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陲經濟

邊陲經濟

邊陲經濟由知名經濟學家華勒斯坦提出,相對的經濟體系有核心經濟與半邊陲經濟。華勒斯坦於20世紀中後期,將其資本主義體系分為三大部分,分別為核心,半邊陲與邊陲。在其分類中,邊陲經濟所涵蓋的區域經濟定義包含著以下地區:(1)大西洋文化圈、日本、社會主義國家之外的地區經濟。(2)殖民地地區經濟。(3)低收入國家,中收入國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邊陲經濟
  • 性質:經濟
  • 屬性:邊陲
  • 時間:1970年
起源,華勒斯簡介,識別特徵,

起源

伊曼紐爾·華勒斯坦在1970年代初發表的四卷本巨著《現代世界體系》,此書一舉奠定其世界著名社會思想家的地位;《美國權力的衰落》,則是華勒斯坦2003年的最新力作。作為“比馬克思還馬克思”的美國“新左派”扛鼎人物,華勒斯坦可謂三十年來不遺餘力批判資本主義及其意識形態。
根據華勒斯坦的理論,“現代世界體系”起源於15世紀中葉的西歐,從一開始就被區分為“核心”(富裕國家),“邊陲”(貧窮國家)和“半邊陲”(由上升中的邊陲社會或是沒落中的核心社會組成)這三個部分,其基本運作模式是:核心社會與邊陲社會形成兩極化,核心社會在政治上壓迫、經濟上掠奪邊陲社會,而半邊陲社會則介於兩者之間,起到穩定體系的作用,邊陲經濟的概念理論基礎。

華勒斯簡介

伊曼紐爾·華勒斯坦是美國社會學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世界體系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和當代社會科學多學科綜合研究的倡導者。當今最具創見的科學家之一。1930年生於紐約。1954年和1959年在哥倫比亞大學先後獲得社會學碩士、博十學位。1958年-1971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社會系任教;1971年——1976年任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社會學教授。從1976年起,任紐約賓厄姆頓大學社會學教授和費爾南·布羅代爾經濟、歷史體系和文明研究中心主任。1977年起主編《評論》(Review)期刊。2000年起任耶魯大學資深研究員。1994年——1998年任國際社會學學會主席;1993-1995年任哥賓根重建社會科學委員會主席。他著述豐富,影響最大的著作是耗費30多年心血的《現代世界體系》(TheModernWorld-System)。

識別特徵

“邊陲”(貧窮國家)和“半邊陲”,經濟雖已獨立,但因在殖民期間區域、種族被統治者瓜分,以至在文化上、歷史和種族上缺乏一致性。核心區的殖民母國挾其強大的資金及科技力量,堅持殖民地對母國從究市場、科技及管理上的依賴文化、生產技術的改進遭選擇性的限制,以致於原始經濟活動如採集、游耕、遊牧、狩獵相當集中。
近現代,最簡單的辨別是否邊陲經濟的標準就是,該地區經濟是否“為已開發的經濟地區提供原料和廉價的勞工者”。另外,一般相信邊陲經濟的通貨膨脹失業率等,都較核心經濟體或半邊陲經濟體系為不穩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