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

王叔和,古代醫家名。晉代醫學家。名熙,以字行,高平(今屬山東)人。生於東漢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他學識淵博,為人誠實,做了當時的太醫令。在中醫學發展史上,他做出了兩大重要貢獻,一是整理《傷寒論》,一是著述《脈經》。王叔和性格沉靜,博好經方,且熟悉修身養性之術,尤擅長於脈學之理。著有《脈經》,總結漢以前有關脈學之成就,系現存我國最早脈學專書,書中總結脈象24種,又論述三部九候,寸口脈等,對古代的脈學影響甚大。另對漢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一書進行整理,該書因戰亂而散佚零亂,幾至失傳。王氏重新加以編次,將《傷寒雜病論》析為《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始於王氏,使之不可湮沒。後世雖有人對他的整理加以非議,但多數人認為其功不可沒,張仲景之學借王氏之編修整理才得以保存下來。另著有《論病》六卷,未見傳世。

基本介紹

  • 人物名:王叔和
  • 別名:王叔和
  • 主要成就:編輯張仲景《傷寒雜病論》
  • 代表作品:《脈經》
  • 出生日期:公元210年
  • 逝世日期:公元280年
  • 所在朝代:晉代
人物簡介,主要經歷,著作,《脈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王叔和脈訣》,學術內容,軼事典故,人物評價,後世影響,重要觀點條文摘錄,

人物簡介

王叔和,名熙,高平(今山東微山縣)人。魏晉之際的著名醫學家、醫書編纂家。王叔和幼年時代是在缺衣少食的貧寒中度過的。嚴酷的生活現實,使他從小就養成了勤奮好學,謙虛沉靜的性格。他特別喜愛醫學,讀了不少古代醫學典籍,並漸漸學會了診脈治病的醫術。他在開始行醫的時候,因為家境貧窮,衣衫破舊,人們瞧不起他。他只好背著藥箱四處流浪,常常食宿無著。由於他對脈學很有些研究,慢慢也治好了許多疑難病人,請他看病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他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逐漸傳遍了整個洛陽城。

主要經歷

王叔和幼年時代是在缺衣少食的貧寒中度過的。嚴酷的生活現實,使他從小就養成了勤奮好學,謙虛沉靜的性格。他特別喜愛醫學,讀了不少古代醫學典籍,並漸漸學會了診脈治病的醫術。他在開始行醫的時候,因為家境貧窮,衣衫破舊,人們瞧不起他。他只好背著藥箱四處流浪,常常食宿無著。由於他對脈學很有些研究,慢慢也治好了許多疑難病人,請他看病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他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逐漸傳遍了整個洛陽城。王叔和32歲那年他被選為魏國少府的太醫令。魏國少府中藏有大量歷代著名醫典和醫書,存有許多歷代的經驗良方。王叔和利用當太醫令這個有利條件,閱讀了大量的藥學著作,為他攀登醫學高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來,王叔和經過幾十年的精心研究,在吸收扁鵲、華佗、張仲景等古代著名醫學家的脈診理論學說的基礎上,結合自己長期的臨床實踐經驗,終於寫成了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的脈學專著——《脈經》,計10萬多字,10卷,98篇。《脈經》總結髮展了西晉以前的脈學經驗,將脈的生理、病理變化類列為脈象24種,使脈學正式成為中醫診斷疾病的一門科學。

著作

《脈經》

(清·余嘉錫《四庫提要辯證》推測王叔和也為張仲景之親授弟子)他尋求古訓,博通經方。他不但精通中醫經典方書,而且於脈學頗有研究。唐·甘伯宗《名醫傳》稱:王叔和性度沉靜,尤好著述,究研方脈,靜意診切,調識修養之道。宋·張杲亦稱其:博好經方,尤精診處,……深曉療病之源。他一生最突出的貢獻是編著了我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脈經》。脈學在我國起源很早,扁鵲就常用切脈方法診斷疾病了。切脈是祖國醫學診斷學之“望、聞、問、切”四診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當時仍不為一般醫家所重視,如張仲景《傷寒論》自序中指出,有一些醫生缺乏脈學知識,或者對於脈學不大講求,這樣臨床診斷不明,對於病患者說來是很危險的。因此,為了解決醫生在治療過程中正確套用脈診診斷的問題,迫切需要一部脈學專著。王叔和蒐集了扁鵲、倉公、張仲景、華佗等古代醫家有關脈學的論述,並加上自己的臨床體會和見解,終於寫出了這部著名脈學專書。

《傷寒論》、《金匱要略》

經過連年的戰爭,許多書簡(當時造紙術尚不成熟,書都是寫在竹簡上的)都散落佚失或殘缺不全了,即使是幾十年前才完成的《傷寒雜病論》也是同樣的命運。作為太醫令的王叔和(太醫令相當於今天的最高級醫院的院長)深知這部醫學論著的偉大價值,心中十分不忍,便下定決心使這部曠世奇書恢復其真正的面貌。於是他蒐集仲景舊論,到各地尋找該書的原本,終於成功地得到了全本的《傷寒雜病論》,並加以整理和修復,將其保留了下來,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傷寒論》。但書中只有傷寒部分的內容,沒有找到雜病的那一部分。直到唐朝,人們發現了一本已經被蟲蛀了的小冊子,裡面的一部分內容正與《傷寒論》相同;另外還有一些內容,是論述雜病的文句,當時尚未見諸於世,但其文風和詞藻卻與《傷寒論》極為相似。從形式上來看,這本小冊子是一種摘抄本,並非完整的內容。雖然有些遺憾不能得到原本,但終究是一大收穫,於是將傷寒部分的內容刪去,將雜病部分整理出版,取名《金匱要略》。雖然只是不完整的內容,但這部分關於雜病的論述,為後世醫家處理許多棘手的醫學問題提供了極大的幫助,而王叔和對《傷寒雜病論》的整理使得《傷寒論》能夠流傳至今,功莫大焉。
除以上有關脈學和整理《傷寒雜病論》之外,王叔和在養生方面還有一些精闢的論述。王氏在養生學上屬於醫家養生流派,主張從起居飲食方面進行調攝,以求得長壽,卻病延年。他提出飲食不可過於雜亂,要適量,是我國早期對飲食養生的進行較系統論述者。

《王叔和脈訣》

脈學著作。一卷。舊題晉·王叔和撰。但一般認為是六朝·高陽生託名王叔和的作品。本書特點在於以較通俗的歌訣形式闡述脈理,緊密聯繫臨床實際。書中不少內容是根據王叔和《脈經》重新編撰的。詳細論述二十四脈,並立七表(浮、芤、滑、實、弦、緊、洪)、八里(微、沉、緩、澀、遲、伏、濡、弱)、九道(長、短、虛、促、結、代、牢、動、細)之名目。由於易於講習,流傳甚廣,影響較大。並由此而派生出不少的脈學著作。如本書後經明·熊宗立加注,改名《勿聽子俗解脈訣》,張世賢在本書基礎上撰成《圖注脈訣》(又名《圖注脈訣辨真》);還有不少醫家對此《脈訣》做過訂正,其中較有代表性的為元·戴起宗的《脈訣刊誤》(又名《脈訣刊誤集解》);清·李延昰的《脈訣匯辨》等。但書中的觀點,對脈義的理解以及文字的鄙淺等方面,後世頗有微詞。明·呂復在《群經古方論》中批評高氏“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又《文獻通考》認為,本書不見於隋、唐《經籍志》,恐為宋熙寧以前人所託。現存明、清刻本、抄本。

學術內容

《脈經》描述和區分了各種脈象。書中把脈象分為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等二十四種,這基本上包括了人體寸口動脈所反映的各種症象,初步肯定了“寸口診法”的定位診斷。王叔和還進一步引伸區分和掌握各種脈象是切脈的關鍵,而正確的診斷又是治療的基礎。為此,王叔和在《脈經》中把脈、症、治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糾正了過去把脈學脫離醫療實踐,孤立地以脈斷症,或者將脈學神秘化等傾向。從此,脈學便成為診斷疾病的內在變化的科學依據。特別應值得後人重視的是《脈經》出現於玄學泛濫的魏晉時代,就顯得格外可貴了。為了讓人們更好地運用《脈經》,王叔和還編寫了《脈訣》、《脈賦》、《脈訣機要》及《小兒脈訣》等書。王叔和不僅善於從實踐中總結醫療的經驗,並上升為理論,而且還特彆強調對疾病的預防。《御覽》載:“王叔和嘗謂人曰:‘食不欲雜,雜則或有所犯,當時雖無災患,積久為人作疾。’尋常所食,每令得所,多食令人彭亨短氣,或至暴疾。至夏、秋分,少食肥膩餅臛之屬,此物與酒食瓜果之類相仿。必時不必即病,入秋變節,陽消陽息,寒氣總至,多至暴卒。

軼事典故

一千七百多年以前,高平有個小村子叫王寺村,村裡有家世代相傳的醫藥鋪子,主人姓王。王記藥鋪傳到王叔和的時候,規模沒比從前大多少,家產沒比以前多多少,但那治病救人的名氣卻比從前大的多了。當時流傳著一句話,叫做“北并州南許昌,誰個不曉得太行山的王先生”。上至王孫公子,下到庶民百姓,千里迢迢來高平王寺村就醫的絡繹不絕。王叔和秉承祖德,不尚虛名,不貪金銀,山下修一盤藥碾,村邊擺一副藥臼,家中開一間藥鋪,日常里或為人治病,或上山採藥,或潛心研究他的《脈經》,倒也悠然自在。
可惜好景不長,到了魏末晉初,北方戰爭頻發,瘟疫流行,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窮苦百姓得了病,還要掙扎著去做工掙錢,及到病入膏肓打熬不過了,這才不得不求醫。試想這等病人那有好治的!王叔和是個直性子人,既不會說那好聽的繞彎話,又不會把麻纏事推出手,依舊是盡心盡力為人治病,卻不料看一個死一個,瞧兩死一雙,一時倒叫人心浮動,人們因此懷疑他的醫術而不敢上門了,過去門前車水馬龍的情景不見了。
再說高平城裡有座雜貨鋪,鋪子裡有兩個年輕夥計,一個叫大二,一個叫小三。這一天,夥計兩正在鋪子裡站櫃,忽然看見王叔和從鋪門前走過,免不了議論一番,大二說:"這王先生可是越來越不行了,先前是個濟世活人的菩薩,如今變成了要命的閻王。"小三道:"這話不對,那些病人原是他自個病的沒救了,如何怨得王先生的醫術!",大二道:"你也好笑,沒病誰個求醫,求醫原為活命,難道為了找死?"小三道:"照你這么說,便是好人經王先生搭手也要亡命了,我今天偏要請王先生診脈,看看我死了死不了!"夥計謳了滿肚子氣,就吃飯去了,那小三子是個一根筋兒,和大二拌了嘴,心裡很不痛快,下死地吃著小米撈飯,剛放下碗,就看見王叔和又從鋪前走過,小三心裡一急,喊一聲"王先生!"一個猛子從裡屋跳到當街上,接著,身不由已地躺倒在地上,大喊肚痛!王叔和見地下躺著的楞小子,熱汗滿面,就地打滾,忙蹲下抓住他的手腕切了脈,嘆口氣道:"此人無救了"。那大二一聽此話忍不住笑道:“真真是大白天碰上勾命鬼!我師弟半點病症也無,原不過謳氣,打賭考考你,你就真當他要死了,這樣的庸才還吹什麼‘太行山上……'”話沒說完,只聽小三呼了一聲就不動了。上前伸手一探,已沒了氣,心下大驚,連叫“怪!怪!王先生真真把個活楞楞的小伙子給看死了!”那小三本因吃飯過飽,又猛力一蹦,使胃腸崩裂,但那些街頭看熱鬧的不去細究其因,亦不聽王叔和的解釋,只附和大二的說法,立刻一傳十,十傳百,加枝添葉,把王叔和描繪成了災星魔頭瘟祖宗,別說誰來找王叔和治病,就連他原先的街房鄰居,也唯恐避他不及。這樣一來,王叔和在家鄉一時難以立足,感慨一番,挑起個藥擔兒雲遊他鄉去了。
且說太行山下有個濟州城,城裡有家"濟生堂"藥店,這店裡前些日子新聘了位坐堂醫生。那坐堂的雖說新來乍到,治病配藥頗具神通,特別精於內科諸症。一天,濟州城裡有一家出殯,看那將將就就的殯儀,就猜得出是個貧寒之家。那口薄板棺材從濟生堂抬過時,瀝下幾點鮮血。正在櫃檯前坐堂的先生,瞥見血跡,陡然一驚,再定睛細看就大叫:"那出殯的,如何將活人往外抬?"出殯隊里哀哭的,哀歌的,吹打的,各司其職,無人理會。坐堂先生一急,上前拉住拉靈幡的半大孩子不放行,一連聲地嚷道:"棺里是活人,棺里人沒死!"出殯的隊伍亂了套,幾個後生以為他有意胡弄,扯住他就要打。吹鼓手是個老者,見多識廣,看坐堂先生不象作惡的,止住年輕人,喚過一位中年漢子叫他裁奪。中年漢子姓午名逢生,棺里殮的正是他的妻子賈氏,年僅二十八歲,因產中血崩脫陽暴亡。當地風俗,年輕女人死於流血等症,統稱"血光之災",為不連累家人街坊,須及早入殮安葬。當日賈氏剛剛昏死,族中長者便硬張羅出殯。這午逢生中年喪妻,無限悲傷,聽坐堂先生一說竟也異想天開,甘願開棺驗屍。此言一出,幾個愣小子一擁上前,"嘎吱"一聲把棺蓋撬開。坐堂先生抓起死者的人中、關元等穴,頃刻之間,那賈氏時而換氣,繼而呻吟,再而略睜雙目,半欠身子意欲起動。這一件醫案,傾刻轟動了濟州城。一打聽坐堂先生的姓名,才知道是太行山上的王叔和,於是稍知其情者,又繪聲繪色地講起王先生當年在家鄉行醫,醫運不濟將活不愣騰的店鋪夥計“診”死的事。一時間,一傳十,十傳百,把王叔和傳成了當今扁鵲、再世華佗。種種奇異傳聞,傳到了都城許昌,王公大臣們便三聘五請,硬把王叔和弄到京都里當了太醫令。

人物評價

後世對王叔和評價褒貶不一,貶之者責其竄亂仲景原義。如喻嘉言攻擊曰:“仲景之道,人但知得叔和而明,孰知其因叔和而墜!”褒之者則認為王叔和編次《傷寒論》有功千古,尤其當該書處於存亡危急之際,王叔和使之保存並得以傳世,其貢獻之大不可泯滅。正像金代成無己稱:“仲景《傷寒論》得顯用於世,而不墮於地者,叔和之力也。”宋·林億曾曰:“仲景之書及今八百餘年,不墜於地者,皆其力也。”清·徐大椿亦稱:“苟無叔和,焉有此書?”的確,王叔和在整理中醫古文獻時所作的貢獻是巨大的,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獻資料,是值得我們稱讚的。若沒有王叔和的整理,我們今天也許就很難知道張仲景在醫學上的成就。他這種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功績,是值得我們銘記的。
王叔和嚴謹的治學態度,還體現在他對前人文獻的引用上。如《脈經》中就引用了大量古文獻,他在引用文獻時,或以標題形式列出,或以文後加注的形式註明文獻出處,便於讀者根據所引文獻的出處,找出原始文獻,他這種嚴肅而忠實的態度也是他的偉大之處,值得後世效法。在其故鄉山東省鄒城市今建有叔和中醫院,家鄉的後人以這種方式懷念這位傑出的醫學家。

後世影響

王叔和著成的《脈經》,是繼《難經》之後的一部脈學專著。診脈是中醫學的獨特診斷方法,脈象也在診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在此書中,王叔和對脈學的描述和闡釋深刻而細緻,可見他脈學的造詣之深。他將脈象分為24種,其中對於每種脈在醫生指下的特點,代表病證等等,都描述得十分貼切,語言生動準確,非常實用。並與“平脈”(正常人的脈象)做了比較和區別。古時診脈是診三部九候的,就是人迎(氣管雙側的頸動脈)、寸口(手臂外撓側動脈)、趺陽(足背動脈)三部,每部三候脈共九候,診療時過程繁瑣,患者還要解衣脫襪,不太方便。王叔和將診脈法歸納整理,又大膽創新,將這種方法改作了“獨取寸口”的寸口脈診斷法,只須察看雙側的寸口脈,便可以準確地知曉人身的整體狀況。
這一重大的改革,從表面上看是將診法簡單化了,但實際上,這是在對於醫理深刻地推衍之後才有可能做到的一種創新,豐厚的醫學知識和大量的臨證經驗才是革新的根本,而且此法至今仍在沿用,幾千年來屢試不爽,實實在在的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這一重大成功是大膽識與大學問的結晶。
另外,他還強調診脈時要注重患者的年齡、性別、身高、體型、性格等不同因素,不可一成不變,不能脫離實際情況。他在《脈經》序言中提到,診脈是很難掌握的,“在心易了,指下難明”,也就是將背會的脈學知識靈活準確地套用到實踐中,是需要一個艱難的過程的。這句話也成了千百代醫家教授和學習脈學時的“警世”之言,對於業醫者來說,幾乎不可不知。在脈診的艱苦學習中,習醫者也能充分體會重在臨床實踐,不可紙上談兵的重要性。
王叔和整理千古奇書《傷寒論》,著述傳世佳作《脈經》,在中醫學的發展史上,是重大的成就。這位太醫令,也堪稱難得的人才,為學醫者作出了榜樣。在對於中醫學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先要遵古、博古、習古之書以繼承前學,才能知新、用新、創新理論以發揚醫理,這才是學習中醫學,宏揚中醫事業的正道。

重要觀點條文摘錄

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弦緊浮芤,展轉相類。在心易了,指下難明。謂沉為伏,則方治永乖;以緩為遲,則危殆立至。況有數候俱見,異病同脈者乎﹗夫醫藥為用, 性命所系。和鵲至妙,猶或加思;仲景明審,亦候形證,一毫有疑,則考校以求驗。故傷寒有承氣之戒,嘔噦發下焦之間。而遺文遠旨,代寡能用,舊經秘述,奧而 不售,遂令末學,昧於原本,斥茲偏見,各逞己能。致微 成膏肓之變,滯固絕振起之望,良有以也。今撰集岐伯以來,逮於華佗,經論要決,合為十卷。百病根原,各以類例相從,聲色證候,靡不該備。其王、阮、傅、 戴、吳、葛、呂、張,所傳異同,鹹悉載錄。誠能留心研窮,究其微賾,則可以比蹤古賢,代無夭橫矣。(《脈經·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