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武公

鄭武公

鄭武公(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44年),姬姓,鄭氏,名掘突,周厲王姬胡之孫,鄭桓公姬友之子,周宣王姬靜之侄。春秋時期鄭國第二任國君,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44年在位。

周幽王被殺後,與三國聯軍擊退犬戎,受封卿士。不久護送周平王遷都雒邑,受賞大片土地。後以離間計滅亡鄶國,趁周天子巡視虢國防務時滅亡虢國,嫁女並殺死主張進攻胡國的大臣關其思,襲滅麻痹的胡國,使鄭國逐漸強盛,為鄭莊公小霸奠定基礎。

基本介紹

  • 本名:姬掘突
  • 別稱:鄭武公
  • 所處時代:春秋時期
  • 民族族群:華夏族
  • 去世時間:公元前744年
  • 主要成就:使鄭國立足中原
  • 身份:鄭國第二位第二任國君
  • 前任鄭桓公
  • 繼任鄭莊公
  • 在位時間: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44年 
  • 諡號:武
人物生平,繼承君位,開疆擴土,解放商人,蓋世功德,為政舉措,政治,軍事,後世評價,史籍記載,家庭成員,後世紀念,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繼承君位

鄭武公,姬姓,名掘突,是鄭桓公之子,周幽王的堂弟。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國國君申侯聯合繒國犬戎攻打周幽王,在驪山之下殺死周幽王,並同時將鄭桓公殺害。鄭桓公死後,鄭國人共同擁立掘突繼位,是為鄭武公。
鄭武公(中間)鄭武公(中間)

開疆擴土

鄭武公元年(公元前770年),鄭武公護送周幽王之子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是為東周之始。周平王因鄭武公護送東遷有功,於是任命鄭武公繼承其父鄭桓公的職務,擔任周王室的卿士。鄭武公繼續堅持父親制定的東擴戰略計畫,一方面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邑,一方面進一步實施攻滅東虢國鄶國,吞併周邊鄢、蔽、補、丹、依、弢、歷、莘八邑的具體行動。
鄭氏三公畫像(左邊為鄭武公)鄭氏三公畫像(左邊為鄭武公)
鄭武公二年(公元前769年),鄭武公占領鄶國都城制邑(岩邑,今河南新密曲梁鄉大樊莊),滅亡鄶國。
鄭武公四年(公元前767年),鄭武公占領東虢國都城(今河南滎陽廣武平城),滅亡東虢國。然後橫掃周邊鄢、蔽、補、丹、依、弢、歷、莘八邑。鄭國鳩占鵲巢,把國都遷到鄶國故都,使原來的寄帑之地變成自家地盤,並把舊部從陝西遷到河南,以“鄭”為號新建城邑。

解放商人

鄭武公為強國提出解放“商人”的口號。“商人”多是有技術、會經商的能人,周滅商後將其定為世襲奴隸。鄭武公東遷後,看到他們是建設國家不可忽視的力量,就依靠這批力量,開發灘涂荒地,擴建包括虎牢城在內的城池。鄭武公還把桓公寄孥的京城建成宏偉都城。京城雖然後來沒有成為鄭國最高統治者的統治中心,但京城如此的規模,早已超過“百雉 ”,並且還有鄭桓公的宗廟所在。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建設如此宏大的工程,顯示鄭武公之略的宏偉氣魄。

蓋世功德

就在鄭武公雄心勃勃地推行“武公之略”時,周平王對鄭武公如此開疆闢土、極力擴張產生猜疑,並欲收回虎牢以東的賜地。於是,鄭武公不得不在周平王六年遷都於鄶(今河南新密),建起新都。至此,鄭武公繼承父志取虢、鄶十邑之地,“前華後河,左洛右濟,主芣、騩而食溱、洧”的雄圖大略基本實現。
鄭武公十年(公元前761年),鄭武公娶申國國君之女武姜為夫人。武姜分別於鄭武公十四年(公元前757年)、鄭武公十七年(公元前754年)為鄭莊公生下兒子寤生和共叔段。由於寤生是難產而生,共叔段是順產而生,所以武姜不喜歡寤生,而喜歡共叔段,由此埋下鄭國內亂的禍因。
鄭武公與家人鄭武公與家人
鄭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鄭武公病重,武姜想立共叔段為太子,於是屢次向鄭武公請求,但鄭武公不肯答應。同年,鄭武公去世,寤生繼位,是為鄭莊公
鄭武公死後,安葬在今河南滎陽北部敖山的飛鳳頂。飛鳳頂,因武公陵墓於此,又稱為武公嶺,敖山也隨之稱為廣武山。

為政舉措

政治

鄭武公在位時期,高舉“尊王”與“愛民”兩面大旗,著力發展經濟,並先後滅亡鄶、東虢以及其他八個附庸國,勢力發展到今河南洛陽附近。後來,為了東周王室的利益,鄭武公讓出制邑(即虎牢關)以西的一大片土地,著力向今河南滎陽的東南地區發展,並將鄭國都城由京城“遷到溱洧(今河南新鄭一帶)”。

軍事

  • 武公伐胡
鄭武公八年(前763年),鄭武公想攻打胡國,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胡國君主來使他快樂。然後問群臣說:“我想用兵,哪個國家可以討伐?”大夫關其思回答說:“胡國可以討伐。”鄭武公大怒把關其思殺死,並且說:“胡國,是我們兄弟之國,你說討伐它,是何道理?”胡國君主聽說此事後,認為鄭國和自己友好,於是不再防備鄭國。鄭武公就趁機偷襲並攻占胡國。

後世評價

叔詹:“晉、鄭兄弟也,吾先君武公與晉文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夾輔平王,平王勞而德之,而賜之盟質,曰:‘世相起也。’若親有天,獲三祚者,可謂大天,若用前訓,文侯之功,武公之業,可謂前訓。”
劉備:“周監二代,並建諸姬,實賴、鄭夾輔之福。”
鄭氏三公碑》碑文:武公,保平王東遷,興滅國,存周祀,功莫大焉。建都開疆,奠鄭國四百年基業,雄才大略,謙儉恤民,國人感頌,獻以《緇衣》之章。智哉!”

史籍記載

史記·卷四十二·鄭世家第十二》

家庭成員

父親:鄭桓公
妻子:武姜
女兒:名不詳,嫁胡國國君。

後世紀念

鄭國從鄭武公開始,不僅把最初的國都定在京城,而且奠定鄭國雄厚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基礎,因此,特別受到後人的尊重,遂用帶“武”的地名來紀念鄭武公,如廣武原武陽武武德修武等,這些帶“武”字的古縣名當時都在黃河南岸的廣武山周圍,都是為紀念鄭武公的蓋世功德而得名。2004年,河南省滎陽市人民政府在市區入市口建造鄭氏三公鄭桓公、鄭武公、鄭莊公)像,這尊高28.1米的紫銅雕像,成為滎陽市的標誌之一。

影視形象

1996年電視劇《東周列國·春秋篇》:吳桂苓飾演鄭武公。
吳桂苓飾演鄭武公吳桂苓飾演鄭武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