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城遺址

部城遺址

夏鎮西南部部城前村內,東抵大運河西岸,西至沙谷堆村,南達湖堤,北到老運河。呈正方形,邊長約2000米,400萬平方總面積米。明代的部城建於遺址之上,而面積小於遺址。南部鳳凰嘴有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部城遺址
  • 外文名:Part city site
  • 類別:古遺址
  • 位置:微山縣部城、劉村以及青山社區
  • 總面積:400萬平方米
  • 竣工時間:順治十七年(1660年)
  • 毀滅時間:清康熙七年(1668年)
  • 別稱:夏鎮西城
  • 河流:古運河、漕運新渠、京杭大運河
  • 湖泊:昭陽湖
簡介,建築部城的原因,部城的建造史,部城遺址現狀,

簡介

部城,俗稱作“夏鎮西城”,因為在此設定工部分司,又因這裡常駐維護漕運安全的部隊,所以又稱為“部城”。
遺址於夏鎮西南部部城社區、劉村社區、青山社區、古樓村、沙谷堆村、南門口以及南門外村區域內,東抵大運河西岸,西至沙谷堆村,南達湖堤,北到老運河。呈正方形,邊長約2000米,總面積400萬平方米。明代的部城建於遺址之上,而面積小於遺址。南部鳳凰嘴有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墓。
部城原狀部城原狀

建築部城的原因

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駐地-夏鎮,原為古城,由廣戚、部城(西城)和夏鎮寨(東城)三部分而組成。
夏鎮西北部是廣戚城遺址,為秦代廣戚縣縣城,秦朝末年,劉邦攻薛縣(薛國故城,舊稱“薛城”)殺泗水郡守壯,還軍亢父(今濟寧市區南部亢父故城) 、方與(微山湖西畔、魚台縣境內方與故城)而曾經路過這裡。此城又俗作“戚城”。傳說,後來劉邦給愛妾戚姬的封地,即是此“戚城”。而《滕縣誌 古蹟志》在“廣戚城”目里,還認為此城是戚姬的故鄉。漢朝魯恭王子劉將,楚孝王子劉勛都曾封侯於廣戚縣,史稱“廣戚侯國”。
南北朝時廢廣戚縣,直到明代,開挖新運河,漕運通暢,“戚城”西南附近處的夏村隨之而興旺起來。
隆慶元年(1567年),夏村成了船舶停靠碼頭,工商業日趨繁榮,遂改名“夏鎮”,也叫夏陽。同時,工部、戶部分司自沽頭城(今江蘇省沛縣沽頭村)遷移於此“戚城” (即“廣戚故城”)南部,新漕運渠西岸附近,重新建造新城,以安置工戶部分司,這就是此“部城”的由來。
又據清道光二十六年《滕縣誌》載,清代世祖順治十五年(1658年)繼續在此設定工部分司,康熙十五年(1676年)裁除。

部城的建造史

部城,始建於明神宗萬曆十六年(1588年),工部主事楊信築夏鎮土城城垣,當時僅完成南、北、西三面,未竣工而去。
次年,萬曆十七年(1589年),工部主事余繼善補築東面城牆建築,四門建有樓。因東面臨漕運河,所以特多辟兩門,曰“洪濟”、“小水門”,以利掌管和監控漕運。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開始,工部員外郎顧大申始建磚城,但是未有竣工。順治十七年(1660年),主事李禧熊續修才至竣工。前後斷續利用三年的時間,才完成土包磚城,即是以清磚包裹土城的方式來建築。
清康熙七年(1668年),大地震之際,部城四座門樓均倒塌,城內房屋亦破壞居多。這場毀滅性的天災,致使部城從此一蹶不振。此後,運河東岸“鎮市漸盛”,即是與部城隔漕的“夏鎮寨”,又名“東城”,俗作“夏鎮街”,清代後期曾在此設定“夏陽司巡檢”。至此便形成了三合一的“夏鎮”了。
今微山縣駐地,在歷史上的繁華歷程經歷了“戚城”、“部城”、“夏鎮街”三步走。
清末至民國初年,也即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開始,在夏鎮東10公里處臨城附近修建津浦鐵路,至1912年全線通車。津浦鐵路擔負著重要的運載任務,水運日漸薄夕,而因沒有方便的主線運輸道路,夏鎮街也隨之蕭條。
直到新中國解放改革開放後,南北動脈之一的104國道,於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中期修築,並向西曲折拐道於此,微山縣駐地才始煥生機。
部城原狀部城原狀

部城遺址現狀

部城遺址,現今依存,現存城牆高3~5米。北面城牆的剖面夯層清晰。
城址略呈矩形,城周整體輪廓可以明確辨析,城牆截面為上窄下寬的梯形,史載“周九百餘丈,高二丈五尺,雉堞一千百餘”。今實測城址南北長900米,東西長750米,周長3300米,面積900X750平方米。九百餘丈,約合2900餘米,此測定數據與史載接近吻合。
城牆南北兩面的保護比較其他還算較好,尤其是北城牆的東北一段,南城牆的東西兩段保存尤其凸顯完好。
只是古城已完全失去往日的風采了,現存的城牆殘跡部分,斷斷續續,而形成一個個距離時遠時近的堌堆樣。尤其是後部城村西北和村西有兩處殘存的城牆段,各有3米高,長6米至15米不等。
北牆西段有一段城牆殘存外,其他的地面早就因為村民用途而剷平了。東段並非突出,但有城牆痕跡;
西城牆北部有一段殘存的城基以外,其他的部分皆無影像,仔細辨認還略有可以看出城牆走向的輪廓;
南城牆西南角一段高2米,城牆上部寬達10米許,向東延續200餘米長。前部城村南村口處為南城門,該處以東有120米的完整而連續城牆段;
東城牆蓋建在漕運河堤上,南北與河道平行,現北部有100米許稍有城牆輪廓,東牆南段已經被民房所占據,根本看不出任何的城牆跡象。古城,舊時被村民大肆用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具有明清時代特徵的包建土城的磚,有兩種,一種是“長45/寬20/厚12(cm)” 40市斤的大磚,一種是“長35/寬16/厚8(cm)” 12市斤的小磚。前者用於建造城牆主體,後者用於配合前者建造城樓等。這些磚的規格和滕州市境內的狐駘山、蓮青山上的明代魯藩王墓陵用磚是一樣的。明代所修建長城用磚也和此無異。
新漕運河新漕運河
這些磚或整或碎的散落在古城遺址內,尤其是在殘存的城基處。但是大部分被村民挪作了他用,就是用於建民房,造院牆,建廁所等。今實地考察,發現城東南角靠近新漕運河畔,一座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所建造的澡堂院落圍牆所用磚,幾乎都是該古城的大小青磚。
故城牆內外皆有與城牆並行的凹窪,有的已成了池塘 ,這就是城河。
古城原有四座城樓:東名“見泰”(後改“安瀾”),西名“瞻華”,南名“延慶”,北名“拱極”。原6門中,4個主門皆在各面城牆的中心位置,南北2門門洞豁口明顯,東西2門無存,但殘留遺蹟。
城內的前、後、東“部城”三個村莊,皆是以方位而定。古樓村,即是鼓樓村,應是古城的鐘鼓樓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