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

2022年8月17日,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遼寧省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寧省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
  • 發布單位: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內容全文,

內容全文

遼寧省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
為貫徹落實《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國辦發〔2022〕6號)精神,進一步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殘疾人實現較為充分較高質量的就業,共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殘疾人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有就業需求和就業條件的城鄉未就業殘疾人為主要對象,更好發揮各級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殘工委)促進殘疾人就業的作用,加強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規範化建設,不斷提升殘疾人就業服務質量和效益,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加大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力度,穩定和擴大殘疾人就業崗位。
2022—2024年實現全省城鄉新增殘疾人就業3萬人,實現城鄉殘疾人培訓4.5萬人。殘疾人就業結構更加最佳化、就業創業能力及就業質量穩步提升,殘疾人就業權益得到更好保障,推動形成理解、關心、支持殘疾人就業創業的良好社會環境。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帶頭安排殘疾人就業行動。落實中央組織部、中央編辦、人社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殘聯《關於印發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安排殘疾人就業辦法的通知》(殘聯發〔2021〕51號),建立各級機關、事業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情況統計制度,制定安排殘疾人就業工作推進計畫,確保“十四五”期間編制50人(含)以上的省級、地市級機關和編制67人(含)以上的事業單位(中國小、幼稚園除外),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至少安排1名殘疾人就業。縣級以上殘在線上關幹部隊伍中要有15%以上的殘疾人。各級政府殘工委成員單位要率先招錄殘疾人。機關、事業單位未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應當擬定一定期限內達到招錄(聘)殘疾人規定的具體計畫,採取專設職位、崗位等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安排殘疾人就業,確保按時完成規定目標。各級政府殘工委辦公室會同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比對、核實當年錄(聘)用殘疾人數據,定期公示機關、事業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情況。(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委編辦、省殘聯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項重點任務均需各市政府、省瀋撫示範區管委會落實,以下不再列出)
(二)實施企業安排殘疾人就業行動。國有企業要帶頭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民營企業要發揮助殘就業的主渠道作用。各級殘聯要加強與國資、民政、工商聯、企業聯合組織及行業協會商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等合作,為企業搭建助殘就業平台,幫助企業開發適合殘疾人就業崗位,召開企業助殘就業專場招聘會,宣傳殘疾人就業政策,交流推廣典型案例,鼓勵企業廣泛吸收殘疾人就業。對招錄的殘疾人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契約法》簽訂勞動契約,實行同工同酬。建立行業協會、商會、企業助殘就業會商協商機制,加強促進殘疾人就業的組織化程度。各地區新增建設郵政報刊零售亭等社區公共服務點時,應當預留一定比例的崗位專門安排殘疾人就業,並適當減免攤位費、租賃費,有條件的地方免費提供店面。各地區菸草專賣管理部門對殘疾人申請菸草專賣零售許可證,應當根據當地實際,適當放寬對零(銷)售點的數量、間距要求。彩票銷售管理部門在代銷者徵召工作中,在符合申請條件的情況下對殘疾人優先考慮。企業應當將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情況納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或編制專項社會責任報告。(省國資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殘聯、省民政廳、省工商聯、省郵政管理局、省菸草專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實施殘疾人組織助殘就業行動。發揮各級各類殘疾人專門協會、助殘社會組織、殘疾人親友和殘疾人就業創業帶頭人等作用,整合利用社會資源,為殘疾人提供培訓和就業服務。加強各類群團組織的溝通協作,動員組織更多群團組織參與,不斷壯大助殘就業力量。選擇一批已經形成一定市場規模、運行穩定的就業項目,加大扶持力度,帶動輻射更多殘疾人就業創業。總結不同類別殘疾人就業典型案例和成功經驗,打造殘疾人文創基地、非遺培訓基地、非遺工匠工作室等品牌。培育引導助殘社會組織,積極為殘疾人創造更多就業平台,滿足殘疾人多層次、個性化、類別化需求。各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開展以幫扶殘疾人就業為主題的公益慈善項目和活動。(省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實施新就業形態促進殘疾人就業行動。促進殘疾人在新就業形態就業創業。加強省級殘疾人電商就業培訓基地建設,引導殘疾人通過培訓實現就業增收。組織一批頭部平台、電商、快遞等新就業形態企業對接殘疾人就業需求,在網路零售、雲服務、直播帶貨、物流快遞等新就業形態領域幫助殘疾人按比例就業、自主就業創業和靈活就業。對殘疾人開展直播、短視頻、供應鏈等相關知識培訓,發掘和培育殘疾人電商直播人才。鼓勵對在平台就業創業的殘疾人適當放寬從業要求,減免加盟、增值服務等費用,給予宣傳推廣、派單傾斜、免費培訓等就業幫扶。(省商務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省郵政管理局、省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實施就業困難殘疾人就業援助行動。深入開展“找到服務對象、找到被服務對象需要的感覺”專項行動,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就業困難殘疾人開展調查摸底和走訪,精準掌握轄區內長期失業殘疾人、零就業家庭、一戶多殘家庭殘疾人等就業困難殘疾人的狀況和需求。藉助“陽光家園”“殘疾人之家”、殘疾人托養機構、輔助性就業機構、殘疾人職業康復機構等普遍開展輔助性就業。充分發揮街道、社區、殘疾人親友組織、慈善組織、愛心企業等各方作用,合力推動輔助性就業加快發展。市、縣殘聯要開展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勞動項目調配工作,開發、收集、儲備勞動項目,打造產品和服務品牌。有條件的地方在輔助性就業機構設定社會工作崗位,配備殘疾人就業輔導員。持續開展“就業援助月”專項服務活動,將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殘疾人全部納入就業援助範圍,並提供有針對性的重點幫扶。統籌用好現有公益性崗位,促進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就業創業。(省殘聯、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民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實施農村殘疾人就業扶持行動。落實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政策,將農村殘疾人家庭作為重點人群納入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排查對象,將識別認定的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及就業需求錄入全國防返貧監測信息系統,幫助納入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的殘疾人及其家庭成員就業創業,堅守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對符合條件的就業幫扶車間、殘疾人扶貧基地和農村殘疾人就業基地積極予以支持。通過提供土地流轉、產業託管、生產服務、技術指導、農用物資供應、農副產品收購銷售、融資等方面服務,扶持農村殘疾人或其家庭成員從事種植、養殖、加工、鄉村旅遊、農村電商、農村寄遞物流等行業,開展送崗入戶、送技術下鄉活動,以先進的農業科技助力農村殘疾人就業增收。持續開展農村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項目,提高農村殘疾人家庭的發展能力。(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殘聯、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省郵政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實施殘疾人大學生就業幫扶行動。各級教育、殘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要密切配合,把殘疾人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納入各部門年度重點工作,確保殘疾人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穩步提高。建立部門之間殘疾人大學生信息交換機制,準確掌握在校殘疾人大學生數據,建立完善“一人一策”就業服務台賬,開展“一對一”精準服務。加強對殘疾人大學生所在高校的指導,做好殘疾人大學生就業相關政策宣講、技能培訓、崗位推介、擇業觀教育等工作,落實各類就業扶持及補貼獎勵政策。將殘疾人高校畢業生作為重點對象納入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安排殘疾人就業行動。適時組織面向殘疾人高校畢業生的各類線上線下就業服務和招聘活動,促進殘疾人高校畢業生在常住地平等享受公共就業服務。將殘疾人高校畢業生就業納入“24365校園網路招聘服務”、百日千萬網路招聘專項行動、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全國人力資源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等活動。有條件的地區可採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開展殘疾人大學生就業服務。(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實施盲人就業拓展行動。貫徹落實衛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殘聯《關於印發盲人醫療按摩管理辦法的通知》(衛醫改發〔2009〕37號),推廣落實盲人醫療按摩政策,打通盲人醫療按摩人員就業的行政審批通道,提高我省盲人醫療按摩人員在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醫療機構就業率,幫助盲人平等享受醫療機構就業權利。支持盲人醫療按摩人員開辦醫療按摩所。制定盲人保健按摩管理制度和行業標準,發揮各級盲人保健按摩實訓基地作用,規範開展盲人保健按摩培訓和繼續教育。積極開展促進盲人按摩就業系列活動、盲人按摩職業培訓和認證工作,推進盲人保健按摩行業的規範化、標準化、專業化、品牌化發展。推動開發網路客服、鋼琴調音師、直播帶貨、有聲演播、音樂製作等適合盲人的就業崗位,拓展盲人在網際網路服務、文化藝術、心理衛生等領域的就業渠道。(省殘聯、省發展改革委、省衛生健康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實施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落實中國殘聯、教育部、人社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印發“十四五”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計畫的通知》(殘聯發〔2022〕13號),以殘疾人職業能力評估結果為依據,以勞動力市場需求為導向,鼓勵用人單位參與培訓體系建設,引導職業院校開發面向殘疾人的就業創業培訓項目,分級分類開展精準培訓。依託各級各類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職業院校、職業培訓機構等,組織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提高培訓後就業轉化率和穩定率。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按規定給予培訓費、生活費(含交通費)補貼。加強各級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建設,遴選和培育一批殘疾人實習實訓基地,創新培訓就業一體化服務模式,促進殘疾人高質量就業。定期組織開展各級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和職業技能培訓成果交流活動。鼓勵中高等職業院校擴大殘疾人學生招收規模,幫助具備初高中文化程度且有接受職業教育意願和能力的青壯年殘疾人接受中高等職業教育,按規定落實學生資助政策。(省殘聯、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教育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實施殘疾人就業服務能力提升行動。加強和改進殘疾人就業服務“四個一”行動,對就業年齡段未就業殘疾人至少進行一次基礎信息核對,對其中有就業需求的殘疾人至少組織一次職業能力評估、進行一次就業需求登記、開展一次就業服務。依據遼寧省殘疾人就業指導辦《關於下發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規範化建設考評標準的通知》(遼殘就業〔2013〕7號),開展縣級以上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規範化建設,建立健全就業服務內容、標準、流程等規章制度,增強就業服務質量效益。將殘疾人就業納入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服務範圍,有條件的設立專門視窗,為殘疾人提供公共就業服務。扶持一批殘疾人就業社會服務機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等,按規定將殘疾人就業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範圍。定期舉辦殘疾人就業服務交流和競賽。推動建立殘疾人就業輔導員制度,擴大就業輔導員隊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殘工委要高度重視,建立協調配合推進機制,督促做好殘疾人就業工作。各級政府促進就業工作協調機構要推動殘疾人就業相關政策落實。各項行動負責部門根據自身職責範圍,指導落實職責分工。各級殘聯配合有關部門完善、落實、宣傳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精準掌握並按規定共享殘疾人就業狀況與需求信息,組織實施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就業創業幫扶,開展殘疾人就業服務。要深化與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對接合作,推動落實各項支持政策和服務保障。
(二)完善政策體系。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不斷完善殘疾人就業政策體系。落實中央組織部、中央編辦、人社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殘聯《關於印發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安排殘疾人就業辦法的通知》(殘聯發〔2021〕51號),合理確定面向殘疾人招錄(聘)的職位、崗位體檢條件,為殘疾人參加招錄(聘)考試提供合理便利。創新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形式。對符合條件的就業創業殘疾人,按規定落實社會保險補貼等相關就業補貼政策。落實政府購買服務有關規定,廣泛開展各類殘疾人就業服務與職業培訓。制定殘疾人就業服務與職業培訓服務管理規範。將符合條件的工傷傷殘職工納入殘疾人就業服務體系。(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國資委、省殘聯、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資金保障。各地區要落實《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遼寧省“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的通知》(遼政辦發〔2022〕6號)及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民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稅務局、省殘聯《關於印發〈遼寧省關於完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制度更好促進殘疾人就業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遼發改收費〔2020〕358號),保障殘疾人就業培訓、就業服務、補貼獎勵等相關資金投入,更好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制定和完善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補貼、扶持、獎勵等有關政策,合理確定補貼和獎勵標準、條件等內容,統籌用好各類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資金,避免交叉使用。對各類就業幫扶、培訓基地建設按規定給予扶持。加大對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用人單位的獎勵力度。(省財政廳、省殘聯、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信息化建設。不斷加強信息化、數據化建設,推動實現各級殘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民政、教育等部門殘疾人就業數據互聯互通、共建共享。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和各級政務服務機構、全國殘疾人就業和職業培訓信息管理系統等,建立和完善殘疾人就業信息採集制度,對殘疾人就業信息實行動態管理,通過部門間相關數據的查詢、比對、核實,提高殘疾人就業服務的信息化、專業化、精準化水平。做好全國殘疾人按比例就業情況聯網認證“跨省通辦”有關工作,按規定落實保障條件。(省殘聯、省發展改革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稅務局、省市場監管局、省退役軍人廳、省營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強宣傳動員。開展“2022殘疾人就業宣傳年”活動。充分利用就業援助月、全國助殘日、國際殘疾人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加大殘疾人就業工作的宣傳力度。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路和新媒體平台,大力宣傳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社會責任、殘疾人就業創業典型、助殘就業先進典型及殘疾人就業能力和潛力,做好殘疾人就業服務流程宣講,暢通殘疾人需求反饋及信息獲取渠道,營造有利於殘疾人就業的輿論氛圍,引導和鼓勵更多用人單位參與促進殘疾人就業工作。(省委宣傳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殘聯、省營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實施督導評估。各級政府要明確工作任務、責任分工和時間進度,確保相關措施有效落實。依法維護殘疾人就業權益,堅決防範和打擊虛假安排殘疾人就業、侵害殘疾人就業權益的行為。建立工作跟蹤督導制度,按年度對本方案實施情況進行監測和評估,發現和解決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各市政府殘工委每年將本方案的落實情況、工作成效、經驗做法、存在問題等情況上報省政府殘工委。省政府殘工委在方案實施期間,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政策落實情況督促檢查和效果評估,定期通報各地工作進展情況,並及時總結推廣經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