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里鎮

郭里鎮

郭里鎮具有悠久的歷史,相傳晉王皇帝郭元威在此築城為廓,取名廓里,後更名為郭里。因郭里農曆一、六為集,市場繁榮,商賈雲集,故又稱郭里集。

郭里鎮地處鄒城市西南部,距城區27公里,與滕州、微山兩市縣交界;轄6個管區,39個村,人口4.8萬,總面積85.9平方公里,耕地6萬畝。郭里鎮東鄰京滬鐵路、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西依微山湖,北靠嵐濟公路,白馬河橫穿北部,直通京杭大運河,交通十分便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郭里鎮
  • 外文名稱:Guoli Town
  • 別名:郭里集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山東鄒城
  • 下轄地區:郭里,鎮頭,黃路屯
  • 政府駐地:郭里集
  • 電話區號:0537
  • 郵政區碼:273519
  • 地理位置:鄒城市西南部
  • 面積:85.9平方公里
  • 人口:4.8萬人
  • 方言:中原官話—鄒城話
  • 氣候條件:暖濕帶大陸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羲皇廟,劉寶墓,烏林答將軍墓
  • 機場濟寧機場
  • 火車站鄒城站滕州站(普通車)
  • 高鐵站滕州東站曲阜東站(高鐵車次)
鄉鎮概況,基礎條件,行政區劃,下轄村,代碼及城鄉分類,行政區劃變化,招商引資,基本情況,投資優勢,發展規劃,重點項目推介,地勢地理,主要河流,氣象特徵,山川治理,經濟發展,林業發展,畜牧業發展,域內企業,農業發展,文化發展,精神建設,新農村建設,教育事業,武術之鄉,醫療衛生,古蹟文物,著名人物,榮譽,

鄉鎮概況

基礎條件

郭里鎮位於鄒城市西南部27公里的白馬河南岸,東臨石牆鎮,西與微山縣兩城鄉搭界,南與滕州市濱湖鎮接壤,北隔白馬河與太平鎮相望,是鄒城市、滕州市、微山縣三縣兩地交界處。東經117°02′4″,北緯35°13′25″。東西長11.75公里,南北寬11公里,總面積為85.9平方公里,折合128981畝,耕地面積58914畝。轄6個管區、39個行政村。
郭里鎮東鄰京滬鐵路、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西依微山湖,南抵鳧山山系,北靠兗礦集團,白馬河橫穿北部,直通京杭大運河,鄒兩、太黃公路穿越境內,陸路、水路交通十分便利。鄒兩線(鄒城到微山兩城)和太黃路(太平鎮—黃山山口)兩條公路貫穿境內。境內1954年設郭里郵政支局,主要從事信函、包裹、報刊發行、儲蓄等。2014年至今境內修建了大型超市4處,投資籌建了郭里鎮商貿城、太陽能光伏發電站、華潤集團風能發電站、特色農業示範區2萬畝核桃園等多個企業。

行政區劃

朝陽村 :朝東村、朝西村、
王屈 :屈前村、屈中村、屈北村
鎮頭 :上鎮村、下鎮村
爺娘廟:廟東村、廟西村、
高李村
羊山村
黃路屯 :上屯村、下屯村、
郭里: 郭一村、郭二村、郭三村、郭四村、郭五村
獨山村、
五厘村、
黃山村:前黃村、中黃村、後黃村
西郭村
臥牛村、旺山村、侍玉村
東郭村:郭南村、郭中村、郭北村
宋山村、苗山村、東張村、宮莊村、朗子山

下轄村

中黃山村
爺娘廟西村
爺娘廟東村
下鎮頭村
下黃路屯村
西郭東村
五厘山村
王屈中村民委員
王屈前村
王屈北村
侍玉村
上鎮頭村
上黃路屯村
苗山村民
郭一村
郭里五村
郭里四村
郭里三村
郭里二村
東郭東南村
東郭北村
朝陽東村

代碼及城鄉分類

370883114:~200 220中黃山村 ~201 220爺娘廟西村 ~202 220爺娘廟東村 ~203 220羊石山村 ~204 220下鎮頭村 ~205 220下屯村 ~206 220西郭東村 ~207 220五厘山村 ~208 220臥牛村 ~209 122望山莊村 ~210 220王家莊村 ~211 220王屈中村 ~212 220王屈前村 ~213 220王屈北村 ~214 220孫嶺村 ~215 220宋山村 ~216 220侍玉村 ~217 220上鎮頭村 ~218 220上屯村 ~219 220前黃山村 ~220 220苗山村 ~221 220郎子山村 ~222 220後黃山村 ~223 220郭中村 ~224 121郭里一村 ~225 122郭里五村 ~226 122郭里四村 ~227 122郭里三村 ~228 122郭里二村 ~229 220宮家莊村 ~230 220高李村 ~231 220富民村 ~232 220鳳凰山村 ~233 220獨山莊村 ~234 220東郭南村 ~235 220東郭北村 ~236 220朝陽西村 ~237 220朝陽東村 ~238 220長青村

行政區劃變化

清光緒年間,鄒縣分35社,該鎮範圍包括郭東社所轄的全部村莊及薄梁社、羊緒社部分村莊。
民國初期實行地方自治,劃全縣為8個區。該鎮境屬鳧山區,1944年設立鳧山縣,該鎮屬鳧山縣十二區。
1951年更名為三區。全區設郭里集、王屈、上鎮頭、高李村、獨山村、西郭村、東郭東、姜莊、樊山、紙坊頭、北亢阜、北薄梁12個鄉,轄56個村,區公所駐郭里集。
1956個撤消鳧山縣,將該區劃歸鄒縣,為郭里區,把北亢阜、南亢阜、夾道、謝莊、果莊劃歸太平區,並將北薄梁、南薄梁、紙坊頭、黃路橋、路家莊、小莊劃歸微山縣。
1956年3月,由小鄉變大鄉,撤王屈鄉、高李村鄉、獨山鄉、西郭東鄉、東郭東鄉,設郭里集、上鎮頭兩個大鄉。
1958年成立郭里人民公社,轄36個村。
1982年把原郭里二村分為郭里二、郭里五兩個村,把原東郭東村分為東郭東南、東郭東中、東郭東北3個村,全社共39個行政村。
1983年5月體制改革,郭里人民公社改為郭里區,下設郭里集、王屈、下鎮頭、東郭東4個鄉。
1987年1月撤區建鄉鎮,改為郭里鄉,原4個鄉改為王屈、鎮頭、郭里、東郭東4個管理區。
1989年12月,增設西郭東、獨山兩個管理區。
1994年4月,郭里鄉撤鄉建鎮,轄6個管理區、39個村委會,並一直沿用至今。

招商引資

基本情況

郭里鎮地處鄒、滕、微三縣市交界處,東臨京滬鐵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國道,西依微山湖,北靠兗石鐵路、嵐濟公路、白馬河,鄒兩路、郭石路橫穿東西,太黃路縱貫南北,公路通車裡程60公里,水陸交通十分便利。總面積8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萬畝,人口4.8萬。
郭里鎮緊緊圍繞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統籌發展的戰略目標,加速推進招商引資、小城鎮現代化建設、現代農業、文化旅遊等各項事業的發展進程,努力建設文明、和諧、幸福、富裕的新郭里。郭里人民熱枕歡迎國內外各界人士蒞臨郭里觀光旅遊、投資創業、洽談合作、共謀發展。

投資優勢

一、交通區位優越:
機場:距濟南機場160公里,距濟寧—曲阜機場40公里;
港口:距日照港210公里,距青島港400公里;
公路:距京台高速公路嶧山入口25公里,距京台高速公路大束入口40公里;
鐵路:距京滬鐵路鄒城站30公里,距京滬高鐵曲阜東站55公里;
河運:境內白馬河與南四湖、京杭大運河相連,水上運輸可直達蘇滬浙一帶;
二、基礎設施完善:
2014年境內電力、水、通信、電路、天然氣等基礎設施全面竣工,投入運營。
三、生態環境宜居:
郭里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擁有國家和省級生態公益林2.7萬畝,平原林網2.7萬畝,退耕還林面積近2萬畝,深林覆蓋率達42.6%。境內獨山水庫、白馬河水系資源豐富,鳧山森林公園植被豐富,是天然的深林氧吧。近年來招引的華翰光伏發電站項目和香港華潤新能源項目成為郭里的一道獨特風景。
饃饃山遠眺饃饃山遠眺
四、勞動力資源豐富:
郭里鎮是糧食生產大鎮,農業人口多,隨著農業機械化的不斷提高,農村剩餘勞動力越來越多,具有各項專業技術的勞動力資源極其豐富。
五、石材資源豐富:
南部群山連綿9.5公里,共有大小山頭79座,青石儲量6億立方米。
飲馬泉飲馬泉

發展規劃

一核:
城鎮建設核心區 在鎮駐地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指引下,全力推進商貿城建設、路網建設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進一步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和城鎮配套服務功能,提升小城鎮承載力,有效推動農村人口向小城鎮轉移。
二園:
臨港產業園 依託北臨鄒城工業園區和“黃金水道”白馬河的獨特區位優勢,規劃建設大型臨港產業園區,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工業項目,聚集優勢產業,推動經濟快速增長。
小微企業創業園 緊鄰鎮教育園區和城鎮社區集聚地,建設創業服務中心、標準化廠房、職工公寓等設施,集中孵化勞動密集型企業成長。
三區:
特種養殖示範區、銀杏種植示範區、核桃種植示範區 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相結合,全面提升現代農業品位,拓寬群總增收渠道。
一帶:
生態文化旅遊帶 堅持文化與生態融合發展,規劃建設黃山、獨山、山套、伏羲廟、王屈、朝陽流域為一體的生態文化旅遊帶,培植壯大旅遊產業。

重點項目推介

臨港產業園綜合開發項目:
郭里鎮白馬河航道是京杭運河的重要支流航道,距離京杭運河約30千米,是國家“北煤南運”的重要通道。臨港產業園區總面積2.29平方公里,該項目利用北臨鄒城市工業園區和白馬河航道、臨菏路等區位優勢,打造以加工製造、商貿物流等為重點的經濟園區。
小微企業創業園項目:
該項目位於郭里鎮駐地西側,緊鄰鎮教育園區和城鎮社區集聚地,建設創業服務中心、標準化廠房、職工公寓等設施,實現“四通一平”並配套建設美化、亮化、綠化工程。項目規劃建設面積300畝,集中孵化紡織服務、電子產品、食品加工、玩具製造等勞動密集型企業成長。
郭里鎮

  

  

  
薄皮核桃深加工項目:
郭里鎮林業資源豐富,目前退耕還林發展“山下經濟林”,種植優質薄皮核
郭里萬畝核桃郭里萬畝核桃
桃近2萬畝,有充足的核桃產品可加工利用。

地勢地理

境內地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294.4米,最低點海拔35米,南部以低山丘陵為主,群山連綿9.5公里,共有大小山頭79座,系鳧山山脈,均為碳鹽,南北走向,開口朝北,形成東南排列的5個山套,面積27975畝,東起九山、郎子山、堵子山、東鳧山,最西邊是鄒微搭界的大頂子山。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有石灰石、耐火土及鐵、銅礦等20餘種。青石儲量豐富,達6億立方米。境內有山嶺地和山腳下自然形成的丘陵地,約占總面積的38.7%。中部為平原,北部為澇窪,屬微地貌類型,有低山嶺坡梯田、近山階梯、傾斜平原、台子地、山間窪地和背河窪地7種地形組成。南部山區形成土母質為鈣質岩,形成的土壤類型屬荒山裸岩裂隙土和褐色土性。北部最窪處長期因積水作用或季節性積水作用,部分窪地由沉積物形成,土壤類型屬沙姜黑土。南部低山丘陵適宜種植地瓜、穀子、小雜糧和發展林牧業,北部窪地適宜種植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境內土壤共有3個土類,褐性土亞類是主要土類,主要分布在朗子山山套、獨山山套、大洪套、爺娘廟和朝東5個山套的上部及嶺坡梯田上,面積27695畝,占28.%;典型褐土亞類主要分布在朝陽南部、王屈北部、獨山南部和郭里集斜山南部的高階地上,面積5379畝,占5.5%;褐土類是第二大類土,主要分布在苗山村、鳳凰山村、宮家莊、西郭東村南部,面積18820畝,占19.4%;第三大類潮褐土亞類,主要分布在傾斜平地、微斜平地的平原地帶及白馬河南部北河窪地上,面積39094畝,占40.2%;潮土類集中在侍玉村東北部背河窪地處,屬鹽化潮土,面積793畝,占0.82%;沙姜土黑土類,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三角洲內,面積5506畝,占5.5%。

主要河流

境內主要河流有白馬河和白馬河的引水河。白馬河經該鎮境沿邊的臥牛村北與石牆雙慶河交匯,向西延伸與石里溝匯流出境。該鎮白馬河的引水河渠有七里溝子、幸福渠、九大渠等,構成了境內北半部水利網。發源該鎮境內的主要河流,均系季節性河流。如苗山溝,發源於郎子山北麓,南北流向,經過苗山向北流經宮家莊折轉東流,經過東郭東接江莊排水渠,注入石牆雙慶河;環山河發源於黃山西麓,南北流向,流經獨山莊、五厘山轉向西北,穿過郭里集,折而向西,在下鎮頭村西出境,於微山縣境內入白馬河。王屈河發源於大頂山北麓,北流經朝陽村、王屈村,在上鎮頭村西一公里處入環山河;七里溝小河發源於西鳧山東麓,南北流向,流過爺娘廟於上鎮頭村東約3公里處注入環山河。均屬於白馬河水系,為季節性間歇河。
郭里鎮

氣象特徵

該鎮屬於暖濕帶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季風特點明顯。春季乾旱回暖快;夏季高溫多雨,雨量集中,天氣變化異常;秋季天高氣爽,雨量明顯減少,氣溫急降,多乾旱,有時陰雨連綿;冬季乾旱,雨雪稀少,多北風。年平均氣溫14.2攝氏度,絕對最低氣溫—18.5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743毫米,集中在六、七、八三個月份。據多年來的記錄,日最大降雨量94毫米。全年無霜期202天,日照時數2581小時,全年溫差小,光照充足,對農作物生長十分有利。

山川治理

1998年以來,先後實施了宮家莊、獨山、山套、黃山流域綜合治理和北部4萬畝平原、南部1萬畝中低產田綜合開發。
至2000年全鎮共調動勞動力1600多萬個,建成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4座,塘壩9座,總蓄水量32.5萬立方米。打機井148眼,沿白馬河引水渠建提水站24處,鋪設高低壓管道10800畝,建成固定式噴灌工程1000畝,使全鎮灌溉面積增加到3.98萬畝,占耕地面積67%。治山改土,
挖魚鱗坑,修水平梯田,整平土地9800畝。 近年來,積極推廣退耕還林,實施荒山造林。有效利用春季造林、雨季造林時機,採取專業工程隊造林的方式,開展荒山造林3000餘畝,栽植側柏、黃櫨等樹種,同時加強苗木管護,確保栽一棵活一棵。
植樹造林植樹造林

經濟發展

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368884萬元,比上年增長21%,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28529萬元、53528萬元和33413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1%、24.8%和25%。工業總產值18.8億元,增長25%;實現利稅8724萬元,增長25%。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5851萬元,增長4.1%。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633公頃,總產6.33萬噸;瓜菜185.4公頃,總產663萬噸;棉花94.67公頃,總產129噸;種植業產值3323萬元。

林業發展

境內有宜林面積23582畝。建國前,只有四旁零星植樹,南部多荒山禿嶺。建國後,人民政府帶領民眾艱苦奮鬥,綠化荒山禿嶺,在宜果園的丘陵地帶發展果園。
1984年育林315畝,新造林1800畝。從1984年開始,不斷落實林業政策,狠抓植樹造林,至2004年,全鎮共投資880餘萬元,投工160多萬個,栽植各種樹木1600多萬棵,其中側柏1100多萬棵,花椒140多萬棵,四旁植樹160萬棵,蘋果、桃、梨、果杏、香椿60多萬棵,綠化荒山17245畝,新建完善平原林網4.2萬畝,發展地堰林業1.4萬畝,經濟林2000畝,建果杏基地1000畝,香椿基地500畝。全鎮林木覆蓋率達到30%。1995年7月,被省林業廳命名為“八五”綠化達標單位。
柏海柏海
近年來,郭里鎮以”綠美郭里、生態靚鎮“為目標,依託資源活生態,堅持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生態建設相結合,全面提升現代農業品位。完成退耕還林區土地流轉10000畝,藉助省級現代農業資金核桃產業項目,繼續流轉土地10000萬畝,達到雙萬畝優質核桃基地規模。農業綜合開發老項目區提升改造工程、投資高標準基本農田項目、千億斤糧食提升工程、核桃基地示範項目的實施為綠色生態郭里的建設提供堅實基礎。

畜牧業發展

畜牧業規模經營不斷擴大,養殖效益大步提高,多種經營、庭院經濟開發取得了明顯成效。2004年全鎮百頭以上養豬大戶23戶,養羊大戶38戶,養牛大戶13戶,養雞大戶34戶,各類畜禽總存欄量23.1萬頭(只),其中大牲畜存欄3110頭,豬存欄2.4萬頭,羊存欄4萬隻,家禽15萬隻,兔存欄3.3萬隻,年出欄生豬1.3萬頭,出欄肉兔1.3萬隻。
郭里鎮
近年來,域內開設特種養殖綜合開發項目,規劃建設占地500畝的特種養殖區,重點發展以狐狸、水貂為重點的特種動物養殖、技術服務、皮草深加工等產業,建設成山東最大的特種養殖基地和研發加工基地。

域內企業

郭里鎮原有鎮屬企業13個,職工500餘人。主要有:水泥廠、五金廠、織布廠、運輸隊、麵粉廠、石料廠、爆管站、地毯廠、建築隊、木器廠、印刷廠、預製件廠等13處鎮辦企業。村辦企業原有紐扣廠、鋼管廠、鑄造廠、地毯廠等8處特色企業。石料廠105處,打石機80多部,從業人員4532餘人。主要產品有:建築安裝、機械製造、化工、輕紡、地毯加工、建材、印刷等21個大類百多個品種。
1998年,對域內企業改制全部進行了改制。企業改制後,郭里鎮立足實際,大力度開展了招商引資,先後引進外資企業32家。民營經濟異軍突起,全鎮已發展個體工商戶650戶,個體私營企業48家,從業人員3000餘人,形成了石材、加工、建築、養殖、種植、食品、餐飲服務、運輸等門類齊全的生產格局。2004年,民營經濟實現產值20900萬元,創利稅1735多萬元。
依託獨特的地理位置,投資引進了太陽能光伏發電、華潤集團風力發電、鄒城市西南新安鈣業有限公司濟寧市匯香源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入駐本鎮。
2014年8月五康軒公司入駐郭里鎮,註冊資本2000萬元,流轉土地1500畝。公司樹立“網際網路+”思維,與中科院自動化所、北京林業大學工學院等科研所達成合作,設計開發了智慧林業綜合管理平台,有效節約水資源,節約人力物力,提高林業科學化、規範化管理水平。
2015年建造緊鄰鎮教育園區和城鎮社區集聚地的小微產業園區,集中孵化勞動密集型企業成長,園區總規劃占地180畝建設建築面積1080㎡高標準廠房4個,預計3-5年時間達到年產值3億元、稅收1000萬元、安排就業2000人以上。

農業發展

該鎮是一個農業型鄉鎮,耕地面積6萬畝,主產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特產花生、地瓜、芝麻、穀米等小雜糧。全年產糧量9000餘萬斤,居鄒城市第四位。近年來,該鎮不斷最佳化農業種植結構,大搞農業綜合開發,北部平原全部建成了“林成網,田成方”的豐產田,糧食產量逐年上升。該鎮糧食資源豐富,是進行農產品深加工的黃金寶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綠色無公害食品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該鎮農產品農藥含量低,是很好的綠色食品,進行食品深加工有著廣闊的市場。
2004年全鎮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4.8萬千瓦,其中大中小型拖拉機853台,農用三輪車1368台,各類機引農具1845台(件),農業機械總值達4362萬元。農業生產機械化、電氣化程度逐年提高,機耕機割面積5.2萬畝,占耕地總面積89.6%。
2015年鎮政府堅定不移抓生態農業建設,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建設四大生態農莊。推進五康軒生態農莊建設,投資2000萬元,在鳧山流域建設優質核桃生產園1500畝,同步培育創意園林,進行林下種養殖及線上線下核桃銷售,創建省級核桃精品採摘園;大力支持桃花源旅遊生態莊園建設,完成生態園500畝核心區建設,栽植各類花卉苗木和果樹25000餘棵,發展綜合生態農業觀光區;建設華盛休閒觀光莊園,栽植各種古樹名木、花卉6000餘棵,建設園林景觀點3個;建設佰徍花卉莊園,完成260餘萬株各類花卉名木的栽植任務,建成占地600畝的高標準花卉苗木莊園1處。

文化發展

精神建設

建國以來,鎮駐地建有中心文化站,內設圖書、閱覽、桌球、康樂球活動室。組建了鎮業餘劇團、文藝宣傳隊,農閒到各村演出。
郭里鎮
1984年底,投資10萬元建設電影院1座,配備35毫米、16毫米放映設備一套,定期赴各村巡迴放映,民眾文化生活基本得到滿足。
1999年10月,開通有線電視。2004年止電線入戶2300戶。
2014年,鎮域內各村都組織人們跳廣場舞,不僅強身健體,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而且提高了人們精神生活質量。

新農村建設

2007年全鎮各村都能夠認真按照鎮黨委、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積極動員民眾從事“一池三改”工作。特別是高村、下屯兩村,宣傳發動好,民眾參與熱情高,“一池三改”走在了全鎮前列。截止目前,全鎮已有600戶家庭實施了“一池三改”。
2008年,建設了高標準、高質量的文化廣場、籃球場、桌球場,為民眾提供了娛樂休閒的良好場所。特別是屈北、臥牛、朝西三村,還新建了辦公樓,使基礎設施大大改善。
郭里鎮
2010年緊緊抓住上級政策,實施了東郭管區南四山和郭里管區山套四村的村村通建設工程,初步建成了覆蓋全鎮的水泥路網,解決了民眾的行路難題。實施了自來水改造工程,對下屯村的自來水進行了改造,解決了該村民眾的吃水難題。中學宿舍樓、朝西村水庫加固除險工程、敬老院二期工程、臥牛大橋、醫院病房樓等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朝西村水庫加固除險工程,將從根本上消除朝西水庫隱患。
2014年,郭里鎮藉助總長度約90公里的外圍網化公路項目、完成新修道路的硬化36公里,新修排水溝70公里,入地橋涵860個,新打機井9眼,配套12眼,配套變壓器5台,高壓線路6000米,鋪設管道30000米,出水栓610個。目前正在實施26公里的次幹道路的碎石硬化,規劃再打機井7眼,鋪設管道12000米,高低壓線路4000米。同步實施道路及水、電、暖、通訊等相關配套設施。
2015年,本鎮緊緊圍繞打造“三縣兩市交界處區域性中心城鎮”的工作思路,提升小城鎮建設的水平和品位。規劃建設了總投資1.5億元的宏瑞嘉苑社區,總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該社區建成後將成為郭里鎮首家雙證齊全、水電暖天然氣配套的品質居住小區。投資約4000萬元的郭里社區已全面完成並實現入住。完善城鎮功能,新修了富郭路、臥虎山路、中心商貿路三條道路共4400多米,投資630餘萬元,完成了太黃路改造提升和道路渠化工程,投資20餘萬元實施亮燈工程。正在規劃建設投資約500萬元,占地50畝的鎮駐地綠地廣場項目。
郭里鎮

教育事業

鎮黨委、政府對教育投入不遺餘力,雖然鎮沒有建辦公樓、多數村莊辦公條件落後,但仍擠出有限資金用於教育建設投入。同時,加強了學前教育設施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深化了教育教學改革。該鎮
被濟寧市政府授予“學前教育先進鎮”,被濟寧市人事局、教育局等八部門授予“職業教育先進鎮”。在2006年度中考中,高中升學總人數達到432人,取得了農村中學“十三連冠”的好成績。
郭里鎮
郭里教辦積極探索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途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完善了教育宣傳體系,充分發揮校園廣播、宣傳欄、主題板報的作用,促進學生文明行為意識形成,激發學生遵紀守法的主動性;二是加強學科滲透,把各科教學作為基礎文明養成教育的主渠道;三是狠抓班級管理,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強化行為規範教育訓練,加強對學生“如何做事,怎樣做事”、“如何做人,做什麼人樣的人”的指導;四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通過環境的陶冶,逐步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創新能力,培養小學生高尚的情操,維持良好的行為動力;五是發揮社會德育的作用,讓學生在實踐中接受感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法制及交通法規教育;六是完善一日常規監督機制、管理評比機制,以制度規範學生行為,以評比促學生良好行為養成。七是教辦定期督查,對優良的校風、學風、班風建設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2015年繼續實施教育名鎮三年行動計畫,啟動中心國小及中學幼稚園擴建工程,年內實現5500平方米郭里中學綜合樓投入使用,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綜合發展水平。

武術之鄉

郭里人民,自古以淳樸、剛直、勤勞、勇敢著稱。郭里鎮武術活動源於何時,現無資料可查。但在西晉時期就已開展的相當廣泛,特別是到北宋後期,宋王朝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當時的北宋忠臣楊宗保與穆桂英在郭里(當時叫廓里)下鎮、高村一帶大破遼國大元帥韓昌所布天門陣時,附近的習武村民紛紛加入到抗遼的隊伍當中。清末民國初年郭里武術達到鼎盛時期,湧現出了很多武術名家,特別是以關文斌、孟憲均為代表的武術人,進一步發展了落地梅花拳,使郭里武術套路拳術得到更快的發展壯大,形成了百花爭艷的局面。
郭里鎮郭里鎮
當時民眾多以練習梅花拳、大小洪拳、羅漢拳等拳術套路。在這些拳術中又以梅花拳最為有名,梅花拳以擒拿為主要手法,其特點是:著重一打、二摔、三擠、四踢、五扣、六掃。招勢嚴謹,變化多端,動靜分明,乾淨利落。練習時要做到動如游龍,定如臥虎,迅如狡兔,靈如猿猴,輕如雲鶴。攻防意識強,具有健身強體的作用。徒手套路有一條線、二獅搶球、三朵梅花樁等14路。
自八十年代以來,郭里鎮已組織舉辦各類武術比賽、技藝切磋活動50餘場次,參與民眾10萬多人次,邀請濟寧市武協遲新劍等名家來鎮指導,並多次邀請周邊武術前輩和武術愛好者來鎮共同對武術技藝、武德精神等進行探討切磋。隨著全鎮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郭里這片肥沃的武術土壤孕育出的更多武術人才正逐步走上前台,郭里鎮民間武術活動之花,必將開放的更加絢麗多彩。

醫療衛生

衛生事業有了較快發展。建國前,僅有幾家中藥鋪和私人診所,民眾看病很不方便。建國後,境內設立了鄒城市第三人民醫院(郭里分院),為濟寧市“一甲”醫院,醫務人員86人,病床50張,醫院科室門類齊全,並配有現代化的醫療器械,能做一般的外科手術。全鎮共設立20處衛生室,8處衛生所,有鄉村醫生50人,全部達到了甲級衛生室的標準,達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鎮。
郭里鎮
從2000年6月起,在全鎮實行了鎮村組織一體化管理,設立17處衛生所,鄉村醫生150人。
2004年為解決民眾因病返貧的難題,實施了農村合作醫療,參合民眾達到了76.86%。衛生防疫婦幼保健均配備有專職人員,通過接種疫苗等預防措施,“天花”、“黑病”已絕跡,麻診、乙腦、流腦、百日咳等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大大提高了人民民眾醫療衛生保健水平。
率先在全市實行衛生一體化,有效整合了全鎮衛生醫療資源;與市人民醫院聯合,成立了市人民醫院郭里協作醫院,利用市人民醫院的醫療資源,提升了衛生院自身的市場競爭力;率先在全市進行了新型合作醫療試點,不斷探索新形勢下的合作醫療模式,成為了全市新型合作醫療運行最好的鎮街,全鎮參合率達90%,受益人口達6713人,占參合民眾的17.5%,有效解決了民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難題。
2011年至2013年,郭里鎮醫院增設針灸理療等科室,不斷提升中醫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更好的服務廣大人民民眾。鎮政府每年拿出2萬元以上的專項資金,加強中醫藥項目建設。

古蹟文物

該鎮歷史悠久,古蹟眾多,人傑地靈,孕育了漢代大將軍劉寶、醫學家王叔和等歷史名人。古老的文化、悠久的歷史,在郭里留下了眾多的文化遺址,有羲皇廟劉寶墓烏林答將軍墓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爺娘廟(羲皇廟)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伏羲殘雪伏羲殘雪

著名人物

王叔和 魏晉時期,便出了一位著名的醫學家叫王叔和,官至太醫令,在郭里廣為流傳。王叔和出身在醫藥世家,家裡世代相傳開藥鋪。王記藥鋪傳到王叔和的時候,規模沒比從前大多少,家產沒比從前多多少,但那治端正救人的名氣卻比從前大多了。北蘇州南許昌,王叔和的名字家喻戶曉。上至王孫公子,下到庶民百姓,千里迢迢來王記藥鋪就醫的絡穎不絕。

榮譽

郭里鎮先後被命名為“全國綠化達標單位”、山東省“明星鄉鎮”、“小康鄉鎮”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