鳧山羲皇廟

鳧山羲皇廟

鳧山羲皇廟亦稱伏羲女媧廟、人祖廟,俗稱爺娘廟,在鄒城西南郭里鎮爺娘廟村東,東鳧山西麓。羲皇廟始建年代無考,後唐長興二年(931年)重修時已具有相當規模,後經宋、元、明、清多次維修,形成東、中、西三路,殿、廡、閣、樓百餘間,占地3萬多平方米的古建築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鳧山羲皇廟
  • 地理位置:在鄒城西南郭里鎮爺娘廟村
  • 占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
  • 別稱:人祖廟
建築簡介,廟內碑刻,基本規模,碑林,現今保護規劃,

建築簡介

中軸線上,正門三楹,門內有金水橋,院內東西各一門,俗稱東、西華門,向北正中為禮門。
主體建築羲皇殿在禮門之北,五楹三進,單檐歇山式建築,綠琉璃瓦覆頂,前廊下六根高浮雕雲龍石柱,雲氣間雕有雷公、雲母等神話人物,雕刻精美,為元代大德年間刻制。
殿內供奉羲皇像龕;殿前東、西廡各十間,供道教塑像;殿後為媧皇殿,供奉女媧像。
東、西跨院各有關聖殿、送子娘娘殿、華佗廟、梳妝樓、三清閣等建築。

廟內碑刻

百餘塊,古柏300餘株,多唐、宋時栽植,最大直徑2米左右。“鳧嶺古柏”為古鄒城十二景之一。
羲皇廟1929年被軍閥梁冠英部焚毀,現遺址碑碣尚存。
伏羲廟後來再加上人為破壞,幾無留存。現存碑刻,也是斷垣殘壁,一片淒涼。
現在原址只剩下5根5米多高的8棱石柱、5座龜馱石碑,分別是明萬曆年間《歷代帝王紀年碑》、《重修三聖殿記碑》、清雍正年間《杏祥詩碑》和清康熙年間《羲皇殿記及詩頌碑》(四楞方碑)等。
保存下來的8根雕龍石柱,現有4根存於鄒城市文物博物館,另外4根在濟寧市東大寺(清真寺)。
該廟原來的那18棵參天“千年古柏”也在人民公社時期被砍伐建房了。
我們在遺址最北端的清康熙年間《羲皇殿記及詩頌碑》(四楞方碑)前矗立許久,仔細端詳,此碑碩大無比,是我見過的最大的石碑,碑的正面內容已看不清了,背面鐫刻草體七言詩確非常醒目,詩句是:“鳥幾山頭不計年,鴻蒙未分始占先。
古松盤桓千載秀,萬株風聲月滿川。西望鶴軒轉清幽,東臨晴光景色鮮。且看山色綠猶曠,免叫花落惹心嫌。”款署“虛昌道人題”,虛昌道人何許人也,已無從靠。
遺址的南端,是鄒城市郭里鎮繪製的伏羲廟復原圖牌坊。
1978年2月,該遺址被公布為鄒城市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3月,被公布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伏羲廟恢復重建工作已提到當地政府的議事日程,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看到一個嶄新的伏羲廟。
現在,我們只能從保存的資料里來了解往日的伏羲廟了
鳧山羲皇廟

基本規模

人祖殿軸線上的建築
自南向北有:金銀橋、午朝門、綱鑑碑、朝王殿、創建三聖殿記碑、三官廟、火神廟、重修人祖廟碑、人祖殿、螞蚱樓(嬤嬤樓)。
若去廟朝聖,須沿蜿蜒而下的山溪陂陀上行,至開闊處,便是人們每逢上巳、重九上香後小憩、嬉戲娛樂的二畝戲台”(遺址今存)。
折北而行,山溪擋道,上覆條石,置以石柱護欄,便是被人們常說的金銀橋”。
跨橋而過,迎面便是古柏掩映下的雄偉的午朝門”。——可見其位同帝王的尊貴。
穿門而過約10米處,有一贔屓馱負的巨碑,高 9米,即有名的綱鑑碑”。此碑為明神宗萬曆45年(公元617年)重修碑記(原名為鄉耆李生棟“重修題記碑”。傳說,清代名人董純因熟背此碑文而聞名)。它記述了從盤古以下的帝王世系和紀元表,是一部簡明的中國史。它向人們述說著華夏五千年的沿革和滄桑。
又10米,便是朝王殿”。此殿為三楹飛檐磚木結構的古式建築,前門兩側各有一3倍於人的鐵鑄大將,左關羽、右張飛,皆手持兵器、威風凜凜。殿門兩側,嵌入牆內的石刻門楹為:
上聯:一畫開天始於乾終於坤參宇宙之化煥乎莫大文章
下聯: 六福作世象其形會其意泄鬼神之秘完成倉頡星圖 (現存村北橋頭)
門上方鐫刻“朝王殿”三個楷書大字。(現存村北橋墩)
穿堂過朝王殿,放眼望去,80米蔭翳蔽日的“柏洞”(神路)盡頭便是該區的主建築——人祖廟”。一條石板鋪成的甬路兩側,石碑林立,上刻頌詩讚文。徐前行,可見東西兩旁的鐘鼓樓和供奉道教神祇的各十間的東西兩。繼而展現眼前的便是宏偉的人祖廟了。
人祖廟,即人們俗稱的“爺娘廟”,她應為西周初任、須句、宿、顓臾祭祀伏羲、女媧二位人祖的祭壇,後人於此建殿宇四時奉祀。該廟為歇山轉角式,分五楹,飛檐斗拱,磚木石合砌,上覆碧色琉璃瓦,椽檁皆飾以彩繪,雕樑畫棟,殿前九級石階。殿堂四周,有玉石雕欄環繞,支撐廊檐的是幾條巨大的蟠龍石柱,雕鏤精細。飛檐拱脊之上踞伏以怪獸,形態各異。整個大殿勢若飛騰,四角飛檐頂端皆吊有銅質風鈴,微風吹拂,丁冬作響,激越悠揚,聲飄際宇……。
步入大殿,正中供奉的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媧。人類因他們而繁衍生息、薪火傳承,所以,幾千年來被人們尊稱為“爺娘”。
兩尊塑像坐於木龕內著帝王服飾,慈祥端莊。木龕前的神台上有四位侍者分列左右。殿內東西兩端,左為十八男,右為十八女,皆泥胎彩塑,栩栩如生,與真人大小無二。
繞過人祖殿,與之相對應的是嬤嬤樓。此間又有東西兩廡各三間,左側供奉炎帝(或曰“燧人氏”),即火神廟”,他“鑽燧生火,以熟葷臊”,功過千秋。
當地也有稱其為“灶神”者,沒來此祭祀,祈求免除火災。右側為三官廟”,也叫三聖廟”,內供雷神、玄帝、火神。現存《創建三聖殿記》碑刻,碑文為翰林院五經博士顏伯彥撰,內提到明成祖朱棣征北事,帶有濃重的迷信色彩。
嬤嬤樓 ,當地俗稱螞蚱樓”,為兩層三間的木質樓板青磚紅瓦樓房。據當地民眾講,此廟內神明非常靈驗,每年正月社日人們必須來此焚香叩頭,不然會遭蝗害。——況此說法言之鑿鑿。
筆者認為,村民言“螞蚱樓”的說法是不對的。
在人祖廟這么莊嚴的大殿後,供奉螞蚱神是毫無道理的。況廟的基石下有雙龍馱載,螞蚱神是無此資格的享用的。
應當是與人祖有關人員享祭的場所。《太平御覽》卷78:“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嬤嬤”——舊時稱“媽”、北方統指“老婦人”,由此可見,該廟供奉的應是華胥氏,“螞蚱神”應為“嬤嬤神”之訛。
嬤嬤廟遺蹟後面現有一巨大的贔屓碑座,與正前方150米處的綱鑑碑座同一規格,可惜碑身不見了。
鳧山羲皇廟
玉皇殿軸線上的建築物
人祖殿軸線東側,略高一個層次的南北走向的一片建築物,我們權稱為玉皇殿軸線上的建築物。“它包括玉宇極樓。敬德台,四棱古碑,玉皇殿,十大閻君殿,包公祠,海瑞廟,碑林等。
1. 玉極樓。
在這片廟宇中最高的建築為玉極樓。他在玉皇殿軸線的最北端。當地人也稱他為“後樓”。嬤嬤樓又叫前樓,俗稱此樓為梳洗樓。為人祖及其兒女梳洗處。但細考證,它應為玉帝的寢殿。或比玉帝更高些的神明。據王永雨老人(現年八十歲,曾讀過十餘年私塾)說:“此樓不叫梳洗樓,而叫玉極樓,內里供奉玉皇大帝的父母,故玉字的那點又高一層台階,寫作“玉”,讀音為“府”。這才搞清它的名稱。
此樓高約二十米,巨石砌基礎,樓體為巨型方磚砌成。分上,中,下三層,成四樓柱體,頂部高脊,門窗起拱,黑漆紅牙,銅製門,粼粼閃光,顯示出他的堅固及威嚴。三樓,供奉兩位木雕神像,他們正襟危坐,雙目凝望著前方碧波蕩漾的微山湖水。平日,樓們禁閉,院內清淨、幽雅,四周古柏參天,蒼翠欲滴。
此樓東側,有一天然石洞,當地人稱為“無底洞”。此洞深邃不可測,有人說他“直通東海”。有泉水終年流淌。據說,人們駭怕有東海水自此洞湧出,在洞裡用口大鍋罩住了泉口……。聽著這童話般的敘述,怎不讓人覺得鄉民的淳樸可愛呢!
2. 敬德廢台。
在玉極樓東十多米的地方,有一座長方形高台,現高度三米有餘,長十二米,寬八點五米,其上有一巨石:長五米多,人說他的一塊剛要磨琢鐫刻的碑。這台是一座未建起的樓基,世人稱他為敬德廢台,一個台基緣何冠以“敬德“的名字?這裡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唐王李世民登基後,回憶一段往事:當年東征,被困於此山坡,正當人困馬乏時,受神人施恩,方得脫免於難,太宗皇帝為報答神明援救之恩,令尉遲公監工。重修爺娘廟,但最後一座高樓樓基剛剛壘好,西涼發生戰事,太宗急令這位大將西征去了。這便是“唐王重修(爺娘廟),敬德監工”的說法。
敬德廢台石塊巨大,怎么由外地運來,又怎樣壘砌到一塊?石縫間無大空隙,齒合很緊,雖經千年風吹雨打,仍巋然兀立,這不能不令人驚嘆佩服工匠手藝高明了。請看幾個數字:筆者丈量了台基上一中型石頭,長3.23米、寬1.21米、厚0.7米 。這樣厚重的石塊,由外地(與鳧山石質不同)運到山腳,再一寸寸挪到半山腰,該需要多大的工夫!
敬德廢台敬德廢台
玉皇殿
四棱碑前10餘米處,坐落著一巍巍殿堂,此乃這一軸線上的主體建築物。它式樣奇特,飛檐斗拱,青磚碧瓦,歇山轉角式樣,這便是有名的九十九間無梁殿。無梁殿,因殿內無梁而有名。既無梁,頂架如何支撐?全由高大的六棱石柱架起。為什麼前頭又有九十九字樣呢?無人說清。但,一點是肯定的:房子大;廊柱多。十分遺憾,這結構奇特,巍巍宏偉的巨大殿堂,今日僅存石柱五根和台階上的柱杵了!
這殿內原來供奉玉皇大帝及他手下的二十八宿將。玉帝,是上天的主宰,當然是古帝王的服飾,端坐於高大的神龕里。殿堂內,二十八宿將各持兵器,分列兩側。這些神明,皆為泥胎彩塑,表情不一,惟妙惟肖。
在此院東首崖下有一天然石洞,名“玉涵洞”,當地人叫它“蛤蟆洞”,因其洞口為張開的蛤蟆嘴而得名。洞口高約2.2米,深10餘米,面積30 多平方米,可容20多人站立,洞內冬暖夏涼,另有一清泉緩緩流出,凝聚洞口石間,不溢不枯,掬之入口,清冽甘甜。冬天,無數青蛙匯聚於此,棲息越冬,十分安全(大概也由此而得名吧)。而今已被黃泥淤積。
十大閻君殿
自玉皇大帝享殿前行,有東西兩院,各三間。內中供奉玉帝所轄十大閻君,還有判官、小鬼供閻羅驅譴,陰曹各類刑具陳列其中,以警戒世人。進入殿內,冷風颼颼。陰森可怖,淒神寒骨,煞是嚇人。
包公祠 海瑞廟
這條軸線兩側有兩座清官的殿堂,東為包公祠,西首為海瑞廟,這二人都身著蟒袍,腰系玉帶,手持朝笏,不怒自威。其下,部下侍從,分列兩邊,似正在聽候驅譴狀。
再前行,就到了玉皇廟的正門,也類午朝門狀,門下兩側,有哼,哈二將守把天門。此二將軍身後還有四大天王,手持法器,似作法狀。原來他們都是降妖服魔的能手。

碑林

在玉皇殿這條建築軸線的南端——哼哈二將守護的山門之外是一片碑林。這些石碑到底有多少,也很難說清,何時何人所立,更無法說清。人們呼之為“林”實不為過,因為古碑既多且密。被採訪的老人憶起童年戲耍其間的情景:兒童在石碑間尚可跑動,成人非側身不能行走,若在中間捉迷藏,極難找到對方。
這些石碑多為唐至明清時,歷代賢人名士的銘文,讚詞,謳歌人祖造化之功,讚頌廟宇宏偉壯景,描繪鳧山景色秀美之作。筆跡楷、行、草書都有。
玉上宮殿通宇碑
(亦稱“四棱方碑”,今存。)玉極樓院內,距高樓約十米的地方,有一座四稜柱體石碑,此碑的磨琢,鐫刻較其他古碑不同,形體更為奇特,碑身頂端是傘狀冠,整個冠為一塊巨石雕琢而成,其狀如四角涼亭的冒,中間有一石雕蓮花,花心托一石球,宛如珍珠。整個石碑冒,便顯出此碑的莊重,古樸。碑座為正方體束腰雕花巨石一塊,雕有馬、羊、鹿、花等圖案,同樣顯出石碑的穩固,莊重。這三塊巨石結合的是和諧、自然,其外貌古樸、大方、美觀、神聖,實在令人嘆服設計刻制者的工藝之高超。
四楞方碑四楞方碑
碑體四面全有文字,正面為題記:建玉極樓的因由,經過;落款為“蓬萊山玄真洞正乙紫府雙口道人題撰”。兩側為題名:善男信女的名字,住處。背面:書七律一首,是讚美這一帶景致的。其字為狂草。其詞為:
鳥幾山頭不計年 鴻蒙未分始占先
古松不老千載秀 萬竹叢生月滿川
西畔鶴軒轉清幽 西望晴光景色鮮
且看山色旅遊況 免教花落惹新嫻
後面署名為“虛昌道人親筆”。世傳“虛昌”、“雙口”皆為“呂”字,人們便不禁想起了跨越幾百年、成仙得道了的呂洞賓,使其題字更增加了一層神秘色彩。
歷代帝王紀碑
又叫綱鑑碑,高9米,寬1.46米,厚0.4米,碑頂為二龍戲珠雕刻。明萬曆45年孟夏(公元1617年)立,鄒縣縣令李鳳翔撰文,山西按察司副使古鄒潘榛篆額。上刻自盤古至明萬曆時歷代帝王的世系紀年,國內極為罕見,對研究中國社會歷史沿革具有珍貴的參考價值。
鳧山羲皇廟
創建王母閣殿杏祥碑
清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歲次丁亥仲春立,立於王母列仙殿前,高8米,寬1.4米,厚0.4米,碑頂為二龍戲珠石雕,碑體兩側雕有二龍戲珠圖案。如晦子題碑文。碑文為行草書。
創建三聖殿記碑
明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立,高2.4米,寬1.1米,厚0.4米,弧形碑頂,立於人祖殿後,翰林院世襲五經博士復聖六十二代孫顏伯廉撰文,溫而厲書,碑文為楷書
杏祥碑杏祥碑
鳧山羲皇廟

現今保護規劃

郭里鎮加快羲皇廟遺址保護開發進程
鄒城市政府先後投資近1000萬元,組織實施了羲皇廟遺址保護。退耕還廟、平整清理遺址前場地60畝;製作、豎立省、濟寧市、鄒城市文物保護單位標誌碑3塊;劃定核心保護區,栽植界樁28塊;沿保護區邊界栽植松柏近1000棵;整修清理通往羲皇廟遺址的道路;加大集中宣傳推介力度,組織專家,編撰、印製《郭里文物攬勝》1500冊。近期組織專人,製作了羲皇廟遺址復原圖。同時,開發了鳧山生態自然保護工程,再現羲皇廟昔日“天然氧吧”自然風情。
鳧山羲皇廟
羲皇廟復原圖羲皇廟復原圖
多措並舉加大羲皇廟文物景點保護力度
一是退耕還廟。對境內羲皇廟遺址內地表進行清理,理場地10畝,清運、剷平土方2萬方,整修通往羲皇廟遺址的道路1000米,以供遊客參觀。二是成立遺址保護區。對文物遺址周邊設立界樁,栽植檜柏等綠化樹木,依據傳統建築風格,建設保護圍牆;同時,對現存的具有重要文物價值的四楞方碑、歷代帝王紀年碑、重修三聖殿記碑、杏祥詩碑等修建碑亭,進行科學保護。三是收集古蹟殘垣。積極與上級文物保護部門和郭里籍在外工作、經商人員協商,成立文物保護基金,對大量流散在外的石刻、石板等文物古蹟和已用於建橋、鋪路、砌渠的石刻、石板等進行搶救性拆除整理回收,以便恢復原位,最大限度的恢復遺址原貌。四是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組織人員以編撰《郭里文物攬勝》、《郭里鎮志》為契機,對滾磨成親、圖騰文化、宗教文化等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進行收集、整理,以便進一步研究和發掘燦爛的伏羲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