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莊街道

鄭莊街道

鄭莊街道隸屬於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位於縣城西南,總面積87.09平方公里,總人口63368人(2013年末),下轄49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鄭莊村。

明洪武初年,鄭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明清時期屬曹縣。1957年設鄭莊鄉,2010年5月撤鄉設鎮,2013年12月改為街道。

鄭莊街道地處黃河下游沖積平原,農作物以小麥棉花花生玉米為主,西瓜為鄭莊特產。工業門類有化工、紡織、木製工藝品、建材等,2013年街道財政總收入3076萬元。

鄭莊是明代“父子五進士”、清代“定國將軍”王經和清末著名文人徐繼孺等歷史名人的故里。鄭莊境內文物古蹟有萊朱墓、箕子墓和王茂墓群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鄭莊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辦事處
  • 所屬地區:山東省菏澤市曹縣
  • 下轄地區:鄭莊村等49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鄭莊村
  • 電話區號:0530
  • 郵政區碼:274499
  • 地理位置:山東省西南部
  • 面積:87.09平方公里
  • 人口:63368人(2013年末)
  • 著名景點:萊朱墓、王茂墓群
  • 機場:菏澤機場
  • 火車站曹縣站
  • 車牌代碼:魯R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土壤,水文,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社會事業,文化體育,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鎮村建設,水利設施,文物古蹟,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明朝洪武初年,鄭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
清代分屬曹縣盤庚里、南隅里、青山里。
民國時分屬曹縣第一區、第十區。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8月,西半部屬齊濱縣第二區,東南部為曹縣一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為曹縣第十區(鄭莊區)。
1952年,分屬城關區和土山集區。
1957年,鄭莊鄉成立。
1958年,分屬邵莊、倪集、城關三個公社。
1979年,建鄭莊公社。
1983年12月,撤銷鄭莊公社,改鄭莊鄉
1984年1月,北青山鄉成立,鄉政府駐北青山村。
1988年12月,北青山鄉撤銷,併入鄭莊鄉。
2010年5月,撤銷鄭莊鄉,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鄭莊鎮
2013年12月,撤銷鄭莊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鄭莊街道。

行政區劃

1984年,劃出56個行政村入北青山鄉、王呂集鄉和魏莊寨鄉。
1986年,鄭莊鄉轄33個行政村。
1988年12月,北青山鄉、王呂集鄉和魏莊寨鄉撤銷,56個村莊劃回鄭莊鄉。
1998年,沙土莊、仝道口、蘇道口3村併入葦園行政村。
2000年,竇堂、進士莊2村劃歸曹城鎮
截至2013年,鄭莊街道下轄49個行政村,108個自然村。
鄭莊村
萬樓村
店王莊村
廣亮門村
邰堂村
袁莊村
孫莊村
潘白劉村
河套元村
王治環樓村
周樓村
周莊村
常窪村
王河村
馬莊村
孔莊村
王大樓村
李莊村
高范莊村
劉堂村
北青山集村
雙劉樓村
王勝普村
沈店村
謝道口村
高堤圈村
馮莊村
六合村村
班莊村
呂莊村
郭莊村
孔井村
大劉莊村
曹河村
葦園村
柿子園村
孔東村
孔北村
孔西村
孔平樓村
王黨莊村
王平樓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鄭莊街道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曹縣縣城西南5.2公里,東與閻店樓鎮接壤,南與邵莊鎮為鄰,西連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莊子鎮,西北接倪集街道,西北一隅與魏灣鎮相連,北與曹城街道磐石街道相鄰。街道辦事處駐鄭莊村。總面積87.09平方公里。
鄭莊街道

地形地貌

鄭莊受黃河泛濫泥沙淤積影響,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地貌以河灘高地、背河槽狀窪地和緩平坡地為主。

氣候

境內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徵明顯,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晴朗涼爽,冬季寒冷乾燥。災害性天氣以倒春寒冰雹暴雨乾熱風為主。

土壤

鄭莊街道土質多沙,中北部為潮土,中部以南為鹽化潮土,與河南交界處沿省界狹長地帶為褐土化潮土,南端引黃幹線兩岸為鹼化潮土。

水文

鄭莊街道境內水域寬闊,河流乾渠交織成網,主要有南引黃幹線、太行堤河、沙河、太行堤河一支溝、太行堤河三乾渠。清順治二年(1645年)黃河決口,其南支太行堤河流經鄭莊,1970年治理後改道入團結河。三乾溝上起太行堤水庫四庫鄭莊街道孔岔樓,是曹縣東部的一條重要排澇河道。廢太行堤水庫四庫、五庫位於鄭莊街道西部和南部,其中太行堤水庫四庫約占全境面積的一半。1962年庫區停蓄返耕,又挖土塘及排灌溝渠,並建有揚水站,可控灌溉面積2.5萬畝。引黃幹線自魏灣鎮流入,穿越西、南部,境內可控灌溉面積1600畝。

自然資源

煤炭資源
鄭莊街道位於曹縣煤田萬樓集勘查區內,2010年在境內萬樓村鑽探至地下1200米發現煤層,煤類為國內外稀缺的優質煉焦用煤,預計勘查區內含煤面積為271平方公里,資源量15億噸,其中-1500米資源量逾2億噸。

人口民族

截至2009年末,鄭莊鄉有13781戶家庭,總人口61386人,人口密度704.86人/平方公里。總人口中,男性31327人,女性29859人;18歲以下人口15392人,18—60歲人口38842人,60歲以上7172人,過百歲老人3人。有少數民族9個,共53人,其中回族19人,蒙古族16人,景頗族6人,滿族維吾爾族各3人,土家族苗族朝鮮族藏族各2人。
截至2013年末,鄭莊街道共有14998戶家庭,總人口63368人。其中男性32559人,占51.3%;女性30809人,占48.7%。2013年人口合法生育率87.5%。

經濟

綜述

2011年,鄭莊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5億元,比2006年的3.4億元增加了4.1億元,增長91%,年平均增長18.2%;財政收入1775萬元,比2006年的580萬元增長了1195萬元,增長了154%,年平均增長30.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2億元,比2006年的1.5億元增加了3.2億元,增長143%,年均增長28.7%;農民人均純收入6384元,比2006年的3780元增長了2604元,增長44%,年平均增長9%。
2013年,鄭莊街道財政總收入3076萬元,比2012年增長2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030萬元,比2012年增長40%;完成營業稅484萬元;增值稅1825萬元;企業所得稅131萬元;人均財政收入5725元。

第一產業

鄭莊街道農業區劃分屬曹南黃河故道果林牧漁區、曹中南太行堤水庫漁林牧區、曹中北緩平坡地糧棉牧油區中的曹中平坡地糧棉菜牧亞區3個農業區。
農業
鄭莊種植的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花生為主。
1986年,全鄉耕地面積2090.7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541公頃,總產7525噸,棉花播種面積416公頃,總產187噸;蔬菜種植面積76公頃,以芹菜西紅柿黃瓜為主;農機總動力4158千瓦;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2300萬元。
1990年,耕地面積4147.3公頃,水澆地擴大到4994.7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831.6公頃,總產19236噸,棉花播種面積1953.9公頃,總產2223噸;農機總動力11401千瓦;全年農業總產值3.4億元。
2000年,耕地面積4140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543公頃,總產18844噸,棉花播種面積1000公頃,總產900噸;有農用拖拉機1350台,農業運輸車3820輛,聯合收割機65台,農機總動力5萬千瓦;全年農業總產值3.45億元。
2010年,耕地面積3797.6公頃,全部為水澆地;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0999公頃;糧食作物面積8179公頃,總產量47329噸,其中小麥面積4832公頃,總產量26965噸,玉米面積3567公頃,總產量19424噸;棉花面積701公頃,總產量877噸;蔬菜面積283公頃,總產量12750噸。
2010年後,鄭莊鎮通過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模式,推廣“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特色產業。至2012年形成了馮莊、六合村的大蒜種植,郭莊的蔬菜和富硒西瓜種植等特色農業村莊,全鎮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15家,蔬菜種植專業村5個。2013年,鄭莊街道實現農業總產值4.2億元,生產糧食4.93萬噸,其中小麥2.71萬噸,玉米2.22萬噸。蔬菜種植面積303公頃,產量1.38萬噸,主要品種有西瓜大蔥西紅柿黃瓜大蒜蘿蔔等。其中,大白菜總產量9.6萬噸,大蔥282噸,西紅柿93噸。
林業
1986年,全鄉桐糧間作面積866.7公頃,農田林網面積1200公頃,四旁植樹5.5萬株。1988年,以發展桐樹和蘋果樹為主,營造豐產林566.7公頃,農田林網面積1266.7公頃,發展果園500公頃,四旁植樹7.5萬株。1990—2000年,由於桐樹病蟲害嚴重,以栽植速生楊樹為主,發展農田林網和豐產林。2009年,農田林網達到2466.3公頃,楊樹豐產林2400公頃。2013年,鄭莊鎮建設曹縣環城生態林,種植核桃樹6.5萬株,油用牡丹規模種植1200畝,果樹苗木400畝;農田林網面積達到3.7萬畝,楊樹豐產林3.6萬畝,是菏澤市最大的豐產林基地之一。
畜牧業
1986年末,鄭莊鄉存欄大牲畜2701頭,羊6930隻,豬4686頭;家禽28萬隻,產蛋4350噸。1990年起,畜牧業向規模養殖發展,重點在原太行堤庫區發展養鴨業。1995年,建成規模養殖場32處,其中規模養鴨場17處,是菏澤市蛋鴨養殖基地;全年實現畜牧業產值1450萬元。2009年末,全鄉存欄大牲畜27744頭,羊47573隻,豬49142頭,家禽46050隻,產蛋1773.6噸;有養殖專業村2個,專業戶245戶,規模養殖場45處;全年完成畜牧業產值3.812億元。2010年,全鎮生豬存欄31112頭,其中能繁母豬2720頭;牛存欄15345頭;羊存欄27278隻,其中山羊25424隻;家禽存欄76735隻,其中雞50935隻,鴨25300隻。肉類總產量6544噸,禽蛋總產量3012噸。2013年,生豬存欄8850頭;羊存欄75000隻;家禽年飼養量107275隻。

第二產業

工業
1986年,鄭莊鄉有鄉辦工業企業3家,擁有固定資產700萬元,從業人員86人;有村辦戶營、聯辦企業5家,固定資產550萬元,從業人員125人。1987年投資80萬元在鄉政府東建印刷廠,1990年破產。1991—1995年,在高堤圈、沈店、謝道口等11處窯廠。2002年招商引資力度加大,在孫莊村北、灕江路兩側建立鄭莊民營工業園區,先後招引天元棉業、魯豫食品、海城紡織、斯遞爾化工等企業。2005年,全鄉從事紡織、木業加工人員2000人,完成工業總產值10億元,利稅680萬元。2009年,鄭莊民營工業園區入駐企業48家,其中規模企業10家,涉及紡織、食品加工、化工、木材加工、建材等5大產業,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創利稅1.6億元。
鄭莊工業園內的斯遞爾化工廠鄭莊工業園內的斯遞爾化工廠
2013年,鄭莊街道工業門類以化工、紡織、木製工藝品、建築材料為主;有工業企業46家,職工2375人;全年完成工業生產總值23.9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8.1億元,比2012年增長16.8%;鄭莊民營工業園區入駐工業企業4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9家,重點骨幹企業主要有斯遞爾化工、海成紡織、萬得紡織、億陽木藝、滙豐工藝品、中藝木業、中糧儲備、辰陽絨毛等,2013年園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2億元,工業增加值8.1億元,利稅2.9億元,新增固定資產投資1.85億元。
建築業
建築業是鄭莊的一大優勢產業。2000年後,建築業的發展隨新農村建設的開展而加快。截至2009年,全鄉共有建材企業34家,從業人員1850人。其中磚瓦窯廠26座,年產磚1000萬塊;預製件企業8家,從業人員135人;沙石(含水泥)銷售點15家,從業人員60人。2009年鄭莊鄉建築業產值6850萬元,銷售收入6800萬元,上繳稅金528萬元。

第三產業

商貿
1986年,鄭莊鄉有個體商店85家,集貿市場3處(鄭莊、青山、孔莊);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800人,年貿易額1000萬元。1995年,有個體工商戶880戶,從業人員3950人;集貿市場4處(增加六合村集市1處)。2009年,有個體工商戶1920戶,從業人員9050人,年營業額3億元。
2010年至2013年,鄭莊有商業網點38個,職工623人。2013年,鄭莊街道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3.2億元,比2012年增長13.2%;有城鄉集貿市場3個,年成交額2.8億元;個體工商戶1750家,從業人員1萬餘人。
郵電
1986年,鄭莊鄉共有電話11部。1998年9月,話費開始微機管理。2000年,建立移動和聯通通信塔。2001—2003年,安裝固定電話5300部,實現村村通電話。2004年,部分村開始安裝寬頻;鄭莊郵政代辦點成立,有工作人員3人。2008年,鄉網通公司撤銷,成立聯通公司鄭莊網點。截至2009年末,全鄉有固定電話3850部,行動電話2.5萬部,寬頻網路用戶670戶,寬頻網覆蓋全部村莊。
2013年,鄭莊街道有郵政局1處,郵政業務總量180萬元,報紙、雜誌年發行量13000份;有固定電話用戶3485戶,網際網路用戶1449戶,2013年電信業務收入290萬元。
金融
截至2013年末,鄭莊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5900萬元,比2012年增長9.8%;各類貸款餘額840萬元,比2012年增長10.6%。

交通

鄭莊街道駐地距離曹縣城區5公里,距離京九鐵路曹縣站8公里,距離濟廣高速出口10公里。259省道(臨清—商丘)經過轄區東部,境內長3公里,路基寬28米,路面寬18米,為省二級公路;縣道曹邵公路(曹縣—邵莊)自北向南穿過轄區東部,孫高公路(孫莊—高堤圈)縱貫東西。截至2013年,境內村與村之間公路有20餘條,總長100餘公里,全部實現“村村通”。縣城規劃中的山東南路、環城南路、灕江路也將穿境而過,構成四通八達的城鄉交通網。

社會事業

文化體育

1986年,鄭莊鄉設有文化站、廣播站,幹部職工共17人;文化設施有圖書室、閱覽室、影劇院等,文藝團體有業餘劇團、電影隊、民間藝術隊、文藝創作研討社等組織。主要流行戲劇有豫劇二夾弦大平調四平調等。每逢節日或農閒,民眾組織唱大戲、放電影、跑竹馬、踩高蹺、放煙火等娛樂活動。1993年,全鄉各村普及電視。2000年起,鄉文化隊伍主要是老年人協會,定期舉行琴棋書畫活動。2009年,鄉文化站、廣播站共有職工21人;全鄉有文化娛樂活動場所17處,文化活動室51處,老年活動室32處,書店3處,體育活動場所49處。
2010年至2013年,鄭莊鎮有文化站1處,村級文化活動中心49處;有農家書屋12個,藏書2餘萬冊;有農村秧歌隊10支,秧歌柳書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線電視用戶共12000戶。境內的萊朱寺遺址和王茂墓群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教育事業

1986年,鄭莊鄉有教師450人,其中民師62人;有幼稚園10所,學前兒童入園1410人,入園率80%;有國小24所,在校學生3100人,入學率99%;有中學4所,在校生1450人。1993年,有幼稚園15所,學生820人;國小31所,學生3400人;中學4所,學生1200人。2001年,撤銷孔道口中學、青山中學。2006年8月調整中國小布局,調整後有幼稚園3所,學生940人;國小11所,學生2950人,教師452人,中學1所,學生840人,教師37人;校長、教師全部實行競聘上崗。
截至2013年末,鄭莊街道有幼稚園29所,在園幼兒2960人,專任教師116人;國小16所,在校學生4120人,專任教師337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國中在校學生560人,專任教師46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3年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總支出比例為36%,比2012年增長12%。

醫療衛生

1986年,鄭莊鄉有中心醫院1所,幹部職工共35人,其中主治醫師1人、醫師8人,設有門診部、住院部以及外科、內科、婦科、中醫科4個科室,有病床24張,日均接診150人次;全鄉有村衛生室31個,鄉村醫生35人。2005年,鄭莊鄉中心醫院有幹部職工67人,全年接診1.95萬人次,業務收入42萬元;有村衛生室49個,個體診所32個,鄉村醫生95人,其中醫師43人。2006年,鄉中心醫院搬遷至潘白劉村北。
鄭莊中心醫院鄭莊中心醫院
截至2013年末,鄭莊街道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26個,門診部(所)26個;有床位215張,每萬人擁有病床34.2張;固定資產總值772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11名,其中執業醫師21人,執業助理醫師26人,註冊護士9人。2013年,境內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8.9萬人次;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45173人,參合率72%。

社會保障

2013年,鄭莊街道進行醫療救助26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719人次,支出14.87萬元,比2012年增長4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30戶,人數2418人,支出221.03萬元,比2012年增長30%,月人均102元,比2012年增長31%;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4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90萬元,比2012年增長15%;發放社會福利費220萬元,比2012年增長17%;有省級敬老院1家,床位50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30人;有社區服務設施52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5個;有慈善分會1個,2013年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3.8萬元,320人(次)困難民眾受益;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36萬元,比2012年增長23%;基金支出合計136萬元,比2012年增長23%;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4.1萬人,參保率98%。

鎮村建設

城鎮建設
1986年,鄭莊鄉駐地面積0.8平方公里,人口1655人,只有1條東西主街道,臨街商店75間,皆為平房。1996年,制定鄭莊小城鎮建設規劃,規劃占地100公頃,人口規模3500人,道路二縱二橫,街道兩旁建統一式樣兩層商住樓2萬平方米。至2008年,鄭莊鄉共投資1400萬元,完成鄉駐地商業街樓房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硬化街道2.4公里;2009年聘請菏澤市城鄉規劃設計院對全鄉進行詳細規劃。2011年,對鎮政府前大街進行提升改造。2012年,在鎮政府北側建設商業街,並規劃設計了學校、社區醫院、公園廣場等基礎設施。
新農村建設
2012年,鄭莊鎮規劃將石佛寺、李河底、卞廟、鄭莊及周邊等村莊逐步集中至鎮駐地的中心社區,達到1萬人左右的規模;把張莊、馮莊、王莊戶村莊集中,建設王勝普生態文明村。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王勝普村進行新農村建設改造,全村360戶、1324人搬進新區。

水利設施

1986年,鄭莊鄉有機井215眼,溝渠9條,配套灌溉機械42套。1992年大規模開展農田基本建設,清淤挖河8500米,動土方2.4萬立方米。1995年,新挖溝渠4條,總長5000米,動土方8000立方米。1988—2008年,新打機井1650眼,新建橋涵閘12座,新挖溝渠8條,總長3400米。2009年,新打機井64眼,新建橋樑4座,疏通大劉莊至萬樓溝渠3000米。2011年,新挖、清淤河道溝渠8000多米,投資400多萬元重修了萬樓西橋、白臘元橋和四庫土溏的故道路橋、班莊北橋、郭莊北橋、大劉西橋、五庫土溏徐樓橋等多座橋樑。2013年,清淤溝河20公里,新修橋涵19座,新打機井80眼,基本實現了旱能澆、澇能排。

文物古蹟

萊朱墓
萊朱寺遺址遺址位於曹縣城南5公里鄭莊街道潘白劉村西南。南北長52米,東西寬64米,面積3308平方米,為商代居住遺址及萊朱墓。萊朱墓前有祠,稱萊朱寺,墓側有古柏一株,直徑達1.8米左右,舊志稱之為“萊朱神柏”,為曹縣八景之一,在“文革”中被毀。
箕子墓位於曹縣城西南10公里鄭莊街道王勝普村南、王廠村北。韓國箕氏後裔曾多次來此拜謁祖先。
王茂墓群
王茂墓群位於曹縣城南2.5公里鄭莊街道王老林村西。墓高1米,直徑3米。
鄭莊鄭氏民居
鄭莊民居位於鄭莊街道鄭莊村東,原建於清代,是典型的清代民居建築。院落歷經多次重修,東西長20米,南北寬22米,面積440平方米,正房坐北向南,面闊3間,長16.5米,寬7米,高8米,建築占地119平方米。該民居為磚木結構,重梁起架,八磚登頂,小灰瓦覆頂,帶前廊,兩根明柱撐起前廊。耳房在正房西側,前牆經多次修補。
孔慶嘉烈士紀念碑
紀念碑位於鄭莊街道孔道口村內,該碑坐北朝南,青石質,平首斜肩,碑高2.55米,寬0.83米,厚0.2米,碑陽正中陰刻楷書“革命先驅孔慶嘉烈士紀念碑”十二個大字,碑身陽面四周陰刻花卉圖案,右側陰刻楷書孔慶嘉烈士簡介,碑陰四周陰刻花卉圖案,碑額橫刻“發揚革命傳統,繼承先烈遺志”十二個字。

著名人物

萊朱,名仲虺,曾任薛國國君,給商湯提出“兼弱攻昧, 取亂侮亡”策略,商湯任命其為左相,率諸侯推翻夏朝。三千諸侯來會,萊朱作《仲虺之誥》詔告天下。萊朱死後葬於都城亳北十里,世稱宋天堌(今潘白劉村)。舊時萊朱墓祠有守護人、祭田,春秋二祭。
箕子葬亳北箕子葬亳北
箕子,名胥余,殷商著名哲學家、政治家,曾任太師輔紂王朝政,周武王滅商後箕子不願為周臣,率領殷人五千東渡朝鮮。後箕子來中土朝周時憂鬱而亡,葬於今曹縣鄭莊街道王勝普村南。
父子五進士”出於鄭莊街道王老林村。王珣為元朝戶部尚書、福建行省左丞王茂後人,明成化年間進士,曾任湖州府知府、寧夏巡撫,著有《備邊奏稿十卷》。王珣7個兒子,其中有4箇中了進士,故有“父子五進士”之稱。長子王崇儒,授以江西婺源縣令。次子王崇仁,正德三年(1508年)進士,官居陝西按察副使。三子王崇文,弘治六年(1493年)進士,官居山西參政、右副都御史。四子王崇獻,弘治九年(1496年)進士,官居左僉都御史、寧夏巡撫。七子王崇儉,嘉靖二十年(1541年)進士。
王經王經
王經(1625—1712),字用九,曹縣鄭莊街道孔莊村人,清初名將,在平定“三藩之亂”、收復台灣戰鬥中屢立戰功,官至總兵、左都督,被清廷賜為“定國將軍”。
徐繼孺(1858—1917),字又稚,號悔齋,鄭莊街道徐樓村人,清末民初學者、詩人。代表作有《曹南文獻錄》《曹南藝文志》《梓里見聞錄》《新學辨惑》《罌粟謠》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