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三

鄧丁三

鄧丁三1953年3月10日出生,漢族,籍貫重慶奉節大學學歷,中共黨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丁三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重慶奉節
  • 出生日期:1953年3月10日
鄧丁三簡歷,鄧丁三訪談,鄧丁三老師評選2009中國百名收藏家,國家文博單位文物投保令人堪憂,

鄧丁三簡歷

大學本科歷史專業,1979年開始在北京市文物局工作,歷任首都博物館保管部保管員、副主任,陳列部副主任,資料室主任兼館學術秘書,副館長, 1999年調《收藏家》雜誌社,現任《收藏家》雜誌社常務副社長兼執行主編。原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文化藝術職業培訓專家組成員、中央電視台二頻道《一槌定音》欄目專家組成員,北大資源學院文物系教授,博寶藝術網外聘專家。

鄧丁三訪談

《收藏家》不是做純學術的東西,純學術的東西非專業的人看不懂,但是我們又不會搞得很市場化,純市場化的東西太俗,太通俗的東西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因此,《收藏家》的內容定位是在“專業性”和“市場化”之間尋找平衡。
我們的雜誌曾經被評為“碎紙率最低的雜誌”,有些雜誌是上火車時買一本,下火車就扔了。我們這個雜誌是要你很休閒、靜下心來仔細看的東西,基本上買我們雜誌的人都保管得非常好,他的收藏價值很高。曾經有一個畫家到一個非常偏僻的小縣城的一戶人家裡看到我們的雜誌了,他感到很好奇。這個地方還有這種雜誌,他要去拿,人家把他擋住了,說我這本雜誌很珍貴,你要想看的話先把手洗乾淨,不要把我的雜誌弄髒了。就是說十年前的文章現在還有人看,專業人士或資深人士對一些收藏品真偽的判斷文章會有人一直在看,讀者利用這本雜誌為他的收藏提供幫助。
我們的雜誌強調文化,但我們不是特學術的雜誌,我們比較注重雜誌的文化品位,所以它能吸引一部分中產階級以上的讀者,我們的客群群體主要是中產階級以上的人。在我們這投放廣告的客戶心理也不一樣,他們不是看我們的發行量,看重的是我們的客群群體。
【媒中媒】:《收藏家》雜誌社的運營機制是什麼?
鄧丁三:我們雜誌是國有機制的,主管單位是文物局,但是雜誌社屬於自收自支的,從創辦雜誌開始國家就沒投過錢,完全是市場化的,文物局一分錢都不給,我們甚至還要給文物局的主管部門上繳一些利潤。
【媒中媒】:《收藏家》的廣告運營模式是什麼?能為廣告主提供哪些增值服務?
鄧丁三:我們一般不通過廣告代理公司作,我們的廣告客戶相當固定,像國內有些大品牌公司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固定,到時候他們的廣告就來了。比如藏品拍賣會的廣告,每場拍賣會都必須要做公告,要公示大家拍賣公司要做什麼事了,這種公告廣告登在其他雜誌上沒什麼意義,它不是對黨政機關領導的,也不是針對廣大民眾的,它要針對收藏這類特殊的群體,所以這些拍賣公司就會我們這類雜誌投放廣告。
【媒中媒】:平面媒體今年普遍出現了下滑的趨勢,《收藏家》的廣告有什麼影響嗎?
鄧丁三:沒有影響,我們跟別的雜誌不一樣,我們是跟藝術市場有關係的,跟其他類型的傳媒沒關係,藝術市場好我們的雜誌就往上漲,從去年開始我們雜誌廣告就呈上升趨勢,總體上升幅度不到<SPAN lang=EN-US>10%吧。藝術品市場越好,我們雜誌廣告上的就越快,你像原來索斯比拍賣行都不在中國作廣告,因為他們覺得它的東西中國藏家買不起,現在不一樣了,有中國人有錢買它的拍品了,於是索斯比也到我們雜誌做廣告,像CHRISTIE'S其他一些國際拍賣公司也在我們雜誌投放廣告,他們看中的是我們雜誌的買家群體。
【媒中媒】:除了廣告,《收藏家》雜誌有沒有意向做一些論壇?
鄧丁三:基本沒有作。但是我們對一些專業論壇有報導,我們的報導也是比較專業的報導,是從專業的角度考慮的,我們一般不搞炒作,新聞性的東西也有,像神州六號升空,但是這樣的內容很少。我們雜誌的創刊號曾經炒到<SPAN lang=EN-US>400多元一本,現在有人想買還沒有,我們前十期的雜誌你用原價都買不到,都要高出原價很多倍才能買到。因此,我們雜誌擴刊不降價,只會漲價。
【媒中媒】: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對手有哪些?
鄧丁三:我們雜誌幾乎沒對手,《收藏》以大眾收藏為主,目前它正在從低端往高端上走,基本上構不成威脅。中國收藏類的雜誌一個是《收藏》、一個是《收藏家》,都是<SPAN lang=EN-US>1994年創刊的,已經創刊十一年了,幾乎與中國拍賣市場同步,《收藏》原來有一半到三分之二的內容都是面向大眾收藏這個客群群體,所以定位相對低端;而《收藏家》是面向高端群體,可以說,《收藏家》的“底線”幾乎與《收藏》的“上線”擦邊。
但是《收藏》雜誌開始往高端靠了,因為高端市場好,低端市場越來越萎縮,但是他有一個先天的弱點,就是他辦雜誌的這些人不是專業人士,目前為止,所有面向收藏客群的雜誌,嚴格意義上講只有我們雜誌是真正的專業人士在搞,我們這些人大部分出身在博物館,都是搞幾十年文物的,你拿個假東西我們基本上照片一看就扔一邊了,而他們的雜誌上經常出現假東西,因為他們本身不是專業出身,他們看不出來。我要求我們的編輯人員要提高業務修養,提高業務素質,自己真看不懂的,要請教專家,現在有些炒作的東西太不專業了,等於是幫著作假的人作廣告。
目前搞收藏的人本身修養在提高,他們對媒體越來越苛刻,要求越來越高,你不專業人家就不看你的雜誌了。
【媒中媒】:您如何看待網際網路等新興媒體?
鄧丁三:網路媒體和平面媒體不是一個概念。對於一定的人群來講上網只是為了工作,而翻閱雜誌可能是休閒,是一種品位。上網絕對不是一種有品位的表現,所以有錢人寧願在一個很舒適、很安逸的環境中去翻閱雜誌,絕不會跑到計算機前去上網,上網是小孩子愛幹的事、年輕人愛幹的事。比如說,平面傳媒它的圖片印出來的效果是你網上沒法達到的,我們的客群群體要看細節,在網上看不清楚,讀者會著急;再一個,由於電腦是近幾年快速發展起來的新生事物,很多上歲數的人他不熟悉,而搞高端藝術的人群中很少有年輕人,一件東西都上千萬,年輕人誰買的起?所以他寧可抱著一本報紙、一本雜誌坐在沙發里,他不會跑到電腦上去找。所以上網的人都是相對年齡比較小的,或者是出於工作目的。
【媒中媒】:《收藏家》明年的經營方向會如何調整?
鄧丁三:我們的基本原則是穩定發展,雜誌要做到讓人家覺得是有用的,有些雜誌單純追求時尚,比如時尚類雜誌的封面都追求視覺衝擊力,而我們不同。很多雜誌都追求這種視覺衝擊,我們內部好多人都說,《收藏家》的封面得改一改,一點視覺衝擊力都沒有,但是當你把好多雜誌排放在一起,你一眼就能看到《收藏家》雜誌,因為別的雜誌都成了“花牆紙”了。我們雜誌每年都有一些小變化,但是變化不大。

鄧丁三老師評選2009中國百名收藏家

“龍騰榜2009中國百名收藏家”評選活動日前在北京正式啟動。此次活動由中國華僑經濟文化基金會華僑華人慈善文化傳播基金和華僑華人影視文化中心發起主辦,並得到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收藏家協會、《收藏家》雜誌社和業界專家的大力支持。
《收藏家》雜誌社執行主編、評選活動組委會主席鄧丁三認為,此次評選活動對於落實中央有關振興文化產業規劃精神,發掘總結一批海內外優秀藏家,影響和推動文物藝術品市場良性運行,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事業和文化藝術產業的繁榮進步,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本次活動評選對象是積極傳承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熱心公益慈善事業,在收藏領域公認有很高成就者。
本次評選綜合民眾意見和專家意見,從參評者中評選100名獲獎者,授予“中國百名收藏家”稱號。
近年來,文物藝術品收藏市場快速發展,全國各地參與各類收藏的愛好者與日俱增。據不完全統計,涉足收藏的人數多達7000萬人,年交易額近200億元,參與人員和成交額還在以每年10%-20%的速度遞增。中國的收藏家已經成為國際界和拍賣業倍受關注的重要群體。
本次評選活動得到美國華商會、俄羅斯南方華商會、加拿大中加文化交流中心、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歐洲華文聯盟協會、澳門澳亞衛視、香港華僑傳媒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回響。

國家文博單位文物投保令人堪憂

震驚全國的故宮失竊案雖已告破,但7件丟失的藏品投保額僅為31萬元卻引人深思。僅依靠技防、人防等管理制度和措施,已無法築起文物藝術品安全的銅牆鐵壁。而近年來藝術品失竊事件頻發的背後,赫然存在的是藝術品保險上的巨大空白。
藝術品展覽
保險剛起步
近年來,境內外文物展覽等各類藝術品展會越加頻繁,僅2009年全國文物系統就舉辦了臨時展覽9204個,全國博物館每年赴境外的文物展覽多達80餘個。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外文物展覽被引進國內。隨之而來的風險大大增加,但配套的保險相對滯後,文物展覽的保險普及率極低。在失竊風險及各種不確定因素影響下,保險公司對這一業務也往往望而生畏。
以去年的第二屆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為例,參展的400多件藝術珍品總價值數十億元,但這一國內最高規格的文物盛會卻遭遇了上保險的難題。保險公司對文物展覽承保實力不強,缺乏相應資料和經驗,承保和理賠經驗上的欠缺都有所顯現。在尋找保險公司時,國內公司雖都非常熱情地接待,但是藝術品保險和非藝術品保險的最大差異就在於對藝術品受損貶值後的保證。“我們最終的保單是按財產險投保。”第二屆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相關負責人說,國外專業的藝術品保險會考慮文物受損後市場價值貶值部分進行再保再賠,但國內通行做法只是對受損部分進行保險。“比如一個瓷器杯子把兒掉了,進行維修後,保險公司可以對維修費用賠付,針對文物貶值的保險案例很少有。”另外,按財產險投保另一個標準就是要跟隨固定地址,這也讓他們遇到了不少困難。“我們的展品是不斷運達的,當展品價值增加到40億元時,保險公司很為難,表示按規定一個地址上不了這么大額度的保險。”
最後,此次展覽由人保牽頭的多家保險公司組成共保體承保。作為首席承保人,人保承擔的保險比例只達到兩三成。對此,人保相關人士介紹道,目前對藝術品,他們是按現有的財產險進行處理的。即使文物一般部分受損定損,也須經過投保人和保險公司雙方認可的專家團隊鑑定後賠付,而全損險他們也有,審核也很嚴格。“我們公司有規定,一定要找到再保險公司,不然不允許進行這么大規模的藝術品保險。”
為了保證展覽的安全舉行,主辦方還是選擇給極珍貴的文物上了全額保險,但也是按財產保險的操作辦法,過程十分糾結。“我們也曾接觸過國際上的保險公司,試圖上專業的藝術品險,但綜合考量下來,其費用要比國內的財產保險貴上6-8倍。”該負責人說,希望國內即將出台的“藝術品綜合保險”的費用能適應國情。“從這次經歷可以看出,國內的收藏市場也許規模和市場總量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整個行業的操作規範和配套性措施尚有一定差距。”該負責人介紹說,拍賣公司由於經常舉辦展覽,會與保險公司進行全年打包保險,藏家拍品有時會自己上保險,但是類似這么大規模和額度的保險十分少見。
保費驚人
主辦方投保“沒能力”
我國大部分文物展均由國有博物館舉辦,如發生意外通常由國家承擔,因此展覽主辦方往往風險意識欠缺。即使是拍賣公司舉辦的拍賣預展,也幾乎沒有給展品上全險的慣例。所謂“釘對釘”的全程運輸險並不多見。“大家都認為意外落不到自己頭上,這幾乎成了業內潛規則。”有知情者如是說。
“國內的文物展覽大部分是象徵性地上保險。假如按照文物總價值實際金額參保,如某些精品展總價幾十億元,保費十分驚人。”文化部藝術品市場中心評估委員會委員、原首都博物館副館長鄧丁三表示,文博單位預算中所列的保險費用有限,很多博物館無力承擔高昂的保費,有限的經費只能勉強應對展覽的籌備、設計、製作,根本不可能為文物展品支付高額的保費。而且博物館的資金來源是財政撥款,用於保費的專項資金評審過程非常漫長,但保費是要隨市場變化的,有可能評審是前年通過的,但今年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目前國家文物管理部門缺乏對於保險安排的相關規定,多數展覽主辦方的預算中並未列出保險支出。
藝術品交易
急需保險護航
北京大學文化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喻文益早在2005年就開始研究文化產業跟保險業對接的問題,當時他正在給河南開封博物館做產業規劃,該博物館當時擁有10萬件文物,其中含4萬件國家一級文物,平時幾乎不敢冒風險開館。“隨著藝術品交易、展覽越來越活躍,如果只是依靠行政手段保護或者技術上的安保,似乎顯得比較脆弱。”當時喻文益接觸了幾家保險公司,對方對文化硬體設施等的保險、文化公司核心創意人員人身保險等都有涉足,但並沒有涉足針對珍貴藝術品的保險。
“像上述保險,因為受損後公司可以再生產,所以上保人積極性也高,而相對險種的定價也比較明確。”喻文益解釋道,而目前藝術品交易或展覽,很多展覽主辦方從成本考慮,通常會懷著僥倖心理。而對保險公司來說,設不設藝術品險種,自己的專業能力是否能達到,國內的藝術品定價機制不明等,都會成為他們開展此類險種的障礙。
“現在藝術品交易和展覽規模極速放大,必須學會在行政和安保之外的經濟並駕保護。而國際上藝術品的金融體系傳承有序值得國內借鑑。”喻文益說,國際上但凡涉及到藝術品的交易或保險,都採用比價操作,就是參照此作品之前交易的價格或投保的金額。由於國外藝術品交易通常都在正規機構間操作,每次定價、投保額、鑑定證書、拍賣結果都會有記錄,國外更是有針對個別重要藝術家的文庫,一些重要藝術家的作品共有多少、作品資料、成交記錄等在牛津大學圖書館這類公立圖書館中就有檢索。“藝術品除了要講收藏上的傳承有序,現在也應追求金融上的傳承有序。”喻文益說,而國內很多交易都是“人情化”操作,有的是線下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有的是雙方認識互相有資源就能共同操辦一次藝術品展銷活動,藝術家應該重視著作權登記,以保障自己的長期利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