一個類屬尋找相關關係,因此稱之為“軸心”。隨著分析的不斷深入, 有關各個類屬之間的各種聯繫應該變得越來越具體。在對概念類屬進行關聯性分析時,研究者不僅要考慮到這 些概念類屬本身之間的關聯,而且要探尋表達這些概念類屬的被研究者的意圖和動機,將他們的言語放到當時 的語境以及他們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加以考慮。
每一組概念類屬之間的關係建立起來以後,研究者還需要分辨其中什麼是主要類屬,什麼是次要類屬。這 些不同級別的類屬被辨別出來以後,研究者可以通過比較的方法把它們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來。當所有的主從類 屬關係都建立起來之後,研究者還可以使用新的方式對原始資料進行重新組合。為了發現這些分析方式是 否具有實踐意義,研究者還可以在對各種類屬關係進行探討以後,建立一個以行動取向或互動取向為指導的理 論建構雛形。這種理論雛形將分析的重點放在處理現實問題和解決現實問題上面,其理論基礎是當事人的實踐 理性。

三級編碼

三級編碼(又稱核心式登錄或選擇式登錄,Selective Coding)指的是:在所有已發現的概念類屬中經過系統的分析以後選擇 一個“核心類屬”,分析不斷地集中到那些與核心類屬有關的碼號上面。核心類屬必須在與其他類屬的比較中 一再被證明具有統領性,能夠將最大多數的研究結果囊括在一個比較寬泛的理論範圍之內。就像是一個魚網的 拉線,核心類屬可以把所有其他的類屬患成一個整體拎起來,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歸納起來,核心類屬 應該具有如下特徵:1 )核心類屬必須在所有類屬中占據中心位置,比其他所有的類屬都更加集中,與最大數 量的類屬之間存在意義關聯,最有實力成為資料的核心。2 )核心類屬必須頻繁地出現在資料中,或者說那些 表現這個類屬的指標必須最大頻度地出現在資料中;它應該表現的是一個在資料中反覆出現的、比較穩定的現 象。3 )核心類屬應該很容易地與其他類屬發生關聯,這些關聯不應該是強迫的,應該是很快就可以建立起來 的,而且相互之間的關聯內容非常豐富。 4)在實質性理論中一個核心類屬很容易發展成為一個更具概括性的 理論;在發展成為一個形式理論之前,需要對有關資料進行仔細的審查,在儘可能多的實質理論領域進行檢測 。5)隨著核心類屬被分析出來, 理論便自然而然地往前發展出來了。6)由於不斷地對核心類屬在維度、屬性、條件、後果和策略等進行登錄,因此其下屬類屬可能變得十分豐富和複雜,尋找內部變異是紮根理論的一個 特點。
在核心登錄階段,研究者應該經常問:“這個(些)概念類屬可以在什麼概括層面上屬於一個更大的社會 分析類屬?在這些概念類屬中是否可以概括出一個比較重要的核心?我如何將這些概念類屬串起來,組成一個 系統的理論構架?”這個時期研究者寫的備忘錄應該更加集中,針對核心類屬的理論整合密度進行分析,目的 是對理論進行整合,直至取得理論的飽和和完整性。核心類屬被找到以後,可以為下一步進行理論抽樣和資料 收集提供方向。
核心式登錄的具體步驟是:1)明確資料的故事線;2)對主類屬、次類屬及其屬性和維度進行描述;3)檢 驗已經建立的初步假設, 填充需要補充或發展的概念類屬;4)挑選出核心概念類屬;5)在核心類屬與其他類 屬之間建立起系統的聯繫。如果我們在分析伊始找到了一個以上的核心類屬,可以通過不斷比較的方法,將相 關的類屬連線起來,剔除關聯不夠緊密的類屬。

舉例論證

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上述三級編碼的過程。在對一些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的跨文化人際交往活動及 其意義解釋進行研究時(1998),對資料進行了逐級的登錄。首先,在開放式登錄中,找到了很多受訪者 使用的“本土概念”,如“興趣、願望、有來有往、有準備、經常、深入、關心別人、照顧別人、管、留面子 、丟面子、含蓄、體諒、容忍、公事公辦、情感交流、熱情、溫暖、鐵哥們、親密、回報、游離在外、圈子、 不安定、不安全、不知所措、大孩子、低人一等,民族自尊、不舒服”等。然後,在關聯式登錄中,在上述 概念之間找到了一些聯繫,在七個主要類屬下面將這些概念連線起來:“交往、人情、情感交流、交友、局外 人、自尊、變化”。在每一個主要類屬下面又分別有相關的分類屬,比如在“人情”下面有“關心和照顧別人 、體諒和容忍、留面子和含蓄”等;在“局外人”下面有“游離在外、圈子、不知所措、不安定、不安全、孤 獨、想家、自由和自在”等。最後,在所有的類屬和類屬關係都建立起來以後,我在核心式登錄的過程中將核 心類屬定為“文化對自我和人我關係的建構”。在這個理論框架下對原始資料進行進一步的分析以後,建立 了兩個紮根理論:1 )文化對個體的自我和人我概念以及人際交往行為具有定向作用;2 )跨文化人際交往對 個體的自我文化身份具有重新建構的功能。

分析實例

下面借用史特勞斯在《為社會科學家提供的質的分析》(1987:12—7 )一書中提供的一個實例 來展示紮根理論方法分析資料的過程。

研究問題

假設研究的問題是:“在醫院裡使用機器設備是否會(以及如何)影響醫務人員與病人之間的互動?”我 們在病房裡看到很多機器設備被連線在病人身上,我們可以形成一個初步的類屬——“機器-身體連線” ——來表示這個現象。根據觀察的結果,我們初步決定將機器分成兩大類:連線病人身體外部(如皮膚)的機 器;連線病人身體內部(如鼻子、嘴巴、肛門、陰道)的機器。這個區分引出了“機器-身體”這一類屬的兩 個維度:內部的連線、外部的連線。然後,我們可以對這些維度進一步細分,比如有關“內部的連線”,我們 可以繼續問:“這些機器是否給病人帶來疼痛?它們對病人是否安全?是否舒服?是否可怕?”提出這些問題 時,我們可以使用兩分法:“是”或“不是”,也可以使用一個連續體,從“強”到“弱”。當然如此分類不 只是來自我們在實地收集的原始資料,而且也來自我們自己的經驗性資料(比如,人的這些內部器官非常敏感 ,機器連線可能使這些部位感到疼痛;那個從病人肚子裡伸出來的管道看起來很可怕,所以這個管道可能不安全)。

初步回答

上述問題涉及到行為或事物的後果:“如果這個東西看起來如此,那么它可能會帶來危害生命的後果嗎? ”此時,我們還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的具體條件,如:如果病人移動得太快,或者他晚上睡覺的時候翻身,或者 這個管子掉出來了,他的身體發炎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生命會受到威脅。我們也可以就醫務人員使用的策 略發問:“為什麼他們把管子這么插著,而不那么插著?”或者就病人使用的策略發問:“他是否與護士協商 使用另外一種方式?”我們還可以就雙方之間的互動發問:“當機器連到他身上時,他和護士之間發生了什麼 事情?他們是否事先告訴他了,是否給了他一些警告呢?他們是不是沒有告訴他就這么做了,結果他感到很驚 恐呢?”(最後這個問題也是涉及到雙方互動所產生的結果。)
這些問題被給予初步的回答以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形成一些假設了。有的假設還需要進一步通過觀察或訪 談進行檢驗,但是我們可以比較有針對性地進行觀察和訪談了。我們也許會發現一個連線病人鼻子 的管道雖然不舒服,但是很安全。因此,我們可以就這一點進行訪談。如果我們希望對“導致不安全的條件” 繼續進行探詢,我們可以問護士:“在什麼時候這些連線對病人來說不安全?”我們也可以注意觀察當病人的 鼻子被機器連線變得不安全時,有什麼條件出現,比如連線突然斷了,或者連線的方式出了問題。
這一思考線索可以進一步導引我們對維度進行細分,提出更多的問題,形成更多初步的假設。比如,對那 些比較容易脫落的機器連線,我們可以問:“它們是如何脫落的?是因為事故、疏忽,還是故意的(比如病人 感到惱怒、不舒服或害怕時自己拉掉的)?護士使用了什麼策略和技巧儘可能避免或預防脫落?給予特殊照顧 ?警告病人不要亂動?強調個人的安全取決於不論多么疼都不要動或者不要拉斷連線?或者通過‘合作’的方 式,保證只連線幾個小時?或者定期地移走機器,使他們放鬆一下?”上述這些問題、假設和區分不一定“屬 實”,但是如果“屬實”,我們就可以進一步就此進行探究,找到“是—不是—可能”和“為什麼”。顯然, 我們最終總是要問更多的有關條件和後果的問題的,這些問題不僅涉及到病人本人,而且還有病人的親屬、護 士、不同的工作人員、病房的功能,可能還會問到對某些機器部位的重新設計。
上述比較有針對性的探究會自然地引導我們追問:“我可以在哪裡找到‘X’或‘Y’的證據?”這個問題 提出的是“理論抽樣”的問題。通過前面的調查,我們開始為自己初步出現的(也許是十分原始的)理論 尋找有關的人群、事件和行動作為抽樣的依據。對於研究新手來說,這個抽樣通常是隱蔽地在比較的活動中進 行的,主要是對不同的子維度進行對比。

廣泛的抽樣

受到上述理論的導引,我們還可以更加廣泛地進行抽樣。比如,就其他機器的安全和舒適程度進行抽樣, 看這些機器是否與人的身體相連,如X光設備、飛機、烤麵包機、 鋤草機或那些受僱在街上打破水泥路面的工 人手中的機器震動時對身體的震盪。這么比較不是為了對所有的機器或安全的/危險的機器形成一個概括性的 理論,而是為了給在醫院環境下使用醫療設備的有關理論提供理論敏感性。我們的外部抽樣是與內部抽樣緊密 相聯繫的。當然,這些比較也可以從我們自己的其他經驗資料中獲得(即所謂的“逸事比較”),比如我們自 己與機器有關的個人經歷、觀看別人使用機器、自己閱讀有關機器的小說、自傳或報告文學等。
本文著重介紹了質的研究中紮根理論的方法,特別是其基本思路和操作程式。在質的研究中存在很多其他 不同的建構理論的方式,研究者個人所受訓練的流派不同、看問題的方式不同、研究的情境不同,都可能採取 一種不同的對待和處理理論的方式。因此,讀者在考慮理論建構的問題時,需要採取一種開放、靈活的態度。

研究工具

觸覺的技巧

研究者往往因為他們既有的的一些假定(assumption)、過去的經驗,和浸淫於文獻太深,以至於在分析時不免受到蒙蔽。我們應該超越表面的想當然,對現象進行深入探究。
憑藉理論觸覺,我們才能發掘理論;而理論觸覺就是研究者能以分析性眼光看到深層現象的一種能力。在研究早期,我們需要學會如何破解我們的思緒,並籍分析資料培養出理論觸覺。
1、問問題
研究者針對資料不斷問問題,目的在於刺激思考找出資料里可能有的範疇、性質和面向。這可幫助我們下次訪問時問的更準確,及引導閱讀文獻的方向。
這不是說當我們問問題時,這些問題就指引這次的資料蒐集,而是說,當我們知道該問什麼問題時,才能在以後所蒐集來的資料和所做的分析里看出意義。
針對所蒐集來的資料,我們可以不假思索地提出一些一般性的問題,而每一個問題又會刺激我們再去問一些較為準確和相關的問題,有助於尋找範疇、性質和面向。這些基本的問題包括:是誰?何時?哪裡?發生了些什麼?怎么發生的?到什麼程度?以及為什麼?2、就字眼、片語、句子加以分析對一個字、一個片語、一個句子進行詳細分析,會讓研究者有機會開啟資料。是一件很寶貴的操作學習。這樣逐字、逐句的分析,針對資料里的每個字、句提出質疑加以思考,可以凸現受訪者或他身邊的人話中的意義。甚至,研究者是否已有一些先入為主的假定也會因此而昭然若揭。這種分析策略也會使得素有經驗的分析者必須面對隱藏一些先入之見或觀點 (preconceptions),幫助他們開啟資料進行分析,而受益匪淺。
實際操作程式是這樣的:先大概地看過一份記錄,至少幾頁,然後鎖定任何讓你覺得重要的、突出的、或你有興趣的一個字、片語或句子,好好地思索一番,再把與子有關地意義,從可能到不可能的都列出來。
我們應該在互動訪問過程中向受訪者確認他們所說的話,或者訓練自己去問受訪者所用的具分析性意義的字詞有何用意,否則,我們的理論發展會受到限制。3、經由比較做更多的分析比較有助於指認出概念並把概念範疇化,比較也有助於刺激研究者的理論觸覺。可以使用比較來破除研究者的一些既存假定,並且找到一些現象的面向;不過要達此目標,我們得善加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一般常識以及相關的學術文獻。以下是幾種主要的比較技術: 丟銅板技術(theflip- floptechnique),就是指把你認為有意思的概念倒過來想,想像它的極端反例。這樣的想像就是用某一面向的兩極由高到低來做比較。
鄰近比較(close-incomparison)。舉例:比較一個體重過重的女人和另一個體重恰好而且身材動人的女士。總結:或許你的分析所得最終與文獻所講一樣;不過,重要的是,你的理論性分析會比文獻上已有的來得豐厚,因為通過問問題,你可以走出固定化、標準化的想法,而能探索到其它不同的想法,並且也會對資料有些新鮮的觀點。極遠比較(far-outcomparison)。舉例:舉重和拉小提琴。極遠比較策略可以幫助打開太多的可能性。雖然不需要一直這樣比較下去,但是為了突破瓶頸或為了找出現象的性質和面向,以便可以繼續追蹤下去,做這種極遠比較。做完以後,再回到資料里,這次因為對“字裡行間所真正透露的”有了新的領悟,將會有新的發現。搖紅旗(waving thered flag)的技術也有助於研究者穿透資料里顯而易見的層次。大家承襲相同的文化傳統,大部分的想法都很類似,而很難發現大家共用的假定。換言之,我們都基於文化觀點的一些假定,以致大家都會有相同的盲點,非常不容易靠彼此的質疑而指認出來。
必須對某些字和片語十分敏感,例如,從來不、一直是、絕對不會是那個樣、每人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沒有討論的必要。每次你聽到這些字或片語,你就得在心裡搖一面紅旗以示警戒。以上這些字和片語都是訊號,要你進一步審視。永遠不要把任何事視為理所當然而不再探究。

條件矩陣

條件矩陣式一項強有力的分析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捕捉現象的條件和結果。當我們就某一現象在矩陣層次上追蹤與之有關的條件及結果路徑,可以確定那些層次是相關的,繼而通過這些層次對行動/互動的影響,把它們所研究的現象聯繫起來。
條件矩陣(conditional matrix行動/互動):是一種有助於思考諸多條件與結果,及所研究現象之間關係的分析性圖表。此矩陣可供研究者區分並聯結條件與結果的各種層次。
條件路徑(conditional path):為了把條件矩陣上的層層條件與結果和所研究的現象相聯繫,研究者籍追蹤一樁事件、一次事故、一件事情的行動/互動層次到矩陣外緣的條件和結果層次,或反其道而行,所經過的各個層次。

行動系統

紮根理論研究法所構成的理論是一個泛行動的系統,此分析方法可以讓讀者檢視事件的互動性質。它用解碼典範來分析社會實體,而行動/互動是這個典範的核心。

行動系統性質

1、 它是由彼此互動又彼此有關的條件層次,以其與所研究的現象間的關係又一般(距離較遠)到特殊的(距離較近)所組成。
2、 上述各層次的條件,對擬研究的現象而言,可以是:產生現象的原因;行動/互動發生的脈絡;或是介於脈絡和行動/互動之間,又對後者會產生促進或抑制作用的中介條件。
3、 行動/互動位於諸多條件之間,是泛行動系統的核心。
4、 因為行動/互動發生於彼此相關的序列里,因此,它的本質是過程的(processual)。
5、 行動/互動之後產生一些結果,這些結果可能對在不同層次的條件產生重大影響。
6、 時間性(temporality)蘊涵於條件之內。
7、 條件會促進或抑制行動/互動的發生,而改變條件的突髮狀況則會製造出必須處理的一些未曾預期、有問題的情景。
8、 我們稱上述泛行動系統為一個條件矩陣―也就是,彼此互相扣連,和某一現象有關的條件、行動/互動的結果,所構成的一個複雜網路

條件矩陣的益處

1、 有助於增進理論觸覺,周全思考與所研究現象有關的各種狀況。
2、 它可增進你對於行動/互動之可能結果的理論觸覺。
3、 它可幫助你有系統的把條件、行動/互動及結果,和現象聯結起來。
條件矩陣層次的一般性質
1、最外層:國際的層次。包括下列各事項:如國際政治、政府法規、文化、價值、哲學、經濟、歷史、以及諸如生態環境的國際問題等。
2、第二層:國家的層次。包括國內政治、政府法規、文化、歷史、經濟、社會問題和各項爭議等
3、第三層:社區的層次,包括以第二層次的內容,也包括社區的人口等特徵。
4、第四層:組織和制度的層次。這兩層又各有其結構、規則、問題和歷史等。
5、第五層:副組織的(suborganizational)、副制度的(subinsititutional)層次。包括所研究現象發生的層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