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經濟

地區經濟

地區經濟(Geo-Economics)或稱“區域經濟”、“地緣經濟”,依照地理對經濟歸類。區域的範圍指獨立政治實體內部經濟圈,經濟圈下面劃分為城市群(都市群),國際區域經濟組織框架下的合作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區經濟
  • 外文名:Geo-Economics
  • 又稱區域經濟
  • 特點:地理因素是地區經濟中的基本要素
內容簡介,基本特點,長三角地區,重要性,發展態勢,

內容簡介

“地區經濟”有以下基本內容:
1.國際關係中經濟發展和經濟量的時空關係、分布狀況及其運行機制和運行軌跡。
2.世界經濟現象與地理關係、地緣區位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規律。
3.地理現象、地緣關係對國際社會經濟文化的互動作用和影響。
4.為當代各國國際戰略、區域經濟和文化發展戰略提供理論依據, 為經濟、文化開發、設計、規劃提供全方位的理論依據。

基本特點

地區經濟具有以下基本特點:
1.地理因素是地區經濟中的基本要素
地緣經濟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個國家的地理區位、自然資源會 對國家的發展、國家經濟行為產生重要影響。地緣經濟正是研究如何從地理的角度出發,在國際競爭中保護國家的自身利益。人類在地球上活動受到地理條件的限 制。在國家的經濟活動中,總是選擇臨近地區的合作。地域上的連線產生的經濟關係稱之為地緣經濟關係。這種關係通常表現為或者是聯合和合作即經濟集團化,或 者是對立乃至是遏制、互設壁壘等,前者1稱之為互補關係,後者稱之為競爭關係。
2.地緣區經濟最明顯的表現為區域經濟集團化
全球經濟一體化尚不具備充分條件的情況下,區域經濟一體化則是地緣經濟的主要表現形式和內容。地緣經濟學的一個核心觀點,就是認為世界正在變為三個相互競爭的經濟集團:
1)日本和中國率領的環太平洋經濟區,包括韓國、東南亞等地區;
2)美國領導的西半球經濟區,今後將包括拉丁美洲在內;
3)以法德為中心的歐洲經濟區,將逐漸覆蓋前蘇聯和東歐地區,也許還有北部非洲。三大集團誰能獲得較大優勢,主要取決於各個集團的規 模、地理位置、人口、文化、政治手腕等因素。這三大經濟區域的比較優勢在於,歐洲經濟區到目前為止最成熟也最成型,一體化程度最高而享受其好處也最充分; 美洲經濟區實力最雄厚資源也最豐富,美國獨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最有可能“利益均沾”,即在建立自己的經濟勢力範圍的同時向太平洋和大西洋兩面擴展;亞洲經濟 區(主要是東亞)的經濟水平相對最低,但合作形式最生動多樣,而且在冷戰後相當一段時間內,該經濟區的發展速度最快。
3. 跨國公司是地區經濟中最活躍的要素
跨國公司是資本國際化、科學技術革命和國際分工深化的產物,是生產國際化的主要載體,跨國公司具有壟斷優勢、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以及對外直接投資選擇的區位優勢,其分支機構遍及全球,生產、銷售、技術和新產品開發等方面形成一體化網路。在區域經濟的發展中,當代跨國公司具有以下積極的影響:
第一,當代跨國公司的發展深化了區域經濟一體化。跨國公司開展的跨國經營,加強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聯繫,發展和深化了國與國之間的生產、交換、流通消費、技術產品開發研究方面的協作關係。
第二,跨國公司促進了商品、勞務資本和其他經濟資源在區域範圍內更有效的流動和更合理的配置。跨國公司有全球完備的生產體系和銷售體系,商品、勞務、資本、信息、人才等生產要素或生產成果能暢通的流動和合理有效的配置。近年來,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和內部貿易大規模增加,能充分說明這一點。
第三,跨國公司開拓了區域貿易的新領域,擴大了國際貿易的流通量
跨國公司的國際化經營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內部化貿易。跨國公司通過其內部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間的相互生產要素,生產成果和信息的交流。在國際貿易中,跨國公司的區域貿易占世界貿易總額的1/3左右。跨國公司的全球經營,促進了區域貿易的發展,繁榮了區域經濟

長三角地區

經濟實力
長三角地區是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是因為這個地區區位條件優越、自然稟賦優良、科教文衛發達、經濟實力雄厚,這個區域國土面積占全國的2.1%,人口占全國的11%,GDP占了全國的22.5%,財政收入占全國總量的31.5%。長年累計吸引外資占到全國總量的35%以上。
2008年經濟運行分析
2008年前三個季度長江三角洲兩省一市經濟成長均超過10%,江蘇省為13.1%。兩省一市的GDP總和為47072.15億元,占全國的23.35%。(全國前三季度GDP為201631億元,+9.9%)。
上海發展的勢頭保持
2008年1-9月,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0.1%,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8.4%,居民消費價格上漲6.7%,投資增長4.8%,消費增長17.4%,口岸進出口總額增長23%,外商直接投資契約金額增長21.6%,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資金增長20.7%,城市和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4%和11%。1-9月上海經濟發展的數據和情況顯示:上海經濟發展平穩有序,仍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發展的勢頭仍將繼續保持。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上海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平穩增長,總量已接近4000億元。1-11月投資3993.1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7%,增幅高出1-10月1.6個百分點。三大投資領域中,城市基礎設施投資1290.36億元,增長28.8%;工業投資1270.31億元,增長14.9%;房地產開發投資1205.2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
當前,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動盪加劇,國際經濟環境複雜多變。上海經濟開放度高、內外經濟聯繫面廣,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外部經濟環境重大變化而產生的影響。特別是近幾個月面對經濟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上海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和巨觀調控政策,積極應對,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正在逐步顯現作用,有效促進了上海經濟平穩有序發展。
江蘇經濟成長
江蘇投資、消費、出口,“三輛馬車”拉動經濟成長,2008年1-9月,江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840.6億元,同比增長13.1%。這個增幅雖比去年有所縮小,但仍保持了發展速度快於全國平均水平的良好態勢。江蘇主要經濟數據放在全國、沿海省份和自身同比這個三重坐標系下來分析,可以看出,江蘇經濟繼續運行在平穩較快增長的軌道中,支撐經濟成長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2008年1-9月,江蘇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661.8億元,同比增長22.9%,這一增幅雖低於全國4.1個百分點,但高於沿海其它發達省份。如果考慮到江蘇投資規模體量大,前三季度占全國總量的9.2%,居全國各省市第二位,特別是江蘇投資增幅和全國一樣,均同比加快了1.3個百分點,因此,江蘇投資能夠繼續穩定增長實屬不易。江蘇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57.2億元,同比增長23.9%,增幅不僅同比提高6.7個百分點,而且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在全國各省市中,江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第三位;在沿海地區,江蘇消費增幅快於粵、魯、滬、浙。江蘇實現進出口總額3034.7億美元,同比增長19.9%,增幅同比回落4.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額為1806.6億美元,增長23.4%,增幅同比回落5個百分點。和全國相比,江蘇出口增速快於全國1.1個百分點。在全國各省市中,江蘇進出口額低於廣東,居第二位,保持了多年來的態勢。
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
2008年1-9月,浙江省生產總值為15302億元,同比全省生產總值為15302億元,同比增長10.6%,比去年同期回落4.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685.6億元、8279.5億元和6336.8億元,同比增長2.9%、10.6%和11.5%。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6.4%,漲幅比上半年回落1個百分點。
雖然經濟增速放緩,工業生產和利潤增幅出現回落,但浙江經濟總體保持較快發展的基本態勢,並出現積極變化:結構調整升級取得新進展。工業結構得到最佳化,前三季度,裝備製造業增加值2040億元,增長13.8%,增長貢獻率達40.1%,逐漸成為拉動工業增長的重要動力。投資結構繼續改善。三產投資增長20.2%,增幅同比提高10.8個百分點。出口產品結構最佳化,機電產品出口增長26.8%,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幅回升,增長7.4%,同比提高4.2個百分點。科技創新取得積極進展。前三季度,地方財政科技支出增長41.6%,增幅同比提高15.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增長36.2%,增幅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產值率為15.7%,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

重要性

今天地緣經濟決定了地緣政治,地緣經濟必將取代地緣政治成為地緣戰略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地緣政治與國家利益之間找出最佳的平衡點,現實的擺在了 共和國的決策者面前。但發展仍然是我們的核心任務,絕不能動搖。但在規定的時間內,集中力量,突出重點,有針對性地發展國防力量,確保在領土主權,霸權主 義侵略、干涉、威脅面前立於不敗之地,是保障發展的根本。

發展態勢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呈現五大新態勢
近年來,受國際市場需求低迷及國內經濟發展轉型綜合影響,我國區域經濟分化加劇。一方面,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快,產業發展基礎較好的省份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另一方面,重工業及資源型產業比重較大的省份因產業結構單一,在 “去庫存”“去產能” 背景下,經濟發展的下行壓力加大。
區域經濟成長格局仍延續“西快東慢”的分化態勢。東部省份多以發展外向型經濟為主,近幾年受全球經濟發展低迷的影響,經濟增速有所下降;西部地區經濟成長速度在2013年之前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雖然2016年上半年降為8.0%,但生產總值增速繼續處於“四大板塊”首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