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叔段

共叔段

共叔段(前754年―?),姬姓,名段(一說名叔段),春秋時期鄭國人,鄭武公少子,鄭莊公同母弟,母武姜

鄭莊公即位後,共叔段受封京城,故稱京城大叔或太叔段。因鄭莊公是難產而生,共叔段是順產而生,所以其母武姜非常鐘愛共叔段。共叔段後在武姜幫助下謀劃作亂,鄭莊公在共叔段未公開反叛之前,便得知其圖謀,於是派兵攻打並擊敗共叔段,共叔段逃到共地,故稱共叔段。共叔段最終死在他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共叔段
  • 別名:京城大叔、太叔段
  • 國籍:鄭國
  • 民族:華夏族
  • 出生日期:前754年
  • 職業:鄭國貴族
  • 相關事件共叔段之亂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受封於京,鄭伯克段,州吁替伐,人物評價,軼事典故,人物爭議,家族成員,父母,兄長,子孫,史籍記載,藝術形象,文學形象,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鄭武公十年(前761年),鄭武公娶申國國君之女武姜為夫人。武姜分別於鄭武公十四年(前757年)、鄭武公十七年(前754年)為鄭武公生下兒子寤生和共叔段。武姜的長子寤生是難產而生,少子共叔段是順產而生,武姜因此不喜歡寤生,而喜歡共叔段。
共叔段共叔段
鄭武公二十七年(前744年),鄭武公病重,武姜想立共叔段為太子,屢次向鄭武公請求,鄭武公不肯答應。同年,鄭武公去世,寤生繼位,是為鄭莊公

受封於京

鄭莊公元年(前743年),武姜請求將制地作為共叔段的封邑,鄭莊公說:“制地是形勢險峻的地方,虢叔曾經死在那裡。其他地方都可以聽命。”武姜於是請求改將京城(今河南滎陽)作為共叔段的封邑,號太叔,世稱京城太叔或太叔段。

鄭伯克段

共叔段到京城後,積極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共叔段讓鄭國西部與北部邊境地區,既聽從鄭莊公的命令,又聽從自己的命令。作為試探,鄭莊公並沒有干涉,共叔段轉而將這兩處地方作為自己的封邑,並進一步延伸到廩延。廩延是黃河重要的渡口,與衛國相鄰,位置非常重要。從京城到廩延距離很遠,共叔段掌握鄭國近半壁江山。
經過多年的發展,共叔段的勢力已經很大。鄭莊公二十二年(前722年),共叔段認為時機成熟,於是開始做反叛鄭國的最後準備,他下令修理城郭,儲備糧草,補充武器裝備,充實步兵、車兵,準備襲擊鄭國都城,其母武姜則打算作為內應打開城門。
鄭莊公在共叔段準備公開反叛之前,便得知共叔段的起兵日期,於是命令子封率領二百輛戰車進攻京城。京城的人都反對共叔段,共叔段逃到鄢地(今河南鄢陵)。同年五月二十三日,鄭莊公的軍隊在鄢地擊敗共叔段,共叔段再度逃到衛國的共地(今河南輝縣),因此故稱共叔段。

州吁替伐

當時,衛國國君衛桓公因弟弟州吁驕橫奢侈,於是罷免他的職務,州吁便出國逃亡,請求與共叔段結交為朋友。
鄭莊公二十五年(前719年),州吁弒殺衛桓公,自立為君。州吁繼位後,聯合宋國陳國蔡國替共叔段攻打鄭國。聯軍包圍鄭國都城東門五天后撤軍。
共叔段死後,家人子孫四處逃散。鄭莊公的兒子鄭厲公繼位後,態度有所改變,他曾對臣下說:“不可使共叔段無後於鄭。”共叔段的子孫始稱“公孫段氏”。

人物評價

春秋》中將共叔段叛亂、遭鄭莊公擊敗之事,稱為“鄭伯克段於鄢”,認為共叔段的所作所為不像兄弟,所以不說“弟”字;兄弟相爭,好像兩個國君打仗一樣,所以用個“克”字;把鄭莊公稱為“鄭伯”是譏刺他沒有盡教誨之責。

軼事典故

多行不義必自斃(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出自《春秋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後世多以“多行不義必自斃”,來形容不義的事做多了,必定會自食其果。

人物爭議

在《春秋左傳》、《史記》中,共叔段是謀逆作亂的亂臣賊子,背上“多行不義必自斃”的罵名。但在《詩經》中,共叔段卻被認為是儀容美麗、品德高尚的人。

家族成員

父母

兄長

子孫

史籍記載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 詩詞
  • 小說

影視形象

1996年電視劇《東周列國·春秋篇》:高東平飾演共叔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