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鸕鶿捕魚習俗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鄱陽湖鸕鶿捕魚習俗
  • 主題詞:民俗,鸕鶿捕魚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民俗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10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上饒市餘干縣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瀕危狀況,保護措施,

簡介

餘干縣瀕臨鄱陽湖,有著悠久的漁業生產歷史,其中漁民鸕鶿捕魚獨樹一幟。鄱陽湖餘干漁民“鸕鶿捕魚”習俗,迄今有幾千年的歷史。鄱陽湖畔餘干漁民養鸕鶿捕魚,是古時一直到近代,餘干內河漁民主要捕魚方式之一。鄱陽湖漁民鸕鶿捕魚習俗是漁民原始漁業生產遺風的殘存,目前主要分布在鄱陽湖畔地區,餘干縣的康山、大塘、山塘、瑞洪、楓港、鷺鷥港鄉等地區目前仍有一些飼養魚鷹來捕魚的人家。
鸕鶿又名魚鷹,水老鴉。有的稱做“哇子”,或者是“捕魚鸛”,羽毛黑色,有綠色光澤,頷下有小喉囊,嘴長,上嘴尖端有鉤,善潛水捕食魚類,漁人常馴養之以捕魚。漁民以歌代令的鸕鶿號子,有不同的調子和不同的節奏。外人聽來僅有“喔呵呵依唷呵呵”而無歌詞的鸕鶿號子,其實是表示捕捉不同的魚類及作業時的不同“指令”。

歷史淵源

餘干縣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縣,迄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歷史,素有“魚米之鄉”之美譽。餘干有著悠久的漁業生產歷史,湖畔餘干漁民有馴養鸕鶿的習俗。民國版《餘干縣誌》記載:“啄銳而長,頸能伸縮,喜啄魚。瑞江一帶漁民視同家畜。見魚縱使沒水,少頃以杵擊砧,口中若歌若唱……漁人勒頸取魚,百不失一。”養鸕鶿捕魚,是古時一直到近代,餘干內河漁民主要捕魚方式之一。

基本內容

餘干如今還保存著許多原生態的漁村,當地漁民捕魚有自己獨有的風俗習慣。首先把農曆正月十八日定為“出船日”,這天清晨要燒香點燭、焚紙錢、放鞭炮、備齋飯、敬天地,以祈求出船順利。其次要記住“忌捕日”,農曆正月十六日和五月初六日為忌捕日,即便家中鸕鶿沒有魚吃,也只得花錢去買,不能出捕。忌捕日又俗稱“送陰船日”,如勉強出船會碰撞“陰船”,招來不幸。第三,漁民非常講究“陰禮”。漁民外出捕魚期間,無論遠近,農曆正月十一日一定要趕回家,因為第二天(正月十二日)為“接陰船日”,每戶必須備齋飯、香紙、蠟燭、鞭炮,集中到“香火堂”接陰船,意為“陰陽一體禮當先”。第四,開潭祭祀。漁民開潭捕魚前,須焚香化紙放鞭炮,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一敬天地,二敬河神,三敬廟神,以求人吉利、魚豐收。第五,出船捕魚的漁民有許多“言行忌諱”,如船翻身要說“調邊”(調面),筷子叫“搖手”,鞋子不能翻放,碗不能倒置,睡覺不能俯臥,早上不能吃蛋,在船上要盤腳坐,不能吊腳坐等。

基本特徵

迅捷的鸕鶿、矯健的漁夫,浩瀚的水面,每天穿梭於江西鄱陽湖的鸕鶿漁民用傳統方法演繹“鸕鶿捕魚”這項古老的捕魚技藝。一葉扁舟、一根竹竿作伴,鸕鶿與漁民成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上一道靚麗的風景。鸕鶿捕魚為江南水鄉的獨特景致,是我國傳承千年的古老技藝,漁民不用撒網,靠鸕鶿將魚捕上船,在碧水間合作捕魚,展現人和自然和諧統一。

主要價值

中國文人的漁樵文化,有不少來源於傳統的漁業生產習俗,鸕鶿捕魚習俗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鸕鶿捕魚是人和自然的完美傑作,鸕鶿捕魚是我國傳承千年的古老技藝,與之相應形成的種種風俗習慣在當地漁民中也世代相傳,鸕鶿捕魚習俗是中華漁樵文化中的一個有特色的重要內容。

瀕危狀況

十幾二十年前,鸕鶿捕魚的隊伍有數十人,常年堅守著這個古老行當的漁民不多了,如今不少人嫌幹這行太苦轉了行,就剩幾個中老年人。之前自己也養有鸕鶿,可是捕不到魚就得買魚給鸕鶿吃,無奈只好把它們給賣了,只留下一兩隻在農閒時捕魚改善生活和貼補家用。據漁民分析,餵養鸕鶿捕魚勞動強度大,程式繁瑣複雜,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傳承。而且隨著漁業資源日益銳減,無法保證漁民的生活所求。另外,現代捕撈手段的發達,讓傳統漁業生產方式相形見絀,鸕鶿捕魚無形中成為自然淘汰之列。

保護措施

在鄱陽湖建立漁民“鸕鶿捕魚”保護區,在鄱陽湖劃出一定的水域,這個水域禁止其他捕魚活動,包括環保也要跟上,不但讓鸕鶿捕魚成為漁民的生財之道,還帶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以保證該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成果得到保護、傳承和發展,讓這一水鄉特色習俗成為鄱陽湖畔永遠的“風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